吳國,都城姑蘇。


    端木賜並沒有直接求見吳王夫差,而是去見了太宰伯嚭。


    整整兩車財物麵前,伯嚭對端木賜的好感頓時達到滿格。


    說內心話,伯嚭對端木賜也是很欣賞的,想當年自己本想在魯國的季孫肥麵前耀武揚威一把,結果正是端木賜,一頓大道理大禮儀,令自己心服口服,自覺放棄對魯國的不合理要求。


    端木賜這個名字,這個人物,從此就深深印在了這位叱吒吳國風雲的牛牛級太宰伯嚭心裏。


    所謂英雄惜英雄,更何況有數車財物開道,伯嚭對端木賜的欣賞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了。


    聽說端木賜此番使吳,乃齊軍屢屢進犯魯國,魯國實難抵擋,無奈向吳求援。伯嚭皺了皺眉,對端木賜道:“子貢此番恐怕要無功而返了。”


    端木賜微微笑道:“太宰之意,是否越國之事?”


    伯嚭大吃一驚,心道,這個叫端木賜的孔門弟子果真了得,知道吳國所憂。既然如此,那何不聽他道來?


    伯嚭點點頭道:“國君確實為越國之事而煩惱,否則,憑吳魯盟國關係,國君定然發兵救魯。”


    端木賜心道,吳王哪裏有為越國之事煩惱了?煩惱的是你伯嚭太宰吧。


    端木賜為何會有這心思?


    原來,吳越衝突以來,吳國越來越強大,相比之下,越國逐漸入下風。


    公元前510年,經曆了長期準備的吳國決定對越國來一次外科手術式的重大打擊。


    吳國之所以欲對越國下重手,是因為吳國有意對當時的超級大國楚國用兵。越國一直以來是楚國的附庸,也是吳國後院最嚴重的隱患,必須清除。


    當時,越王允常新君即位,根本沒料到吳國會大規模入侵。而吳軍在軍神孫武的指揮下,長驅直入越境,勢不可擋,越軍倉促於檇李應戰,不幸大敗。


    檇李是當時越國重鎮,即今浙江嘉興南。檇李被吳軍占領,意味著越國對吳國門戶洞開,吳軍隨時可進犯越國。


    幸虧吳國為了圖謀伐楚,並未直接滅了越國,甚至,連越國重鎮檇李也不屑占領。


    越國,得以幸免。


    公元前506年,吳國入侵楚國,於柏舉大破楚軍,占領楚國都城郢都,吳軍兵威,天下聞之無不膽寒。


    可憐的越國再次遭到了吳國的教訓,重鎮檇李再次遭到洗劫。吳國出兵討伐越國的理由是此次吳國伐楚,越國居然不主動出兵相助。


    當然,春秋走到了這個時候,想打個仗,根本不需要多少理由。師出有名這一套,隻是自欺欺人罷了。


    可憐的越王允常在連續遭到吳國侵犯後,急怒攻心,於公元前496年含恨而逝。


    吳國又來了,你越國剛死了國君,國內定不設防,那老子就來練練兵。


    公元前496年,吳軍趁越國國喪,再次發兵入侵越國。


    越國新君越王勾踐忍無可忍,組建了一支敢死隊,不,準確講是一支五百人自殺隊:五百披頭散發的囚徒排成方隊,在吳軍陣前,集體揮刀自殺!


    此舉令當時的吳王闔閭以及全體吳軍將士目瞪口呆,對越人這種無底線之舉驚駭不已。


    越王勾踐正需要吳軍將士的目瞪口呆和膽戰心驚,趁機發起衝鋒,一舉將吳軍擊潰。


    吳王闔閭在戰役中受箭傷,迴國後不治而亡。


    吳王換成了夫差,夫差上任後,對越國恨之不已,發誓必滅越國。


    夫差雖然沒有臥薪嚐膽,但堅決做到了三年警醒:據說,夫差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自己不忘複仇。


    而且,這種提醒非賞有儀式感。


    據說,夫差專門安排了一人在院子裏,自己但凡出入院子,必經那人站立的地方。


    那人看到夫差,根本不需要行臣禮,反而以訓斥的語氣大聲質問夫差:“夫差,越國的殺父之仇,你敢忘嗎?”


    夫差就如同兒子見老子一樣,忙恭敬且擲地有聲道:“不,絕不敢忘!”


    就這樣,夫差整整表演了三年,正準備衝擊影帝時,越王勾踐終於火大了。


    聽說吳王每天都在準備報複越國,越王勾踐決定先發製人。公元前494年,越國傾全國之兵進攻吳國。


    而吳國也正準備進攻越國,聽說越軍來犯,吳王夫差親自率軍迎戰越軍。


    吳、越兩軍於夫椒激戰,這應該是春秋時期有記載的最大規模水戰,戰場位於今江蘇太湖洞庭山,時稱夫椒之戰。


    越軍慘敗,主力喪失殆盡,越王勾踐率殘兵五千退守會稽。


    會稽,即今浙江紹興,當時還挺荒涼,看上去是一城邑,其實根本堅固城牆。勾踐無奈,倉皇逃上會稽山,吳軍迅速趕至,團團包圍會稽山。


    眼看要玩完了,越國大夫範蠡獻策,向吳國太宰伯嚭既獻美女又獻財寶,求伯嚭幫忙向吳王夫差進言,隻要能保住越國社稷,越國願答應吳國的任何條件。


    在伯嚭的努力下,誌得意滿的夫差終於同意越國繼續存國,前提是越王勾踐與夫子、重臣赴吳國為質三年。


    於是,公元前494年起,至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與夫人、越國卿大夫範蠡赴吳國為質。說是為質,其實是以奴隸身份,供吳王夫差驅使。


    在太宰伯嚭明裏暗裏幫助下,最終,越王勾踐夫婦和大夫範蠡以超越影帝級別、長達三年的出色表演,換來了吳王夫差的最終信任,公元前陳492年被釋放迴國。


    這也使堅持為圖楚國必須堅決清除後院隱患的吳國相國伍子胥,對原本都是被楚國迫害而逃至吳國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吳國太宰伯嚭,心生怨恨。


    越王勾踐迴國後,學夫差樣,準備在院子裏放個人,每天提醒他勿忘恥辱。但由於越國太窮,勾踐實在雇不起人,就在自己的書房裏掛一隻新鮮苦膽,每天都要嚐上一口。


    從此,越國但凡有殺牲,其苦膽都要呈獻越王,供越王品嚐。對外則宣稱,這些年由於視力下降嚴重,需苦膽調治。


    這還不夠。勾踐撤去了絲綢錦被,強迫自己每天睡在幹柴堆上,這便是越王勾踐的臥薪嚐膽。


    此外,越王勾踐重用賢臣文種、範蠡等,注重發展生產,獎勵生育,舉賢薦才,強化練兵,改進弓弩,嚴明軍紀,采用親齊、結晉、固楚的外交政策,對吳國一如既往地臣服,每年變著法兒進貢美女、珠寶、財物等,迷惑吳國。


    所謂十年磨一劍,此時的越軍戰鬥力已經相當強悍了,隻是越王勾踐確實是一個能忍的主,在時機到來之前,他絕對不暴露自己的實力。


    但吳王夫差並非二貨,這可是春秋末期一位真正雄才大略的國君,在相國伍子胥的不斷提醒他,夫差也注意到越國的變化與不同尋常的低調,對越國開始有了戒心。


    如今,吳王夫差正圖謀北上稱霸,後院必須萬無一失,於是就采納了伍子胥之策,準備對越國再來一次外科手術式的打擊,徹底清除越國後患。


    同樣英明神武的越王勾踐,通過安插在吳國的情報人員,很快得到了吳國有意對越國用兵,由於實力相差於於懸殊,這使越王勾踐非賞著急。


    在吳國朝堂,能夠為越國說上話的,是每年從越國得到大把好處的太宰伯嚭。但伯嚭雖然為越國說了不少好話,但吳王夫差權衡再三,認為相國伍子胥所謀更加長遠、更加可靠、更具有戰略意義。


    眼看著吳王夫差對相國伍子胥的信任度越來越高,這令夫差身邊身邊第一紅人、太宰伯嚭非賞焦慮。


    端木賜,正是洞察了這些利害關係,所以此次代表魯國出使吳國,第一時間找到了伯嚭!


    在事關國家大政方針的重要決策中,老板最終接納誰的意見建議,意味著誰在老板麵前更有發言權。


    這種發言權,意味著絕對的權力和地位。


    如今,伯嚭真的需要這種發言權。端木賜非賞清楚,吳國太宰伯嚭與相國伍子胥這對難兄難弟之間有著互相爭權奪利的矛盾。


    端木賜更清楚,如果沒有這位太宰大人相助,吳國不可能在越國虎視眈眈的情況下,發兵討伐齊國!


    道理,端木賜會講。但關鍵時刻,需要有重量級人物的推波助瀾。


    這個重量級人物,當然就是伯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秋魯國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裏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裏草人並收藏春秋魯國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