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我看好你呦
娛樂:從2008開始製霸內娛 作者:東北溜達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楚囂的言論有點武斷,《紙牌屋》和大數據還是有點關係的,就是剛才達納·布努內蒂在電話裏說的噱頭。
《紙牌屋》在宣傳的時候確實用了大數據,具體表現在,他們會根據奈飛付費用戶的觀影習慣進行推薦。
《紙牌屋》做了好幾個版本的預告片,喜歡權謀劇和推理劇的,就給他們發送正常的版本。
喜歡凱文·史派西的,就給他們發送凱文單人版本的預告片;喜歡女權的觀眾,就給他們發凱特·瑪拉的預告片。
僅此而已……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徐元翔一臉憤慨,已經顧不上什麽風度了,“你有什麽證據?”
楚囂沒搭理他,而是看向了張牆,見張牆微微點頭,楚囂才笑道,“徐總,別激動嘛,這些話不是我說的,是達納·布努內蒂說的。”
“誰知道你是不是隨便打一個電話,反正我們又聽不懂英語。”
劉局輕哼一聲,“我能聽得懂。”
此話一出,徐元翔臉色就變了,一臉訕笑,他總不能說劉局耳朵不好使吧?
楚囂樂了,“徐總,其實你仔細想想就知道大數據不可能這麽有用了。奈飛這幾年又不是隻有《紙牌屋》一部自製劇,《馬可波羅》《女子監獄》和《鐵杉樹叢》的數據可都不怎麽樣。”
徐元翔閉嘴了,楚囂說的沒什麽毛病,要是大數據真有用,奈飛其他的電視劇怎麽不好用了?
這不是從側麵說明大數據屁用沒有嗎?
徐元翔還要再說話,張牆卻突然開口,“劉局、三爺、楚董,對不起,我們先告辭了。”
“張總……”
徐元翔不知道張牆為什麽急著走,張牆卻瞪了徐元翔一眼,“徐總,你困了……”
“呃……”
徐元翔看了一眼臉色陰沉的劉局,立刻意識到了什麽,連忙訕笑著說道,“對,對,我這年紀大了,就愛犯困。我們先告辭了……”
看張牆和徐元翔走出了包間,楚囂差點沒繃住笑了出來,徐元翔真是急了,三爺比他年紀還大,他這麽說真的好嗎?
三爺倒是沒在乎這個,他看向楚囂,“小楚,大數據真沒用?”
“也就宣傳的時候有點用。”
“用數據來篩選導演和演員,也不行嗎?”
“真不行。”楚囂笑道,“因為導演擅長的東西不一樣,強如老謀子,他去拍喜劇也不行,《三槍》不就是個例子嗎?還有演員,如果真的投票選演員,肯定是那些明星的票數最多,因為他們的粉絲多。但真正貢獻了大部分票房的觀眾不是粉絲,而是路人。”
“很多路人看電影的時候沒有什麽傾向性,通常很隨機,可能看到個名字就進去了,還有一些人會關注口碑,口碑好的電影他們才會去看。這些東西沒辦法大數據來實現。”
劉局和三爺都點點頭,不僅是導演有題材限製,演員也有,讓王寶寶去演霸總,讓陳大公子去演帥哥,就不合適,粉絲再喜歡也沒用……
其實吧,徐元翔的理論也有可取之處,比如他說找貼吧吧主和網文作者寫劇本那段。
聽起來挺不靠譜的,其實仔細想想,有一部分電影還真是這麽幹的,比如《小時代》和《暮光之城》,還有《甄嬛傳》。
這些影視劇的原作者都參與了編劇,隻是話語權大小不一樣。
《暮光之城》和《甄嬛傳》的原作者參與度比較小,結果都賺了大錢,口碑也還可以。
《小時代》雖然也賺錢了,但邏輯不通,口碑比《暮光之城》還要爛得多,這就是原作者心裏沒逼數,瞎雞兒改的典型。
貼吧吧主根本寫不了什麽所謂的故事,其實就是搜集意見,這種事也不出奇,小日子和韓國的電視劇還會根據觀眾的實時反饋改劇本呢,範圍比貼吧吧主大多了。
所以說徐元翔的想法更適合做電視劇,尤其是過幾年的網劇,那都是拍給粉絲看的,隻要討好粉絲就行了,根本不用關心路人。
但是放到電影院裏就不行了,因為分賬的關係,隻靠粉絲貢獻的票房,無法覆蓋成本和宣發。
除非真像《小時代》似的,極致壓縮成本。
但阿狸顯然不會搞這種小成本試水的電影,人家是奔著上市去的,那就要搞大製作!
可問題來了,大製作玩大數據?那就等著死吧……
“徐總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電影質量。”
楚囂給劉局和三爺添了茶,才繼續說道,“大數據不是不能搞,但一定要在注重質量的基礎之上搞,隻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不能雪中送炭……”
“就像《哈利·波特》係列似的,要是電影質量不行,也不可能賺這麽多錢。”
劉局微微點頭,楚囂的話有數據,有例子,確實比徐元翔靠譜多了。
楚囂也知道,就算徐元翔滾蛋了,阿狸也不會放棄大數據,不然《擺渡人》怎麽出來的?
仔細想想,編劇和導演張佳佳不就是網文作者嗎?梁超偉、金成武、醫生、大寶貝……這些都是一線明星,再加上墨鏡王這個一線導演做監製,完全是徐元翔屌絲購票心理學的翻版。
還鬧出了大半個娛樂圈都站隊支持的鬧劇,最後怎麽樣了?
撲街到不能再撲街了……
所以徐元翔其實也是一把槍,他的理論是在實現某些高管的意誌。
劉局也下了決心,什麽大數據電影,滾一邊去吧,還是楚囂的大投資、大特效、大製作靠譜,也符合自然規律。
大投入換大產出嘛。
“小楚啊,《唐人街探案》是不是還有續集?”
“有,肯定有,至少要做五六部,還會開發單人電影和網劇,我們已經有了唐探宇宙計劃。”
劉局點點頭,楚囂這才是做事業的人啊,徐元翔就是一個嘴炮選手,不可信。
“那《唐探2》什麽時候上?有計劃了嗎?”
“已經在籌備中了,明年過完年我就去東京拍攝,可以趕上後年的春節檔。”
“你好像不太看好賀歲檔?”
楚囂樂了,“劉局,賀歲檔也是一個大檔期,但比較適合純喜劇,我們也不會放棄這個檔期的。”
劉局點點頭,他雖然很想把賀歲檔做起來,但也不能強行讓楚囂換檔期,畢竟是自己樹立的典型,還是可以有一些特權的。
劉局站了起來,拍了拍楚囂的肩膀,“小楚啊,好好幹,我看好你呦……”
《紙牌屋》在宣傳的時候確實用了大數據,具體表現在,他們會根據奈飛付費用戶的觀影習慣進行推薦。
《紙牌屋》做了好幾個版本的預告片,喜歡權謀劇和推理劇的,就給他們發送正常的版本。
喜歡凱文·史派西的,就給他們發送凱文單人版本的預告片;喜歡女權的觀眾,就給他們發凱特·瑪拉的預告片。
僅此而已……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徐元翔一臉憤慨,已經顧不上什麽風度了,“你有什麽證據?”
楚囂沒搭理他,而是看向了張牆,見張牆微微點頭,楚囂才笑道,“徐總,別激動嘛,這些話不是我說的,是達納·布努內蒂說的。”
“誰知道你是不是隨便打一個電話,反正我們又聽不懂英語。”
劉局輕哼一聲,“我能聽得懂。”
此話一出,徐元翔臉色就變了,一臉訕笑,他總不能說劉局耳朵不好使吧?
楚囂樂了,“徐總,其實你仔細想想就知道大數據不可能這麽有用了。奈飛這幾年又不是隻有《紙牌屋》一部自製劇,《馬可波羅》《女子監獄》和《鐵杉樹叢》的數據可都不怎麽樣。”
徐元翔閉嘴了,楚囂說的沒什麽毛病,要是大數據真有用,奈飛其他的電視劇怎麽不好用了?
這不是從側麵說明大數據屁用沒有嗎?
徐元翔還要再說話,張牆卻突然開口,“劉局、三爺、楚董,對不起,我們先告辭了。”
“張總……”
徐元翔不知道張牆為什麽急著走,張牆卻瞪了徐元翔一眼,“徐總,你困了……”
“呃……”
徐元翔看了一眼臉色陰沉的劉局,立刻意識到了什麽,連忙訕笑著說道,“對,對,我這年紀大了,就愛犯困。我們先告辭了……”
看張牆和徐元翔走出了包間,楚囂差點沒繃住笑了出來,徐元翔真是急了,三爺比他年紀還大,他這麽說真的好嗎?
三爺倒是沒在乎這個,他看向楚囂,“小楚,大數據真沒用?”
“也就宣傳的時候有點用。”
“用數據來篩選導演和演員,也不行嗎?”
“真不行。”楚囂笑道,“因為導演擅長的東西不一樣,強如老謀子,他去拍喜劇也不行,《三槍》不就是個例子嗎?還有演員,如果真的投票選演員,肯定是那些明星的票數最多,因為他們的粉絲多。但真正貢獻了大部分票房的觀眾不是粉絲,而是路人。”
“很多路人看電影的時候沒有什麽傾向性,通常很隨機,可能看到個名字就進去了,還有一些人會關注口碑,口碑好的電影他們才會去看。這些東西沒辦法大數據來實現。”
劉局和三爺都點點頭,不僅是導演有題材限製,演員也有,讓王寶寶去演霸總,讓陳大公子去演帥哥,就不合適,粉絲再喜歡也沒用……
其實吧,徐元翔的理論也有可取之處,比如他說找貼吧吧主和網文作者寫劇本那段。
聽起來挺不靠譜的,其實仔細想想,有一部分電影還真是這麽幹的,比如《小時代》和《暮光之城》,還有《甄嬛傳》。
這些影視劇的原作者都參與了編劇,隻是話語權大小不一樣。
《暮光之城》和《甄嬛傳》的原作者參與度比較小,結果都賺了大錢,口碑也還可以。
《小時代》雖然也賺錢了,但邏輯不通,口碑比《暮光之城》還要爛得多,這就是原作者心裏沒逼數,瞎雞兒改的典型。
貼吧吧主根本寫不了什麽所謂的故事,其實就是搜集意見,這種事也不出奇,小日子和韓國的電視劇還會根據觀眾的實時反饋改劇本呢,範圍比貼吧吧主大多了。
所以說徐元翔的想法更適合做電視劇,尤其是過幾年的網劇,那都是拍給粉絲看的,隻要討好粉絲就行了,根本不用關心路人。
但是放到電影院裏就不行了,因為分賬的關係,隻靠粉絲貢獻的票房,無法覆蓋成本和宣發。
除非真像《小時代》似的,極致壓縮成本。
但阿狸顯然不會搞這種小成本試水的電影,人家是奔著上市去的,那就要搞大製作!
可問題來了,大製作玩大數據?那就等著死吧……
“徐總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電影質量。”
楚囂給劉局和三爺添了茶,才繼續說道,“大數據不是不能搞,但一定要在注重質量的基礎之上搞,隻是錦上添花的東西,不能雪中送炭……”
“就像《哈利·波特》係列似的,要是電影質量不行,也不可能賺這麽多錢。”
劉局微微點頭,楚囂的話有數據,有例子,確實比徐元翔靠譜多了。
楚囂也知道,就算徐元翔滾蛋了,阿狸也不會放棄大數據,不然《擺渡人》怎麽出來的?
仔細想想,編劇和導演張佳佳不就是網文作者嗎?梁超偉、金成武、醫生、大寶貝……這些都是一線明星,再加上墨鏡王這個一線導演做監製,完全是徐元翔屌絲購票心理學的翻版。
還鬧出了大半個娛樂圈都站隊支持的鬧劇,最後怎麽樣了?
撲街到不能再撲街了……
所以徐元翔其實也是一把槍,他的理論是在實現某些高管的意誌。
劉局也下了決心,什麽大數據電影,滾一邊去吧,還是楚囂的大投資、大特效、大製作靠譜,也符合自然規律。
大投入換大產出嘛。
“小楚啊,《唐人街探案》是不是還有續集?”
“有,肯定有,至少要做五六部,還會開發單人電影和網劇,我們已經有了唐探宇宙計劃。”
劉局點點頭,楚囂這才是做事業的人啊,徐元翔就是一個嘴炮選手,不可信。
“那《唐探2》什麽時候上?有計劃了嗎?”
“已經在籌備中了,明年過完年我就去東京拍攝,可以趕上後年的春節檔。”
“你好像不太看好賀歲檔?”
楚囂樂了,“劉局,賀歲檔也是一個大檔期,但比較適合純喜劇,我們也不會放棄這個檔期的。”
劉局點點頭,他雖然很想把賀歲檔做起來,但也不能強行讓楚囂換檔期,畢竟是自己樹立的典型,還是可以有一些特權的。
劉局站了起來,拍了拍楚囂的肩膀,“小楚啊,好好幹,我看好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