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不到十億,就算失敗
娛樂:從2008開始製霸內娛 作者:東北溜達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什麽很多導演和觀眾都在詬病中國電影的審查問題?
說白了就是沒有標準。
印度、韓國和好萊塢電影沒有審查嗎?其實都有,而且人家比我們嚴格多了,但人家有標準。
就像好萊塢似的,pg-13的電影,有兩百多頁審查標準,不按照標準拍,那對不起,給你定到r級。
雖然也能走關係,靠人情世故或者是金錢公關來更改標準,但起碼有個參照物,知道應該怎麽改。
中國電影就不太一樣了,比如《無人區》,當初就是怎麽都不行,等風頭過了,隨便加個結尾就過審了。
還有《浮城謎事》,婁葉堅持一刀不剪,上麵就讓他改一下,兩邊就尬住了,這是審查的問題嗎?
這是麵子問題……
就算審查沒有標準,過了這麽多年,觀眾和從業者心中也大概有一個標準,就是什麽樣的鏡頭不能拍,比如暴力、血腥、澀情之類的。
和寫小說的時候規避那些敏感詞差不多……
所以大家看到《湄公河行動》的時候才會這麽驚豔,是不是太血腥,太暴力了?
到底是怎麽過審的?
其實這就涉及另外一套審查製度了,就是按照題材分類。
《湄公河行動》屬於重大題材,什麽叫重大題材?就是大事件,這種電影想要立項,通過審查,其實不歸總局管,而歸各大部委。
比如《湄公河行動》就是公安部審查,過幾年鄧朝拍的《銀河補習班》,是教育部審查……
當然,《銀河補習班》不算重大事件,隻不過鄧朝想要批判教育,人家就得審查。
所以才會有人在《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上映之後,用過於血腥暴力來抹黑這兩部電影。
還有為什麽林超閑能拍,其他人不能拍?
這倒是沒錯,如果按照分級製度來看,《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都是妥妥的r級。
但人家願意投大錢拍攝這種主旋律電影,其他公司要是也投幾個億,籌備幾年,拍這樣的主旋律電影,上麵肯定也讓拍。
那其他公司為什麽不拍?
不還是怕賠錢嗎?
這些公司的心思,其實領導們都知道,《摔跤吧!爸爸》上映的時候,就有總局領導在會上吐槽,“很多導演和製片人老和我們抱怨審查太嚴,很多題材不能拍,我就問他們,到底什麽題材不讓你們拍了?這些人又說不出來。”
“人家印度能拍《摔跤吧!爸爸》,這個題材我們不能拍嗎?我看他們根本沒想過拍《摔跤吧!爸爸》,他們隻是想拍《過來吧!小姨子》和《別這樣!姐夫》。那對不起,審查對於這樣的導演和製片人來說,那就是太嚴。”
……
扯遠了,《湄公河行動》的節奏很緊湊,動作戲也很淩厲,隻有一部分記者和觀眾好奇審查的問題,然後就被電影的內容吸引住了。
《湄公河行動》是標準的三段式結構。
第一段是湄公河慘案發生,成立四國專案組。
第二段是調查出幕後boss糯卡。
最後一段是追捕兇手,成功抓獲帶迴國。
前二十分鍾就是第一段,從開始到成立中老緬泰四國聯合專案組,然後搗毀一部分製毒窩點,算是第一個小高潮。
然後就是第二段對抗的部分了,救岩多帕啊,協助線人逃跑啊,引出沙先生一夥人,還有鴻門宴的槍戰,整個人物關係網鋪開,電影也進入高潮部分。
最後就是boss戰,這個沒什麽好說的。
反正正義戰勝邪惡,糯卡被押送迴國……
三幕劇,七個情節點,一個不少,環環相扣,標準的好萊塢模式劇本,很規整,該爽的時候爽,該壓抑的時候壓抑,時刻調動觀眾的情緒。
觀眾顯然也很滿意,兩個小時的電影,觀影途中沒有一個人上廁所,這就是電影的成功……
屏幕亮起來的時候,所有人自發起立鼓掌,《湄公河行動》不但爽,還承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畢竟是我國第一次跨境執法,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導演林超閑帶著主要演員上台鞠躬致謝,他非常激動。多少年了,終於得到這麽多觀眾的認可……
《湄公河行動》算是林超閑導演生涯的轉折點。
大家都說他不會拍文戲,甚至連楚囂也這麽覺得,其實冤枉了林超閑。
往前推幾年,林超閑還是會拍文戲的,而且也喜歡拍文戲。
他最喜歡的就是探討小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警察,比如臥底,都可以探討。
而且也有成功案例,比如《線人》,林超閑還幫謝廷風拿了一個金像獎影帝,這部電影也是謝廷風繼《半支煙》之後,唯一一部不靠耍酷演下來的電影。
但是誰在乎呢?
大陸觀眾怎麽可能關心一個香港警察,或者一個香港臥底的內心世界?
大陸觀眾看香港電影,要麽是喜劇,要麽是警匪,要麽是青澀,至於文戲,差不多就行了。
再加上林超閑本來就喜歡動作戲,喜歡槍林彈雨,喜歡爆炸火花,索性他就朝著中國版邁克爾·貝發展,倒是也不錯……
所以拍到現在,林超閑已經可以算是不會拍文戲了,但他的動作戲拍得很好,當然,也有羅德裏戈·普瑞托的功勞。
不過觀眾才不在乎攝影師是誰呢,他們隻知道《湄公河行動》好看,故事講得好,畫麵也好,那就足夠了。
楚囂自然也是采訪的焦點,“為什麽要拍《湄公河行動》?很簡單,我隻是想大家記住這些無名戰士的名字,記住他們的事跡,知道和平來之不易。憑什麽美國人可以宣揚愛國,我們就不可以?”
“我就是要打那些公知的臉!居然有人說愛國的人是愛國賊?那他們這些精神美國人愛不愛美國?不知道美國小學生經常要向國旗宣誓嗎?他們是不是愛國賊?”
“呃……”
記者們不知道楚囂為什麽突然就激昂了起來,其實原因很簡單,楚囂被這些公知惡心壞了,趁機發泄一下而已。
不過大家還是更關心票房,楚囂擺擺手,“十億起步,這種投資和質量的電影,如果不到十億,就是失敗。”
記者們齊齊倒抽了一口涼氣,什麽時候十億票房這麽簡單了,楚囂口氣未免也太大了一點吧?
似乎為了印證記者們的想法,《湄公河行動》首日票房隻有7000萬,還不如《心花路放》呢。
隻有這麽點票房,怎麽破十億?楚囂還是靜等失敗吧……
說白了就是沒有標準。
印度、韓國和好萊塢電影沒有審查嗎?其實都有,而且人家比我們嚴格多了,但人家有標準。
就像好萊塢似的,pg-13的電影,有兩百多頁審查標準,不按照標準拍,那對不起,給你定到r級。
雖然也能走關係,靠人情世故或者是金錢公關來更改標準,但起碼有個參照物,知道應該怎麽改。
中國電影就不太一樣了,比如《無人區》,當初就是怎麽都不行,等風頭過了,隨便加個結尾就過審了。
還有《浮城謎事》,婁葉堅持一刀不剪,上麵就讓他改一下,兩邊就尬住了,這是審查的問題嗎?
這是麵子問題……
就算審查沒有標準,過了這麽多年,觀眾和從業者心中也大概有一個標準,就是什麽樣的鏡頭不能拍,比如暴力、血腥、澀情之類的。
和寫小說的時候規避那些敏感詞差不多……
所以大家看到《湄公河行動》的時候才會這麽驚豔,是不是太血腥,太暴力了?
到底是怎麽過審的?
其實這就涉及另外一套審查製度了,就是按照題材分類。
《湄公河行動》屬於重大題材,什麽叫重大題材?就是大事件,這種電影想要立項,通過審查,其實不歸總局管,而歸各大部委。
比如《湄公河行動》就是公安部審查,過幾年鄧朝拍的《銀河補習班》,是教育部審查……
當然,《銀河補習班》不算重大事件,隻不過鄧朝想要批判教育,人家就得審查。
所以才會有人在《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上映之後,用過於血腥暴力來抹黑這兩部電影。
還有為什麽林超閑能拍,其他人不能拍?
這倒是沒錯,如果按照分級製度來看,《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都是妥妥的r級。
但人家願意投大錢拍攝這種主旋律電影,其他公司要是也投幾個億,籌備幾年,拍這樣的主旋律電影,上麵肯定也讓拍。
那其他公司為什麽不拍?
不還是怕賠錢嗎?
這些公司的心思,其實領導們都知道,《摔跤吧!爸爸》上映的時候,就有總局領導在會上吐槽,“很多導演和製片人老和我們抱怨審查太嚴,很多題材不能拍,我就問他們,到底什麽題材不讓你們拍了?這些人又說不出來。”
“人家印度能拍《摔跤吧!爸爸》,這個題材我們不能拍嗎?我看他們根本沒想過拍《摔跤吧!爸爸》,他們隻是想拍《過來吧!小姨子》和《別這樣!姐夫》。那對不起,審查對於這樣的導演和製片人來說,那就是太嚴。”
……
扯遠了,《湄公河行動》的節奏很緊湊,動作戲也很淩厲,隻有一部分記者和觀眾好奇審查的問題,然後就被電影的內容吸引住了。
《湄公河行動》是標準的三段式結構。
第一段是湄公河慘案發生,成立四國專案組。
第二段是調查出幕後boss糯卡。
最後一段是追捕兇手,成功抓獲帶迴國。
前二十分鍾就是第一段,從開始到成立中老緬泰四國聯合專案組,然後搗毀一部分製毒窩點,算是第一個小高潮。
然後就是第二段對抗的部分了,救岩多帕啊,協助線人逃跑啊,引出沙先生一夥人,還有鴻門宴的槍戰,整個人物關係網鋪開,電影也進入高潮部分。
最後就是boss戰,這個沒什麽好說的。
反正正義戰勝邪惡,糯卡被押送迴國……
三幕劇,七個情節點,一個不少,環環相扣,標準的好萊塢模式劇本,很規整,該爽的時候爽,該壓抑的時候壓抑,時刻調動觀眾的情緒。
觀眾顯然也很滿意,兩個小時的電影,觀影途中沒有一個人上廁所,這就是電影的成功……
屏幕亮起來的時候,所有人自發起立鼓掌,《湄公河行動》不但爽,還承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畢竟是我國第一次跨境執法,有裏程碑式的意義。
導演林超閑帶著主要演員上台鞠躬致謝,他非常激動。多少年了,終於得到這麽多觀眾的認可……
《湄公河行動》算是林超閑導演生涯的轉折點。
大家都說他不會拍文戲,甚至連楚囂也這麽覺得,其實冤枉了林超閑。
往前推幾年,林超閑還是會拍文戲的,而且也喜歡拍文戲。
他最喜歡的就是探討小人物的內心世界,比如警察,比如臥底,都可以探討。
而且也有成功案例,比如《線人》,林超閑還幫謝廷風拿了一個金像獎影帝,這部電影也是謝廷風繼《半支煙》之後,唯一一部不靠耍酷演下來的電影。
但是誰在乎呢?
大陸觀眾怎麽可能關心一個香港警察,或者一個香港臥底的內心世界?
大陸觀眾看香港電影,要麽是喜劇,要麽是警匪,要麽是青澀,至於文戲,差不多就行了。
再加上林超閑本來就喜歡動作戲,喜歡槍林彈雨,喜歡爆炸火花,索性他就朝著中國版邁克爾·貝發展,倒是也不錯……
所以拍到現在,林超閑已經可以算是不會拍文戲了,但他的動作戲拍得很好,當然,也有羅德裏戈·普瑞托的功勞。
不過觀眾才不在乎攝影師是誰呢,他們隻知道《湄公河行動》好看,故事講得好,畫麵也好,那就足夠了。
楚囂自然也是采訪的焦點,“為什麽要拍《湄公河行動》?很簡單,我隻是想大家記住這些無名戰士的名字,記住他們的事跡,知道和平來之不易。憑什麽美國人可以宣揚愛國,我們就不可以?”
“我就是要打那些公知的臉!居然有人說愛國的人是愛國賊?那他們這些精神美國人愛不愛美國?不知道美國小學生經常要向國旗宣誓嗎?他們是不是愛國賊?”
“呃……”
記者們不知道楚囂為什麽突然就激昂了起來,其實原因很簡單,楚囂被這些公知惡心壞了,趁機發泄一下而已。
不過大家還是更關心票房,楚囂擺擺手,“十億起步,這種投資和質量的電影,如果不到十億,就是失敗。”
記者們齊齊倒抽了一口涼氣,什麽時候十億票房這麽簡單了,楚囂口氣未免也太大了一點吧?
似乎為了印證記者們的想法,《湄公河行動》首日票房隻有7000萬,還不如《心花路放》呢。
隻有這麽點票房,怎麽破十億?楚囂還是靜等失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