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重塑偶像
霍格沃茨的庫洛魔法使 作者:紅葉黃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牛津的經管學院留學,資本家的嘴臉方正可太清楚了,哪怕落實在合約上的東西他們都能顛倒黑白,更不用說是口頭承諾。
至於那些所謂的進步雜誌上鼓吹的外國人的契約精神,方正深知那隻不過是違約能夠獲得的利潤不夠大,或者遵守契約本就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罷了。
但想到亞當在英國的生意做得那麽大,也沒有聽說有發生這樣的情況,而且自己也確實沒法對一件沒發生的事情做什麽,方正也隻能在心裏留一個心眼。
未來亞當和辦公室達成合作之後,最好是委派一些人盯著他的產業的動向……
“方正先生倒也不用急著走,雖然我更屬意辦公室作為合作的主要對象,但相信辦公室也並不能在華夏範圍內麵麵俱到。”
問心無愧加上之前的好感加成,亞當自認和辦公室的商業合作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對於這個主動找上來的合作方,亞當也不打算放過。
這個年代的牛津大學留學生,不說品德,能力上麵多多少少應該還是比較拔尖的。
隻可惜對方掌握的資源確實不符合亞當的要求,而且亞當未來打算做的也不止是巫師界的生意。
比如什麽打包魔藥的時候意外把某些設計圖紙當成減震的報紙了,或者糖果堆裏混進去一台光刻機啥的……生意做那麽大,偶爾的失誤確實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像這種突發狀況方正他們公司顯然就處理不來,還得是辦公室才能妥善地接手並把這些意外處理掉。
對於亞當而言是不想放過送上門的人才,對於方正而言就是意外之喜了,因為已經確定了合作的基調,兩人很快就談好了一個框架,其他就要等亞當和辦公室那邊先談完了。
聊完之後,亞當也算對方正有了個初步的認識,怎麽說呢……幾乎看不出是個佛門弟子。
自覺和方正也算有了點交情,亞當問出了不知道是否算是冒昧的問題:
“方正先生是如何做到平衡經管方麵的學習和佛門修行的呢?”
方正聞言一愣,才反應過來亞當是在問他為什麽入了佛門卻去學經管,或者說學了經管卻又入了佛門。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要先問亞當先生一個問題,您認為什麽是‘佛’呢?”
說起這個方正可就格外精神了,他一直想分享自己的理論來著,可惜他師父不讓他主動和別人說,別人又難免覺得這個問題太過冒犯而不問……可把他憋壞了!
“佛……覺者?明了第一義空的人?”
亞當的話叕一次讓方正語塞,居然能說出第一義空,亞當真的是英國的巫師,而不是英國研究華夏文化的學者嗎?
調整了下心態,方正道:
“嗯……亞當先生對佛學的研究真是讓我震驚,或許有時間我們可以再聊聊,不過我想說的是,對於現在的人而言,佛其實已經成了一種偶像。”
“哦?偶像?”
到了方正闡述理念的環節,亞當自然不會打斷,隻需要當好一個捧哏和傾聽者,隨聲附和幾句就好。
“沒錯,雖然世尊建立佛教之初,就是反對印度教的偶像崇拜的,但很無奈隨著時間流逝,如今的佛教在這方麵也走上了印度教的老路。”
方正自然地順著亞當的附和說了下去:
“佛門三寶,佛如今已經成為了用來吸引人成為僧、學習法的偶像。”
“來學佛法吧!來生能夠進入淨土,這裏有金銀無數,種種喜樂,能夠不受苦難,無有病痛。”
“有種種世俗牽絆不能入空門?沒有關係,念我佛名,誠心供奉,哪怕不能進入淨土,你的來生也能夠過得更好……”
“來世、淨土、福報,種種美好構成了如今塵世中的佛,吸引著無數的人。”
聽完這一番話,亞當看著方正的眼神都不對了。
不是……你還記得你有一個法號叫了空嗎?
這些話實在不像一個佛門弟子該說的,更不用說還是淨土宗的弟子。
要知道淨土宗主打的就是通過乘佛願力往生淨土,主要修行方式就是稱名念佛,這對於那些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條件有限的信徒而言尤其有誘惑力。
那種拿著一串佛珠嘴裏一直念“阿彌陀佛”的,就是淨土宗的法門,念念不舍,以求往生淨土。
說完之後,方正歎了口氣: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這種來世啊、淨土之類的東西,雖然現在還有效果,卻也管用不了幾年了,現在的人比起來世這種虛無的東西,更看重錢。”
“所以,這就是你去學經管的原因?為了讓佛門這尊偶像不因為科學發展人們不信淨土來世而倒下?”
亞當有點繃不住了。
“是啊……”
點頭應聲之後,方正看著亞當問道:
“亞當先生認為,這樣的偶像存在,是壞事嗎?”
“……”
亞當很想說是,而且方正自己都舉了一堆例子了,隻不過看他這個態度後麵顯然有轉折,於是反問:
“方正先生既然仍在佛門,顯然是覺得這並非壞事了。”
“無後不孝、不事生產、逃避賦役、愚民求財……這都是曆史中反對佛門的人所提出的,其中種種,都是人欲而起,佛門不過是被作為了一層皮。”
方正淡然道:
“我不否認佛門教義本身在這方麵足夠‘好用’,而佛門也正是因為這份‘好用’才得以廣為流傳至今。但在未來,在現在的華夏,民眾開智之後,類似的事情縱然無法杜絕,但也會越來越少。”
聽到方正這一通大實話,亞當忍不住道:
“你倒是很誠實。”
“出家人不打誑語。假的道理,渡不得苦海,到不了彼岸。”
方正合掌道:
“佛法本身作為一種哲學觀是足夠優秀的,在這些罪行被越來越嚴加監管的情況下,佛門這尊偶像難道是壞事嗎?”
“不管他來學佛時是為了什麽,那些真有佛緣者自然會在接觸佛法的過程中開悟。縱然無緣,僅僅是為利益而學佛法,耳濡目染之下,他日惡念起時,縱因此而有一念猶豫,也是慈悲。”
聽完方正的理念,亞當思索片刻:
“你這番話,應該很少對別人說吧?”
“阿彌陀佛,師父不讓我主動和人說,隻能等別人問。”
方正歎了口氣。
至於那些所謂的進步雜誌上鼓吹的外國人的契約精神,方正深知那隻不過是違約能夠獲得的利潤不夠大,或者遵守契約本就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罷了。
但想到亞當在英國的生意做得那麽大,也沒有聽說有發生這樣的情況,而且自己也確實沒法對一件沒發生的事情做什麽,方正也隻能在心裏留一個心眼。
未來亞當和辦公室達成合作之後,最好是委派一些人盯著他的產業的動向……
“方正先生倒也不用急著走,雖然我更屬意辦公室作為合作的主要對象,但相信辦公室也並不能在華夏範圍內麵麵俱到。”
問心無愧加上之前的好感加成,亞當自認和辦公室的商業合作不會有任何問題,但對於這個主動找上來的合作方,亞當也不打算放過。
這個年代的牛津大學留學生,不說品德,能力上麵多多少少應該還是比較拔尖的。
隻可惜對方掌握的資源確實不符合亞當的要求,而且亞當未來打算做的也不止是巫師界的生意。
比如什麽打包魔藥的時候意外把某些設計圖紙當成減震的報紙了,或者糖果堆裏混進去一台光刻機啥的……生意做那麽大,偶爾的失誤確實是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像這種突發狀況方正他們公司顯然就處理不來,還得是辦公室才能妥善地接手並把這些意外處理掉。
對於亞當而言是不想放過送上門的人才,對於方正而言就是意外之喜了,因為已經確定了合作的基調,兩人很快就談好了一個框架,其他就要等亞當和辦公室那邊先談完了。
聊完之後,亞當也算對方正有了個初步的認識,怎麽說呢……幾乎看不出是個佛門弟子。
自覺和方正也算有了點交情,亞當問出了不知道是否算是冒昧的問題:
“方正先生是如何做到平衡經管方麵的學習和佛門修行的呢?”
方正聞言一愣,才反應過來亞當是在問他為什麽入了佛門卻去學經管,或者說學了經管卻又入了佛門。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要先問亞當先生一個問題,您認為什麽是‘佛’呢?”
說起這個方正可就格外精神了,他一直想分享自己的理論來著,可惜他師父不讓他主動和別人說,別人又難免覺得這個問題太過冒犯而不問……可把他憋壞了!
“佛……覺者?明了第一義空的人?”
亞當的話叕一次讓方正語塞,居然能說出第一義空,亞當真的是英國的巫師,而不是英國研究華夏文化的學者嗎?
調整了下心態,方正道:
“嗯……亞當先生對佛學的研究真是讓我震驚,或許有時間我們可以再聊聊,不過我想說的是,對於現在的人而言,佛其實已經成了一種偶像。”
“哦?偶像?”
到了方正闡述理念的環節,亞當自然不會打斷,隻需要當好一個捧哏和傾聽者,隨聲附和幾句就好。
“沒錯,雖然世尊建立佛教之初,就是反對印度教的偶像崇拜的,但很無奈隨著時間流逝,如今的佛教在這方麵也走上了印度教的老路。”
方正自然地順著亞當的附和說了下去:
“佛門三寶,佛如今已經成為了用來吸引人成為僧、學習法的偶像。”
“來學佛法吧!來生能夠進入淨土,這裏有金銀無數,種種喜樂,能夠不受苦難,無有病痛。”
“有種種世俗牽絆不能入空門?沒有關係,念我佛名,誠心供奉,哪怕不能進入淨土,你的來生也能夠過得更好……”
“來世、淨土、福報,種種美好構成了如今塵世中的佛,吸引著無數的人。”
聽完這一番話,亞當看著方正的眼神都不對了。
不是……你還記得你有一個法號叫了空嗎?
這些話實在不像一個佛門弟子該說的,更不用說還是淨土宗的弟子。
要知道淨土宗主打的就是通過乘佛願力往生淨土,主要修行方式就是稱名念佛,這對於那些文化水平不高或者條件有限的信徒而言尤其有誘惑力。
那種拿著一串佛珠嘴裏一直念“阿彌陀佛”的,就是淨土宗的法門,念念不舍,以求往生淨土。
說完之後,方正歎了口氣:
“不過現在時代變了,這種來世啊、淨土之類的東西,雖然現在還有效果,卻也管用不了幾年了,現在的人比起來世這種虛無的東西,更看重錢。”
“所以,這就是你去學經管的原因?為了讓佛門這尊偶像不因為科學發展人們不信淨土來世而倒下?”
亞當有點繃不住了。
“是啊……”
點頭應聲之後,方正看著亞當問道:
“亞當先生認為,這樣的偶像存在,是壞事嗎?”
“……”
亞當很想說是,而且方正自己都舉了一堆例子了,隻不過看他這個態度後麵顯然有轉折,於是反問:
“方正先生既然仍在佛門,顯然是覺得這並非壞事了。”
“無後不孝、不事生產、逃避賦役、愚民求財……這都是曆史中反對佛門的人所提出的,其中種種,都是人欲而起,佛門不過是被作為了一層皮。”
方正淡然道:
“我不否認佛門教義本身在這方麵足夠‘好用’,而佛門也正是因為這份‘好用’才得以廣為流傳至今。但在未來,在現在的華夏,民眾開智之後,類似的事情縱然無法杜絕,但也會越來越少。”
聽到方正這一通大實話,亞當忍不住道:
“你倒是很誠實。”
“出家人不打誑語。假的道理,渡不得苦海,到不了彼岸。”
方正合掌道:
“佛法本身作為一種哲學觀是足夠優秀的,在這些罪行被越來越嚴加監管的情況下,佛門這尊偶像難道是壞事嗎?”
“不管他來學佛時是為了什麽,那些真有佛緣者自然會在接觸佛法的過程中開悟。縱然無緣,僅僅是為利益而學佛法,耳濡目染之下,他日惡念起時,縱因此而有一念猶豫,也是慈悲。”
聽完方正的理念,亞當思索片刻:
“你這番話,應該很少對別人說吧?”
“阿彌陀佛,師父不讓我主動和人說,隻能等別人問。”
方正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