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眼眶瞬間被淚水填滿,他猛地蹲下身子,張開雙臂,緊緊地將小表弟和小表妹摟入懷中。
兩個孩子小小的身軀在他懷裏劇烈顫抖著,那一聲聲悲切的哭喊,如同一把把重錘,狠狠地敲擊在張華的心尖上。
張華輕輕撫摸著他們的頭,喉嚨像是被堵住了一般,半天才哽咽著擠出一句:“別怕,大表哥在,大表哥一定給媽媽討迴公道。”
此時,溫雲霞和張蘭已走到近前,兩人的眼眶同樣紅腫,麵容憔悴。
溫雲霞聲音沙啞地說道:“張華,你可算來了。”
張蘭在一旁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悲戚與欣慰。
劉會軍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到張華身邊。
他伸出手,想要拍拍張華的肩膀,可那抬起的手卻在空中顫抖著,許久才落下,手掌重重地搭在張華肩頭,喉嚨裏發出一聲沉悶的嗚咽,似是在宣泄著這幾日積壓在心底的悲痛。
徐勝傑和曹善貴站在不遠處,神色凝重,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徐勝傑微微歎了口氣,低聲對曹善貴說:“唉,看到他們這樣,心裏真不是滋味。”
曹善貴隻是默默的點著頭。
周圍的村民們圍攏過來,看著這一家團聚的場景,不禁紛紛搖頭歎息。
張華站起身,牽著表弟表妹的手看向劉會軍:“小舅,咱們進去吧,我想看看小舅媽。”
劉會軍微微點頭,帶著眾人朝著院內走去。
一進院子,靈堂便映入眼簾,小舅媽春秀的遺像端端正正地擺放在靈堂中央,照片裏的她笑容依舊溫暖,可如今卻已天人永隔。
張華緩緩走到遺像前,雙腿一軟,“撲通” 一聲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淚水不受控製地奪眶而出,滴落在冰冷的地麵上。
磕完頭後,張華站起身,張蘭端著一個盛了半碗清水的白瓷碗走了過來,將一個棉球在碗裏蘸了一下水,遞到張華手中,說道:
“張華,你小舅媽一直對你不錯,你來,幫你小舅媽淨最後一次麵吧。”
張華點了點頭,接過棉球,走到香案的後邊。
香案的後邊便是盛放春秀屍體的棺材。
有兩個木工一樣的人員,見張華過來為死者淨麵,趕緊上前搬動厚厚的棺材蓋,露出不大的縫隙。
張華一眼便看到小舅媽的臉,如睡著一樣安詳,隻是完全沒有了血色。
受傷的頭部戴著她冬天喜歡戴的那頂絨線帽,看不出受傷的痕跡。
張華的手微微顫抖著,捏著那蘸了水的棉球,緩緩靠近小舅媽。
此刻,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唯有那如泣如訴的哀樂,依舊在空氣中迴蕩,似在為這最後的告別奏響悲歌。
張華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可淚水還是不受控製地模糊了雙眼。
他小心翼翼地將棉球輕輕按在小舅媽那蒼白的臉頰上,緩緩擦拭著。
每一下擦拭,都像是在與小舅媽做最後的親密接觸,過往與小舅媽相處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再度湧上了心頭。
溫雲霞和劉會軍站在一旁,緊緊盯著張華的動作,眼中滿是悲痛與不舍。
劉會軍的嘴唇微微顫抖,想要說些什麽,卻終究被哽咽堵在了喉嚨裏。
溫雲霞輕輕抬手,抹了抹眼角不斷湧出的淚水,嘴裏喃喃自語:“春秀啊,張華來看你了,來送你最後一程了。”
周圍的村民們也都安靜下來,默默地看著這一幕,眼中流露出同情與哀傷。
人群中偶爾傳來幾聲輕輕的歎息,在這哀傷的氛圍中顯得格外沉重。
那兩個木工模樣的人,站在棺材旁,神色肅穆,他們的目光也落在張華手中的棉球上,仿佛在見證一個莊重而又悲傷的儀式。
張華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小舅媽往日的笑容,那溫暖的笑容曾經給過他無數的慰藉。
如今,小舅媽卻靜靜地躺在這冰冷的棺材裏,再也無法迴應他的唿喚。
張華的淚水一滴滴落下,打濕了小舅媽那毫無血色的臉頰,他哽咽著,聲音幾近破碎:“舅媽,您一路走好,我一定會為您討迴公道,讓那些壞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那話語裏,滿是堅定與悲慟,仿佛在向小舅媽許下了一份生死契約。
擦拭完小舅媽的臉,張華的手像是灌了鉛般沉重,緩緩將棉球放迴白瓷碗中。
他挺直了身子,卻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氣,再次看向小舅媽,眼神中滿是眷戀與不舍,仿佛要用這最後的目光,將小舅媽深深印刻在心底。
就在這時,一道渾厚的男聲如破鑼般響起:“至親家屬淨麵已畢,封棺!” 聲音在靈堂內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肅穆。
刹那間,幾名壯勞力迅速圍攏上來,他們雙手穩穩抬起厚重的棺材蓋,動作整齊劃一,將其緩緩放正。
兩個木工模樣的人,神色凝重地從背著的包中取出長釘和錘頭。
與此同時,門外震耳欲聾的鞭炮 “劈裏啪啦” 地響起,那炸響如同密集的鼓點,為這場悲傷的儀式增添了幾分淒厲的色彩。
張蘭眼眶通紅,神色悲戚,她伸出顫抖的手,一把拉住張華,將他拽到外麵香案前。
此時,小表弟和小表妹已經被小舅扯著,跪在那裏放聲大哭,他們稚嫩的哭聲,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著在場每個人的心。
張華正要跟著跪下,忽然,一旁如疾風般衝出兩個人,一人攙著張華的一隻胳膊,急切地說道:“張市長不可,這個時候是孝子孝女跪禮。”
而另有兩人迅速跑到劉會軍身旁,試圖攙扶他起身。
劉會軍卻如同被釘在了地上,隻是失聲痛哭,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死活不肯起身。
他那悲痛欲絕的模樣,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夫妻之間深厚的伉儷情深,讓人看了為之動容。
張華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他用力掙脫了攙扶他的兩隻手,義無反顧地在劉會軍的身旁跪了下來,伏地而哭。
在場所有人員,無論是親戚朋友還是幫忙的村民,看著跪在地上的大小四個人,無不為之痛心。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淚花,臉上滿是哀傷與同情。
門外的鞭炮依舊在瘋狂地炸響,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後麵,鐵錘敲打鋼釘的聲音有節奏地傳來,每一下敲擊,都像是在為逝者送行,又像是在為這場悲劇畫上沉重的句號。
這聲音與四人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在空氣中迴蕩,久久不散,將整個悲傷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
當棺材蓋被牢牢地釘上之後,整個場麵都變得凝重起來。
人們默默地注視著這口棺材,仿佛它裏麵裝著的不僅僅是逝者的遺體,還有人們對逝者的無盡思念和緬懷。
包括張華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就到了出殯的時刻了。
出殯,這是一個莊重而肅穆的儀式。
一群身強力壯的男子們走到棺材前,他們小心翼翼地抬起棺材,然後邁著堅定而沉穩的步伐,開始緩緩地向前走去。
一路上,這些壯勞力們齊心協力,共同承擔著棺材的重量,沒有絲毫的鬆懈和怠慢。
送葬的隊伍跟隨著棺材,一路緩緩前行。
人們表情凝重,心情沉重,有的人默默地流淚,有的人低聲抽泣。
整個隊伍都彌漫著一種悲傷的氛圍,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最終,送葬隊伍來到了已經提前挖好的墓地。
在這裏,棺材將被埋葬,逝者也將得到永久的安息。
(未完待續)
兩個孩子小小的身軀在他懷裏劇烈顫抖著,那一聲聲悲切的哭喊,如同一把把重錘,狠狠地敲擊在張華的心尖上。
張華輕輕撫摸著他們的頭,喉嚨像是被堵住了一般,半天才哽咽著擠出一句:“別怕,大表哥在,大表哥一定給媽媽討迴公道。”
此時,溫雲霞和張蘭已走到近前,兩人的眼眶同樣紅腫,麵容憔悴。
溫雲霞聲音沙啞地說道:“張華,你可算來了。”
張蘭在一旁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悲戚與欣慰。
劉會軍拖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到張華身邊。
他伸出手,想要拍拍張華的肩膀,可那抬起的手卻在空中顫抖著,許久才落下,手掌重重地搭在張華肩頭,喉嚨裏發出一聲沉悶的嗚咽,似是在宣泄著這幾日積壓在心底的悲痛。
徐勝傑和曹善貴站在不遠處,神色凝重,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徐勝傑微微歎了口氣,低聲對曹善貴說:“唉,看到他們這樣,心裏真不是滋味。”
曹善貴隻是默默的點著頭。
周圍的村民們圍攏過來,看著這一家團聚的場景,不禁紛紛搖頭歎息。
張華站起身,牽著表弟表妹的手看向劉會軍:“小舅,咱們進去吧,我想看看小舅媽。”
劉會軍微微點頭,帶著眾人朝著院內走去。
一進院子,靈堂便映入眼簾,小舅媽春秀的遺像端端正正地擺放在靈堂中央,照片裏的她笑容依舊溫暖,可如今卻已天人永隔。
張華緩緩走到遺像前,雙腿一軟,“撲通” 一聲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淚水不受控製地奪眶而出,滴落在冰冷的地麵上。
磕完頭後,張華站起身,張蘭端著一個盛了半碗清水的白瓷碗走了過來,將一個棉球在碗裏蘸了一下水,遞到張華手中,說道:
“張華,你小舅媽一直對你不錯,你來,幫你小舅媽淨最後一次麵吧。”
張華點了點頭,接過棉球,走到香案的後邊。
香案的後邊便是盛放春秀屍體的棺材。
有兩個木工一樣的人員,見張華過來為死者淨麵,趕緊上前搬動厚厚的棺材蓋,露出不大的縫隙。
張華一眼便看到小舅媽的臉,如睡著一樣安詳,隻是完全沒有了血色。
受傷的頭部戴著她冬天喜歡戴的那頂絨線帽,看不出受傷的痕跡。
張華的手微微顫抖著,捏著那蘸了水的棉球,緩緩靠近小舅媽。
此刻,周圍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唯有那如泣如訴的哀樂,依舊在空氣中迴蕩,似在為這最後的告別奏響悲歌。
張華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可淚水還是不受控製地模糊了雙眼。
他小心翼翼地將棉球輕輕按在小舅媽那蒼白的臉頰上,緩緩擦拭著。
每一下擦拭,都像是在與小舅媽做最後的親密接觸,過往與小舅媽相處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再度湧上了心頭。
溫雲霞和劉會軍站在一旁,緊緊盯著張華的動作,眼中滿是悲痛與不舍。
劉會軍的嘴唇微微顫抖,想要說些什麽,卻終究被哽咽堵在了喉嚨裏。
溫雲霞輕輕抬手,抹了抹眼角不斷湧出的淚水,嘴裏喃喃自語:“春秀啊,張華來看你了,來送你最後一程了。”
周圍的村民們也都安靜下來,默默地看著這一幕,眼中流露出同情與哀傷。
人群中偶爾傳來幾聲輕輕的歎息,在這哀傷的氛圍中顯得格外沉重。
那兩個木工模樣的人,站在棺材旁,神色肅穆,他們的目光也落在張華手中的棉球上,仿佛在見證一個莊重而又悲傷的儀式。
張華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小舅媽往日的笑容,那溫暖的笑容曾經給過他無數的慰藉。
如今,小舅媽卻靜靜地躺在這冰冷的棺材裏,再也無法迴應他的唿喚。
張華的淚水一滴滴落下,打濕了小舅媽那毫無血色的臉頰,他哽咽著,聲音幾近破碎:“舅媽,您一路走好,我一定會為您討迴公道,讓那些壞人受到應有的懲罰。”
那話語裏,滿是堅定與悲慟,仿佛在向小舅媽許下了一份生死契約。
擦拭完小舅媽的臉,張華的手像是灌了鉛般沉重,緩緩將棉球放迴白瓷碗中。
他挺直了身子,卻仿佛被抽去了所有力氣,再次看向小舅媽,眼神中滿是眷戀與不舍,仿佛要用這最後的目光,將小舅媽深深印刻在心底。
就在這時,一道渾厚的男聲如破鑼般響起:“至親家屬淨麵已畢,封棺!” 聲音在靈堂內迴蕩,帶著不容置疑的肅穆。
刹那間,幾名壯勞力迅速圍攏上來,他們雙手穩穩抬起厚重的棺材蓋,動作整齊劃一,將其緩緩放正。
兩個木工模樣的人,神色凝重地從背著的包中取出長釘和錘頭。
與此同時,門外震耳欲聾的鞭炮 “劈裏啪啦” 地響起,那炸響如同密集的鼓點,為這場悲傷的儀式增添了幾分淒厲的色彩。
張蘭眼眶通紅,神色悲戚,她伸出顫抖的手,一把拉住張華,將他拽到外麵香案前。
此時,小表弟和小表妹已經被小舅扯著,跪在那裏放聲大哭,他們稚嫩的哭聲,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著在場每個人的心。
張華正要跟著跪下,忽然,一旁如疾風般衝出兩個人,一人攙著張華的一隻胳膊,急切地說道:“張市長不可,這個時候是孝子孝女跪禮。”
而另有兩人迅速跑到劉會軍身旁,試圖攙扶他起身。
劉會軍卻如同被釘在了地上,隻是失聲痛哭,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湧出,死活不肯起身。
他那悲痛欲絕的模樣,淋漓盡致地展現出夫妻之間深厚的伉儷情深,讓人看了為之動容。
張華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他用力掙脫了攙扶他的兩隻手,義無反顧地在劉會軍的身旁跪了下來,伏地而哭。
在場所有人員,無論是親戚朋友還是幫忙的村民,看著跪在地上的大小四個人,無不為之痛心。
他們的眼中閃爍著淚花,臉上滿是哀傷與同情。
門外的鞭炮依舊在瘋狂地炸響,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
後麵,鐵錘敲打鋼釘的聲音有節奏地傳來,每一下敲擊,都像是在為逝者送行,又像是在為這場悲劇畫上沉重的句號。
這聲音與四人的哭聲交織在一起,在空氣中迴蕩,久久不散,將整個悲傷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
當棺材蓋被牢牢地釘上之後,整個場麵都變得凝重起來。
人們默默地注視著這口棺材,仿佛它裏麵裝著的不僅僅是逝者的遺體,還有人們對逝者的無盡思念和緬懷。
包括張華在內的所有人都知道,接下來就到了出殯的時刻了。
出殯,這是一個莊重而肅穆的儀式。
一群身強力壯的男子們走到棺材前,他們小心翼翼地抬起棺材,然後邁著堅定而沉穩的步伐,開始緩緩地向前走去。
一路上,這些壯勞力們齊心協力,共同承擔著棺材的重量,沒有絲毫的鬆懈和怠慢。
送葬的隊伍跟隨著棺材,一路緩緩前行。
人們表情凝重,心情沉重,有的人默默地流淚,有的人低聲抽泣。
整個隊伍都彌漫著一種悲傷的氛圍,讓人不禁為之動容。
最終,送葬隊伍來到了已經提前挖好的墓地。
在這裏,棺材將被埋葬,逝者也將得到永久的安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