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省長聽了張華這一番話,先是微微一怔,原本平和的眼神裏閃過一絲意外,緊接著,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爽朗地笑了起來:


    “你這鬼靈精的小子,我算是聽明白了,你這是把你那火燒眉毛、急得不行的事兒,一股腦全塞我身上了啊,合著是想拉我這把老骨頭下水,幫你到處去跑資金呐!”


    張華重重地點點頭,眼神中滿是期待,語氣帶著幾分俏皮又滿含真誠:“嗯呐,老話說得好,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您可是老省長,論經驗、論人脈,一個您怎麽著也能頂十個八個我吧?


    怎麽樣,老省長,為了北原市那五六百萬眼巴巴盼著發展的老百姓,您就辛苦辛苦,跟我一塊兒跑跑唄?”


    老省長聽罷,仰頭哈哈大笑,伸出手指,點了點張華,佯怒道:“你這小子,少給我戴高帽子,我可不吃你這一套。


    你愛找誰要資金就找誰去,我呀,還打算繼續舒舒服服睡我的大頭覺呢。


    你們市的事兒,有你這個主持工作的副市長在,還能辦不好?我一個退休的老同誌,就不跟著你瞎攪和了。


    去吧去吧,你該忙啥忙啥去!”


    張華一聽這話,身子往後一仰,重重地靠在沙發上,後腦勺穩穩地枕著沙發上沿,眼睛直直地盯著屋裏那略顯陳舊的天花板,故意拖長了音調,帶著點撒嬌又無奈的口吻說道:


    “老省長,您這可就有點不地道啦。


    我大老遠好不容易迴來看您一趟,您就忍心讓我這麽空著手迴去呀?”


    老省長一臉淡然,不緊不慢地迴應道:“那隨你咯,你想走就走,要是不想走,晚上就留下來陪我喝幾杯。”


    話說到這兒,老省長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麽,眼睛一亮,臉上浮現出一抹促狹的笑意,盯著張華說道:


    “我說你小子,現在都已經是主持一個地級市工作的常務副市長了,怎麽還跟以前一樣摳門呢?


    你好不容易迴省城來看我了,怎麽著,還是兩手空空、兩個肩膀扛著一個腦袋就來了?


    你就不知道在北原市花個三百兩百的,給我買點當地特色好吃的帶過來嗎?”


    張華哈哈的笑了起來,趕緊坐直身子,口中說道:“下次下次,下次一定買,別說三百兩百的了,下次買五百的好吃的跟您帶來。


    對了,老省長,您去找找羅書記唄,跟他商量商量,就是還不給我們完,哪怕是還一半總可以吧?


    您看,我這個要賬的好不好說話?”


    白馬市竹林縣雙河鄉。


    今天,孫國民縣長來到了竹林縣雙河鄉,這是他新就任縣長以來下到各鄉鎮進行工作調研的第二站。


    相較於昨日北池鎮的順暢,雙河鄉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同。


    北池鎮,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鄉鎮,自車企高智能生產線決定在此入駐並投資興業那一刻起,便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起初,隻有那一條先進的高智能生產線矗立在這片土地上,但沒過多久,與之相關的各配套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入。


    一家家零部件供應商、物流運輸公司、研發機構等相繼落戶,使得這座原本寧靜的小鎮逐漸熱鬧起來。


    時光荏苒,短短數年時間過去,北池鎮已然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蛻變。


    如今的它,已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小地方,而是搖身一變,發展成為一座頗具規模的汽車生產工業重鎮。


    縱橫交錯的道路兩旁,現代化的工廠廠房鱗次櫛比;寬敞明亮的車間內,高度自動化的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轉著,工人們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各種儀器和工具。


    隨著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北池鎮的經濟實力日益增強。


    不僅稅收大幅增長,為當地政府提供了充足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改善,還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前來就業和定居。


    這些都讓全鎮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


    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穩定且收入可觀的工作,不必再背井離鄉去謀求生計;孩子們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老人們也有了更完善的醫療保障。


    可以說,北池鎮的每一個角落都洋溢著繁榮與幸福的氣息。


    在北池鎮一眾領導幹部的陪同下,孫國民縣長在北池鎮幾乎進行了一整天的工作調研,最後是帶著滿意離開的。


    竹林縣新任縣長孫國民,男,三十九歲,省城交流到白馬市的幹部,原來在省環保廳當處長。


    當他乘坐的車子緩緩駛入雙河鄉時,道路兩旁的農田便透過車窗映入了他的眼簾。


    雖然已經入冬了,發芽露頭的小麥青苗幾乎鋪滿了被老百姓精耕細作後的田地。


    孫國民輕輕地微微點了一下頭,目光深邃而專注,心中暗自思忖著雙河鄉的農業發展狀況。


    說起這雙河鄉啊,可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故事。


    在這裏,曾經走出過一位聲名遠揚的優秀基層黨員領導幹部——張華。


    對於這位人物,孫國民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不僅如此,他甚至還知曉張華與環保廳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辦公室主任、後來榮升為副廳長的溫雲霞之間存在的特殊關係。


    張華是溫廳長的寶貝女婿。


    要知道,這溫廳長雖然如今已從副廳長的職位上光榮離休,但她在環保廳內的威望卻絲毫未減。


    廳裏從上到下,無論年紀大小,每一個人提起她來都是滿懷敬意。


    在私底下,大夥更是親切地尊稱她一聲“溫大姐”!


    由此足見,溫雲霞在職期間對眾人給予了多少無私的幫助和關懷。


    孫國民也曾深受溫雲霞的恩惠和幫助。


    想當年,溫雲霞雖然僅僅擔任著廳辦主任副主任這一職務,但整個廳裏幾乎無人敢不買她的賬。


    那時的孫國民初入省環保廳工作不久,由於年紀尚輕、經驗不足,在工作中不慎犯下了一個小小的失誤。


    可誰能想到,就是這麽一個微不足道的差錯,竟成了他邁向正科級職位的巨大阻礙。


    然而,就在孫國民為此事焦頭爛額之際,溫雲霞不知通過何種途徑聽聞了他的遭遇。


    這位古道熱腸的大姐毫不猶豫地親自前往廳內的人事部門,憑借自己多年來積累下的人脈資源和出色的溝通協調能力,成功地為孫國民解決了這一棘手問題。


    最終,孫國民得以順利晉升為正科級幹部,並由此開啟了他一帆風順的仕途之路。


    對於此事,孫國民一直心懷感激之情,沒齒難忘的。


    即便後來他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加之溫雲霞的位置也越來越高,與溫雲霞之間的往來走動也減少了很多,但在內心深處,他始終銘記著這位熱心善良的老大姐所給予的無私幫助。


    每當迴想起那段經曆,孫國民都會感慨萬千,對溫雲霞的敬佩和感恩之意愈發深厚。


    如今,他被交流到白馬市的竹林縣當縣長,當他得知雙河鄉是張華的故鄉時,心中不禁泛起層層漣漪。


    他想著,此次前來,或許能探尋到張華之所以能成為優秀基層幹部的根源,並向張華學習,也算是對溫大姐恩情的一種別樣的迴饋。


    可是,他到雙河鄉之後的種種言辭,不禁令現在的雙河鄉黨委書記田甜皺起了眉頭......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鄉鎮公務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我是鄉鎮公務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