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過後的第二日,張華在上午果然又接到省委組織部的電話,定於“第二天上午九點來組織部。”
於是張華按照約定的時間又準時來到組織部這座神秘的大樓。
隨著那一場至關重要的任職前最後一次談話緩緩落下帷幕,關於他前往北原市擔任副市長這一重大決定也終於塵埃落定。
時光匆匆流轉,轉眼間便來到了十月十一日這個平凡卻又特殊的日子,雖然說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周三。
當天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灑落在大地上,給整個城市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紗衣。
張華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早早收拾好了行囊,在陳煒的親自陪送下,兩輛車一前一後駛出了省城,踏上張華去北原市任副市長的新征程。
如今的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交通運輸業更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省城去往北原市的道路可謂四通八達,十分便捷。
北原市地理位置優越,它與省城以及白馬市恰好位於同一條縱貫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之上。
在這裏,不僅有高速飛馳的高鐵列車風馳電掣般穿梭而過,還有傳統的火車有條不紊地沿著鐵軌徐徐前行;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如同一條條蜿蜒伸展的巨龍,將各個城市緊密相連。
無論是選擇哪種出行方式,都能夠快速、安全地抵達目的地。
省城離北原市城區盡管中間還隔著兩個市,但距離僅有不到二百四十公裏,駕車順著高速公路跑的話,兩個半小時足可以到達。
上午十點,陳煒和張華的車準時來到了北原市市政府。
北原市市委書記黃偉瑜、市長路超遠帶領一眾班子成員早早的在等候他們的到來了。
一般來說,組織副部長向市裏送一名副市長到任,市委書記通常會參與迎接和出席相關的任命儀式。
這是因為市委書記作為市裏的最高領導,負責全麵工作,包括幹部的任用和管理。
此外,副市長的任命涉及到市裏的重大決策和人事安排,市委書記的參與可以確保決策的統一性和權威性。
當然了,具體情況也會因地方政治生態和個人關係等因素有所不同。
也有在一些情況下,市委書記可能會委托其他常委或副市長代為迎接,但這並不代表市委書記不重視這一任命。
(在這裏作者插幾句話:上級組織部門為下級政府送來主要領導幹部,其職務最終是需要當地人大任命的。作者在寫本書時在前文已經就相關流程一點一點的給予了說明。
此後的行文中也就沒有再寫相關流程,直接忽略了人大任命這一環節。
因此導致了不少讀者,尤其那幾位領導讀者,總是抱怨越寫越沒有組織程序了。
作者說明,寫書就是在講故事,講好故事,盡量使得情節部分令各位讀者覺得滿意就行了,有些程序性的東西、對號入座的東西還是不過多的贅述為好。
作者也是一名普通人,咱們就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感受一些仕途中的故事就好了,您可千萬不要讓我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寫說教,要是那樣的話,這書還有人看嗎?)
經過那一套組織部送幹部到任的莊嚴神聖的流程之後,張華算是成為了北原市政府主要領導班子中的成員之一。
因為省裏在派張華到北原市任職時,並沒有明確張華進入北原市的核心班子隊伍,也就是北原市市委常委班子,所以,張華也僅僅是北原市政府中的一名普通的副市長。
但張華並不在乎,正所謂擔子越重,責任越大,壓力也就成正比的增加。
對於喜歡偷閑的張華來說,其實當一名普普通通的副市長挺好,努力的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之餘,順便耍滑偷一下閑,豈不美哉?
組織部領導通常在送完幹部到任後,很少會留下來用餐。
然而,這一次情況卻大不相同,因為陳煒所送之人身份特殊啊。
從私人關係上來說,這位即將上任的幹部乃是他的好哥們;而從公事角度來看,此人更是全省傑出的黨員幹部——張華。
要知道,張華是毅然決然地辭去了農業廳副廳長的職務,選擇主動深入基層開展工作的。
這一點是經過省委明確的,是記入幹部檔案的,是毋庸置疑的!
無論是出於公還是私,陳煒都覺得應該在北原市停留片刻,接受款待,好好的吃北原市一嘴。
陳煒的這一打破常規的舉動自然而然地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測和議論。
許多人認為,他此舉明顯是在有意為張華站台撐腰,表示對其大力支持。
畢竟,張華聲名遠揚,他的能力和業績有目共睹,確實配得上省級領導為他搖旗呐喊。
就這樣,當天中午,北原市的幾位重要領導盛情邀請了陳煒共進午餐,當然也少不了主角張華一同參加。
宴席間,眾人推杯換盞,氣氛熱烈非凡。
大家紛紛向陳煒表示歡迎與感謝,同時也對張華的到來充滿期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副部長吃得心滿意足,最後甚至打起了飽嗝。
待到臨別之際,陳煒與幾位領導一一握手道別。
就在他準備上車離開之時,突然又轉身拉住了張華的手,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張華同誌啊,組織上將你派遣到北原市,這是對你寄予厚望啊!
希望你能夠盡快融入北原市的領導班子集體之中,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為當地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說完這番話,陳煒才緩緩鬆開手,登上自己的車,向眾人揮手告別,車子漸行漸遠……
就在當天下午,北原市政府那莊重嚴肅的會議室裏正彌漫著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
一場重要的黨組會議正在這裏緊鑼密鼓地舉行。
在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路超遠的主持下,會上經過一番深入討論和審慎決策後,張華這位備受關注的副市長成功被吸納進市政府黨組!
這一決定不僅意味著張華個人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跨越,更象征著他將肩負起更為艱巨且光榮的使命與責任。
自此以後,張華便擁有了全新的身份: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這雙重角色無疑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會上,結合著張華的請求,將他具體負責和分管的工作給明確了下來:協助常務副市長顏慧蓉分管相關工作;負責水利、農業農村等方麵工作。
分管市水利局、市農業局。聯係市氣象局。
會上,路市長最後發言時說:“相信憑借著張華市長卓越的才能、豐富的經驗以及堅定的信念,他必定能夠在這嶄新的崗位上大放異彩,為咱們北原市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獨特的力量。”
會議結束後,在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主任施展的陪同下,張華參觀了自己的辦公室和住所,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在秘書和專車司機配備的問題上,張華打開自己的手提包,將白峰和王滿倉二人的資料檔案給遞了過去。
施展,這位近五十的老辦公室主任匆匆看完二人的資料後,馬上表態:“張市長您放心,一周之內我保證將他們二人的關係辦到咱們市政府來。”
入夜的北原市,張華在自己的新住所的客廳裏坐下,打開自己隨身帶的筆記本電腦,仔細的查看著有關北原市的資料。
而距市委不遠處的一家酒店裏的包房內,有三個男人正在圍坐在小圓桌邊喝酒聊天。
一位年紀稍輕的男人放下手中的酒杯,說道:“張華這個人,我還是對他有一定研究的。
他有能力是一方麵,這點是毫無爭議的,關鍵的是這個人都說不太好相處。
路超遠讓他協助顏慧蓉工作,他現在具體分管的是水利和農業,這點我們還不用擔心,我就怕啊,顏慧蓉那個娘們將啃不動的生態環境這個硬骨頭交給張華來幹。
張華本來就不太好相處,他的嶽母呢又是環保廳的副廳長,雖然退了二線了,可別忘了了,她可是在環保廳工作了一輩子的人,又是老辦公室主任上來的。
她在那裏的根,那可是不容小覷的。
到時張華也啃不動生態環境方麵的工作,環保廳要是再出手幫忙,我們的那些礦可就有大麻煩了。”
旁邊坐著的一個中年男子說道:“韓部長你是多慮了,我還是這樣話,不管是誰來管理環境這一塊,要麽是兄弟朋友,要麽是血海仇人,敢擋著咱們發財的路,找死!”
(未完待續)
於是張華按照約定的時間又準時來到組織部這座神秘的大樓。
隨著那一場至關重要的任職前最後一次談話緩緩落下帷幕,關於他前往北原市擔任副市長這一重大決定也終於塵埃落定。
時光匆匆流轉,轉眼間便來到了十月十一日這個平凡卻又特殊的日子,雖然說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周三。
當天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灑落在大地上,給整個城市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紗衣。
張華懷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早早收拾好了行囊,在陳煒的親自陪送下,兩輛車一前一後駛出了省城,踏上張華去北原市任副市長的新征程。
如今的時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交通運輸業更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從省城去往北原市的道路可謂四通八達,十分便捷。
北原市地理位置優越,它與省城以及白馬市恰好位於同一條縱貫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之上。
在這裏,不僅有高速飛馳的高鐵列車風馳電掣般穿梭而過,還有傳統的火車有條不紊地沿著鐵軌徐徐前行;寬闊平坦的高速公路如同一條條蜿蜒伸展的巨龍,將各個城市緊密相連。
無論是選擇哪種出行方式,都能夠快速、安全地抵達目的地。
省城離北原市城區盡管中間還隔著兩個市,但距離僅有不到二百四十公裏,駕車順著高速公路跑的話,兩個半小時足可以到達。
上午十點,陳煒和張華的車準時來到了北原市市政府。
北原市市委書記黃偉瑜、市長路超遠帶領一眾班子成員早早的在等候他們的到來了。
一般來說,組織副部長向市裏送一名副市長到任,市委書記通常會參與迎接和出席相關的任命儀式。
這是因為市委書記作為市裏的最高領導,負責全麵工作,包括幹部的任用和管理。
此外,副市長的任命涉及到市裏的重大決策和人事安排,市委書記的參與可以確保決策的統一性和權威性。
當然了,具體情況也會因地方政治生態和個人關係等因素有所不同。
也有在一些情況下,市委書記可能會委托其他常委或副市長代為迎接,但這並不代表市委書記不重視這一任命。
(在這裏作者插幾句話:上級組織部門為下級政府送來主要領導幹部,其職務最終是需要當地人大任命的。作者在寫本書時在前文已經就相關流程一點一點的給予了說明。
此後的行文中也就沒有再寫相關流程,直接忽略了人大任命這一環節。
因此導致了不少讀者,尤其那幾位領導讀者,總是抱怨越寫越沒有組織程序了。
作者說明,寫書就是在講故事,講好故事,盡量使得情節部分令各位讀者覺得滿意就行了,有些程序性的東西、對號入座的東西還是不過多的贅述為好。
作者也是一名普通人,咱們就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感受一些仕途中的故事就好了,您可千萬不要讓我站在更高的角度來寫說教,要是那樣的話,這書還有人看嗎?)
經過那一套組織部送幹部到任的莊嚴神聖的流程之後,張華算是成為了北原市政府主要領導班子中的成員之一。
因為省裏在派張華到北原市任職時,並沒有明確張華進入北原市的核心班子隊伍,也就是北原市市委常委班子,所以,張華也僅僅是北原市政府中的一名普通的副市長。
但張華並不在乎,正所謂擔子越重,責任越大,壓力也就成正比的增加。
對於喜歡偷閑的張華來說,其實當一名普普通通的副市長挺好,努力的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之餘,順便耍滑偷一下閑,豈不美哉?
組織部領導通常在送完幹部到任後,很少會留下來用餐。
然而,這一次情況卻大不相同,因為陳煒所送之人身份特殊啊。
從私人關係上來說,這位即將上任的幹部乃是他的好哥們;而從公事角度來看,此人更是全省傑出的黨員幹部——張華。
要知道,張華是毅然決然地辭去了農業廳副廳長的職務,選擇主動深入基層開展工作的。
這一點是經過省委明確的,是記入幹部檔案的,是毋庸置疑的!
無論是出於公還是私,陳煒都覺得應該在北原市停留片刻,接受款待,好好的吃北原市一嘴。
陳煒的這一打破常規的舉動自然而然地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測和議論。
許多人認為,他此舉明顯是在有意為張華站台撐腰,表示對其大力支持。
畢竟,張華聲名遠揚,他的能力和業績有目共睹,確實配得上省級領導為他搖旗呐喊。
就這樣,當天中午,北原市的幾位重要領導盛情邀請了陳煒共進午餐,當然也少不了主角張華一同參加。
宴席間,眾人推杯換盞,氣氛熱烈非凡。
大家紛紛向陳煒表示歡迎與感謝,同時也對張華的到來充滿期待。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副部長吃得心滿意足,最後甚至打起了飽嗝。
待到臨別之際,陳煒與幾位領導一一握手道別。
就在他準備上車離開之時,突然又轉身拉住了張華的手,語重心長地叮囑道:“張華同誌啊,組織上將你派遣到北原市,這是對你寄予厚望啊!
希望你能夠盡快融入北原市的領導班子集體之中,充分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為當地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說完這番話,陳煒才緩緩鬆開手,登上自己的車,向眾人揮手告別,車子漸行漸遠……
就在當天下午,北原市政府那莊重嚴肅的會議室裏正彌漫著緊張而又期待的氣氛。
一場重要的黨組會議正在這裏緊鑼密鼓地舉行。
在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路超遠的主持下,會上經過一番深入討論和審慎決策後,張華這位備受關注的副市長成功被吸納進市政府黨組!
這一決定不僅意味著張華個人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跨越,更象征著他將肩負起更為艱巨且光榮的使命與責任。
自此以後,張華便擁有了全新的身份: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這雙重角色無疑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會上,結合著張華的請求,將他具體負責和分管的工作給明確了下來:協助常務副市長顏慧蓉分管相關工作;負責水利、農業農村等方麵工作。
分管市水利局、市農業局。聯係市氣象局。
會上,路市長最後發言時說:“相信憑借著張華市長卓越的才能、豐富的經驗以及堅定的信念,他必定能夠在這嶄新的崗位上大放異彩,為咱們北原市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獨特的力量。”
會議結束後,在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主任施展的陪同下,張華參觀了自己的辦公室和住所,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在秘書和專車司機配備的問題上,張華打開自己的手提包,將白峰和王滿倉二人的資料檔案給遞了過去。
施展,這位近五十的老辦公室主任匆匆看完二人的資料後,馬上表態:“張市長您放心,一周之內我保證將他們二人的關係辦到咱們市政府來。”
入夜的北原市,張華在自己的新住所的客廳裏坐下,打開自己隨身帶的筆記本電腦,仔細的查看著有關北原市的資料。
而距市委不遠處的一家酒店裏的包房內,有三個男人正在圍坐在小圓桌邊喝酒聊天。
一位年紀稍輕的男人放下手中的酒杯,說道:“張華這個人,我還是對他有一定研究的。
他有能力是一方麵,這點是毫無爭議的,關鍵的是這個人都說不太好相處。
路超遠讓他協助顏慧蓉工作,他現在具體分管的是水利和農業,這點我們還不用擔心,我就怕啊,顏慧蓉那個娘們將啃不動的生態環境這個硬骨頭交給張華來幹。
張華本來就不太好相處,他的嶽母呢又是環保廳的副廳長,雖然退了二線了,可別忘了了,她可是在環保廳工作了一輩子的人,又是老辦公室主任上來的。
她在那裏的根,那可是不容小覷的。
到時張華也啃不動生態環境方麵的工作,環保廳要是再出手幫忙,我們的那些礦可就有大麻煩了。”
旁邊坐著的一個中年男子說道:“韓部長你是多慮了,我還是這樣話,不管是誰來管理環境這一塊,要麽是兄弟朋友,要麽是血海仇人,敢擋著咱們發財的路,找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