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父盯著兒媳婦仲欣歌突然站了起來,高聲問道:“你說什麽?你容不下張華?是你鼓動著翰林對張華進行打擊報複的?”
然後他又將目光轉向譚翰林:“你就因為這個原因對張華進行所謂的處分的?沒有其他原因?
張華這樣的幹部莫名其妙的被紀律處分都是你自己的意思?就為了你媳婦的一個什麽親戚你就將張華這名優秀的黨員幹部給毀了?”
就在這一瞬間,當父親毫無征兆地猛然站起身來,並如連珠炮一般發出一連串質問時,譚翰林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瞪大了雙眼,嘴唇微微顫抖著,整個人都呆住了。
要知道,在譚翰林和妹妹譚雪的成長記憶中,父親一直都是那個溫和而慈祥的形象。
這位老父親與母親一同從事教育工作,兢兢業業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他們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感情篤深,彼此牽手關愛、相互支持,共同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幾十年歲月。
也正因如此,這個家庭始終都是充滿著溫馨與和睦,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可以說,譚翰林和譚雪兄妹倆自小便是沐浴在這種溫暖的家庭氛圍之中長大的。
他們從未想過,一向和藹可親的父親竟會有如此暴怒的時候。
眼前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譚翰林感到既震驚又惶恐,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好。
一邊坐著的仲欣歌見狀趕緊說道:“爸,您不要怪翰林這麽多,其實翰林這麽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爸,您先坐下,既然一家子坐到一起了,話呢就不妨挑開了說。”
譚父狠狠的瞪了一眼譚翰林,然後對著兒媳婦仲欣歌說道:“那好,我就聽聽你們是怎麽毀掉一名優秀的黨員領導幹部的理由的。
不過話我說到前邊,你的理由最好能站住腳,否則,別怪我跟你們翻臉。”
說完話,譚父一屁股重重的坐到了椅子上。
譚母也是冷著臉看著仲欣歌,等待著她說出事情的真相。
江波和譚雪互相對視了一下,而後將目光轉向了仲欣歌。
仲欣歌緩緩開口說道:“爸,其實這事呢原本不算什麽事,確切的說也跟張華本人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他背後的人可氣可恨。
翰林自從調到南陸省當省長以後,與當時的省委書記張雲山原本相處的還是很好的,張雲山這個人雖說平時有點強勢,但很多時候還算給翰林這個省長麵子的。
我的一個遠房親戚就是當時南陸省的副省長,他叫汪喆,比翰林我們倆大個一兩歲吧,論輩分我該叫他表哥的。
他是南陸省這邊的老人了,在南陸省工作差不多十多年了吧。
翰林之前在仕途上之所以這麽順利,最後能到南陸省當省長,以至於現在的省委書記,他幫了很大的忙。
雖然他隻是一個副省長,可是他的關係很廣,跟京城的許多人關係相處的很好。
翰林我們跟他是親戚的事,沒人知道,要不是我今天說出來,爸,連你們都不會知道的。
如果要是細心一點的話,隻是能查到翰林與他一起上黨校的事,也頂多說明他們倆有過一段同學的關係。
可是幹部們一起在京城上黨校的多了,說明不了什麽問題,頂多也就是算熟悉和同學罷了。
我這位表哥呢,在南陸省任職好好的,一個姓耿的副省長不是犯錯誤了嗎?進去了。可是張雲山書記也不知怎麽的,非將我這個表哥也硬給牽連進來,當時他決意將我表哥也嚴辦。
班子裏開會,他這個人一向強勢慣了,也沒人敢提出反對意見,隻有翰林堅決不答應。
可是他當著班子裏這麽多人的麵還將翰林給批評了一頓,搞得翰林很沒有麵子,翰林好歹也是省長呢,怎麽?他仗著他是省委書記,他仗著他年齡比翰林長幾歲,他仗著他在南陸省工作的時間長,他就可以不給翰林留情麵嗎?
尤其那個叫謝誌斌的副書記,那是一味的對他巴結奉承,堅持站在他的立場,要嚴辦我表哥。
沒辦法,班子裏沒人敢反對他們倆,隻有翰林和我表哥兩人兩票反對,是起不到作用的,再說了,他是書記,又有最終決定權。
於是,會上通過了要求京城方麵來人調查我表哥的這個議題。
我表哥是誰?在京城是有大量人脈的!
最終調查結果說我表哥是犯有一點小錯誤的。
爸,您說,他為官這麽多年,又一直身居高位,他怎麽可能會這麽幹淨,怎麽可能沒有一點小錯誤?
可是張雲山揪著不丟,非要將我表哥趕出南陸省。
後來,京城方麵也算是做了妥協,他畢竟是省委書記的,京城還是要考慮照顧他的權威的嘛,也就將我表哥調離了南陸省。
我表哥在南陸省雖然是副省長,可那也是在班子裏的副省長。
本來京城方麵想將我表哥調到其他省繼續擔任原職務的,可張雲山不幹啊,跟京城方麵硬是頂著,最終將我哥放到了一個閑單位,雖然說級別待遇沒變,可那有什麽用?他等同是提前退休養老了。”
譚母突然插話道:“欣歌,按你說的你表哥既然這麽有本事,去一個閑單位怕什麽?大不了待個一兩年過渡一下,再調出來去哪再擔任重要職務不就行了嗎?
已經有錯誤被調離了,那就靜下心來沉澱一段不行嗎?幹嘛還要這麽多事?”
仲欣歌說道:“我表哥的性格也很強勢的,他會願意吃個虧?”
譚父問道:“欣歌,我聽你講了這麽多,這跟張華這名基層幹部有什麽關係?你們省長、省委書記的政見或認識不一致,礙著張華這名縣委書記什麽事了?
是張華讓你們不一致的?
翰林被張書記批評了,是張華讓批評的?你表哥汪喆被調離南陸省了,也是張華讓調離的?再說了,那個謝書記和省委班子裏一眾人投票支持對你表哥啟動調查也是張華讓投票支持的?也是張華讓調查的?
張華要是有這麽大的能耐他還當什麽縣委書記啊?”
譚父的一番話,令一直冷著臉坐著的江波差點破了防笑出來,他心裏暗暗為自己的嶽父點讚,還是自己的嶽父敢懟,差點將仲欣歌懟的啞口無言。
仲欣歌一陣無語,被譚父的一番話噎的好一陣子沒能說出話來。
譚父冷著臉說道:“欣歌你繼續說吧,我倒是想聽聽張華這名幹部到底參與了什麽決策,才讓你容不下他,才讓你一直吹枕邊風讓翰林這位省委書記親自下場來打壓難為一名基層小幹部的。
我也算是看出來了,譚翰林這位省委書記當的真好啊,不但是媳婦當家,而且媳婦還能參與省委的重大決策!”
然後他又將目光轉向譚翰林:“你就因為這個原因對張華進行所謂的處分的?沒有其他原因?
張華這樣的幹部莫名其妙的被紀律處分都是你自己的意思?就為了你媳婦的一個什麽親戚你就將張華這名優秀的黨員幹部給毀了?”
就在這一瞬間,當父親毫無征兆地猛然站起身來,並如連珠炮一般發出一連串質問時,譚翰林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他瞪大了雙眼,嘴唇微微顫抖著,整個人都呆住了。
要知道,在譚翰林和妹妹譚雪的成長記憶中,父親一直都是那個溫和而慈祥的形象。
這位老父親與母親一同從事教育工作,兢兢業業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他們夫妻二人相濡以沫,感情篤深,彼此牽手關愛、相互支持,共同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幾十年歲月。
也正因如此,這個家庭始終都是充滿著溫馨與和睦,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可以說,譚翰林和譚雪兄妹倆自小便是沐浴在這種溫暖的家庭氛圍之中長大的。
他們從未想過,一向和藹可親的父親竟會有如此暴怒的時候。
眼前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譚翰林感到既震驚又惶恐,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應對才好。
一邊坐著的仲欣歌見狀趕緊說道:“爸,您不要怪翰林這麽多,其實翰林這麽做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爸,您先坐下,既然一家子坐到一起了,話呢就不妨挑開了說。”
譚父狠狠的瞪了一眼譚翰林,然後對著兒媳婦仲欣歌說道:“那好,我就聽聽你們是怎麽毀掉一名優秀的黨員領導幹部的理由的。
不過話我說到前邊,你的理由最好能站住腳,否則,別怪我跟你們翻臉。”
說完話,譚父一屁股重重的坐到了椅子上。
譚母也是冷著臉看著仲欣歌,等待著她說出事情的真相。
江波和譚雪互相對視了一下,而後將目光轉向了仲欣歌。
仲欣歌緩緩開口說道:“爸,其實這事呢原本不算什麽事,確切的說也跟張華本人沒有多大的關係,但是,他背後的人可氣可恨。
翰林自從調到南陸省當省長以後,與當時的省委書記張雲山原本相處的還是很好的,張雲山這個人雖說平時有點強勢,但很多時候還算給翰林這個省長麵子的。
我的一個遠房親戚就是當時南陸省的副省長,他叫汪喆,比翰林我們倆大個一兩歲吧,論輩分我該叫他表哥的。
他是南陸省這邊的老人了,在南陸省工作差不多十多年了吧。
翰林之前在仕途上之所以這麽順利,最後能到南陸省當省長,以至於現在的省委書記,他幫了很大的忙。
雖然他隻是一個副省長,可是他的關係很廣,跟京城的許多人關係相處的很好。
翰林我們跟他是親戚的事,沒人知道,要不是我今天說出來,爸,連你們都不會知道的。
如果要是細心一點的話,隻是能查到翰林與他一起上黨校的事,也頂多說明他們倆有過一段同學的關係。
可是幹部們一起在京城上黨校的多了,說明不了什麽問題,頂多也就是算熟悉和同學罷了。
我這位表哥呢,在南陸省任職好好的,一個姓耿的副省長不是犯錯誤了嗎?進去了。可是張雲山書記也不知怎麽的,非將我這個表哥也硬給牽連進來,當時他決意將我表哥也嚴辦。
班子裏開會,他這個人一向強勢慣了,也沒人敢提出反對意見,隻有翰林堅決不答應。
可是他當著班子裏這麽多人的麵還將翰林給批評了一頓,搞得翰林很沒有麵子,翰林好歹也是省長呢,怎麽?他仗著他是省委書記,他仗著他年齡比翰林長幾歲,他仗著他在南陸省工作的時間長,他就可以不給翰林留情麵嗎?
尤其那個叫謝誌斌的副書記,那是一味的對他巴結奉承,堅持站在他的立場,要嚴辦我表哥。
沒辦法,班子裏沒人敢反對他們倆,隻有翰林和我表哥兩人兩票反對,是起不到作用的,再說了,他是書記,又有最終決定權。
於是,會上通過了要求京城方麵來人調查我表哥的這個議題。
我表哥是誰?在京城是有大量人脈的!
最終調查結果說我表哥是犯有一點小錯誤的。
爸,您說,他為官這麽多年,又一直身居高位,他怎麽可能會這麽幹淨,怎麽可能沒有一點小錯誤?
可是張雲山揪著不丟,非要將我表哥趕出南陸省。
後來,京城方麵也算是做了妥協,他畢竟是省委書記的,京城還是要考慮照顧他的權威的嘛,也就將我表哥調離了南陸省。
我表哥在南陸省雖然是副省長,可那也是在班子裏的副省長。
本來京城方麵想將我表哥調到其他省繼續擔任原職務的,可張雲山不幹啊,跟京城方麵硬是頂著,最終將我哥放到了一個閑單位,雖然說級別待遇沒變,可那有什麽用?他等同是提前退休養老了。”
譚母突然插話道:“欣歌,按你說的你表哥既然這麽有本事,去一個閑單位怕什麽?大不了待個一兩年過渡一下,再調出來去哪再擔任重要職務不就行了嗎?
已經有錯誤被調離了,那就靜下心來沉澱一段不行嗎?幹嘛還要這麽多事?”
仲欣歌說道:“我表哥的性格也很強勢的,他會願意吃個虧?”
譚父問道:“欣歌,我聽你講了這麽多,這跟張華這名基層幹部有什麽關係?你們省長、省委書記的政見或認識不一致,礙著張華這名縣委書記什麽事了?
是張華讓你們不一致的?
翰林被張書記批評了,是張華讓批評的?你表哥汪喆被調離南陸省了,也是張華讓調離的?再說了,那個謝書記和省委班子裏一眾人投票支持對你表哥啟動調查也是張華讓投票支持的?也是張華讓調查的?
張華要是有這麽大的能耐他還當什麽縣委書記啊?”
譚父的一番話,令一直冷著臉坐著的江波差點破了防笑出來,他心裏暗暗為自己的嶽父點讚,還是自己的嶽父敢懟,差點將仲欣歌懟的啞口無言。
仲欣歌一陣無語,被譚父的一番話噎的好一陣子沒能說出話來。
譚父冷著臉說道:“欣歌你繼續說吧,我倒是想聽聽張華這名幹部到底參與了什麽決策,才讓你容不下他,才讓你一直吹枕邊風讓翰林這位省委書記親自下場來打壓難為一名基層小幹部的。
我也算是看出來了,譚翰林這位省委書記當的真好啊,不但是媳婦當家,而且媳婦還能參與省委的重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