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火急火燎地從工業區匆忙趕迴,一進縣委大院便直奔簡永紅的辦公室。


    兩人迅速閉門商議應對之策。他們的態度非常明確,如果確實有好的職位,能夠讓同誌們的副職轉正,那當然是件好事,絕不能阻攔同誌們的晉升之路。


    然而,如果隻是較差的職位,即便從副轉正又有何意義呢?留在章平縣難道不好嗎?章平縣目前是什麽情況?以現在的發展態勢,不出三年,必定會取得顯著成就。


    別說從副轉正,就算直接升一級,也並非難事。


    到那時,整個領導班子的成員都會成為搶手的香餑餑。


    這是為何呢?班子成員曆經了章平縣的滄桑巨變,全程參與了章平的建設發展,這可不是一般的經曆,這可是富有了一定的經驗的。


    當然了,市委這時來要人,即便是好的職位,那也不能就這麽隨隨便便的就將人交出去的,市委總得給一些好處的。


    即便是給不了什麽好處,做一些妥協與讓步還是可以的,比如說在全市內調一些自己想要的人進來呢?


    張華一臉嚴肅地對簡永紅說道:“對於秦書記,我們必須要保持警惕。


    雖然他是上級領導,但我們也不能完全任由他擺布。


    必要的尊重我們還是會給他的,但同時也要堅持我們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那個一味追求製衡與平衡的時代了。”


    簡永紅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是啊,秦書記這個人有時候確實有些固執己見,缺乏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


    他似乎仍然沉迷於權力的遊戲,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事情。這種行為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張華繼續說道:“在這個時代,我們應該以發展和建設為重,而不是陷入無聊的權力鬥爭之中。


    那些所謂的鬥爭往往與是非對錯毫無關係,隻是一場場關於權謀和利益的較量罷了。


    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還會影響到整個地區的發展進程。”


    最後,張華總結道:“我認為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一些人的黨性不純。


    如果每個人都能一心一意地致力於自身的發展和建設,那麽我們就能更好地推動社會的進步。


    隻有摒棄那些無聊的權力鬥爭,才能讓我們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簡永紅看著張華:“張華,你告訴我,你想做一個什麽樣的官員?”


    張華笑了一下:“姐,說實話,我當初考公就沒想著當什麽官,我當時想的很簡單,就是有口飯吃能填飽肚子,再就是有一份工作幹著,不至於吃了上頓沒下頓。


    我當時考了第二十一名,本來隻錄取前二十名的,因為我前麵有個人作弊還是什麽的,被踢出局了,我是順位補錄進來的。


    其實那時候我已經做好了去南方打工的準備了,已經想好了,準備找一個高中同學借路費。


    結果我被錄取了,南下打工的願望也沒有實現。


    如今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現在。


    其實我想的依舊很簡單,我根本沒想著當什麽官。但既然當了,就當個好官,一心一意為老百姓做事的好官。否則,我寧肯不幹。


    至於官場中的是是非非,我不想摻和,也討厭這些是非。


    可是真遇到了,我能躲就躲,能讓就讓,真如果躲不開,對方讓我很難受,好像不置我於死地不罷休一樣。


    那我就毫不猶豫的與他死磕,哪怕遍體鱗傷,我依然不懼。


    姐,我就一句話,自己趟開一條道往前走,在其位、謀其政、用其心、盡其責!”


    簡永紅看著張華,認真的點了點頭:“張華兄弟,放心吧,無論任何時候你都不要忘了,你的背後還有姐一直在,記好,我說的是任何時候。”


    當天夜裏,白玉華又跟簡永紅打來電話,將原定的兩個人改成了一個人,並指名道姓的要宋濤,說市委已經決定了,派宋濤去臨埠縣去當縣長。


    簡永紅笑著說道:“大學長,你是上級領導,你現在是代表著組織跟我們下達指示,我們除了服從還能做什麽呢?


    其實沒有必要給我們下達指示的,反正我們都是組織的幹部,市委想怎麽調就怎麽調不就行了嗎?幹嘛非要六個手指頭撓癢——多那麽一道子呢?”


    白玉華歎了一口氣:“你呀,我現在就是有點怕你跟張華了,趕緊到年底吧,到年底了就剩張華一個人了,我至少頭不會兩邊疼了。”


    簡永紅笑著說道:“那你可當心了,頭兩邊疼了還能多少有點平衡,一邊疼那是偏頭痛,更要命!”


    白玉華“哎呀”一聲掛了電話,口中罵道:“真不該來白馬市,你說遇到這樣刺頭,好賴話聽不進去,沒法幹工作啊!”


    其實白玉華現在也不舒服,他被秦懷章裹挾著參與了某些動作,在一定程度上,他對章平也是有點臉短。


    這次,他以為簡永紅畢竟是女同誌,在一些原則方麵應該好溝通。


    哪知道簡永紅受張華的影響太深,說話越來越有張華的刻薄與混不吝了。


    簡永紅很快將白玉華打來電話的內容告知了張華。


    張華此時正與老省長在院子裏坐著喝茶聊天,聽完張華的通話內容,待張華掛了電話,老省長望向張華說道:“怎麽?你的班子裏的人進一步了你不甘心?”


    張華看向老省長:“看您老省長說啥話?我巴不得我們班子成員都進步,別說進一步,進三步我都沒有不甘心。


    我隻是擔心宋濤到了臨埠縣,以宋濤的性格能不能跟那個縣委書記搞好關係。


    宋濤這個人在發展經濟方麵是一把好手,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麵有點不擅長,萬一他到地方被孤立,拳腳施展不開,還處處受限製,這不將他給廢了嗎?


    與其去到那裏被廢,還不如在這當個副職依然不影響他大施拳腳。”


    老省長點點頭:“這點你考慮的也對,與其坐冷板凳被晾在一邊,還不如不去。”


    老省長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整理思緒,然後繼續說道:“至於臨埠縣的王釗齊這個人,我多少還是有些了解的。


    他原本是一個曆史教授,典型的書呆子,他在講台上教書育人,但卻逐漸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宣揚起了曆史虛無主義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


    因此,他受到了組織上長時間的批評教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後來竟然離開了講台,進入了官場,並最終成為了縣委書記。


    看來啊,前一段時間可能是由於基層幹部短缺的原因,才給了他這樣一個機會。


    至於宋濤同誌調到臨埠縣,想和他搞好關係是不可能的。


    一方麵,這個王釗齊一個書呆子,我們經常說百無一用是書生,教授學者最不缺的就是理論知識,最缺的就是具體實踐。


    但他們的思想又特別固化保守,很難改變。


    按你所說,宋濤同誌呢,是個實幹型的實踐派,又不善於人際。


    你想,這兩個人是兩條平行線,怎麽可能相交。”


    張華聽完,說道:“那我肯定摁著宋濤不讓去臨埠縣了,我寧願他生我的氣,我也不同意他去了受委屈.....”


    哪知老省長一伸手阻攔著張華的說話:“不,放他去,臨埠縣當前缺乏宋濤這樣的好手,將臨埠縣的經濟民生交到他手中,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至於你擔心宋濤會被王釗齊捆住手腳,我告訴你不會的,我再告訴你一句話,他王釗齊不敢!”


    張華望向老省長,不解的問:“我不明白了,他為什麽不敢?”


    老省長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展顏一笑:“讓你放宋濤走,你盡管大膽的放宋濤走就行了,我說王釗齊不敢難為他,他就一定不敢難為他,什麽理由你就不要多問了。”


    張華見老省長都這麽說了,也就不多問了,自己端著茶杯慢慢的喝了起來。


    卻聽老省長慢悠悠的說道:“宋濤一走,你們班子裏算是缺了兩個人了,市裏怎麽說?”


    張華想了一下,說道:“市裏什麽都沒說,自從吳市長的事情過去後,市領導沒搭理過我們,您是知道的,連永紅書記去市裏探望秦書記,秦書記都不見她。”


    老省長長歎了一聲:“這個秦懷章啊!”


    隨後老省長問:“關於你們的班子建設的問題上你有什麽想法沒有?”


    張華笑了一下:“老省長您是逗我的吧?我有想法有用嗎?市裏寧肯給我們派來一個草包,都不會聽我們的意見。”


    老省長臉一沉:“讓你說你就說,哪那麽多抱怨?你是在幹工作,不是拉幫結派。”


    張華看著老省長,笑了一下:“好,這可是老省長您逼我說的啊,我有想法不假,本來是不想說的。


    我想將竹林縣的曹童柏副書記平調過來到我們縣當副書記,鄭山江的政法委書記調為紀委書記,副縣長孫莉入常接任鄭山江的政法委書記。


    工業區的趙小強調到縣政府接任孫莉的交通、城建的副縣長。


    年底的時候縣委班子裏還有兩名同誌任期到了,一個是組織部長,一個是統戰部長,我還正在考慮人選。”


    老省長看著張華,突然笑了起來:“我說你小子天天是跟我玩心眼了是吧?我問你有什麽想法,好家夥,你一下調整這麽多?還從外麵調?”


    張華道:“老省長,您沒發現嗎?郭縣長不是個當縣長的料子,他是個當縣委書記的好苗子嗎?


    年底永紅書記一走,我調到一號樓了,我就帶著郭縣長一起去一號樓。


    二號樓就交給曹童柏了,曹童柏比郭縣長會搞經濟民生。


    郭縣長以前在市裏坐局機關的,他錯過了發展經濟民生的學習機會,既然錯過了就錯過了,那就繼續加強理論方麵的實踐吧。”


    老省長長歎了一口氣:“看來我真是老了,小看你了,真的又小看你了。


    沒想到你小子還有識人的眼力。


    我問過小郭在工作方麵怎麽樣,他說一切都得從頭來學,盡管累,學的吃力,但也不能因為自己拖了縣政府工作的後腿。


    在外麵還得裝著一切了然於胸的精神狀態。


    原來你早就看穿他了。”


    張華笑道:“老省長,我是從田間地頭摸爬滾打出來的,政府的工作誰會多少,我一眼都能看得出來。


    郭縣長有一條是值得我學習的,就是他處事沉穩,遇事不急不躁。”


    老省長一搖頭:“不要學他這樣的性格,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你這樣就很好,個性鮮明,再透著強勢,下麵的幹部就會怕你。


    其他的先不說,你看看現在的章平縣委縣政府,但凡下任何一條政令,各鄉鎮哪個敢打折扣的執行了?”


    張華笑著說道:“那是,他們哪個敢不執行到位,黨政領導全部調縣裏來工作,我給他們預留著好幾個局長的位置呢。”


    老省長哈哈大笑:“你張華縣長好手段,在你這個做實事的縣長的威權下,章平的明天,我更加充滿了希望了。”


    張華趕緊追問道:“老省長,您先別忙著誇我,您剛剛逼問我的想法您啥時候跟我落實啊?我們班子裏嚴重缺人,可拖不起啊!”


    老省長沒有理會張華,又是一陣爽朗的笑聲。


    (未完待續,求好評,求用愛發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鄉鎮公務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木刀並收藏我是鄉鎮公務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