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裏的傳來的消息的確很大,而且很勁爆:謝叔謝誌斌調迴南陸省了。
南陸省的主要領導這次有了較大的調整:省委郭書記調往其他省繼續擔任省委書記,張雲山省長接任郭書記的職務,擔任南陸省省委書記。
從其他省省委副書記位置上過來的譚翰林擔任南陸省省委副書記、代理省長。
南陸省的省委專職副書記也被調整到別的省了,接替他的職務的則是東陽省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謝誌斌。
這個勁爆的消息一下驚呆了張華,嶽母溫雲霞公示升副廳的事都差點被他忘了。
當天晚上,張華分別接到了陳劍鋒與梁國成的電話,他們先是在電話裏“恭維”了一陣張華,然後“警告”張華:“你這貨以後又有仗勢了,可不能翹尾巴、不許欺負人。”
將張華聽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陳劍鋒則說道:“你別裝傻,你當我不知道誰在背後提點的你啊?他是孫福強的老丈人,也算你的師父吧?”
張華這才知道是怎麽迴事,問:“這就叫師父了?”
陳劍鋒說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給你點撥這麽多,不算傳道授業解惑嗎?
小子,好好珍惜,別跟你師父丟臉!”
張華迴答:“領導,你認為我是那種愛翹尾巴、愛膨脹的人嗎?”
“你是不是我不管,我先給你敲一下警鍾,免得你迷失。”陳劍鋒說完話哈哈大笑,然後掛斷了電話。
張華一陣苦笑,但心中卻是牢牢記住了陳劍鋒的這番話。
他心裏清楚得很,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密不透風的牆。
既然連陳劍鋒和梁國成都已經知曉了這些事情,那就意味著了解這些事情的人並不少。
無論是所謂的“師父”也好,還是長輩們對他的關愛與嗬護也罷,現在隨著謝叔的歸來,一些人不可避免地會給他貼上“謝誌斌”的標簽。
這樣一來,他的一舉一動都將受到一些人的關注。
“決不能給謝叔臉上抹黑。”張華暗暗給自己下了決心。
梁國成則跟陳劍鋒完全不同,他在“恭維”完張華後,說道:“你小子有福氣啊,現在算是真正有大佬罩著你了,你可以完全放開手腳幹工作了。
我其他事不讓你幫忙,就是將來我們在縣在工作中遇到了為難的事,你出麵幫我協調一下就行了。
你放心,我這邊絕對不會出現違規違背原則的事。”
說到這裏,梁國成壓低了嗓門在電話中說道:“我先給你透露一下我的想法,我的縣長到今年年底就兩任了,年齡也不符合他在這個位置上了。
你到年底正好在常委副縣長的位置上待了兩年,雖然不是常務兩年,一年常委、一年常務還是能說的過去的。
我想將你搞到我們縣接任縣長,當然了,這隻是我的想法,我試著活動一下,聽聽上麵的意見再說。
你做好思想準備吧,我估計辦成的希望有百分之六十以上。”
張華搖頭:“不去不去不去,好不容易擺脫你了,這才多久啊,還跟著混?還讓你欺負我?”
梁國成大聲道:“你美的你吧,看看除了我,哪個縣要你?你張華跟我聽好,我是清平的縣委書記,清平縣的家我還是當一大半的,你不來?我幫你理順好了你敢不來,我捆也得把你捆來。”
說完話就掛斷了電話。
張華又是一陣苦笑,這個梁國成,你說好好的一個人,現在咋越來越蠻不講理了啊!
省裏領導的調整一時還影響不到下麵縣鄉的工作,畢竟今年全省的重點任務就是抓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其他事情都要為此讓路。
在這種大背景下,基層幹部們依舊是埋頭苦幹,爭取把各項指標完成得更好,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章平縣領導班子為了加快縣化肥廠合資談判與搬遷的步伐,縣領導班子今天第三次開會商討解決辦法。
張華在會上針對縣化肥廠當前存在的問題大膽指出,他說縣化肥廠當前存在的四個問題,如不加以改變,化肥廠能不能尋求到合作資金是一迴事,更重要的是,縣裏拿出再多的錢也救不了化肥廠。
四個問題是:一、管理結構不科學,管理效率低下;
二、運營效率低,盈利能力不足;
三、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
四、員工激勵不完善,人才流失嚴重。
張華認為,對於縣化肥廠的改革,應該借鑒大型國有企業的經驗,實行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決策機製。
這樣一來,可以讓那些真正懂得如何管理並且善於管理的人來負責企業的生產和運營。
此外,還要勇於將權力下放到企業管理層手中,使其能夠自主地優化管理、生產以及銷售等方麵的人才架構,並製定相應的政策。
最終目的是讓市場來決定企業的生存與否,而非由縣領導班子來左右。
隻有如此,才能激發企業的活力,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與會的縣班子成員聽了張華的這一番話,原則上同意了張華的意見。
於是,困擾與阻礙縣化肥廠合資的談判難題得以解決,縣化肥廠搬遷和購買設備的步伐開始按照既定時間有條不紊的進行了。
縣化肥廠雖然與兩個企業進行了合作,兩個企業也投進了不少錢,但化肥廠作為縣屬國企,遺留下來的一些曆史包袱和負擔,是需要縣化肥廠自己解決的,兩個合作投資的企業可不會為過去買單。
張華知道,現在縣裏麵臨著財政緊張的局麵,但他明白,想要推動發展,就必須找到足夠的扶持資金來支持各項工作和項目的推進。
於是,他毅然決定再次出門,踏上尋找扶持資金的征途。
這一次,他深知任務的艱巨性,但也堅信隻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為縣裏麵帶來新的希望和機遇。
他先來到了市裏找到了市工信局,工信局看到張華來,自是一點難為都沒有,從現有的經費中劃給章平縣了一大半,但遠遠不夠章平縣所需要的數額。
張華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他想起了閔市長,不管天潤公司的結果如何,閔市長那不去豈不是可惜了?
好不容易認識一場,你閔市長就不幫我們章平?
你不幫我們章平,我們為什麽要給你麵子談天潤公司的事?
論臉皮厚,閔市長還真比不過張華。
於是,張華對王滿倉說道:“開車,去市政府。”
專車被王滿倉一踩油門,從市工信局來到了市政府。
正準備出門的常務副市長閔琦中被張華堵個正著。
在閔市長辦公室裏,張華大倒苦水,不停的訴說著章平縣眼下的困難,連縣印染廠和縣玻璃廠兩塊地的廠房拆遷和土地的“五通一平”都沒錢完成的事也說了出來。
最後,張華慷慨激昂的描繪著今年章平縣設計的發展藍圖,終於在張華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語中,閔市長都快“淚下”了,“很是感動”的給張華批了一些資金。
然後拍著張華的肩膀:“不論如何,你們章平的發展不能停,兩塊地的拍賣不能耽誤,一定要給參與拍賣的企業解決掉後顧之憂,方便讓在拍賣會上勝出的企業快速投資落地。”
張華同誌重重的點了點頭:“放心吧閔市長,一切按您的指示辦!”
南陸省的主要領導這次有了較大的調整:省委郭書記調往其他省繼續擔任省委書記,張雲山省長接任郭書記的職務,擔任南陸省省委書記。
從其他省省委副書記位置上過來的譚翰林擔任南陸省省委副書記、代理省長。
南陸省的省委專職副書記也被調整到別的省了,接替他的職務的則是東陽省省委副書記、省紀委書記謝誌斌。
這個勁爆的消息一下驚呆了張華,嶽母溫雲霞公示升副廳的事都差點被他忘了。
當天晚上,張華分別接到了陳劍鋒與梁國成的電話,他們先是在電話裏“恭維”了一陣張華,然後“警告”張華:“你這貨以後又有仗勢了,可不能翹尾巴、不許欺負人。”
將張華聽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陳劍鋒則說道:“你別裝傻,你當我不知道誰在背後提點的你啊?他是孫福強的老丈人,也算你的師父吧?”
張華這才知道是怎麽迴事,問:“這就叫師父了?”
陳劍鋒說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他給你點撥這麽多,不算傳道授業解惑嗎?
小子,好好珍惜,別跟你師父丟臉!”
張華迴答:“領導,你認為我是那種愛翹尾巴、愛膨脹的人嗎?”
“你是不是我不管,我先給你敲一下警鍾,免得你迷失。”陳劍鋒說完話哈哈大笑,然後掛斷了電話。
張華一陣苦笑,但心中卻是牢牢記住了陳劍鋒的這番話。
他心裏清楚得很,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密不透風的牆。
既然連陳劍鋒和梁國成都已經知曉了這些事情,那就意味著了解這些事情的人並不少。
無論是所謂的“師父”也好,還是長輩們對他的關愛與嗬護也罷,現在隨著謝叔的歸來,一些人不可避免地會給他貼上“謝誌斌”的標簽。
這樣一來,他的一舉一動都將受到一些人的關注。
“決不能給謝叔臉上抹黑。”張華暗暗給自己下了決心。
梁國成則跟陳劍鋒完全不同,他在“恭維”完張華後,說道:“你小子有福氣啊,現在算是真正有大佬罩著你了,你可以完全放開手腳幹工作了。
我其他事不讓你幫忙,就是將來我們在縣在工作中遇到了為難的事,你出麵幫我協調一下就行了。
你放心,我這邊絕對不會出現違規違背原則的事。”
說到這裏,梁國成壓低了嗓門在電話中說道:“我先給你透露一下我的想法,我的縣長到今年年底就兩任了,年齡也不符合他在這個位置上了。
你到年底正好在常委副縣長的位置上待了兩年,雖然不是常務兩年,一年常委、一年常務還是能說的過去的。
我想將你搞到我們縣接任縣長,當然了,這隻是我的想法,我試著活動一下,聽聽上麵的意見再說。
你做好思想準備吧,我估計辦成的希望有百分之六十以上。”
張華搖頭:“不去不去不去,好不容易擺脫你了,這才多久啊,還跟著混?還讓你欺負我?”
梁國成大聲道:“你美的你吧,看看除了我,哪個縣要你?你張華跟我聽好,我是清平的縣委書記,清平縣的家我還是當一大半的,你不來?我幫你理順好了你敢不來,我捆也得把你捆來。”
說完話就掛斷了電話。
張華又是一陣苦笑,這個梁國成,你說好好的一個人,現在咋越來越蠻不講理了啊!
省裏領導的調整一時還影響不到下麵縣鄉的工作,畢竟今年全省的重點任務就是抓經濟發展和項目建設,其他事情都要為此讓路。
在這種大背景下,基層幹部們依舊是埋頭苦幹,爭取把各項指標完成得更好,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實惠。
章平縣領導班子為了加快縣化肥廠合資談判與搬遷的步伐,縣領導班子今天第三次開會商討解決辦法。
張華在會上針對縣化肥廠當前存在的問題大膽指出,他說縣化肥廠當前存在的四個問題,如不加以改變,化肥廠能不能尋求到合作資金是一迴事,更重要的是,縣裏拿出再多的錢也救不了化肥廠。
四個問題是:一、管理結構不科學,管理效率低下;
二、運營效率低,盈利能力不足;
三、創新能力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
四、員工激勵不完善,人才流失嚴重。
張華認為,對於縣化肥廠的改革,應該借鑒大型國有企業的經驗,實行董事會和監事會的決策機製。
這樣一來,可以讓那些真正懂得如何管理並且善於管理的人來負責企業的生產和運營。
此外,還要勇於將權力下放到企業管理層手中,使其能夠自主地優化管理、生產以及銷售等方麵的人才架構,並製定相應的政策。
最終目的是讓市場來決定企業的生存與否,而非由縣領導班子來左右。
隻有如此,才能激發企業的活力,提高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與會的縣班子成員聽了張華的這一番話,原則上同意了張華的意見。
於是,困擾與阻礙縣化肥廠合資的談判難題得以解決,縣化肥廠搬遷和購買設備的步伐開始按照既定時間有條不紊的進行了。
縣化肥廠雖然與兩個企業進行了合作,兩個企業也投進了不少錢,但化肥廠作為縣屬國企,遺留下來的一些曆史包袱和負擔,是需要縣化肥廠自己解決的,兩個合作投資的企業可不會為過去買單。
張華知道,現在縣裏麵臨著財政緊張的局麵,但他明白,想要推動發展,就必須找到足夠的扶持資金來支持各項工作和項目的推進。
於是,他毅然決定再次出門,踏上尋找扶持資金的征途。
這一次,他深知任務的艱巨性,但也堅信隻有通過不懈的努力,才能為縣裏麵帶來新的希望和機遇。
他先來到了市裏找到了市工信局,工信局看到張華來,自是一點難為都沒有,從現有的經費中劃給章平縣了一大半,但遠遠不夠章平縣所需要的數額。
張華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他想起了閔市長,不管天潤公司的結果如何,閔市長那不去豈不是可惜了?
好不容易認識一場,你閔市長就不幫我們章平?
你不幫我們章平,我們為什麽要給你麵子談天潤公司的事?
論臉皮厚,閔市長還真比不過張華。
於是,張華對王滿倉說道:“開車,去市政府。”
專車被王滿倉一踩油門,從市工信局來到了市政府。
正準備出門的常務副市長閔琦中被張華堵個正著。
在閔市長辦公室裏,張華大倒苦水,不停的訴說著章平縣眼下的困難,連縣印染廠和縣玻璃廠兩塊地的廠房拆遷和土地的“五通一平”都沒錢完成的事也說了出來。
最後,張華慷慨激昂的描繪著今年章平縣設計的發展藍圖,終於在張華的一番慷慨激昂的話語中,閔市長都快“淚下”了,“很是感動”的給張華批了一些資金。
然後拍著張華的肩膀:“不論如何,你們章平的發展不能停,兩塊地的拍賣不能耽誤,一定要給參與拍賣的企業解決掉後顧之憂,方便讓在拍賣會上勝出的企業快速投資落地。”
張華同誌重重的點了點頭:“放心吧閔市長,一切按您的指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