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很友好的了
港綜:從給大D當馬仔開始崛起 作者:白白了開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祥在這邊給李傑和楊添交代事,當然,也是因為他最近確實沒什麽事了。
年後一切步入正軌,除了程文靜的地產公司,集團內部業務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當然,那本身就是最大的變化。
從現在來看,才布局地產行業肯定是晚了,土地批文等到九七後估計都輪不到這家新公司。
不是集團沒實力,而是早就排好了,甚至都已經擠滿了老牌地產集團。
充其量,林祥還可以等著九七那次波動再接手。
在迴歸前,想要再拿批地都不現實,那是會惹眾怒的,犯不上。
所以,林祥的目標是讓地產公司長線運營,最好是能運營一家品牌出來。
要知道,未來內地的房地產才是真正的滿地撿錢……
不過就目前來看,眼下這間地產公司的資產實際上並不算太多,尤其是對比港島那幾家老牌地產公司。
該說不說,或許每年的盈利不會太誇張,但這些老牌地產公司名下的物業,價值目前可謂是高得嚇人。
中環一棟商業樓都奔著百億的目標去了,九龍也是動不動就幾十億,更不用說還有居民樓和商業街之類的。
而且,像李黃瓜這種,海外還有不少資產。
這些地產公司要是願意出手,絕對能迴攏幾百億,乃至上千億的資金。
怪不得能在港島屹立幾十年不倒!
和他們相比,文祥集團的地產,雖然抓住了最早,利潤最豐厚的機會,但總體上還是會顯得稚嫩許多。
唯一的優勢,大概是因為他們文祥集團目標是在長線。
港島地產行業會在九七前後達到頂峰,幾乎就不會再有像如今這樣各種商業樓和小區開工建設的盛況。
林祥隻要把握住機會,隻需要一次抄底,就能讓他的地產公司反超那些老牌地產集團。
現實就是這麽殘酷,畢竟個人的發展,除了要自我的奮鬥,還要看曆史的進程……
因此,林祥的目標既然是著眼於未來,那當下要做的,就是怎麽守護好這些財富。
“以後公司的盤子會越來越大,阿傑,公司的安保部要在接下來兩年內再擴充一倍。”
李傑有些意外於林祥突然的要求,不過考慮到對方的眼光和戰略,他肯定是不會質疑的。
他想了想,看了身旁的楊添一眼,突然有個想法。
“相比其他集團,我們的安保部已經夠龐大了,不過如果你還有需求的話,我建議可以直接成立一家安保公司,用於應對以後更加複雜的情況。”
如果隻局限在港島,那安保部再擴充一倍人員,那也是他們自家的事情。
但現在林祥生意越來越大,開始涉足海外,而且安全方麵的要求還挺高。
那李傑幹脆就提議組建安保公司了。
要知道,當下港島還屬於英聯邦,允許組建合法的武裝安保公司。
找點關係,把牌照和營業執照延長到十幾、二十年,那他們就相當於可以合法地擁有一家攜帶槍支武器的安保公司!
別的不說,一直為他們護航的那支雇傭兵就能合法地加入公司,成為集團的一部分,甚至正大光明地出現在港島,維護集團的安全。
林祥也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個空子,頓時揚起雙眉。
嚴格來說,港島各大集團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事情,但要麽安全需求小,聘請國外公司就夠了,要麽是看不上港島這一畝三分地,直接在國外開安保公司。
不過港島也確實沒有可供參考的例子,還需要他們自己走動關係。
當然,這終究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要是以後不合規矩,大不了就把安保公司轉移到海外唄!
“好,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需要什麽人脈關係的,盡管來找我。”
“這事主要麻煩在警署上,他們不一定願意發牌照,要擔責的。”李傑當即提醒道。
林祥卻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警隊那些鬼佬都等著跑路了,多塞點錢,他們不會在意這點小事……你去找黃啟發,讓他幫你走通關係。”
上次為了把林祥從警署裏撈出來,黃啟發和他的關係已經暴露了。
這點倒不是什麽壞事,至少黃啟發現在有什麽動作,大家都會知道這是來自林祥的授意。
而港島警隊就更簡單了,華人高官都是自己人,洋人都在廉政公署的監督下想辦法怎麽合法撈錢,然後跑路。
給一家私人安保公司發放槍支牌照,甚至還能算到給港島添亂上。
名正言順,又有好處拿。
在林祥看來,他們拒絕的可能不大。
得到滿意的迴複,李傑露出了笑容。
“我一定能辦妥,不過之後安保公司的人員……還是從和聯勝裏挑嗎?”
“不,”林祥立馬搖頭,“多挑一些身家清白的,離職的警員或者內地軍警都行,我們可以多給錢,但以後一定要按照規矩做事。”
李傑琢磨了一下就清楚了林祥的用意。
“好。”
“如果沒什麽事就出去忙吧。”
李傑和楊添迴身拉開辦公室的門,結果剛好撞上阿珍帶著兩個男人走了過來。
其中一位,李傑倒是有印象,頓時讓他皺起了眉頭。
廉政公署首席調查主任陸定衡。
而他身邊的人同樣一身西裝,樣貌看著老一些,梳理得順滑的頭發有著幾縷刺眼的白頭發。
兩人身形板正,自帶一股氣勢。
但問題是,廉政公署的人這時候跑過來幹嘛?
“這兩位是?”
“陸主任和他的同事有些事情想和林生聊一聊,麻煩你通知一下餘小姐。”
阿珍對李傑使了個眼色。
李傑會意。
“大頭,你留在這,看看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阿珍進去通報,楊添當即挺直胸膛,像個門神一樣橫在兩人麵前。
看著楊添戒備的樣子,陸定衡忍不住流露出一絲笑意,和同伴對視了一眼。
“看來我們的名聲似乎有些不太好。”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這已經算是很友好的了。”
年後一切步入正軌,除了程文靜的地產公司,集團內部業務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當然,那本身就是最大的變化。
從現在來看,才布局地產行業肯定是晚了,土地批文等到九七後估計都輪不到這家新公司。
不是集團沒實力,而是早就排好了,甚至都已經擠滿了老牌地產集團。
充其量,林祥還可以等著九七那次波動再接手。
在迴歸前,想要再拿批地都不現實,那是會惹眾怒的,犯不上。
所以,林祥的目標是讓地產公司長線運營,最好是能運營一家品牌出來。
要知道,未來內地的房地產才是真正的滿地撿錢……
不過就目前來看,眼下這間地產公司的資產實際上並不算太多,尤其是對比港島那幾家老牌地產公司。
該說不說,或許每年的盈利不會太誇張,但這些老牌地產公司名下的物業,價值目前可謂是高得嚇人。
中環一棟商業樓都奔著百億的目標去了,九龍也是動不動就幾十億,更不用說還有居民樓和商業街之類的。
而且,像李黃瓜這種,海外還有不少資產。
這些地產公司要是願意出手,絕對能迴攏幾百億,乃至上千億的資金。
怪不得能在港島屹立幾十年不倒!
和他們相比,文祥集團的地產,雖然抓住了最早,利潤最豐厚的機會,但總體上還是會顯得稚嫩許多。
唯一的優勢,大概是因為他們文祥集團目標是在長線。
港島地產行業會在九七前後達到頂峰,幾乎就不會再有像如今這樣各種商業樓和小區開工建設的盛況。
林祥隻要把握住機會,隻需要一次抄底,就能讓他的地產公司反超那些老牌地產集團。
現實就是這麽殘酷,畢竟個人的發展,除了要自我的奮鬥,還要看曆史的進程……
因此,林祥的目標既然是著眼於未來,那當下要做的,就是怎麽守護好這些財富。
“以後公司的盤子會越來越大,阿傑,公司的安保部要在接下來兩年內再擴充一倍。”
李傑有些意外於林祥突然的要求,不過考慮到對方的眼光和戰略,他肯定是不會質疑的。
他想了想,看了身旁的楊添一眼,突然有個想法。
“相比其他集團,我們的安保部已經夠龐大了,不過如果你還有需求的話,我建議可以直接成立一家安保公司,用於應對以後更加複雜的情況。”
如果隻局限在港島,那安保部再擴充一倍人員,那也是他們自家的事情。
但現在林祥生意越來越大,開始涉足海外,而且安全方麵的要求還挺高。
那李傑幹脆就提議組建安保公司了。
要知道,當下港島還屬於英聯邦,允許組建合法的武裝安保公司。
找點關係,把牌照和營業執照延長到十幾、二十年,那他們就相當於可以合法地擁有一家攜帶槍支武器的安保公司!
別的不說,一直為他們護航的那支雇傭兵就能合法地加入公司,成為集團的一部分,甚至正大光明地出現在港島,維護集團的安全。
林祥也沒想到還有這樣一個空子,頓時揚起雙眉。
嚴格來說,港島各大集團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事情,但要麽安全需求小,聘請國外公司就夠了,要麽是看不上港島這一畝三分地,直接在國外開安保公司。
不過港島也確實沒有可供參考的例子,還需要他們自己走動關係。
當然,這終究是一件利大於弊的事情,要是以後不合規矩,大不了就把安保公司轉移到海外唄!
“好,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需要什麽人脈關係的,盡管來找我。”
“這事主要麻煩在警署上,他們不一定願意發牌照,要擔責的。”李傑當即提醒道。
林祥卻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警隊那些鬼佬都等著跑路了,多塞點錢,他們不會在意這點小事……你去找黃啟發,讓他幫你走通關係。”
上次為了把林祥從警署裏撈出來,黃啟發和他的關係已經暴露了。
這點倒不是什麽壞事,至少黃啟發現在有什麽動作,大家都會知道這是來自林祥的授意。
而港島警隊就更簡單了,華人高官都是自己人,洋人都在廉政公署的監督下想辦法怎麽合法撈錢,然後跑路。
給一家私人安保公司發放槍支牌照,甚至還能算到給港島添亂上。
名正言順,又有好處拿。
在林祥看來,他們拒絕的可能不大。
得到滿意的迴複,李傑露出了笑容。
“我一定能辦妥,不過之後安保公司的人員……還是從和聯勝裏挑嗎?”
“不,”林祥立馬搖頭,“多挑一些身家清白的,離職的警員或者內地軍警都行,我們可以多給錢,但以後一定要按照規矩做事。”
李傑琢磨了一下就清楚了林祥的用意。
“好。”
“如果沒什麽事就出去忙吧。”
李傑和楊添迴身拉開辦公室的門,結果剛好撞上阿珍帶著兩個男人走了過來。
其中一位,李傑倒是有印象,頓時讓他皺起了眉頭。
廉政公署首席調查主任陸定衡。
而他身邊的人同樣一身西裝,樣貌看著老一些,梳理得順滑的頭發有著幾縷刺眼的白頭發。
兩人身形板正,自帶一股氣勢。
但問題是,廉政公署的人這時候跑過來幹嘛?
“這兩位是?”
“陸主任和他的同事有些事情想和林生聊一聊,麻煩你通知一下餘小姐。”
阿珍對李傑使了個眼色。
李傑會意。
“大頭,你留在這,看看有什麽需要幫忙的。”
阿珍進去通報,楊添當即挺直胸膛,像個門神一樣橫在兩人麵前。
看著楊添戒備的樣子,陸定衡忍不住流露出一絲笑意,和同伴對視了一眼。
“看來我們的名聲似乎有些不太好。”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這已經算是很友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