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便這肥皂和花露水,能夠賣錢,可現在府衙上下官吏,如何安撫?”


    黃錫袞明顯有些心動,不說這兩樣東西的價值。


    單單是這東西的實用性,就對他特別有吸引力。


    “辜大人,你以為呢?”朱雲飛淡淡一笑,看著辜孕奇問道。


    “有好東西,不愁沒有買家,我們帶貨物迴去,豈能說服不了府衙官吏?”


    辜孕奇把心一橫,沉聲說道。


    “辜大人高見。”朱雲飛朗聲笑了起來。


    黃錫袞這才恍然,為自己的短視而羞愧不已。


    “一萬塊香皂,五千瓶花露水,我安排人手,今晚送到府衙。”


    朱雲飛說罷,起身送辜孕奇、黃錫袞出門,並表示道。


    “這筆生意,曾軍門也有一份,不為謀私利,也不為盤剝百姓,隻為登萊上下官吏,謀取一份養廉銀。”


    原本還有忐忑的二人,在聽完朱雲飛這番話後,也徹底放下了心事。


    可不是嘛,合法公平經商,賺取養廉銀可不是貪腐,也不違朝廷法度。


    “有勞朱將軍款待,我等告辭。”看著二人乘坐馬車離去,朱雲飛淡淡對身旁的曹明道。


    “派人通知吳韓起,討俸祿一事,到此結束。”


    “還有肥皂和花露水的經營,由他負責監管賬目,讓黃錫袞出麵即可。”


    “卑職遵命。”曹明躬身而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啊。”朱雲飛背手而迴。


    這大明的天下,山東地界如今看似風平浪靜,可誰又知道,一場風暴,即將席卷而來。


    轉眼四個月過去,秋收在望,登萊二府,今年風調雨順,加上政通人和,放眼所及,無不是一片豐收的情景。


    朱雲飛的橫山的莊園內,一千畝玉米,一千畝土豆,兩千三百畝紅薯,也開始進入收獲時節。


    雖說紅薯土豆,都不挑土地,但一塊好土地,收獲還是不同的。


    大明崇禎十五年九月十六日清晨,天氣晴朗。


    朱雲飛在橫山莊園,舉行了開鐮儀式。


    祭祀天地山河,以及華夏人文始祖後稷,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寄托了豐收的期盼。


    登州衛所五千餘將士,以及家屬兩萬餘餘人,參與了這一場盛大的秋收盛事。


    登萊巡撫曾櫻,登州知府辜孕奇,也親自來到田間,見證朱雲飛種植的紅薯,土豆收獲情況。


    紅薯和土豆的成熟周期,要比玉米長一些,而且又生長在土地之內,隻有挖出來才能知道收獲。


    不像玉米,看得見收獲,而且周期短一些,早在七八月份,就開始陸續收獲。


    雖然是第一年種植,收獲也達到畝產三石五鬥,比麥子和大豆收益高出三成。


    而且他可以與大豆一起種植,相互交叉種植,大大提高了糧食的產量。


    隨著朱雲飛挖出的第一鋤頭,一顆顆拳頭大小的紅薯,從土地中露出了它的真麵目。


    “表麵紅潤光滑,很不錯了。”朱雲飛拿起紅薯,查看之下,信心大增的喊道:“開挖,記住鋤頭盡量往下,別把果實挖爛了。”


    “這就是紅薯嗎?果實倒是挺形象的。”曾櫻接過拳頭大小,呈橢圓形的長紅薯,有些好奇的打量道。


    “朱將軍,這玉米畝產三石五鬥,我們是見識到了。”


    辜孕奇端詳著紅薯,有些期待的說道:“若這紅薯能夠達到畝產四石以上,這將會是我大明的祥瑞,百姓的福音啊。”


    “辜大人這話倒是不假,本撫也有些期待了。”曾櫻這會也忍不住笑道。


    紅薯是四五月份種植,剛好是冬小麥收割後接種。


    若紅薯能夠達到四石收成,加上冬小麥三石收成,這就意味著一畝地,可以達到七石收成,想想都是喜人的。


    這份農產收入上報到戶部,絕對是祥瑞,妥妥的政績。


    “二位大人,見證奇跡的時候,馬上就到了。”朱雲飛一臉自信的笑道。


    在挖出幾顆紅薯之後,他就基本可以確定,紅薯畝產至少在五石以上,要比他預估的四石還要多出一石有餘。


    因為這一顆紅薯結下的果實,基本都在一斤以上。


    而一畝地種植的植株,則在兩千株上下。


    這也就在大明,要是後世,肥料充足,一畝地可種植三千銖,畝產少說也在四五千斤。


    但因為這個時代,土地缺乏肥料,一畝地種植兩千株,能夠一株結果一斤,畝產也能夠達到兩千斤了。


    兩千斤,相當於畝產十三石了。


    剛擦他說畝產三四石,不過為了低調而已。


    畢竟這東西頭一次種植,萬一出了差錯,牛皮吹大了,丟臉的可是他自己。


    相反往少了說,等收獲超出預計,這才是驚喜。


    正如朱雲飛預料的一般,很快五畝土地的采挖工作完成。


    五畝地分別當眾稱重,朱雲飛,曾櫻、辜孕奇親自監督稱重。


    沒有半點作假,五畝地每畝地收成,都在五石以上,最低的一畝地六石五鬥,最高的一畝地七石三鬥。


    “這,這是真的?”當看到畝產七石三鬥的數字,別說辜孕奇,就是見慣了糧食收成的曾櫻,都是滿臉不可置信。


    十三石五鬥是多重呢?換算成斤稱,那就是2025斤,畝產超過兩千斤的糧食收入,這在大明一朝絕對是破天荒的收成。


    “這是祥瑞啊,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辜孕奇更是激動的跪倒在地,激動的淚流滿麵。


    “紅薯,紅薯啊,你果然沒有讓人失望。”朱雲飛也不由暗自感歎。


    朱雲飛前世看有人稱,紅薯、土豆、玉米是華夏人口暴漲的根本,這點身為農村人的朱雲飛是不相信的。


    華夏人口的暴漲,是宋朝引進的占城稻,但這占城稻隻適合在長江以南種植。


    但也是占城稻的引入,才促長了江南人口的暴漲。


    而紅薯,土豆、玉米的引入,則穩固了這份增長。


    紅薯土豆的收成高不假,但它無法作為主食,所以才能說是穩固了增長。


    就好眼前的十三石五鬥紅薯,這是剛挖出來的濕的鮮果,要陰幹存放的話,重量會大大縮水的。


    而且它不能長期吃,容易消化不良。


    但要是遇上災荒之年,飯都吃不飽的時候,這東西顯然是能夠活命的。


    很快,土豆的畝產收成,也得到確認。


    比紅薯要少了不少,但也達到平均畝產五石以上。


    因為這是第一次種植,朱雲飛也是摸著石頭過河。


    朱雲飛相信,有了今年的經驗,來年種植的話,畝產提高一兩成,肯定沒有問題。


    “雲飛,這份收獲,足以彪炳史冊,今日迴去,我就給戶部和陛下上折子,為你請功。”


    曾櫻看著身穿短褂,曬得渾身發黑的朱雲飛,由衷的感歎道。


    辜孕奇也附和道:“曾大人所言甚是,朱將軍親自實驗種植,為國為民的壯舉,實在值得我輩學習啊。”


    “哈哈哈……”朱雲飛擺手大笑道:“二位大人謬讚矣,這是咱們登萊同僚,以及軍民百姓共同的成就,可不是我朱雲飛一個人的功勞。”


    “我認為曾大人你這份奏折,是不是可以這樣寫,今年登州百姓為種植新農作物,也是有功勞的,是不是可以為百姓請功,請求陛下減免百姓今年的賦稅呢?”


    “再請求來年在登州、萊州、青州、兗州、濟南五府推廣種植,如此來年山東不說豐收,也斷然不會再鬧饑荒。”


    “如此,才是萬民之福啊!”


    朱雲飛這一番肺腑之言,沒有半點私心,在場的眾人聞言,無不為之動容。


    “雲飛忠義仁德,令人佩服啊。”曾櫻和辜孕奇無不由衷的拜道。


    朱雲飛種植紅薯,喜獲豐收捷報,還未傳到京城。


    紫禁城奉天殿上的崇禎皇帝,卻接到一封告急軍報。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薊州、密雲淪陷,建奴十萬大軍,大舉寇關,正往京師殺來。”


    兵部郎中王命嶽,幾乎是一路飛奔的闖進了朝會大殿。


    看著一頭闖了進來,毫無禮儀,跪倒在地的王命嶽,滿朝文武官吏,根本沒有人關注他的失儀。


    包括龍椅上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這一刻,無不是被王命嶽匯報的消息所震驚。


    短暫的驚慌之下,兵部尚書陳新甲,出列接過軍報,迅速翻閱之下,雙手呈送給了皇帝。


    “陛下,密雲總兵白騰蛟潰逃,薊州總兵白廣恩,守城不力,理當問斬。”


    陳新甲看罷戰報,心底一片冰涼的他,咬牙跪倒在地。


    “臣布防不力,罪該萬死,請陛下一並處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武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末逐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末逐鹿並收藏大明第一武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