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歸來
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 作者:暄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不是說,都處理好了嗎?”四福晉眉頭緊皺。
“奴婢親眼看見二公子拿那大木棍打破了孩子的頭,一下又一下,總共……總共打了四五下吧,那孩子頭破了一大個口子,血流滿麵,二公子摸到他沒了氣息,才把人從馬車上丟下去的。”秋栗深吸一口氣道。
她說的二公子,是四福晉娘家侄兒。
是她大哥家嫡出的二兒子。
此人雖不學無術,但膽子大,也聽四福晉的話,加之他稍稍會點兒拳腳功夫,最近在幫四福晉做事。
除了秋栗和秋穗,四福晉最信任的就是娘家人。
她做的那些事,正院其他人並不知情。
“真是廢物。”四福晉臉色有些難看。
“請福晉責罰。”秋栗一邊磕頭,一邊請罪。
她原本沒打算殺那個孩子。
不管事情成不成,最後都會放了他。
可誰讓那小子不聽話呢,他不僅亂嚎亂叫,對他們拳打腳踢,還在馬車上使勁兒掙紮,不小心蹭掉了蒙著眼睛的黑布,見到了她和二公子的臉。
他們當然不能留著他了。
秋栗不明白,那孩子明明傷的很重,氣息全無,他是怎麽活下來的?
“福晉,您說……這是不是個幌子?或許是側福晉為了引出真兇,撒了謊,那孩子,怕是早就死了。”秋栗說道。
“如果我們自亂陣腳或者去浮香院看那個孩子,反而上了側福晉的當。”
四福晉聽了她的話後,狠狠瞪了她一眼:“我早就說過了,該毀屍滅跡時,千萬不要心慈手軟,但凡沒有擦幹淨痕跡,都有可能被人查出來,你們為何要將他的屍首丟棄在京城?拉到城外埋了或者燒了,便不會有今日這樣的麻煩了。”
說到底,還是秋栗和她那侄兒太蠢,太大意了。
“都是奴婢的錯,請福晉責罰。”秋栗繼續請罪。
“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或許那個孩子已經死了,他們找到的隻是他的屍首,年惜月那個女人向來狡詐,怕是找了個假貨來冒充賈嬤嬤的孫兒,想引出幕後之人。”
四福晉說著皺了皺眉:“咱們先靜觀其變吧。”
“是。”秋栗頷首。
“不過醜話先說在前頭,倘若那個孩子沒死,他又見過你和肅慶,若有朝一日你們被指認,此事,你二人得扛著,要殺要剮,皆聽王爺的。”四福晉說道。
秋栗聞言渾身一顫,不過還是點了點頭:“是。”
打從幫福晉做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開始,她就知道自己一旦暴露,便會被福晉拋棄,做替罪羊。
但她別無選擇。
這便是她們這些奴婢的命運。
“你放心,隻要我不倒,便會照顧好你的家人。”四福晉說著,輕輕拍了拍秋栗的手背:“這都是咱們的猜測,你也別害怕,或許什麽事都不會發生。”
“是。”秋栗頷首,咬了咬唇,片刻後才道:“奴婢自然什麽都聽福晉的,隻是二公子那邊……”
“肅慶是我的侄兒,是我大哥的嫡次子,不到萬不得已,我當然不會犧牲他,可這件事,的確是你們二人處理不當,若真的無法挽迴,隻有你們二人一同扛著了,我改日會親自和大哥、大嫂說。”
四福晉根本不擔心這件事查到自己頭上來。
烏拉那拉氏一族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她,一個兒子和家族的未來,孰重孰輕,大哥和大嫂自有決斷。
凡事都要講證據,隻要秋栗和肅慶對王爺說,此事是他們二人策劃的,與她這個福晉無關,即便王爺再生氣,也奈何不了她。
隻要她還是福晉,就有東山再起的一日。
不過,這隻是最壞的打算。
或許是他們多心了。
……
九月底,胤禛跟隨皇帝從木蘭圍場迴京。
皇帝年紀大了,加之長途跋涉,人十分倦怠,原本每次迴京城當夜都會舉行宮宴,這次卻推遲了三日,讓大家先各自迴府歇息。
胤禛迴到王府時,已過申時。
四福晉帶著年惜月和李氏等人在府門口迎接。
幾個孩子也都在。
胤禛剛剛下了馬車,鶯鶯就放開年惜月的手跑了過去:“阿瑪。”
“鶯鶯,你跑慢些。”胤禛怕孩子從台階上摔下來,連忙快步上前抱住了她。
若換做別的孩子,四福晉肯定要訓斥其生母不會教導孩子,才讓孩子這般沒規矩,見了長輩尚未行禮就往人家懷裏撲。
因為是鶯鶯,她便忍了,不過還是轉過頭看了年惜月一眼,麵帶警告之色。
“王爺萬福。”年惜月隻當沒看見,和眾人一起福了福身,給胤禛請安。
“都起來吧,今日風大,咱們先進府。”胤禛一手抱著鶯鶯,一手牽著年惜月,跨過門檻進了府。
四福晉微微皺眉,正想說些什麽,卻發現李氏和其他那幾個侍妾,已經跟著進去了,反而是她這個福晉,還留在門外。
四福晉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女人還真是越來越沒規矩了,竟然敢走到她前頭去。
說起來還是因為府裏如今最受寵的是年惜月,當家作主的又是李氏,兩個都是側福晉,以至於這些女人都忘記誰才是王府的女主人了。
反正王爺已經迴來了,李氏會交出管家之權,等她重新掌管王府,自然會好好立一立規矩,免得被外頭的人笑話。
今日府裏擺了家宴,地點就在福晉的正院,不過胤禛並未急著前往,而是告訴眾人,他要先去梳洗更衣,半個時辰之後再開宴席。
他這幾年一直住在浮香院,便帶著年惜月和鶯鶯先迴去了。
說起來,他還沒有見過年惜月給他生的小阿哥呢,當然想先看看孩子。
“惜月,辛苦你了。”胤禛握著年輕月的手,柔聲說道。
出去這五個月,他們二人一直通著書信,該說的話,胤禛早就在書信上同她說了。
可今日見了她,他還是感慨萬千。
“是有些辛苦,王爺再不迴來,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年惜月歎了口氣道。
“出了何事?”胤禛連忙問道。
年惜月看了一眼被胤禛抱在懷裏的鶯鶯,衝著他眨了眨眼睛:“晚些時候再說。”
“奴婢親眼看見二公子拿那大木棍打破了孩子的頭,一下又一下,總共……總共打了四五下吧,那孩子頭破了一大個口子,血流滿麵,二公子摸到他沒了氣息,才把人從馬車上丟下去的。”秋栗深吸一口氣道。
她說的二公子,是四福晉娘家侄兒。
是她大哥家嫡出的二兒子。
此人雖不學無術,但膽子大,也聽四福晉的話,加之他稍稍會點兒拳腳功夫,最近在幫四福晉做事。
除了秋栗和秋穗,四福晉最信任的就是娘家人。
她做的那些事,正院其他人並不知情。
“真是廢物。”四福晉臉色有些難看。
“請福晉責罰。”秋栗一邊磕頭,一邊請罪。
她原本沒打算殺那個孩子。
不管事情成不成,最後都會放了他。
可誰讓那小子不聽話呢,他不僅亂嚎亂叫,對他們拳打腳踢,還在馬車上使勁兒掙紮,不小心蹭掉了蒙著眼睛的黑布,見到了她和二公子的臉。
他們當然不能留著他了。
秋栗不明白,那孩子明明傷的很重,氣息全無,他是怎麽活下來的?
“福晉,您說……這是不是個幌子?或許是側福晉為了引出真兇,撒了謊,那孩子,怕是早就死了。”秋栗說道。
“如果我們自亂陣腳或者去浮香院看那個孩子,反而上了側福晉的當。”
四福晉聽了她的話後,狠狠瞪了她一眼:“我早就說過了,該毀屍滅跡時,千萬不要心慈手軟,但凡沒有擦幹淨痕跡,都有可能被人查出來,你們為何要將他的屍首丟棄在京城?拉到城外埋了或者燒了,便不會有今日這樣的麻煩了。”
說到底,還是秋栗和她那侄兒太蠢,太大意了。
“都是奴婢的錯,請福晉責罰。”秋栗繼續請罪。
“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或許那個孩子已經死了,他們找到的隻是他的屍首,年惜月那個女人向來狡詐,怕是找了個假貨來冒充賈嬤嬤的孫兒,想引出幕後之人。”
四福晉說著皺了皺眉:“咱們先靜觀其變吧。”
“是。”秋栗頷首。
“不過醜話先說在前頭,倘若那個孩子沒死,他又見過你和肅慶,若有朝一日你們被指認,此事,你二人得扛著,要殺要剮,皆聽王爺的。”四福晉說道。
秋栗聞言渾身一顫,不過還是點了點頭:“是。”
打從幫福晉做了一些見不得光的事開始,她就知道自己一旦暴露,便會被福晉拋棄,做替罪羊。
但她別無選擇。
這便是她們這些奴婢的命運。
“你放心,隻要我不倒,便會照顧好你的家人。”四福晉說著,輕輕拍了拍秋栗的手背:“這都是咱們的猜測,你也別害怕,或許什麽事都不會發生。”
“是。”秋栗頷首,咬了咬唇,片刻後才道:“奴婢自然什麽都聽福晉的,隻是二公子那邊……”
“肅慶是我的侄兒,是我大哥的嫡次子,不到萬不得已,我當然不會犧牲他,可這件事,的確是你們二人處理不當,若真的無法挽迴,隻有你們二人一同扛著了,我改日會親自和大哥、大嫂說。”
四福晉根本不擔心這件事查到自己頭上來。
烏拉那拉氏一族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她,一個兒子和家族的未來,孰重孰輕,大哥和大嫂自有決斷。
凡事都要講證據,隻要秋栗和肅慶對王爺說,此事是他們二人策劃的,與她這個福晉無關,即便王爺再生氣,也奈何不了她。
隻要她還是福晉,就有東山再起的一日。
不過,這隻是最壞的打算。
或許是他們多心了。
……
九月底,胤禛跟隨皇帝從木蘭圍場迴京。
皇帝年紀大了,加之長途跋涉,人十分倦怠,原本每次迴京城當夜都會舉行宮宴,這次卻推遲了三日,讓大家先各自迴府歇息。
胤禛迴到王府時,已過申時。
四福晉帶著年惜月和李氏等人在府門口迎接。
幾個孩子也都在。
胤禛剛剛下了馬車,鶯鶯就放開年惜月的手跑了過去:“阿瑪。”
“鶯鶯,你跑慢些。”胤禛怕孩子從台階上摔下來,連忙快步上前抱住了她。
若換做別的孩子,四福晉肯定要訓斥其生母不會教導孩子,才讓孩子這般沒規矩,見了長輩尚未行禮就往人家懷裏撲。
因為是鶯鶯,她便忍了,不過還是轉過頭看了年惜月一眼,麵帶警告之色。
“王爺萬福。”年惜月隻當沒看見,和眾人一起福了福身,給胤禛請安。
“都起來吧,今日風大,咱們先進府。”胤禛一手抱著鶯鶯,一手牽著年惜月,跨過門檻進了府。
四福晉微微皺眉,正想說些什麽,卻發現李氏和其他那幾個侍妾,已經跟著進去了,反而是她這個福晉,還留在門外。
四福晉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女人還真是越來越沒規矩了,竟然敢走到她前頭去。
說起來還是因為府裏如今最受寵的是年惜月,當家作主的又是李氏,兩個都是側福晉,以至於這些女人都忘記誰才是王府的女主人了。
反正王爺已經迴來了,李氏會交出管家之權,等她重新掌管王府,自然會好好立一立規矩,免得被外頭的人笑話。
今日府裏擺了家宴,地點就在福晉的正院,不過胤禛並未急著前往,而是告訴眾人,他要先去梳洗更衣,半個時辰之後再開宴席。
他這幾年一直住在浮香院,便帶著年惜月和鶯鶯先迴去了。
說起來,他還沒有見過年惜月給他生的小阿哥呢,當然想先看看孩子。
“惜月,辛苦你了。”胤禛握著年輕月的手,柔聲說道。
出去這五個月,他們二人一直通著書信,該說的話,胤禛早就在書信上同她說了。
可今日見了她,他還是感慨萬千。
“是有些辛苦,王爺再不迴來,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年惜月歎了口氣道。
“出了何事?”胤禛連忙問道。
年惜月看了一眼被胤禛抱在懷裏的鶯鶯,衝著他眨了眨眼睛:“晚些時候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