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是誰下的手
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 作者:暄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加上被炸死者,總共四十餘人丟了性命,落水數人,這冰天雪地的,易感風寒,若未及時得到救治,恐怕還要病死不少人。”胤禛的神情無比凝重。
年惜月聞言歎息一聲。
胤禛說的一點都沒誇張,在這個時代,一場風寒就有可能要人命。
普通的百姓能有多少銀子看病?
“也不知是誰想了這麽一條毒計,實在歹毒。”年惜月忍不住搖頭。
“為了除掉我,別說死幾十上百人,即便死成千上萬人,在罪魁禍首眼裏,也是值得的。”胤禛臉色很難看。
這些人,為了除掉他,還真是喪心病狂,連普通百姓都牽連進來。
“王爺可知是誰下的手?”年惜月問道。
“不知。”胤禛搖頭:“不過……除了那幾人,還能有誰?一般人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膽子。”
“我不過在皇阿瑪刻意安排下冒了個頭,就引來殺身之禍,往後恐怕……”胤禛說著微微一頓:“不……應該隻是個警告,那艘船很小,裝的煙花不多,若換成大船,船衝進港口,即便我在岸邊,可大船稍稍離我近一些再燃爆,我也在劫難逃,還有……那艘小船爆了後,雖有刺客趁亂想刺殺我,但來的人不多,約莫十來個死士,很快就被我帶去的侍衛滅了。”
“他們這是在警告我,倘若我繼續聽皇阿瑪的話,與他們作對,那便是真的滅頂之災了。”胤禛說道。
年惜月覺得,他這麽推斷,還是符合常理的。
“你說……十四弟是否知曉此事?”胤禛問道。
他也不敢確定,所以才和年惜月提起此事,想聽聽她的看法。
年惜月聞言便知道胤禛把誰當兇手了。
“王爺,未必就是他們做的。”年惜月說道。
“我這次冒頭,損失最大的就是老八他們,十四弟不止一次提醒我,早些收手,不瞞你說,我在去通州之前,還收到過十四弟寫給我的書信,他在信中再次提醒我,別和老八作對,別和京城這些貴胄作對,否則……會後悔的。”
胤禛說著自嘲一笑:“如今看來,他那封書信,就是對我的警告,此事肯定和他們有關,隻是我自己不願意相信而已。”
那畢竟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就算他是老八一黨,可胤禛一直認為,十四不會對他出手。
如今想來,是他太高看自己了。
“王爺打算怎麽做?”年惜月問道。
胤禛聞言忍不住站起身來,在屋裏來迴踱步,片刻之後才道:“我打算放出消息,說我在通州身受重傷,需要調養一段日子,先把皇阿瑪交代的事放一放,等他老人家下個月迴京再說。”
沒辦法,誰讓他如今比不上人家老八有實力呢,隻能暫避鋒芒了。
年惜月聞言點了點頭。
她家這位爺,慫的倒是挺快的。
怪不得人家能笑到最後,挺會審時度勢的。
而且……能屈能伸。
有皇帝撐腰,人家特別能蹦噠,特別會在皇帝麵前表現。
沒皇帝撐腰的時候,也知道認慫。
挺好的……
這樣的人才能笑到最後,她們這些妻妾也有安全感。
“你是不知道,我之前在通州,接連兩日高熱不退,人都有些恍惚了,每日都好似在夢中,清醒不過來,有時候強撐著起身便覺得天旋地轉,我都擔心自己撐不過去。”他也是個普通人,也知道怕。
說是清晰感覺到了死亡的逼近也毫不為過。
倘若他無牽無掛也就罷了。
可他怎麽會沒有牽掛呢?
王府眾人,他的妻妾兒女們,都是他的牽掛,尤其是有孕在身的年惜月,他還不知道她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呢。
燒的迷糊時,他好像看到了她,如今想來,定是出現了幻覺。
“幸好躲過這一劫了,反正……我該做的事已經做了,他們也派人來刺殺過了,就先這麽著吧,最近這段日子,我先養著身子,在府裏陪陪你和孩子,等皇阿瑪從熱河行宮迴來,再做打算。”胤禛握著年惜月的手,柔聲說道。
“好。”年惜月連忙點了點頭。
這三個月來,胤禛的確很忙,殫精竭慮,這次又生了一場大病,也該養一養了。
古代醫療條件有限,一場風寒就能讓人元氣大傷,看看四福晉就知道了。
“對了王爺,皇上他們下個月會迴京城嗎?”年惜月問道。
“會。”胤禛點了點頭:“皇阿瑪已經派人告知我了,他老人家打算十一月中旬返京,大概十一月底就到了。”
“王爺可知,八爺如今身在何處?”年惜月又問道。
“還在行宮陪著父皇呢。”胤禛不知年惜月為何要問這個,不過還是告訴了她。
“哦。”年惜月點了點頭:“王爺懷疑通州這件事是八爺安排的,我還以為他不在皇上身邊呢。”
“這你就傻了。”胤禛忍不住伸手刮了刮年惜月的鼻子:“他可是主子爺,想做這些事兒,吩咐身邊的人即可,用不著他親自在一旁指揮,有的是人獻言獻策,有的是人替他奔走拚命。”
“嗯。”年惜月頷首:“倒是我想多了。”
“我已經寫了密折,將此事如實上稟,讓人快馬加鞭送去給皇阿瑪了。”胤禛說著笑了:“我可是被他老人家趕鴨子上架,來整頓京中吏治的,結果他老人家不在,人家就想要我的命,你說這事兒……皇阿瑪不得管管嗎?”
年惜月聞言點頭:“王爺是替皇上做事,如今被人行刺,皇上當然會管。”
胤禛這人,腦子轉的倒是挺快的,該出頭的時候出頭,該示弱的時候示弱。
這種時候,他找皇帝告狀,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王爺,八爺的額娘良妃娘娘,就是冬日裏仙逝的吧。”年惜月問道。
“嗯。”胤禛點的點頭:“是三年前的冬日,具體是哪一日,我也記不清楚了,不過按照皇族的規矩,每三年一祭拜,尤其是頭一個三年,子女應當親臨祭拜,老八應當會提前離開行宮,前往遵化祭拜良妃。”
“皇阿瑪的妃子都葬在那邊嗎?”年惜月問道。
年惜月聞言歎息一聲。
胤禛說的一點都沒誇張,在這個時代,一場風寒就有可能要人命。
普通的百姓能有多少銀子看病?
“也不知是誰想了這麽一條毒計,實在歹毒。”年惜月忍不住搖頭。
“為了除掉我,別說死幾十上百人,即便死成千上萬人,在罪魁禍首眼裏,也是值得的。”胤禛臉色很難看。
這些人,為了除掉他,還真是喪心病狂,連普通百姓都牽連進來。
“王爺可知是誰下的手?”年惜月問道。
“不知。”胤禛搖頭:“不過……除了那幾人,還能有誰?一般人沒這個能力,也沒這個膽子。”
“我不過在皇阿瑪刻意安排下冒了個頭,就引來殺身之禍,往後恐怕……”胤禛說著微微一頓:“不……應該隻是個警告,那艘船很小,裝的煙花不多,若換成大船,船衝進港口,即便我在岸邊,可大船稍稍離我近一些再燃爆,我也在劫難逃,還有……那艘小船爆了後,雖有刺客趁亂想刺殺我,但來的人不多,約莫十來個死士,很快就被我帶去的侍衛滅了。”
“他們這是在警告我,倘若我繼續聽皇阿瑪的話,與他們作對,那便是真的滅頂之災了。”胤禛說道。
年惜月覺得,他這麽推斷,還是符合常理的。
“你說……十四弟是否知曉此事?”胤禛問道。
他也不敢確定,所以才和年惜月提起此事,想聽聽她的看法。
年惜月聞言便知道胤禛把誰當兇手了。
“王爺,未必就是他們做的。”年惜月說道。
“我這次冒頭,損失最大的就是老八他們,十四弟不止一次提醒我,早些收手,不瞞你說,我在去通州之前,還收到過十四弟寫給我的書信,他在信中再次提醒我,別和老八作對,別和京城這些貴胄作對,否則……會後悔的。”
胤禛說著自嘲一笑:“如今看來,他那封書信,就是對我的警告,此事肯定和他們有關,隻是我自己不願意相信而已。”
那畢竟是他一母同胞的弟弟,就算他是老八一黨,可胤禛一直認為,十四不會對他出手。
如今想來,是他太高看自己了。
“王爺打算怎麽做?”年惜月問道。
胤禛聞言忍不住站起身來,在屋裏來迴踱步,片刻之後才道:“我打算放出消息,說我在通州身受重傷,需要調養一段日子,先把皇阿瑪交代的事放一放,等他老人家下個月迴京再說。”
沒辦法,誰讓他如今比不上人家老八有實力呢,隻能暫避鋒芒了。
年惜月聞言點了點頭。
她家這位爺,慫的倒是挺快的。
怪不得人家能笑到最後,挺會審時度勢的。
而且……能屈能伸。
有皇帝撐腰,人家特別能蹦噠,特別會在皇帝麵前表現。
沒皇帝撐腰的時候,也知道認慫。
挺好的……
這樣的人才能笑到最後,她們這些妻妾也有安全感。
“你是不知道,我之前在通州,接連兩日高熱不退,人都有些恍惚了,每日都好似在夢中,清醒不過來,有時候強撐著起身便覺得天旋地轉,我都擔心自己撐不過去。”他也是個普通人,也知道怕。
說是清晰感覺到了死亡的逼近也毫不為過。
倘若他無牽無掛也就罷了。
可他怎麽會沒有牽掛呢?
王府眾人,他的妻妾兒女們,都是他的牽掛,尤其是有孕在身的年惜月,他還不知道她腹中的孩子是男是女呢。
燒的迷糊時,他好像看到了她,如今想來,定是出現了幻覺。
“幸好躲過這一劫了,反正……我該做的事已經做了,他們也派人來刺殺過了,就先這麽著吧,最近這段日子,我先養著身子,在府裏陪陪你和孩子,等皇阿瑪從熱河行宮迴來,再做打算。”胤禛握著年惜月的手,柔聲說道。
“好。”年惜月連忙點了點頭。
這三個月來,胤禛的確很忙,殫精竭慮,這次又生了一場大病,也該養一養了。
古代醫療條件有限,一場風寒就能讓人元氣大傷,看看四福晉就知道了。
“對了王爺,皇上他們下個月會迴京城嗎?”年惜月問道。
“會。”胤禛點了點頭:“皇阿瑪已經派人告知我了,他老人家打算十一月中旬返京,大概十一月底就到了。”
“王爺可知,八爺如今身在何處?”年惜月又問道。
“還在行宮陪著父皇呢。”胤禛不知年惜月為何要問這個,不過還是告訴了她。
“哦。”年惜月點了點頭:“王爺懷疑通州這件事是八爺安排的,我還以為他不在皇上身邊呢。”
“這你就傻了。”胤禛忍不住伸手刮了刮年惜月的鼻子:“他可是主子爺,想做這些事兒,吩咐身邊的人即可,用不著他親自在一旁指揮,有的是人獻言獻策,有的是人替他奔走拚命。”
“嗯。”年惜月頷首:“倒是我想多了。”
“我已經寫了密折,將此事如實上稟,讓人快馬加鞭送去給皇阿瑪了。”胤禛說著笑了:“我可是被他老人家趕鴨子上架,來整頓京中吏治的,結果他老人家不在,人家就想要我的命,你說這事兒……皇阿瑪不得管管嗎?”
年惜月聞言點頭:“王爺是替皇上做事,如今被人行刺,皇上當然會管。”
胤禛這人,腦子轉的倒是挺快的,該出頭的時候出頭,該示弱的時候示弱。
這種時候,他找皇帝告狀,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王爺,八爺的額娘良妃娘娘,就是冬日裏仙逝的吧。”年惜月問道。
“嗯。”胤禛點的點頭:“是三年前的冬日,具體是哪一日,我也記不清楚了,不過按照皇族的規矩,每三年一祭拜,尤其是頭一個三年,子女應當親臨祭拜,老八應當會提前離開行宮,前往遵化祭拜良妃。”
“皇阿瑪的妃子都葬在那邊嗎?”年惜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