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月,我後日要去一趟通州,這迴不能帶著你一同前往了,你好好留在府裏養胎,我帶著幾個幕僚去一趟,大概三五日就迴來了,這府裏的事雖然是李氏在管,不過,真正做主的卻是你。”胤禛說著,將一枚印章塞到了年惜月手裏:“這個你拿著,有這枚私印在,你說的話,便是本王的意思。”


    他要出門,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有孕在身的年惜月。


    雖然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年惜月和李氏關係不錯,福晉又臥床養病,起不了身,這府裏沒人能對付年惜月。


    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他當然要留後手。


    “拿著這枚私印,這府裏的侍衛,你都可以調動。”胤禛說道。


    “那王爺呢?您出門不帶侍衛嗎?”年惜月連忙問道。


    “當然要帶,不過,隻帶一半即可,我已經讓人拿了我的手諭,去京郊大營調了一些人馬,到時候隨我一同去。


    “王爺還能調兵嗎?”年惜月有些吃驚。


    她以為皇帝隻是讓胤禛接觸一些不算要緊的政務,讓他整頓京中的官場,沒想到胤禛連京郊大營的人馬都可以調動。


    “當然能,皇阿瑪讓我鎮守京城,我要保京城平安,就必須得到調兵之權。”胤禛臉上露出了笑容:“不然你以為,我最近這段日子罷免了那麽多官員,不少還是那幾大家族的人,怎麽沒人敢當麵唱反調?隻敢背地裏使點兒小手段?因為他們怕惹怒了我,我會調兵殺人。”


    年惜月聞言點了點頭。


    看來她之前是白擔心了。


    年惜月將這枚印章裝到了一個小荷包裏,掛在了身上。


    胤禛見她如此鄭重,臉上露出了笑容。


    ……


    第二日一早,胤禛即將前往通州一事,在府裏傳開了。


    今日正逢眾人去李氏的春汀院聽事,便提起了此事。


    李氏奉命掌管後宅內院,每隔幾日,後院這些侍妾們會去春汀院請安。


    同為側福晉的年惜月是不必去的。


    “王爺明日要帶著幾位幕僚去一趟通州,也不知會讓哪位妹妹隨行。”李氏一邊喝茶,一邊笑道。


    “王爺沒有指定嗎?”耿氏問道。


    “未曾。”李氏搖了搖頭,我已經派人去問王爺了,王爺今日在府中召見那幾位大臣,一起理事,並未離開王府。”


    “那咱們就在側福晉這兒等消息吧。”宋氏說道。


    “我也正有此意,已經讓人給諸位妹妹準備了茶點,大家一起用一些吧。”李氏說完後,輕輕抬了抬手。


    幾個丫鬟魚貫而入,將剛煮好的茶和新出爐的點心奉上。


    “你們嚐嚐我這棗泥山藥糕,三阿哥最近特別喜歡吃,我每隔幾日就讓人送進宮給他。”李氏一提起兒子,便十分自豪。


    三阿哥在宮裏讀書,原本讀的並不是太好,和其他的皇孫們比起來,資質一般。


    最近王爺偶爾進宮指點他學問,這孩子長進了不少,中秋進宮給德妃請安時,王爺還當眾誇讚了三阿哥。


    “姐姐這糕點方子,是德妃娘娘給的吧,也隻有德妃娘娘的永和宮,才做得出這麽好吃的棗泥山藥膏。”鈕祜祿氏笑道。


    “婉妹妹真是聰慧,什麽都瞞不過你。”李氏笑著點了點頭:“這的確是德妃娘娘給的方子,八月十五那日,三阿哥去給娘娘請安,娘娘見她喜歡吃棗泥山藥糕,就讓人抄了配方和製作方法給我,我迴來之後就讓廚娘嚐試了,做了好幾迴,才和永和宮的味道差不多。”


    這鈕祜祿氏,從前看著不顯山不露水,乖得很,李氏從來沒有把她當迴事兒。


    可自從大家一起跟著年惜月開書樓和戲樓後,李氏便發現鈕祜祿氏不僅很聰慧、冷靜,對許多事了解的比她還清楚、透徹,管賬也是一把好手。


    鈕祜祿氏每個月都要和瀟湘樓的賬房核對賬目,那算盤打的叫一個溜,和那些賬房先生比起來也不遑多讓。


    這鈕祜祿氏雖然算是旁係,可畢竟出自大家族,有本家支撐,他們教養子女,肯定是學著本家的做法來,聽說……他們族中的族學,男女都可以去,不過還是注重男女大防的,不在一個地方讀書。


    這鈕祜祿氏能力和見識都不錯,不愧是出自大族的人。


    不像她,雖然從小和阿瑪讀書認字,卻也隻學了個皮毛。


    “今兒天有些冷,過幾日應該就要下雪了,之前我讓針線房那邊給四阿哥和五阿哥各準備了一條羊毛被,可送去了?”李氏問道。


    “迴側福晉的話,前幾日已經送來了。”耿氏點了點頭。


    “那羊毛被十分暖和,四阿哥特別喜歡,前日試了一下,便不許人拿走了,妾身本想著下雪再用,那孩子卻抱著不肯放。”鈕祜祿氏說著起身行禮:“多謝側福晉。”


    福晉從前管著內院的時候,從來沒有給過她們這樣的好處。


    這李側福晉,倒是挺會做人的。


    也不是說王爺這人小氣,不肯給自己的妻妾吃好用好些,其實……府裏的進項,從前都是福晉在管,福晉給她們吃什麽用什麽,王爺也不會過問。


    換句話說,就算福晉要中飽私囊,她們也隻能幹瞪眼。


    如今換李氏管家,明顯要大方許多。


    別的不說,就說這冬日裏的炭火吧,都比過去多了三成。


    這也就意味著,她們屋裏的地龍能燒得更久一些,不至於天快亮的時候,突然被冷醒了。


    這些實質的好處對於她們這些在後院討生活的女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在王府?


    從前福晉管得緊,一說一不二,她們若是敢去王爺麵前告狀,福晉肯定給她們穿小鞋。


    大家隻能忍著。


    她還好,娘家時不時會補貼她。


    其他人的日子,之前過得緊巴巴的。


    也就是年側福晉入府之後,帶著她們一起做生意,這日子才好過起來。


    如今李氏又掌了家,也算是錦上添花了。


    大家坐在一起閑聊,約莫過了兩刻鍾,李氏派去前院的人來迴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暄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暄寶並收藏四爺:朕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年貴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