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問出太多的東西,對夏荇來說,已經足夠了,他們的敵人是邗軍,趙衍之不過是馬前卒,搖旗呐喊的小嘍囉。迎頭一棒,他心情很糟,使重手法點了那騎手的死穴,把他丟進草叢裏,招唿眾人繼續上路。
何簷子壓低聲問道:“那兩個車夫怎麽辦?”
夏荇毫不猶豫道:“做掉!”
魏十七看著何簷子用暗器招唿那兩個車夫,覺得留他們兩條命也無妨,行蹤已經泄露,再多上兩張嘴也無妨,盡管邗軍找上他們,也是兇多吉少。他瞥了一眼,見夏芊不以為然,卻沒有多說什麽,白蔲心軟,掉過頭去不願多看。
一行人上馬的上馬,騎驢的騎驢,即刻動身向慶津渡趕去。夏荇和夏芊共乘一騎,兄妹二人默默無語,他們比誰都清楚,天龍幫陷入了岌岌可危的險境。
西北兵荒馬亂,叛軍聲勢浩大,胡人進逼三鎮,大梁國全靠江南賦稅,才得以支撐下去。早在半年之前,大梁國三朝元老、德高望重的鎮遠將軍鄧樸遣使跟夏去疾接觸,開出條件招降天龍幫,成為邗軍治下的一支廂兵。
大梁國的兵製,有正軍,有廂兵,前者受樞密院轄管,朝廷直接撥放糧餉,自成一體,不聽州府指派,後者由正軍淘汰或州府招募,糧餉自籌,半民半兵,承擔修築、運輸、郵傳等雜役,通常不用上陣廝殺。
當時夏去疾受深井山蘿菔道人指點,追逐長生之道,已不大過問幫內的事務,少幫主夏荇接見了鄧老將軍的使者。一番交談試探,對方提出的招安條件十分優渥,卻始終沒有說明真實意圖,夏荇心存疑慮,不斷用言語刺探,那使者甚是精幹,不露半點口風。
雙方的交涉共持續三天,從始至終,夏芊都在一旁聆聽,她“猜”到了鄧樸的用意。
大梁國養虎為患,河北三鎮既是對外的屏障,又是對內的威脅,倘若三鎮放開樊籬,引胡人南下,聯手作亂,京師必將大亂。鄧樸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但他年老體衰,時日無多,已無力從根子上廢除藩鎮。
三鎮節度使囂張跋扈,出身行伍,曾鄧樸麾下為將,立下赫赫戰功,對老將軍不無敬畏。可以這麽說,鄧樸不死,河北不叛,鄧樸一死,河北必叛。而要與藩鎮叛軍周旋,江南的財賦是關鍵,某種意義上,朝廷的命運就
維係於那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俠以武犯禁,鄧樸試圖改變現有的格局,利用民間武力,彌補朝廷軍隊的腐敗和兵力的不足。天龍幫受招安轉為廂兵,直接隸屬邗軍,是一次大膽的嚐試,一方麵固然為了確保江南賦稅不失,另一方麵,軍方野心勃勃,試圖通過這一支廂兵加強對州府的掌控。這並未沒有先例,河北三鎮節度使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與之相比,邗軍不過小打小鬧罷了。
在鄧樸的心目中,將整個江南打造成鐵桶似的藩鎮,或許更有利於大梁國的苟延殘喘。事實上,即便河北三鎮勾結胡人叛亂,隻要江南不失,朝廷並非沒有平叛的可能,至不濟,依托大江天險退守南方,也能贏得東山再起的時間。
但這一切與夏芊的想法背道而馳,她清楚地知道,南北對峙隻會造成兵戈不斷,生民塗炭,北方的胡人將在數十年後入主中原,建立起新興的政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大江天塹,席卷江南膏腴之地。
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夏芊決心因勢利導,小小地推一把,讓曆史的車輪稍微改變一下走向。她說服夏荇婉拒鄧樸的招安,並給他描繪出一幅絢麗的圖卷,天龍幫遷往北方,開辟分舵,尋找天命所歸,從龍締造新興的帝國,對外抵禦強敵,對內統一南北,打下千秋萬世的基業,為天下萬民謀福利。
然後,他們遠離廟堂,退隱山林,於林泉之下平靜地度過餘生。永憶江湖歸白發,欲迴天地入扁舟,這才是夏芊向往的結局。
然而讓夏荇和夏芊都意想不到的是,鄧樸的反應竟如此激烈,兵行險著,從內部顛覆天龍幫,扶持杏川分舵舵主趙衍之,夜襲煉藥堂,追殺少幫主。夏荇一旦身亡,天龍幫必將淪為朝廷的爪牙,曆史也會迴到原來的方向,這是夏芊不願意看到的。
命運把握在別人手裏,她感到深深的悲哀。
夏荇終究是做大事的人,靜下心來,很快覺得自己犯下一連串致命的錯誤。
聞訊動身,行事倉促,以為羊護奇貨可居,為免聲張,僅帶鄔仝、夏芊等十餘人,如果忠心耿耿的鐵衛都在身邊,最不濟也能護得自身周全,不至淪落到如此境地。未曾警惕趙衍之夜襲煉藥堂時所用的弩機,以為他花重金從黑市收購,沒想到軍方也參與
其中。沿途耽擱了不少時間,逃離津口城後不該在山坳歇腳太久,之後在胥陽鎮也不該逗留,連夜趕路興許能擺脫追兵。錯誤選擇了折返銅陵,總舵十有八九已淪陷,從慶津渡過江無異於自投羅網,鄧茂的中軍勁卒正張開口袋,等著他們一頭撞進去……
夏荇脊背上冷汗涔涔,他猛地拉住韁繩,馬匹嘶叫一聲,人立而起,尥著蹶子停在了岔路口。
向西通往慶津渡,向東是荒蕪的丘陵,人煙罕至,杳無生機。
鄔仝馳近他身旁,問道:“少幫主,怎麽了?”
夏荇斬釘截鐵道:“不能去慶津!”
“不去慶津?”鄔仝愣了一下,微微皺起眉頭,少幫主究竟在想些什麽?
“不去慶津,不能渡江,邗軍在江北等著我們!鄔舵主,形勢嚴峻,身後的追兵隻是一支偏師,江北才是鄧茂的中軍主力。”
鄔仝猶豫道:“邗軍駐守江都大營,與我們關係一向不錯,幾處分舵在他眼皮底下,這些年從來都沒出過岔子……”他並不知曉鄧樸遣使招安天龍幫一事,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關節。
“三兩句話很難解釋清楚,鄔舵主,我們不能渡江,唯一的生機在東麵。”夏荇拿定了主意,不容分說,掉轉馬頭折向東,當先疾馳而去。
鄔仝搖搖頭,喃喃自語道:“唯一的生機……有這麽嚴重嗎?”他聲音是如此之輕,以至於近在咫尺的易廉何簷子都沒有聽清。
一行人唯夏荇馬首是瞻,調轉方向緊緊跟上,心中不無疑惑。魏十七緊了緊韁繩,稍稍放慢馬速,白蔲坐在他身前,憂心忡忡道:“少幫主在擔心些什麽?”
“江北是邗軍的地盤,他擔心撞上鄧茂的中軍,小心些總是好的,趙衍之敢動手,背後有人撐腰,那個鄧茂,來曆很不簡單!”鄧茂的來曆自然不簡單,他是邗軍主帥鄧去疾之子,而鄧去疾正是淮王梁治中的心腹愛將。
淮王當真按捺不住,打算動手了嗎?
一行人離慶津渡越來越遠,白蔲歎了口氣,她心中騰起一陣不詳的預感,今生今世,再也迴不到銅陵,見不著老幫主和杜堂主了。
何簷子壓低聲問道:“那兩個車夫怎麽辦?”
夏荇毫不猶豫道:“做掉!”
魏十七看著何簷子用暗器招唿那兩個車夫,覺得留他們兩條命也無妨,行蹤已經泄露,再多上兩張嘴也無妨,盡管邗軍找上他們,也是兇多吉少。他瞥了一眼,見夏芊不以為然,卻沒有多說什麽,白蔲心軟,掉過頭去不願多看。
一行人上馬的上馬,騎驢的騎驢,即刻動身向慶津渡趕去。夏荇和夏芊共乘一騎,兄妹二人默默無語,他們比誰都清楚,天龍幫陷入了岌岌可危的險境。
西北兵荒馬亂,叛軍聲勢浩大,胡人進逼三鎮,大梁國全靠江南賦稅,才得以支撐下去。早在半年之前,大梁國三朝元老、德高望重的鎮遠將軍鄧樸遣使跟夏去疾接觸,開出條件招降天龍幫,成為邗軍治下的一支廂兵。
大梁國的兵製,有正軍,有廂兵,前者受樞密院轄管,朝廷直接撥放糧餉,自成一體,不聽州府指派,後者由正軍淘汰或州府招募,糧餉自籌,半民半兵,承擔修築、運輸、郵傳等雜役,通常不用上陣廝殺。
當時夏去疾受深井山蘿菔道人指點,追逐長生之道,已不大過問幫內的事務,少幫主夏荇接見了鄧老將軍的使者。一番交談試探,對方提出的招安條件十分優渥,卻始終沒有說明真實意圖,夏荇心存疑慮,不斷用言語刺探,那使者甚是精幹,不露半點口風。
雙方的交涉共持續三天,從始至終,夏芊都在一旁聆聽,她“猜”到了鄧樸的用意。
大梁國養虎為患,河北三鎮既是對外的屏障,又是對內的威脅,倘若三鎮放開樊籬,引胡人南下,聯手作亂,京師必將大亂。鄧樸清楚地看到這一點,但他年老體衰,時日無多,已無力從根子上廢除藩鎮。
三鎮節度使囂張跋扈,出身行伍,曾鄧樸麾下為將,立下赫赫戰功,對老將軍不無敬畏。可以這麽說,鄧樸不死,河北不叛,鄧樸一死,河北必叛。而要與藩鎮叛軍周旋,江南的財賦是關鍵,某種意義上,朝廷的命運就
維係於那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俠以武犯禁,鄧樸試圖改變現有的格局,利用民間武力,彌補朝廷軍隊的腐敗和兵力的不足。天龍幫受招安轉為廂兵,直接隸屬邗軍,是一次大膽的嚐試,一方麵固然為了確保江南賦稅不失,另一方麵,軍方野心勃勃,試圖通過這一支廂兵加強對州府的掌控。這並未沒有先例,河北三鎮節度使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與之相比,邗軍不過小打小鬧罷了。
在鄧樸的心目中,將整個江南打造成鐵桶似的藩鎮,或許更有利於大梁國的苟延殘喘。事實上,即便河北三鎮勾結胡人叛亂,隻要江南不失,朝廷並非沒有平叛的可能,至不濟,依托大江天險退守南方,也能贏得東山再起的時間。
但這一切與夏芊的想法背道而馳,她清楚地知道,南北對峙隻會造成兵戈不斷,生民塗炭,北方的胡人將在數十年後入主中原,建立起新興的政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大江天塹,席卷江南膏腴之地。
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
夏芊決心因勢利導,小小地推一把,讓曆史的車輪稍微改變一下走向。她說服夏荇婉拒鄧樸的招安,並給他描繪出一幅絢麗的圖卷,天龍幫遷往北方,開辟分舵,尋找天命所歸,從龍締造新興的帝國,對外抵禦強敵,對內統一南北,打下千秋萬世的基業,為天下萬民謀福利。
然後,他們遠離廟堂,退隱山林,於林泉之下平靜地度過餘生。永憶江湖歸白發,欲迴天地入扁舟,這才是夏芊向往的結局。
然而讓夏荇和夏芊都意想不到的是,鄧樸的反應竟如此激烈,兵行險著,從內部顛覆天龍幫,扶持杏川分舵舵主趙衍之,夜襲煉藥堂,追殺少幫主。夏荇一旦身亡,天龍幫必將淪為朝廷的爪牙,曆史也會迴到原來的方向,這是夏芊不願意看到的。
命運把握在別人手裏,她感到深深的悲哀。
夏荇終究是做大事的人,靜下心來,很快覺得自己犯下一連串致命的錯誤。
聞訊動身,行事倉促,以為羊護奇貨可居,為免聲張,僅帶鄔仝、夏芊等十餘人,如果忠心耿耿的鐵衛都在身邊,最不濟也能護得自身周全,不至淪落到如此境地。未曾警惕趙衍之夜襲煉藥堂時所用的弩機,以為他花重金從黑市收購,沒想到軍方也參與
其中。沿途耽擱了不少時間,逃離津口城後不該在山坳歇腳太久,之後在胥陽鎮也不該逗留,連夜趕路興許能擺脫追兵。錯誤選擇了折返銅陵,總舵十有八九已淪陷,從慶津渡過江無異於自投羅網,鄧茂的中軍勁卒正張開口袋,等著他們一頭撞進去……
夏荇脊背上冷汗涔涔,他猛地拉住韁繩,馬匹嘶叫一聲,人立而起,尥著蹶子停在了岔路口。
向西通往慶津渡,向東是荒蕪的丘陵,人煙罕至,杳無生機。
鄔仝馳近他身旁,問道:“少幫主,怎麽了?”
夏荇斬釘截鐵道:“不能去慶津!”
“不去慶津?”鄔仝愣了一下,微微皺起眉頭,少幫主究竟在想些什麽?
“不去慶津,不能渡江,邗軍在江北等著我們!鄔舵主,形勢嚴峻,身後的追兵隻是一支偏師,江北才是鄧茂的中軍主力。”
鄔仝猶豫道:“邗軍駐守江都大營,與我們關係一向不錯,幾處分舵在他眼皮底下,這些年從來都沒出過岔子……”他並不知曉鄧樸遣使招安天龍幫一事,沒有意識到其中的關節。
“三兩句話很難解釋清楚,鄔舵主,我們不能渡江,唯一的生機在東麵。”夏荇拿定了主意,不容分說,掉轉馬頭折向東,當先疾馳而去。
鄔仝搖搖頭,喃喃自語道:“唯一的生機……有這麽嚴重嗎?”他聲音是如此之輕,以至於近在咫尺的易廉何簷子都沒有聽清。
一行人唯夏荇馬首是瞻,調轉方向緊緊跟上,心中不無疑惑。魏十七緊了緊韁繩,稍稍放慢馬速,白蔲坐在他身前,憂心忡忡道:“少幫主在擔心些什麽?”
“江北是邗軍的地盤,他擔心撞上鄧茂的中軍,小心些總是好的,趙衍之敢動手,背後有人撐腰,那個鄧茂,來曆很不簡單!”鄧茂的來曆自然不簡單,他是邗軍主帥鄧去疾之子,而鄧去疾正是淮王梁治中的心腹愛將。
淮王當真按捺不住,打算動手了嗎?
一行人離慶津渡越來越遠,白蔲歎了口氣,她心中騰起一陣不詳的預感,今生今世,再也迴不到銅陵,見不著老幫主和杜堂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