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楊森就站在樹下,望著燃燒的梧桐,臉色蒼白,瑟瑟發抖,他大概想逃開,可剛剛挪動了一步,就癱軟在地上。
楠楠聽到旁邊有幾個同學小聲議論,楊森果然是一塊木頭,木頭都怕火。
從那以後,楠楠就對這個被稱為木頭的怕火男生產生了莫名的興趣。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小聲議論,都說楊森是一塊木頭。楠楠不吭聲,她隻是看著那個高大木訥的身影發呆,心底並不認同。
一個月後,楠楠做了楊森的女朋友,大家還是說楊森就是一塊木頭,她聽到後總是非常堅定地反駁:"誰說楊森是一塊木頭我就跟誰急!他不是一塊木頭!是四塊!""四塊"的意思,大致是說楊森的名字裏有四個"木"字吧。
楠楠每次這麽說的時候,語氣裏總是帶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怨恨,有點咬牙切齒的感覺。
於是,大家不再說楊森是一塊木頭了,說他是由四塊木頭組成的一堆木頭。楠楠依舊反駁,臉上帶著怨婦的神情:"他不是一堆普通的木頭,而是一堆榆木疙瘩。"
說實話,楠楠最初對楊森有好感,僅僅因為他的帥氣。在大學裏有個很帥的男朋友是件很有麵子的事;後來楠楠開始喜歡上他,是因為他木訥,帥哥多數花心,但木訥的帥哥就相對安全多了;再後來楠楠愛上他了,是因為他有錢。綜合這三點來評估,有一個帥氣又不花心還多金的男友,實在是件幸福的事情。這種極品男人,別說當男友了,就算用來結婚,也是個非常劃算的選擇。
可是,如果所有事情都像表麵上那麽簡單的話,人生還有什麽意義呢?
隨著和楊森的交往,楠楠越來越覺得楊森實在是個可怕的人。甚至,她有時候懷疑他根本就是個木頭人。
一開始,楠楠隻是以為他是個性格不健全的"人",但後來,她就覺得他連"人"都不是了-
2]
沒錯,楊森很帥,標準的明星型五官,稜角分明。可是,他的五官未免過於"稜角分明"了。他帥得很完美,完美得有些過分。完美的東西往往令人覺得不真實。楠楠就覺得楊森很"不真實",這主要表現在她每次和楊森約會告別後,都不能清晰地記得他的樣子。甚至有幾次,楠楠還刻意在約會的時候努力記住楊森的眼睛、鼻子、嘴巴,可隻要他一離開她的視線,他的樣子也立刻在楠楠的腦子裏變得莫若兩可。好在楠楠並沒有特別在意這種細節,我們本來就不會刻意留意那些我們自以為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比如五官。
其實最讓楠楠無法忍受的,是他的木訥,他的性格缺陷。
雖然楠楠正是因為他的木訥才喜歡他的,但她沒料到楊森的木訥水平如此之高,甚至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楊森說話從不拐彎,且言簡意賅,能用一個字表達的決不說兩個字。517ζ自從戀愛以來,他們之間所謂的約會,就是兩個人像木樁一樣坐著,或像木偶一樣默默散步,或像木雕一樣坐在自習室一起學習。若指望他甜言蜜語哄女朋友開心還不如指望天上掉餡餅更實際一些。
第三部分 第60節:no.7 榆木疙瘩(2)
即便如此,她還是努力隱忍著,希望自己的初戀不要如此短暫,如此虎頭蛇尾。
可事實上,楊森不僅僅是木訥那麽簡單,他有嚴重的性格缺陷。楊森的手機日日夜夜永遠開機從不離身,因為手機是他和母親聯絡的直接方式。他就像一個木製傀儡,事事聽從操縱者安排,從不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主見。那個操縱者就是楊森的母親。
比如,他和楠楠確定戀愛關係的第一天,他的母親就知道了楠楠所有的資料,甚至包括身高體重三圍;他每件事情都要問自己的母親,甚至包括今天穿什麽顏色的衣服以及吃什麽飯;他的每筆消費記錄都要向母親匯報,甚至包括請楠楠吃了一根1塊錢的雪糕,雪糕是什麽牌子,什麽口味,以及是在校內的小超市買的還是在校外的冷飲攤上買的。
楠楠本來是鐵了心要和他分手的,但她沒有。她像所有這個年紀的女孩一樣善良,一樣善於幻想,一樣喜歡看愛情小說。她不由自主把自己想像成了小說裏挽救男主人公的善良女主角,一心一意希望楊森能夠擺脫老巫婆母親的操控,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這種想法與愛情無關。因為那隻是楠楠自己的想法,而愛情是兩個人的。
那個時候,楠楠還認為楊森隻是個性格不健全的"人",但後來,楊森在她心裏連人都不是了。
那晚,楠楠和楊森像木偶一樣在學校的小樹林散步。當時,梧桐樹的葉子已經開始飄落,涼涼的秋風襲來,楠楠不禁打了寒戰,裹緊了外套,有些心疼地望著衣著單薄的楊森。楊森的麵孔在夜色裏顯得有些生硬,在寒風裏瑟瑟發抖。
他突然神經質地停下來,掏出手機,對著瑟瑟發抖的自己拍了張照片,然後把這張照片發給了某人。緊接著,他母親的電話就風風火火地打進來了。
楠楠隱約聽到他母親在電話裏激昂地責罵,而楊森則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般頻頻點頭。
"哦,知道了媽。我知道這種天氣該穿厚點的外套了。"他說。
"哦,穿藍色那件嗎?哦!"他又說。
"哦,黑色那件也可以?好,我知道了!"他繼續說。
那時,楠楠盯著凍得發抖的楊森,突然有了一種連她自己都覺得荒謬的猜測——他真的是活生生的人麽?如若是,又怎麽會冷暖不知呢?
</br>
楠楠聽到旁邊有幾個同學小聲議論,楊森果然是一塊木頭,木頭都怕火。
從那以後,楠楠就對這個被稱為木頭的怕火男生產生了莫名的興趣。
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小聲議論,都說楊森是一塊木頭。楠楠不吭聲,她隻是看著那個高大木訥的身影發呆,心底並不認同。
一個月後,楠楠做了楊森的女朋友,大家還是說楊森就是一塊木頭,她聽到後總是非常堅定地反駁:"誰說楊森是一塊木頭我就跟誰急!他不是一塊木頭!是四塊!""四塊"的意思,大致是說楊森的名字裏有四個"木"字吧。
楠楠每次這麽說的時候,語氣裏總是帶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怨恨,有點咬牙切齒的感覺。
於是,大家不再說楊森是一塊木頭了,說他是由四塊木頭組成的一堆木頭。楠楠依舊反駁,臉上帶著怨婦的神情:"他不是一堆普通的木頭,而是一堆榆木疙瘩。"
說實話,楠楠最初對楊森有好感,僅僅因為他的帥氣。在大學裏有個很帥的男朋友是件很有麵子的事;後來楠楠開始喜歡上他,是因為他木訥,帥哥多數花心,但木訥的帥哥就相對安全多了;再後來楠楠愛上他了,是因為他有錢。綜合這三點來評估,有一個帥氣又不花心還多金的男友,實在是件幸福的事情。這種極品男人,別說當男友了,就算用來結婚,也是個非常劃算的選擇。
可是,如果所有事情都像表麵上那麽簡單的話,人生還有什麽意義呢?
隨著和楊森的交往,楠楠越來越覺得楊森實在是個可怕的人。甚至,她有時候懷疑他根本就是個木頭人。
一開始,楠楠隻是以為他是個性格不健全的"人",但後來,她就覺得他連"人"都不是了-
2]
沒錯,楊森很帥,標準的明星型五官,稜角分明。可是,他的五官未免過於"稜角分明"了。他帥得很完美,完美得有些過分。完美的東西往往令人覺得不真實。楠楠就覺得楊森很"不真實",這主要表現在她每次和楊森約會告別後,都不能清晰地記得他的樣子。甚至有幾次,楠楠還刻意在約會的時候努力記住楊森的眼睛、鼻子、嘴巴,可隻要他一離開她的視線,他的樣子也立刻在楠楠的腦子裏變得莫若兩可。好在楠楠並沒有特別在意這種細節,我們本來就不會刻意留意那些我們自以為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比如五官。
其實最讓楠楠無法忍受的,是他的木訥,他的性格缺陷。
雖然楠楠正是因為他的木訥才喜歡他的,但她沒料到楊森的木訥水平如此之高,甚至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楊森說話從不拐彎,且言簡意賅,能用一個字表達的決不說兩個字。517ζ自從戀愛以來,他們之間所謂的約會,就是兩個人像木樁一樣坐著,或像木偶一樣默默散步,或像木雕一樣坐在自習室一起學習。若指望他甜言蜜語哄女朋友開心還不如指望天上掉餡餅更實際一些。
第三部分 第60節:no.7 榆木疙瘩(2)
即便如此,她還是努力隱忍著,希望自己的初戀不要如此短暫,如此虎頭蛇尾。
可事實上,楊森不僅僅是木訥那麽簡單,他有嚴重的性格缺陷。楊森的手機日日夜夜永遠開機從不離身,因為手機是他和母親聯絡的直接方式。他就像一個木製傀儡,事事聽從操縱者安排,從不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主見。那個操縱者就是楊森的母親。
比如,他和楠楠確定戀愛關係的第一天,他的母親就知道了楠楠所有的資料,甚至包括身高體重三圍;他每件事情都要問自己的母親,甚至包括今天穿什麽顏色的衣服以及吃什麽飯;他的每筆消費記錄都要向母親匯報,甚至包括請楠楠吃了一根1塊錢的雪糕,雪糕是什麽牌子,什麽口味,以及是在校內的小超市買的還是在校外的冷飲攤上買的。
楠楠本來是鐵了心要和他分手的,但她沒有。她像所有這個年紀的女孩一樣善良,一樣善於幻想,一樣喜歡看愛情小說。她不由自主把自己想像成了小說裏挽救男主人公的善良女主角,一心一意希望楊森能夠擺脫老巫婆母親的操控,擁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這種想法與愛情無關。因為那隻是楠楠自己的想法,而愛情是兩個人的。
那個時候,楠楠還認為楊森隻是個性格不健全的"人",但後來,楊森在她心裏連人都不是了。
那晚,楠楠和楊森像木偶一樣在學校的小樹林散步。當時,梧桐樹的葉子已經開始飄落,涼涼的秋風襲來,楠楠不禁打了寒戰,裹緊了外套,有些心疼地望著衣著單薄的楊森。楊森的麵孔在夜色裏顯得有些生硬,在寒風裏瑟瑟發抖。
他突然神經質地停下來,掏出手機,對著瑟瑟發抖的自己拍了張照片,然後把這張照片發給了某人。緊接著,他母親的電話就風風火火地打進來了。
楠楠隱約聽到他母親在電話裏激昂地責罵,而楊森則像個做錯事的孩子般頻頻點頭。
"哦,知道了媽。我知道這種天氣該穿厚點的外套了。"他說。
"哦,穿藍色那件嗎?哦!"他又說。
"哦,黑色那件也可以?好,我知道了!"他繼續說。
那時,楠楠盯著凍得發抖的楊森,突然有了一種連她自己都覺得荒謬的猜測——他真的是活生生的人麽?如若是,又怎麽會冷暖不知呢?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