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還是那座皇宮,不管發生過什麽,它依然巍峨挺拔的矗立在那,依舊莊嚴肅穆。
秋去冬來,金色的琉璃瓦上一夜之間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有些刺眼。
天還未亮,整個皇宮就已經忙碌了起來。
“皇爺,剛才太皇太後那邊派人來傳話,請您下了早朝去她老人家那裏用早膳。”巨大的梳妝鏡前,侯寶一邊給皇帝梳著頭發,一邊說道。
原本閉著眼養神的朱祁鎮睜開眼,微微皺眉,往常也是每日下了朝去仁壽宮,怎麽今日還派人來專門傳話?
“宮裏最近有事?”朱祁鎮問道。
“呃…奴婢昨日聽說,淮王殿下從江西給您和太皇太後專門送了幾筐蜜桔,還有就是今兒一大早越王殿下就遞了牌子,想進宮探望太皇太後她老人家。”
“哦?江西剛遭了災,又是冬天,他那還有蜜桔?”朱祁鎮眉頭一挑,心中冷笑:“這段日子光顧著處理白蓮教和賑災的事了,倒是沒顧得上他們。”
其實倒也不是朱祁鎮故意忘了此事,而是故意拖著,一是那幫禦史吵吵著非要嚴懲淮王、越王,二是他故意拖著不表態,就想嚇唬嚇唬他這兩位王叔,讓他們一直覺得頭上隨時會落下他這位皇帝的怒火。
果然,他們撐不住了。
不過讓朱祁鎮感興趣的是,這兩人一個送東西,一個進宮探望,時間拿捏的如此之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
“徐恭來了嗎?”朱祁鎮站起身,看了看殿外說道。
“徐大人已經候在殿外了。”
“讓他進來。”
“臣徐恭參見皇上。”書房內,徐恭恭敬的跪下行禮道。
“淮王、越王的事,錦衣衛查的怎麽樣了?”朱祁鎮麵無表情的問道。
徐恭一滯,他本來進宮是向皇帝稟報這些日子調查參與白蓮教勳貴大臣的結果的,沒想到皇帝居然問起了越王、淮王的事。
好在錦衣衛潛藏在兩個王宮中的暗探每隔半月都會傳迴消息,尤其是波陽縣的錦衣衛貪贓枉法被處理後,派去的新人很快就混進了王府,雖然不能進淮王的內宮,可探聽淮王的消息還是很容易的。
“迴皇上,淮王、越王這幾年的不法之事,錦衣衛都已整理在冊,您若需要,臣迴去後馬上送來。”徐恭有些忐忑的說道。
“不用了,”朱祁鎮走到窗邊,打開窗後,一股寒風吹進了屋內。
聽到“不用了”,徐恭暗暗鬆了口氣。
“去查查,這二人私下裏是否還有聯係。”朱祁鎮又冷聲道。
“臣遵旨。”
“這麽早進宮,有事?”朱祁鎮又道。
“是,”說罷,將一份奏疏舉過頭頂,又道:“皇上,這是最近錦衣衛調查的關於京中勳貴和大臣們參與白蓮教的結果。”
“放桌上吧,朕下了朝再看。”
等了一會,徐恭見皇帝沒有吩咐,於是行禮告退,退出了殿外。
今日是常朝,也稱作禦門聽政,說白了就是文武百官的露天大會。
朱元璋是個勤勞且異常自律的皇帝,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後繼之君都如他一樣,所以他留下一項“早中晚”三次朝會的規定。這項規定看起來很稀鬆平常,認真執行起來卻很難,它也成為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們不上朝怠政的直接原因。
你想想,淩晨三四點鍾普通老百姓都還在老婆孩子熱炕頭呢,苦逼的皇帝剛睡下沒多久就又要起床去上朝,而且還是天天如此,風雨無阻,沒有超強的毅力誰能受得了?
當然,受苦的不單單是皇帝,還有那些大臣,這些大臣起的更早,他們往往過了子時就要起來,頂著熊貓眼早早來到午門前候著,在寒風中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
若是夏天還好些,可是這大冬天的,簡直就是折磨人。
不光是時間太早,朝會的流程和任務也相當繁瑣繁重。
明朝的朝會議事的工作量非常大,硬性規定:每天各部要整理出185件國事拿到朝堂奏議。按照三省六部製的原則,朱元璋一天要和大臣討論1110件事項,試問古往今來的帝王,還有比明朝的皇帝更勤奮的嗎?
朱元璋是窮苦出身,什麽樣的苦都能吃,他立下的規矩自然能夠承受,明成祖朱棣也能勉為其難扛得住。以後朱家的兒孫大多生於皇宮,長於婦人之手,哪裏能受得了這種罪。
1498年弘治皇帝在位期間,有一天夜裏宮中失火,弘治皇帝一宿沒睡,打算取消次日的朝會,想好好休息一下,結果翰林學士一致不同意,弘治皇帝再三請求,都快用哀求的語氣了,翰林大學士們經過討論這才同意。弘治皇帝獲得休班一天的福利,百官卻沒有那麽幸運,仍然要到午門行朝見禮。
因為電視劇和學者斷章取義的影響,後人對明朝的皇帝存在很大的成見,認為明朝的皇帝大多不願意上朝,比如嘉靖皇帝二十五年不願意早朝,萬曆皇帝二十年躲在深宮等等,明朝皇帝抗拒早朝絕非他們懶惰,而是難以忍受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繁重規矩。
不光是皇帝感到身心疲憊,有些大臣也深感厭惡,比如大鴻儒李贄實在看不慣明朝的繁文縟節,已經官至姚安知府,索性掛印辭官歸隱。朱元璋立下的“三次朝會”的規矩,雖然強化對群臣的管理,但造成後代兒孫不堪繁重,所以明朝才會出現大量不願上朝的皇帝。
今天的禦門聽政,也是朱祁鎮親征朝鮮迴京後的第一次朝會,所以禮部早早就派人準備了。
在京凡是有資格的臣子早早就趕到了午門外,等候著朝會開始。
“哎…”去往太和門(現在稱奉天門)的路上,朱祁鎮連連唉聲歎氣,這種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剛當上皇帝時,還覺得挺新鮮,可這日子一長,身心俱疲,甚至他都有些心理陰影了。
“皇爺,可是身子不爽利?”狗腿子侯寶趕緊湊了過來關切的問道。
其實他這話是說給跟隨在龍輦旁的禮部糾儀官聽的,同時心中破口大罵:“你們這些狗官,沒見皇爺困的不行嗎,就不知道體恤一下皇爺,他還是個孩子。”
自家皇爺雖然生過幾次病,可也算是龍精虎猛,就是…就是這賴床的毛病有點讓人頭疼。
“朕沒事,”朱祁鎮歪著頭,看了看身側的幾個古板的禮部官員,無奈的說道。
心中一路腹誹著這毫無人性的早朝製度,卻又無可奈何,他敢確定,隻要他提出修改早朝時間,不用老太太揍他,就是前朝那幫翰林禦史就能噴的他無地自容。
一路想著,太和門到了。
秋去冬來,金色的琉璃瓦上一夜之間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積雪,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有些刺眼。
天還未亮,整個皇宮就已經忙碌了起來。
“皇爺,剛才太皇太後那邊派人來傳話,請您下了早朝去她老人家那裏用早膳。”巨大的梳妝鏡前,侯寶一邊給皇帝梳著頭發,一邊說道。
原本閉著眼養神的朱祁鎮睜開眼,微微皺眉,往常也是每日下了朝去仁壽宮,怎麽今日還派人來專門傳話?
“宮裏最近有事?”朱祁鎮問道。
“呃…奴婢昨日聽說,淮王殿下從江西給您和太皇太後專門送了幾筐蜜桔,還有就是今兒一大早越王殿下就遞了牌子,想進宮探望太皇太後她老人家。”
“哦?江西剛遭了災,又是冬天,他那還有蜜桔?”朱祁鎮眉頭一挑,心中冷笑:“這段日子光顧著處理白蓮教和賑災的事了,倒是沒顧得上他們。”
其實倒也不是朱祁鎮故意忘了此事,而是故意拖著,一是那幫禦史吵吵著非要嚴懲淮王、越王,二是他故意拖著不表態,就想嚇唬嚇唬他這兩位王叔,讓他們一直覺得頭上隨時會落下他這位皇帝的怒火。
果然,他們撐不住了。
不過讓朱祁鎮感興趣的是,這兩人一個送東西,一個進宮探望,時間拿捏的如此之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樣。
“徐恭來了嗎?”朱祁鎮站起身,看了看殿外說道。
“徐大人已經候在殿外了。”
“讓他進來。”
“臣徐恭參見皇上。”書房內,徐恭恭敬的跪下行禮道。
“淮王、越王的事,錦衣衛查的怎麽樣了?”朱祁鎮麵無表情的問道。
徐恭一滯,他本來進宮是向皇帝稟報這些日子調查參與白蓮教勳貴大臣的結果的,沒想到皇帝居然問起了越王、淮王的事。
好在錦衣衛潛藏在兩個王宮中的暗探每隔半月都會傳迴消息,尤其是波陽縣的錦衣衛貪贓枉法被處理後,派去的新人很快就混進了王府,雖然不能進淮王的內宮,可探聽淮王的消息還是很容易的。
“迴皇上,淮王、越王這幾年的不法之事,錦衣衛都已整理在冊,您若需要,臣迴去後馬上送來。”徐恭有些忐忑的說道。
“不用了,”朱祁鎮走到窗邊,打開窗後,一股寒風吹進了屋內。
聽到“不用了”,徐恭暗暗鬆了口氣。
“去查查,這二人私下裏是否還有聯係。”朱祁鎮又冷聲道。
“臣遵旨。”
“這麽早進宮,有事?”朱祁鎮又道。
“是,”說罷,將一份奏疏舉過頭頂,又道:“皇上,這是最近錦衣衛調查的關於京中勳貴和大臣們參與白蓮教的結果。”
“放桌上吧,朕下了朝再看。”
等了一會,徐恭見皇帝沒有吩咐,於是行禮告退,退出了殿外。
今日是常朝,也稱作禦門聽政,說白了就是文武百官的露天大會。
朱元璋是個勤勞且異常自律的皇帝,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後繼之君都如他一樣,所以他留下一項“早中晚”三次朝會的規定。這項規定看起來很稀鬆平常,認真執行起來卻很難,它也成為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們不上朝怠政的直接原因。
你想想,淩晨三四點鍾普通老百姓都還在老婆孩子熱炕頭呢,苦逼的皇帝剛睡下沒多久就又要起床去上朝,而且還是天天如此,風雨無阻,沒有超強的毅力誰能受得了?
當然,受苦的不單單是皇帝,還有那些大臣,這些大臣起的更早,他們往往過了子時就要起來,頂著熊貓眼早早來到午門前候著,在寒風中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
若是夏天還好些,可是這大冬天的,簡直就是折磨人。
不光是時間太早,朝會的流程和任務也相當繁瑣繁重。
明朝的朝會議事的工作量非常大,硬性規定:每天各部要整理出185件國事拿到朝堂奏議。按照三省六部製的原則,朱元璋一天要和大臣討論1110件事項,試問古往今來的帝王,還有比明朝的皇帝更勤奮的嗎?
朱元璋是窮苦出身,什麽樣的苦都能吃,他立下的規矩自然能夠承受,明成祖朱棣也能勉為其難扛得住。以後朱家的兒孫大多生於皇宮,長於婦人之手,哪裏能受得了這種罪。
1498年弘治皇帝在位期間,有一天夜裏宮中失火,弘治皇帝一宿沒睡,打算取消次日的朝會,想好好休息一下,結果翰林學士一致不同意,弘治皇帝再三請求,都快用哀求的語氣了,翰林大學士們經過討論這才同意。弘治皇帝獲得休班一天的福利,百官卻沒有那麽幸運,仍然要到午門行朝見禮。
因為電視劇和學者斷章取義的影響,後人對明朝的皇帝存在很大的成見,認為明朝的皇帝大多不願意上朝,比如嘉靖皇帝二十五年不願意早朝,萬曆皇帝二十年躲在深宮等等,明朝皇帝抗拒早朝絕非他們懶惰,而是難以忍受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繁重規矩。
不光是皇帝感到身心疲憊,有些大臣也深感厭惡,比如大鴻儒李贄實在看不慣明朝的繁文縟節,已經官至姚安知府,索性掛印辭官歸隱。朱元璋立下的“三次朝會”的規矩,雖然強化對群臣的管理,但造成後代兒孫不堪繁重,所以明朝才會出現大量不願上朝的皇帝。
今天的禦門聽政,也是朱祁鎮親征朝鮮迴京後的第一次朝會,所以禮部早早就派人準備了。
在京凡是有資格的臣子早早就趕到了午門外,等候著朝會開始。
“哎…”去往太和門(現在稱奉天門)的路上,朱祁鎮連連唉聲歎氣,這種日子什麽時候是個頭啊,剛當上皇帝時,還覺得挺新鮮,可這日子一長,身心俱疲,甚至他都有些心理陰影了。
“皇爺,可是身子不爽利?”狗腿子侯寶趕緊湊了過來關切的問道。
其實他這話是說給跟隨在龍輦旁的禮部糾儀官聽的,同時心中破口大罵:“你們這些狗官,沒見皇爺困的不行嗎,就不知道體恤一下皇爺,他還是個孩子。”
自家皇爺雖然生過幾次病,可也算是龍精虎猛,就是…就是這賴床的毛病有點讓人頭疼。
“朕沒事,”朱祁鎮歪著頭,看了看身側的幾個古板的禮部官員,無奈的說道。
心中一路腹誹著這毫無人性的早朝製度,卻又無可奈何,他敢確定,隻要他提出修改早朝時間,不用老太太揍他,就是前朝那幫翰林禦史就能噴的他無地自容。
一路想著,太和門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