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話題有點沉重,孫太後莞爾一笑道,“聽說你讓人通知了敬事房,身邊不需要太監伺候?隻留了些宮女和那個楊老三?”
朱祁鎮一愣,隨即尷尬的笑道:“是,兒子看那些太監確實心煩的緊,所以就打發了他們,留一個護衛近身伺候平時也可練練武,強身健體。”
“你自小身子弱,跟著侍衛練武強身健體沒錯,但你還在長身體的年紀,還未大婚,要懂得節製……”一句話,說的朱祁鎮臉紅心跳。
“母後,兒子……記住了。”看著兒子羞紅了臉,孫太後會心一笑。
母子二人又說了會話,朱祁鎮便告辭,坐著禦輦迴到了奉天殿。
奉天殿是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是一個左,右,前,東,西布局的綜合建築群,恢弘壯麗。可惜在後世被焚毀,到清初時以奉天殿為藍本,在它的基礎上新蓋了一座,取名“太和殿”。
奉天殿裏,鍾鳴鼓樂喧天,殿內擺滿了宴席,皇帝登基,自然要於百官同賀,以示皇家恩典。
皇帝不來,宴席不開。眾人都是和自己相交甚好的竊竊私語。
“閣老,新君即位,普天同慶,可陛下在詔書上也沒有言明國策,我等臣子心裏沒個章程啊。”戶部尚書王佐對楊士奇小聲的說道。
“沒有即是有!”楊士奇一句摸不著頭腦的迴答噎得王佐差點背過氣去。
“老狐狸,嘴可真緊。一點口風都不漏。”王佐暗罵了一句,端起酒杯喝了起來。
你們心裏沒章程,老夫心裏就有章程?小皇帝剛即位,什麽脾性都沒摸透,要什麽國策章程?再說,後宮還有老太太坐鎮。
聽說皇帝曾經向太皇太後提議垂簾聽政,這可不行,若皇帝朝會上提出,必須反對,這位太皇太後不僅精明,而且政治手腕和魄力不遜於他丈夫仁宗皇帝。若她代皇帝處理國政,那內閣不就是個擺設,先帝任命的輔政大臣不就形同虛設?再過幾年皇帝親政,那他們這些老臣更沒用了。
不行,宴會後必須和另外幾人通通氣,還有都察院那些頭鐵的禦史,若皇帝讓後宮幹政,必須抬出祖製反對……
“陛下駕到!”隨著楊老三一聲粗壯雄渾的唱喝聲傳進殿內,原本熱熱鬧鬧的大殿瞬間落針可聞。
朱祁鎮邁著四方步走了進來。“臣等恭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一陣叩拜山唿萬歲震的奉天殿嗡嗡作響。
“眾愛卿平身。”朱祁鎮坐定後,一臉笑意的朗聲說道。
這時一個太監端著一個紋龍金絲盤走到禦階下站定,楊老三走下去端起來恭敬的端到朱祁鎮麵前,三隻蟠龍金杯乘著清澈的禦酒。
朱祁鎮端起一杯,台下的殿內的臣子們也趕緊端起酒杯,等著皇帝發話。
“諸位愛卿,今天朕榮登大寶,這第一杯酒,諸愛卿和朕一道,敬先帝培育之恩。”說完,雙手捧著金杯一歪,杯中禦酒灑在丹漆禦階上。
眾人趕緊一起跟隨。“陛下純孝,臣等感激涕零。”
“這第二杯酒,朕……敬天下百姓和那些為國戍守邊關的將士們。”
眾人一愣,流程不對啊?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想想也是,天下百姓供養皇室,國朝百萬將士守土衛國,皇帝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文臣倒是沒什麽,而一側的武將們已經感動的不能自已,這十幾年來,文臣勢力漸重,武將有被這些遭瘟的書生壓一頭的趨勢,陛下應是有意抬高我等武人地位啊。
“這第三杯嘛……”朱祁鎮環顧一周,頓了頓,看著翹首企盼的文臣們,朱祁鎮心中一陣發笑,“眾位這幾日辛苦了,朕敬你們!”說完,一飲而盡。
“皇帝竟然沒有提我們?這算怎麽迴事?”看看一旁精神抖擻的武將們,頓時心裏有些醋意。
眾人喝完酒,依舊沒有落座。這時,朱祁鎮落座後,說道:“楊再興,宣旨。”
“陛下口諭,重臣接旨。”
大殿內的群臣立刻跪下。
“先帝壯誌未酬而中道崩殂,朕五內俱焚,悲戚不能自已。常思過往,先帝音容笑貌猶在耳畔。朕以總角之年繼承大統,誠惶誠恐,如履薄冰,夜不能寐。”
“然,朕於治國之道尚有不足,恐累天下臣民。朕思先祖創業之艱難,念民生之維艱,朕唯有謹慎省身,精研治國之道,方上不負祖宗之盼,下不負天下黎民之供養。”
“今特召知天下臣民,凡軍國大事,著內閣於六部報於太皇太後處決斷,朕在側修習之。”
話音剛落,大殿內哄的一聲炸開了鍋,首先反應過來內閣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人跪下道:“陛下,臣等萬萬不能奉召啊。皇明祖訓有製:後宮不得幹政啊。請陛下收迴成命啊……”
右側的武將還在懵懂中,左側的一群文臣跪滿了一地。
看著一幫文臣在那裏哭諫,表演。朱祁鎮心裏一陣冷笑。
“若朕不收迴呢?”朱祁鎮饒有興趣的把玩著手裏的金筷,淡淡的說道。
群臣一愣,不收迴?皇帝想幹嘛?他這是置祖製於不顧了?
這時,都察院左都禦史劉觀大聲道:“陛下,後宮幹政,於國不祥啊。漢之呂後篡權,唐之武氏篡唐,後宮幹政曆來都是國之大患啊,請陛下三思而後行。”說完,捶胸頓足,聲淚俱下,像是被人捏住了命門一般。
又有幾個頭鐵的禦史跪拜道:“陛下,劉大人所言極是,望陛下以史為鑒,惕勵自省,切不可自誤啊……”
“那你們倒是說說,朕該如何呢?”朱祁鎮道。
眾人一聽,有門,皇帝到底是年輕,心智不堅。
“請陛下收迴成命,謹遵祖訓!”楊榮帶頭說道。
眾人跟著附和。
“朕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大明的天下姓什麽?”朱祁鎮冷冷的盯著楊榮道。
“自然姓朱。”楊榮想都沒想迴道。
“楊士奇,你是當朝大學士,聽聞你對《左傳》研究頗深,朕再問你,何為君父之命不校?”
楊士奇暗道不好,這句話出自《左傳:僖公五年》,當時重耳因為得罪了僖公決定逃跑,有人拉住他說既然有誤會和大王說清楚得到諒解就好了,為什麽要逃跑,重耳說:君父之命不校。意思是說,我忠於我的王,他雖然錯了,但是他的命令我不敢違抗,還是逃跑吧!
於是後世很多忠君為國文人都很喜歡這句話,來表現自己的風骨。
朱祁鎮的意思很明顯,你們不是天天滿口忠君為國嘛,你們不是天天把聖人之言掛在嘴上嗎,既然古人之言是治國大道,那朕即使錯了,也無可厚非,要麽你辭官走人,不然,你就別想著違抗我的命令。和皇帝對抗,你就是不忠不孝之徒,你有什麽臉麵惶惶然立於朝堂之上?
說白了一句話,不聽話就滾,聽話懂事的人一大堆。朕分分鍾就能替換了你們。
朱祁鎮一愣,隨即尷尬的笑道:“是,兒子看那些太監確實心煩的緊,所以就打發了他們,留一個護衛近身伺候平時也可練練武,強身健體。”
“你自小身子弱,跟著侍衛練武強身健體沒錯,但你還在長身體的年紀,還未大婚,要懂得節製……”一句話,說的朱祁鎮臉紅心跳。
“母後,兒子……記住了。”看著兒子羞紅了臉,孫太後會心一笑。
母子二人又說了會話,朱祁鎮便告辭,坐著禦輦迴到了奉天殿。
奉天殿是舉行重大典禮和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是一個左,右,前,東,西布局的綜合建築群,恢弘壯麗。可惜在後世被焚毀,到清初時以奉天殿為藍本,在它的基礎上新蓋了一座,取名“太和殿”。
奉天殿裏,鍾鳴鼓樂喧天,殿內擺滿了宴席,皇帝登基,自然要於百官同賀,以示皇家恩典。
皇帝不來,宴席不開。眾人都是和自己相交甚好的竊竊私語。
“閣老,新君即位,普天同慶,可陛下在詔書上也沒有言明國策,我等臣子心裏沒個章程啊。”戶部尚書王佐對楊士奇小聲的說道。
“沒有即是有!”楊士奇一句摸不著頭腦的迴答噎得王佐差點背過氣去。
“老狐狸,嘴可真緊。一點口風都不漏。”王佐暗罵了一句,端起酒杯喝了起來。
你們心裏沒章程,老夫心裏就有章程?小皇帝剛即位,什麽脾性都沒摸透,要什麽國策章程?再說,後宮還有老太太坐鎮。
聽說皇帝曾經向太皇太後提議垂簾聽政,這可不行,若皇帝朝會上提出,必須反對,這位太皇太後不僅精明,而且政治手腕和魄力不遜於他丈夫仁宗皇帝。若她代皇帝處理國政,那內閣不就是個擺設,先帝任命的輔政大臣不就形同虛設?再過幾年皇帝親政,那他們這些老臣更沒用了。
不行,宴會後必須和另外幾人通通氣,還有都察院那些頭鐵的禦史,若皇帝讓後宮幹政,必須抬出祖製反對……
“陛下駕到!”隨著楊老三一聲粗壯雄渾的唱喝聲傳進殿內,原本熱熱鬧鬧的大殿瞬間落針可聞。
朱祁鎮邁著四方步走了進來。“臣等恭迎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一陣叩拜山唿萬歲震的奉天殿嗡嗡作響。
“眾愛卿平身。”朱祁鎮坐定後,一臉笑意的朗聲說道。
這時一個太監端著一個紋龍金絲盤走到禦階下站定,楊老三走下去端起來恭敬的端到朱祁鎮麵前,三隻蟠龍金杯乘著清澈的禦酒。
朱祁鎮端起一杯,台下的殿內的臣子們也趕緊端起酒杯,等著皇帝發話。
“諸位愛卿,今天朕榮登大寶,這第一杯酒,諸愛卿和朕一道,敬先帝培育之恩。”說完,雙手捧著金杯一歪,杯中禦酒灑在丹漆禦階上。
眾人趕緊一起跟隨。“陛下純孝,臣等感激涕零。”
“這第二杯酒,朕……敬天下百姓和那些為國戍守邊關的將士們。”
眾人一愣,流程不對啊?不過轉念一想,也就釋然,想想也是,天下百姓供養皇室,國朝百萬將士守土衛國,皇帝這樣做也無可厚非。
文臣倒是沒什麽,而一側的武將們已經感動的不能自已,這十幾年來,文臣勢力漸重,武將有被這些遭瘟的書生壓一頭的趨勢,陛下應是有意抬高我等武人地位啊。
“這第三杯嘛……”朱祁鎮環顧一周,頓了頓,看著翹首企盼的文臣們,朱祁鎮心中一陣發笑,“眾位這幾日辛苦了,朕敬你們!”說完,一飲而盡。
“皇帝竟然沒有提我們?這算怎麽迴事?”看看一旁精神抖擻的武將們,頓時心裏有些醋意。
眾人喝完酒,依舊沒有落座。這時,朱祁鎮落座後,說道:“楊再興,宣旨。”
“陛下口諭,重臣接旨。”
大殿內的群臣立刻跪下。
“先帝壯誌未酬而中道崩殂,朕五內俱焚,悲戚不能自已。常思過往,先帝音容笑貌猶在耳畔。朕以總角之年繼承大統,誠惶誠恐,如履薄冰,夜不能寐。”
“然,朕於治國之道尚有不足,恐累天下臣民。朕思先祖創業之艱難,念民生之維艱,朕唯有謹慎省身,精研治國之道,方上不負祖宗之盼,下不負天下黎民之供養。”
“今特召知天下臣民,凡軍國大事,著內閣於六部報於太皇太後處決斷,朕在側修習之。”
話音剛落,大殿內哄的一聲炸開了鍋,首先反應過來內閣楊榮、楊士奇、楊溥等人跪下道:“陛下,臣等萬萬不能奉召啊。皇明祖訓有製:後宮不得幹政啊。請陛下收迴成命啊……”
右側的武將還在懵懂中,左側的一群文臣跪滿了一地。
看著一幫文臣在那裏哭諫,表演。朱祁鎮心裏一陣冷笑。
“若朕不收迴呢?”朱祁鎮饒有興趣的把玩著手裏的金筷,淡淡的說道。
群臣一愣,不收迴?皇帝想幹嘛?他這是置祖製於不顧了?
這時,都察院左都禦史劉觀大聲道:“陛下,後宮幹政,於國不祥啊。漢之呂後篡權,唐之武氏篡唐,後宮幹政曆來都是國之大患啊,請陛下三思而後行。”說完,捶胸頓足,聲淚俱下,像是被人捏住了命門一般。
又有幾個頭鐵的禦史跪拜道:“陛下,劉大人所言極是,望陛下以史為鑒,惕勵自省,切不可自誤啊……”
“那你們倒是說說,朕該如何呢?”朱祁鎮道。
眾人一聽,有門,皇帝到底是年輕,心智不堅。
“請陛下收迴成命,謹遵祖訓!”楊榮帶頭說道。
眾人跟著附和。
“朕問你們一個問題,這大明的天下姓什麽?”朱祁鎮冷冷的盯著楊榮道。
“自然姓朱。”楊榮想都沒想迴道。
“楊士奇,你是當朝大學士,聽聞你對《左傳》研究頗深,朕再問你,何為君父之命不校?”
楊士奇暗道不好,這句話出自《左傳:僖公五年》,當時重耳因為得罪了僖公決定逃跑,有人拉住他說既然有誤會和大王說清楚得到諒解就好了,為什麽要逃跑,重耳說:君父之命不校。意思是說,我忠於我的王,他雖然錯了,但是他的命令我不敢違抗,還是逃跑吧!
於是後世很多忠君為國文人都很喜歡這句話,來表現自己的風骨。
朱祁鎮的意思很明顯,你們不是天天滿口忠君為國嘛,你們不是天天把聖人之言掛在嘴上嗎,既然古人之言是治國大道,那朕即使錯了,也無可厚非,要麽你辭官走人,不然,你就別想著違抗我的命令。和皇帝對抗,你就是不忠不孝之徒,你有什麽臉麵惶惶然立於朝堂之上?
說白了一句話,不聽話就滾,聽話懂事的人一大堆。朕分分鍾就能替換了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