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之上方才蒙上一層薄雪,未給周遭添肅蕭,反倒是讓那不遠處的亭台更增幾分別樣顏色,來此的文人騷客、遊人員外絡繹不絕,隻叫附近做買賣的小販門麵上早早掛上更勝新年時的喜悅容。


    自從宋五嫂的魚羹在官家那裏都掛了名,臨安城裏照著葫蘆畫瓢的便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起來,就算是質量參差不齊,也從沒有少過慕名而來的遊人。


    “據說湖南那家做出來的魚羹最像當年的味道。”手中的地經已經被這開口之人標畫的看不清上麵原有的文字,隻餘下標點位置的墨點,叫人指點著說那些打聽來的消息。


    “聽聞是天目山上的筍、金華府的火腿,再搭配上這西湖裏頭的鱖魚,皆是那原汁原味,最為正宗的原料,遊湖時嚐上一碗,鹹香之餘,熱氣騰騰,豈不是妙哉?”


    同行的遊人顯然是被說動,二人欣然而往,排在那冗長的人流之末,等到續了棉花的冬衣都從與二人保暖之用,成了寒風所穿的衣裳,也才向前挪動了不足二十步。


    “不若多加些錢,從那已經買到的人手中勻一份來嚐嚐罷?”仟仟尛哾


    二人的雅興早就被消磨一空,現下裏隻想著從(黃牛黨)手裏買來一份,品鑒一番,也算是不虛此行:“也好,若是再等下去,這好時光便白白浪費去了。”


    許是沒有經過艱辛的苦等,錢花過了,二人便也對這魚羹到底是何味道性質缺缺起來,方才還拿著地經誇這魚羹之人帶著失望喟歎一聲:“到底不似前人詩中所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梭千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慈蓮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慈蓮笙並收藏一梭千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