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羅多德走進了廚房,用燭台點燃了各處的油燈。
電力局早在三天前就停供了他家的供電,因為那張拖欠三個月之久的電力欠費賬單。
作為一名著名的曆史學家,在樞機會執政教皇國時期,他就因為卓越的曆史學造詣得到過當時的最高執政者——西塞羅大主教的誇讚,稱他為“機械時代的曆史之父”,並享譽西方諸國。
按理說獲得過如此高的曆史學界地位,不應該把日子過得連電費都交不起,但是記住,希羅多德主修的是西方曆史學。
在戰爭爆發前,或許可以為他帶來不錯的收入和讚譽。
但是戰爭已經來到了第二個星曆年,曆史學並不能為西方人的戰爭帶來一丁點幫助和優勢,所以在日漸式微的態勢下。
希羅多德和他的榮譽,被不容置疑的、毫不留情地拋棄了!就像丟掉一個垃圾那樣簡單。
聽說過那個笑話嗎?
一個國家爆發了戰爭。
征兵的軍官來到了一所大學裏,想要征集一批急缺的兵員,來自不同專業的年輕人想要參軍去往危險的前線報效國家。
學生a:我是物理專業的!我希望參軍報效祖國!
軍官瞪大眼睛,連忙擺手拒絕:不!你要留在這裏!用你的物理知識報效祖國!
學生b:我是化工專業的,我也希望參軍!
軍官把人趕走:你在實驗室裏也能為國爭光!
學生c:我是機械維修專業的,我想……
軍官不耐煩的說道:你就留在後方維修車輛吧。
學生d:我是文科生,主修曆史……
這個學生話還沒說完,兩名膀大腰圓的士兵就把他抬起丟進了卡車,一起的還有一套軍裝和一份已經蓋了章的入伍通知。
軍官眉開眼笑:你就是我們需要的人!為國參軍吧!
當曠日持久的戰爭壓迫的一個國家喘不過氣時,所有可以用上的一切人力資源都會被安排上最能為戰爭帶來用途的崗位。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隻有經曆過戰爭的人才知道前線的殘酷,身經百戰的老兵也無法保證下一個死去的會不會是自己,更何況是剛剛來到戰場的新兵,能頑強活過一個禮拜的。
那就是老兵了。
整個國家、整個世界都在為戰爭這麽一個目標服務。
曆史學家不在被需要了。
等需要他們記錄、寫下這段曆史的時候,那也已經是戰後了,那時候才會有人去聽他們講述、談論這段令人悲痛的曆史。
但是現在,沒人理睬。
這也讓希羅多德的經濟條件變得極其貧困,原來的那些文學創作協會紛紛倒閉。
國家急需能夠創造出槍支彈藥的工廠作坊,而不是印刷出無用紙張的報社,除了國家和大家族掌握的那幾家輿論巨頭依舊印刷一份份報紙掌控輿論和消息。
其餘千奇百怪的報社小印刷廠都被取締,成為了兵工廠。
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希羅多德隻能依靠以前攢下的榮譽換來一份為市政廳撰寫口號的不穩定工作,以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可這點收入,比起日漸高漲的物價和短缺的物資相比,也僅僅能讓他不被餓死和凍死。
“現在連煤炭都快不夠了。”
希羅多德搖了搖頭,打算將不多的碎煤炭留著,然後開始給烤爐添撿來的木柴。
接著又去找出了兩塊昨天吃剩的小麥麵包,切去了因放置過久而變硬的外殼。
這些零碎的麵包屑並沒有浪費,而是被希羅多德放在了積灰的角落,或許不多時便會被老鼠偷走,它們也挺饑餓的。
“看看還剩了些什麽?”
希羅多德從空曠的儲藏室裏找出了一些幹酪和已經少得可憐的煙熏肉,苦笑一聲後,他削下蟬翼般的薄片,一層一層碼在麵包上。最後從壇子裏夾出了一根醃黃瓜,豎著對半切開,各放半塊。
放在烤爐上烘烤,幹酪逐漸融化,滲進了麵包內部的空隙中。幾分鍾後,他把烤好後的麵包用刀切成了便於食用的小塊。
就算是如此艱苦,人也會在其中苦中作樂,熏肉、奶酪、酸黃瓜和麵包真是一個奇妙的組合:“雖然麵包是昨天的,烤得有點幹了,但真的真的很美味。”
沒有任何戰前的貴族禮儀,一口氣囫圇吞咽將這些食物全吃完了之後,希羅多德隨意地擦了擦嘴,然後戴上了眼鏡。
開始了他的——研究。
是的,沒有任何經費,任何幫助,僅僅是他個人發起並自己獨立實施的一項大研究。
希羅多德,他從小在西方與東方世界的對立、敵意中長大成人,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戰爭從他們的祖先那輩人就開始了,現在他也親身品嚐了戰爭的惡果。
他絞盡腦汁想要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麽“這兩個世界——歐羅巴和神州——會發生戰爭”?主導著兩個世界的教皇國人和大夏人,必須鬥個你死我活嗎?
什麽原因?
前兩次世界級的大陸戰爭沒有任何一個西方曆史學家能夠找到真正的原因,東方世界的曆史學家怎麽想的,他並不知道,所以隻能他自己來尋找這個答案。
電力局早在三天前就停供了他家的供電,因為那張拖欠三個月之久的電力欠費賬單。
作為一名著名的曆史學家,在樞機會執政教皇國時期,他就因為卓越的曆史學造詣得到過當時的最高執政者——西塞羅大主教的誇讚,稱他為“機械時代的曆史之父”,並享譽西方諸國。
按理說獲得過如此高的曆史學界地位,不應該把日子過得連電費都交不起,但是記住,希羅多德主修的是西方曆史學。
在戰爭爆發前,或許可以為他帶來不錯的收入和讚譽。
但是戰爭已經來到了第二個星曆年,曆史學並不能為西方人的戰爭帶來一丁點幫助和優勢,所以在日漸式微的態勢下。
希羅多德和他的榮譽,被不容置疑的、毫不留情地拋棄了!就像丟掉一個垃圾那樣簡單。
聽說過那個笑話嗎?
一個國家爆發了戰爭。
征兵的軍官來到了一所大學裏,想要征集一批急缺的兵員,來自不同專業的年輕人想要參軍去往危險的前線報效國家。
學生a:我是物理專業的!我希望參軍報效祖國!
軍官瞪大眼睛,連忙擺手拒絕:不!你要留在這裏!用你的物理知識報效祖國!
學生b:我是化工專業的,我也希望參軍!
軍官把人趕走:你在實驗室裏也能為國爭光!
學生c:我是機械維修專業的,我想……
軍官不耐煩的說道:你就留在後方維修車輛吧。
學生d:我是文科生,主修曆史……
這個學生話還沒說完,兩名膀大腰圓的士兵就把他抬起丟進了卡車,一起的還有一套軍裝和一份已經蓋了章的入伍通知。
軍官眉開眼笑:你就是我們需要的人!為國參軍吧!
當曠日持久的戰爭壓迫的一個國家喘不過氣時,所有可以用上的一切人力資源都會被安排上最能為戰爭帶來用途的崗位。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
隻有經曆過戰爭的人才知道前線的殘酷,身經百戰的老兵也無法保證下一個死去的會不會是自己,更何況是剛剛來到戰場的新兵,能頑強活過一個禮拜的。
那就是老兵了。
整個國家、整個世界都在為戰爭這麽一個目標服務。
曆史學家不在被需要了。
等需要他們記錄、寫下這段曆史的時候,那也已經是戰後了,那時候才會有人去聽他們講述、談論這段令人悲痛的曆史。
但是現在,沒人理睬。
這也讓希羅多德的經濟條件變得極其貧困,原來的那些文學創作協會紛紛倒閉。
國家急需能夠創造出槍支彈藥的工廠作坊,而不是印刷出無用紙張的報社,除了國家和大家族掌握的那幾家輿論巨頭依舊印刷一份份報紙掌控輿論和消息。
其餘千奇百怪的報社小印刷廠都被取締,成為了兵工廠。
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希羅多德隻能依靠以前攢下的榮譽換來一份為市政廳撰寫口號的不穩定工作,以賺取一些微薄的收入。
可這點收入,比起日漸高漲的物價和短缺的物資相比,也僅僅能讓他不被餓死和凍死。
“現在連煤炭都快不夠了。”
希羅多德搖了搖頭,打算將不多的碎煤炭留著,然後開始給烤爐添撿來的木柴。
接著又去找出了兩塊昨天吃剩的小麥麵包,切去了因放置過久而變硬的外殼。
這些零碎的麵包屑並沒有浪費,而是被希羅多德放在了積灰的角落,或許不多時便會被老鼠偷走,它們也挺饑餓的。
“看看還剩了些什麽?”
希羅多德從空曠的儲藏室裏找出了一些幹酪和已經少得可憐的煙熏肉,苦笑一聲後,他削下蟬翼般的薄片,一層一層碼在麵包上。最後從壇子裏夾出了一根醃黃瓜,豎著對半切開,各放半塊。
放在烤爐上烘烤,幹酪逐漸融化,滲進了麵包內部的空隙中。幾分鍾後,他把烤好後的麵包用刀切成了便於食用的小塊。
就算是如此艱苦,人也會在其中苦中作樂,熏肉、奶酪、酸黃瓜和麵包真是一個奇妙的組合:“雖然麵包是昨天的,烤得有點幹了,但真的真的很美味。”
沒有任何戰前的貴族禮儀,一口氣囫圇吞咽將這些食物全吃完了之後,希羅多德隨意地擦了擦嘴,然後戴上了眼鏡。
開始了他的——研究。
是的,沒有任何經費,任何幫助,僅僅是他個人發起並自己獨立實施的一項大研究。
希羅多德,他從小在西方與東方世界的對立、敵意中長大成人,東方人和西方人的戰爭從他們的祖先那輩人就開始了,現在他也親身品嚐了戰爭的惡果。
他絞盡腦汁想要解答一個問題:為什麽“這兩個世界——歐羅巴和神州——會發生戰爭”?主導著兩個世界的教皇國人和大夏人,必須鬥個你死我活嗎?
什麽原因?
前兩次世界級的大陸戰爭沒有任何一個西方曆史學家能夠找到真正的原因,東方世界的曆史學家怎麽想的,他並不知道,所以隻能他自己來尋找這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