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尼塞王國,它是占據了北方浩瀚冰原的超級大國。
強大的實力一度被西方諸國稱為“北方的霸主”。
第三次大陸戰爭爆發前,得益於十字禁衛軍在與東方的戰爭中不斷被消耗,葉尼塞王國在西方聯盟內的影響力逐步提高,隱隱有壓過教皇帝國的意味。
尤其是在十字禁衛軍再次在聯合戰爭期間深陷與查理曼人的戰爭沼澤當中時,葉尼塞王國的沙皇意識到,他們的機會來了。
兩百年之久的和平條約被葉尼塞王國單方麵撕毀,五十萬軍隊越過了邊境,僅用不到一個月,數百年曆史的法羅王國宣告滅亡,全境納入葉尼塞的版圖。
聯盟內的一個王國被滅國,還是被曾經的盟友所滅。
但沒有國家敢出來反對。
這一時期,葉尼塞王國獨霸北方一地,國力和軍力達到了頂峰,實力位居聯盟第二。
沙皇伊凡四世也做起了他的帝國夢,他的國家已經擁有了成為葉尼塞帝國的底氣,當然也有了做新的聯盟領袖的資本。
沙皇幻想著教皇帝國與大夏帝國及其盟國們在戰爭中打個天翻地覆,打個兩敗俱傷。
然後他一聲令下,數百萬精銳的葉尼塞戰士如猛虎下山般,以摧枯拉朽之勢將葉尼塞帝國的忍冬旗幟插在這些國家的首都,臣服在他一人的統治之下。
在伊凡四世的藍圖裏,葉尼塞帝國將是新的世界霸主,而他,伊凡·羅曼諾夫。
就是世界的統治者。
可就是伊凡·羅曼諾夫想要開始自己的統治之路時。
第三次大陸戰爭突然爆發了。
他原以為會打個你死我活的兩大霸主,最後卻相安無事,邊境線上甚至沒有增加一丁點兒軍隊,彷佛是在開玩笑一樣。
但戰爭確實已經爆發了,波及全世界的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光是互相宣戰,各國就花費了好幾天去互噴、撤離大使館。
可是夏國人的軍隊呢?
夏軍沒有出現在教皇帝國的邊境,也沒有在新羅馬帝國的邊境,那他們到底在哪?
沙皇攤開地圖仔細一看,哦,原來在我的遠東。
伊凡四世:???
夏軍衝我來了!?
幾乎是毫無征兆的,剛在查理曼地區打了一仗的夏軍沒有繼續在西線開戰,而是將全國大半的軍隊部署在了遠東邊境。
戰端一開,七百多萬夏軍如入無人之境,僅半天就撕開了葉尼塞王國苦心經營多年的遠東邊境防線,五十萬軍隊覆滅。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夏軍三路齊進,數百萬遠東軍被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遠東全境大半落入夏軍之手。
沙皇緊急從西方抽調全國精銳和包圍首都的王國近衛軍進入遠東支援,並立即進行全國總動員,才勉強在新西伯利亞戰線控製住了全麵潰敗的遠東局勢。
成功的拖到了寒冷的北極嚴冬季節,有了喘息之機。
但現在,葉尼塞王國也因此國力大減,軍隊損失慘重,遠東幾乎盡喪夏國人之手。
伊凡四世不得已隻能向翡冷翠求援,放棄與其爭霸。
葉尼塞人的輝煌隻維持了短短的幾個月,就被洛陽的那位,一拳打入了萬劫不複當中。
伊凡·羅曼諾夫的帝國夢,也化作泡影,煙消雲散了。
此刻的葉尼塞軍隊,更是如同殘破不堪的破房子。
等著夏軍踢上最後一腳,然後在塵土飛揚裏轟然倒塌。
但沙皇此時在幾乎要亡國的危機中,展現出來了其獨有的狠辣和不顧一切的瘋狂。
國家經濟因為巨額的戰爭軍費麵臨崩潰?
那就掠奪法羅人的財富!壓榨出法羅人的最後一枚金幣,沙皇甚至連自己人的錢也不放過,加征稅收,強征糧食補充軍隊,逼迫商人繳納大量的商業稅、讓農民把除了口糧之外的糧食無償獻給國家,可留下的所謂的口糧卻不夠農民一家活命,但在征糧隊的槍口逼迫下,葉尼塞農民隻能照做。
這樣做勉強維持了軍隊的開支,靠著壓榨農業得來的糧食,葉尼塞王國的重工業和軍工業不至於陷入停滯的狀態中。
但這樣粗暴的做法,顯然不能夠解決危機,短暫的維持過後將是危機加重的大崩潰。
屆時國內經濟徹底崩盤,爆發動亂,沙皇隻能通過武力鎮壓和軍隊管控來控製內亂。
但葉尼塞王國的眾多危機之中,國內的經濟危機隻是其中危險係數最小的……全國總動員開始已經三個多月,大量成年男性應征入伍,放棄了原有崗位,前往前線作戰,雖然緩解了軍隊兵員不足的危機,卻使得國內各種產業失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工廠麵臨沒有勞動力進行生產的危機,連生產武器彈藥的兵工廠也是如此。
不得已,沙皇政府隻能讓老人孩童和婦女頂替這些空缺的崗位,讓老弱病殘婦孺來生產前線急需的武器彈藥和補給。
而且,因為軍隊和國家工業占用大量的糧食生產,城市糧食也隨著麵臨短缺,葉尼塞王國全境的各市政廳不得不頒布戰時法案,由市政人員管控、分配糧食等物資配給,縮減物資供應。
可葉尼塞人的苦難並止於此,為了作戰,前線軍隊的將領甚至將大量沒有任何訓練的平民組成軍隊用簡陋的武器去衝擊堅固的夏軍陣地,發動自殺式衝鋒。
這種命令的目的甚至隻是為了多消耗夏軍的一些彈藥。
而平民,不管你是老人還是孩子或是女人,一旦接到葉軍下達的戰時充軍法令,必須義無反顧的加入軍隊去和夏軍作戰,違抗者會被以叛國的罪名處死。
沙皇的意圖很簡單,他要葉尼塞王國的每一座城市都變成夏軍的絞肉機,他要城市裏的軍隊和平民都成為拿起武器與夏軍消耗的戰士,不管你是軍人還是平民百姓,男人還是女人,老人還是孩童,隻要你是葉尼塞王國統治下的人,你就得拿起槍和敵人拚命!
這種軍令被嚴格執行,在葉尼塞軍隊全軍推行,任何後退的人都會被沙皇的督戰隊和近衛部隊射殺,並且全家視為叛國者,罰沒所有家產,連坐流放。
或是和逃兵等各種違抗軍令的人一起,充入“戰時緩刑大隊”,成為供前線隨意消耗的炮灰,用來填雷場,充當消耗品。
如此嚴苛的命令也並不是完全被執行,不同於近衛軍部隊的百分百執行,其他葉尼塞軍隊尤其是遠東軍,很多也會不忍執行這樣殘忍的軍令,但換成直接效忠於沙皇本人的近衛軍部隊的話,這種軍令會被毫無保留的執行下去,對待葉尼塞人是如此,對葉尼塞王國和遠東其他民族更是嚴苛至極,能對自己人狠,更別提外族人。
在新西伯利亞戰場,不知多少遠東人被強行充軍。
他們穿著舊軍袍,就好像是從死屍身上扒下來的。
發起衝鋒時,隻有前麵的一部分人拿著槍,其他人都是赤手空拳,或者拿著裝有五發子彈的彈夾,運氣好的能分到一個手榴彈,但大多數人什麽都沒有……等前麵拿槍的死了,後麵的人上去撿起死人的槍,然後繼續衝鋒……更多的人,可能上戰場前,甚至到死時,都沒有放過一槍……
他們衝擊的是當時世界上裝備最先進、軍事素養最優良的夏國軍隊,大夏與葉尼塞兩國軍事體係上的巨大代差,注定遠東人的決死衝鋒是徒勞無功的。
夏軍的狙擊手會瞄準拿著手榴彈的人,一旦擊中,他們一個可以帶走周圍一大群人的生命……無論哪方麵,這樣的衝鋒根本無從解決葉尼塞軍隊的失敗。
或許,幾萬人甚至是十幾萬人的不要命,能夠在局部戰爭中取得一些出乎意料的戰術性勝利,但在整體戰略上,就算是幾十萬遠東人一起不要命,也根本無法挽救葉尼塞王國正在走向失敗的定局,他們用生命換來的,隻是讓這個王國晚一點兒走進冰雪的墓中,人海戰術阻擋不了七百萬夏軍。
可這些人到底是付出了生命,無論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遠東人都獻出了他們所剩下的、唯一珍貴的東西——生命。
在新西伯利亞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這一漫長戰線上,幾十萬遠東人曝屍荒野,葉尼塞人沒有管他們,任由其屍橫遍野,被野狗撕咬吞食,他們甚至覺得這些屍體說不定能對夏軍造成一些麻煩,畢竟這麽多屍體,會滋生瘟疫的。
“這可真是……人間地獄!”
來自北線一名夏軍的評價。
強大的實力一度被西方諸國稱為“北方的霸主”。
第三次大陸戰爭爆發前,得益於十字禁衛軍在與東方的戰爭中不斷被消耗,葉尼塞王國在西方聯盟內的影響力逐步提高,隱隱有壓過教皇帝國的意味。
尤其是在十字禁衛軍再次在聯合戰爭期間深陷與查理曼人的戰爭沼澤當中時,葉尼塞王國的沙皇意識到,他們的機會來了。
兩百年之久的和平條約被葉尼塞王國單方麵撕毀,五十萬軍隊越過了邊境,僅用不到一個月,數百年曆史的法羅王國宣告滅亡,全境納入葉尼塞的版圖。
聯盟內的一個王國被滅國,還是被曾經的盟友所滅。
但沒有國家敢出來反對。
這一時期,葉尼塞王國獨霸北方一地,國力和軍力達到了頂峰,實力位居聯盟第二。
沙皇伊凡四世也做起了他的帝國夢,他的國家已經擁有了成為葉尼塞帝國的底氣,當然也有了做新的聯盟領袖的資本。
沙皇幻想著教皇帝國與大夏帝國及其盟國們在戰爭中打個天翻地覆,打個兩敗俱傷。
然後他一聲令下,數百萬精銳的葉尼塞戰士如猛虎下山般,以摧枯拉朽之勢將葉尼塞帝國的忍冬旗幟插在這些國家的首都,臣服在他一人的統治之下。
在伊凡四世的藍圖裏,葉尼塞帝國將是新的世界霸主,而他,伊凡·羅曼諾夫。
就是世界的統治者。
可就是伊凡·羅曼諾夫想要開始自己的統治之路時。
第三次大陸戰爭突然爆發了。
他原以為會打個你死我活的兩大霸主,最後卻相安無事,邊境線上甚至沒有增加一丁點兒軍隊,彷佛是在開玩笑一樣。
但戰爭確實已經爆發了,波及全世界的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戰,光是互相宣戰,各國就花費了好幾天去互噴、撤離大使館。
可是夏國人的軍隊呢?
夏軍沒有出現在教皇帝國的邊境,也沒有在新羅馬帝國的邊境,那他們到底在哪?
沙皇攤開地圖仔細一看,哦,原來在我的遠東。
伊凡四世:???
夏軍衝我來了!?
幾乎是毫無征兆的,剛在查理曼地區打了一仗的夏軍沒有繼續在西線開戰,而是將全國大半的軍隊部署在了遠東邊境。
戰端一開,七百多萬夏軍如入無人之境,僅半天就撕開了葉尼塞王國苦心經營多年的遠東邊境防線,五十萬軍隊覆滅。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夏軍三路齊進,數百萬遠東軍被打得潰不成軍,節節敗退。
遠東全境大半落入夏軍之手。
沙皇緊急從西方抽調全國精銳和包圍首都的王國近衛軍進入遠東支援,並立即進行全國總動員,才勉強在新西伯利亞戰線控製住了全麵潰敗的遠東局勢。
成功的拖到了寒冷的北極嚴冬季節,有了喘息之機。
但現在,葉尼塞王國也因此國力大減,軍隊損失慘重,遠東幾乎盡喪夏國人之手。
伊凡四世不得已隻能向翡冷翠求援,放棄與其爭霸。
葉尼塞人的輝煌隻維持了短短的幾個月,就被洛陽的那位,一拳打入了萬劫不複當中。
伊凡·羅曼諾夫的帝國夢,也化作泡影,煙消雲散了。
此刻的葉尼塞軍隊,更是如同殘破不堪的破房子。
等著夏軍踢上最後一腳,然後在塵土飛揚裏轟然倒塌。
但沙皇此時在幾乎要亡國的危機中,展現出來了其獨有的狠辣和不顧一切的瘋狂。
國家經濟因為巨額的戰爭軍費麵臨崩潰?
那就掠奪法羅人的財富!壓榨出法羅人的最後一枚金幣,沙皇甚至連自己人的錢也不放過,加征稅收,強征糧食補充軍隊,逼迫商人繳納大量的商業稅、讓農民把除了口糧之外的糧食無償獻給國家,可留下的所謂的口糧卻不夠農民一家活命,但在征糧隊的槍口逼迫下,葉尼塞農民隻能照做。
這樣做勉強維持了軍隊的開支,靠著壓榨農業得來的糧食,葉尼塞王國的重工業和軍工業不至於陷入停滯的狀態中。
但這樣粗暴的做法,顯然不能夠解決危機,短暫的維持過後將是危機加重的大崩潰。
屆時國內經濟徹底崩盤,爆發動亂,沙皇隻能通過武力鎮壓和軍隊管控來控製內亂。
但葉尼塞王國的眾多危機之中,國內的經濟危機隻是其中危險係數最小的……全國總動員開始已經三個多月,大量成年男性應征入伍,放棄了原有崗位,前往前線作戰,雖然緩解了軍隊兵員不足的危機,卻使得國內各種產業失去了大量的勞動力,工廠麵臨沒有勞動力進行生產的危機,連生產武器彈藥的兵工廠也是如此。
不得已,沙皇政府隻能讓老人孩童和婦女頂替這些空缺的崗位,讓老弱病殘婦孺來生產前線急需的武器彈藥和補給。
而且,因為軍隊和國家工業占用大量的糧食生產,城市糧食也隨著麵臨短缺,葉尼塞王國全境的各市政廳不得不頒布戰時法案,由市政人員管控、分配糧食等物資配給,縮減物資供應。
可葉尼塞人的苦難並止於此,為了作戰,前線軍隊的將領甚至將大量沒有任何訓練的平民組成軍隊用簡陋的武器去衝擊堅固的夏軍陣地,發動自殺式衝鋒。
這種命令的目的甚至隻是為了多消耗夏軍的一些彈藥。
而平民,不管你是老人還是孩子或是女人,一旦接到葉軍下達的戰時充軍法令,必須義無反顧的加入軍隊去和夏軍作戰,違抗者會被以叛國的罪名處死。
沙皇的意圖很簡單,他要葉尼塞王國的每一座城市都變成夏軍的絞肉機,他要城市裏的軍隊和平民都成為拿起武器與夏軍消耗的戰士,不管你是軍人還是平民百姓,男人還是女人,老人還是孩童,隻要你是葉尼塞王國統治下的人,你就得拿起槍和敵人拚命!
這種軍令被嚴格執行,在葉尼塞軍隊全軍推行,任何後退的人都會被沙皇的督戰隊和近衛部隊射殺,並且全家視為叛國者,罰沒所有家產,連坐流放。
或是和逃兵等各種違抗軍令的人一起,充入“戰時緩刑大隊”,成為供前線隨意消耗的炮灰,用來填雷場,充當消耗品。
如此嚴苛的命令也並不是完全被執行,不同於近衛軍部隊的百分百執行,其他葉尼塞軍隊尤其是遠東軍,很多也會不忍執行這樣殘忍的軍令,但換成直接效忠於沙皇本人的近衛軍部隊的話,這種軍令會被毫無保留的執行下去,對待葉尼塞人是如此,對葉尼塞王國和遠東其他民族更是嚴苛至極,能對自己人狠,更別提外族人。
在新西伯利亞戰場,不知多少遠東人被強行充軍。
他們穿著舊軍袍,就好像是從死屍身上扒下來的。
發起衝鋒時,隻有前麵的一部分人拿著槍,其他人都是赤手空拳,或者拿著裝有五發子彈的彈夾,運氣好的能分到一個手榴彈,但大多數人什麽都沒有……等前麵拿槍的死了,後麵的人上去撿起死人的槍,然後繼續衝鋒……更多的人,可能上戰場前,甚至到死時,都沒有放過一槍……
他們衝擊的是當時世界上裝備最先進、軍事素養最優良的夏國軍隊,大夏與葉尼塞兩國軍事體係上的巨大代差,注定遠東人的決死衝鋒是徒勞無功的。
夏軍的狙擊手會瞄準拿著手榴彈的人,一旦擊中,他們一個可以帶走周圍一大群人的生命……無論哪方麵,這樣的衝鋒根本無從解決葉尼塞軍隊的失敗。
或許,幾萬人甚至是十幾萬人的不要命,能夠在局部戰爭中取得一些出乎意料的戰術性勝利,但在整體戰略上,就算是幾十萬遠東人一起不要命,也根本無法挽救葉尼塞王國正在走向失敗的定局,他們用生命換來的,隻是讓這個王國晚一點兒走進冰雪的墓中,人海戰術阻擋不了七百萬夏軍。
可這些人到底是付出了生命,無論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遠東人都獻出了他們所剩下的、唯一珍貴的東西——生命。
在新西伯利亞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這一漫長戰線上,幾十萬遠東人曝屍荒野,葉尼塞人沒有管他們,任由其屍橫遍野,被野狗撕咬吞食,他們甚至覺得這些屍體說不定能對夏軍造成一些麻煩,畢竟這麽多屍體,會滋生瘟疫的。
“這可真是……人間地獄!”
來自北線一名夏軍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