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是高尚者的墓碑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強極必辱,物極必反。
軍事上是天才,卻在政治上是白癡的人太多了。
很遺憾,作為新羅馬帝國皇帝兼西方世界軍事聯盟元老之一,以及彌賽亞宗教神權統治的堅定支持者和忠誠擁護者的查士丁尼七世,明顯二者都不具備。
曆數他統治下的新羅馬帝國的對外戰爭,除了最初吞並了幾個加起來人口都不足一百萬的城邦國家,其餘的對外軍事行動都是以新羅馬軍的慘敗結束。
星曆1888年1月3日,因與錫蘭國的紅水銀貿易爭端,新羅馬帝國不宣而戰,動員海、陸軍二十五萬,悍然入侵錫蘭國。
星曆1888年1月31日,大夏皇廷不再與教皇國進行外交斡旋,宣布與西方徹底決裂。
2月1日,在接到臣屬國錫蘭的求援後,大夏帝國與西方列國宣戰,並以炎淩源中將為錫蘭戰場指揮官,調動十萬國防軍及南海艦隊第三分艦隊支援錫蘭國。
4月3日,經過查理曼王國與葉尼塞王國的調停,雙方簽訂五國停戰協定,宣告正式停戰,錫蘭戰爭以新羅馬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新羅馬軍傷亡二十萬人。
同一時間,新羅馬帝國丟失邊境重鎮伊斯曼市。
星曆1889年8月16日,世界大戰全麵爆發,戰爭持續至今,新羅馬帝國節節敗退,丟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損失了大約五分之二的軍隊,局勢岌岌可危。
可就是這軍事上的慘敗,也不足以讓查士丁尼七世懊悔他的愚蠢,在政治上他強壓前線將領,戰敗的將軍被他用鐵錘砸死,如此苛刻致使將領們陽奉陰違,發往首都的戰報充滿了謊言。
私吞聯盟物資、扣押盟國資金、搜刮民財……種種行為使得新羅馬帝國在政治和外交上舉步維艱,拜占庭帝國倒戈進攻新羅馬帝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真正體現查士丁尼七世愚蠢的是新羅馬海決戰,他的無能和蠢,連博爾吉亞一世都開始考慮這個盟友的價值。
保存實力,消極應戰。
致使教皇帝國海軍戰敗,海軍艦艇損失殆盡,大型軍艦全沉了海,三十萬南十字禁衛軍陣亡,西大洋製海權喪失。
曾經,新羅馬帝國是教皇帝國最忠誠的盟友,如今,卻是成了聯盟的拖油瓶。
查士丁尼七世,他的野心已經遠遠超過了能力,這注定使他成為尼祿那樣的皇帝,再一次把羅馬人的國家推向深淵。
而這個時代的羅馬人,已經不具備建立新的王朝的可能,從羅馬人自己放棄羅馬城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在具備了。
想當初,在查士丁尼成為新羅馬帝國皇帝的那一年,鐵之教皇還沒有對抗樞機會的實力,楚子璿也隻是大夏祁王而不是大夏帝皇,威廉二世、狄奧多西一世、塞利姆一世都沒有登上權力的巔峰。
而查士丁尼卻早已經掌握了新羅馬帝國的權力,在這個國家他擁有絕對的統治力。
相比於他們,查士丁尼本有大把的時間,但是七年過去了,當世界大戰的炮火響徹世界時,他和他的國家卻完全沒有準備好。
更要命的是,查士丁尼七世接受不了這一點,在他的構想裏,新羅馬帝國至少得是歐羅巴東大陸的霸主,而他也絕不會屈居於隆·博爾吉亞、楚子璿等人之下。
他對於戰爭,和通過戰爭所建立的功業有著執著的追求。
正如新羅馬帝國的元帥凱塞林所說:“查士丁尼並不是要這要那,他想要的就是戰爭,即使通過和平方式能夠達到他所要求的兩倍,他也不會要。”
但這份野心,已然超出了他個人能力的極限,也超出了新羅馬帝國這個國家的極限。
新羅馬人一度相信了查士丁尼所描繪的夢,相信了這個男人就是他們所需要的皇帝。
他們跟著他衝上戰場,卻一瞬間就碰到頭破血流。
人們這才發現,查士丁尼七世不是凱撒大帝,就如同新羅馬帝國不是神聖羅馬帝國。
……
翡冷翠,聖·雪佛公墓。
聖·雪佛公墓是翡冷翠最大的墓地,是為了紀念守衛彌賽亞聖教死去的聖徒而建造。
一百年前,到現在。
那些為彌賽亞而魂歸天國的人,都埋葬在這裏。
今天,這裏又多了許多墳墓。
他們全部來自南十字禁衛軍,因守衛彌賽亞而死。
不是所有人都能葬在聖·雪佛公墓,不然,光是新羅馬海一戰,這裏就要多上三十萬座墳墓了。
夕照下,聖·雪佛墓地裏成千上萬的十字架仿佛死亡的森林。
密密麻麻看不到活人的氣息。
墓地的另一邊,是莊嚴宏大的西斯廷大教堂。
曾經這裏是國家的權力所在,如今也隻是個教堂。
風從海上來,迴旋在如林的十字架中,低低訴說。
翡冷翠的天空,夕照如血,將一切都塗上了濃烈的色彩,仿佛一幅精美絕倫的油畫。
“神忠誠的仆人:英嘉·博爾吉亞安眠於此。”
蒂諾·博爾吉亞把頭靠在墓碑上低聲祈禱了很久。
“如果按照宗教造詣,教皇這個位子本該是你的。”隆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
“不。”蒂諾·博爾吉亞出言道,聲音低沉而傷感。
隻聽他嘶啞的嗓音,堅定地說道:“這個國家真正需要的,不是我,而是你。”
“我?”隆那寒冷的嗓音說道:“那些老頭子需要一個對抗東方的執行者罷了。”
蒂諾·博爾吉亞沉默了幾秒鍾。
“隆,我說的是這個國家需要你,那些已經死掉的人,他們代表不了這個國家。”
他一字一句的說。
“這個國家要毀滅了。”
“沒人能看出來,因為這個國家的統治在西方世界裏,根深蒂固,就像東方世界的禮製,似乎沒有崩塌的可能。”
“但一個國家的毀滅不隻是從表象來看的,在這個國家的骨子裏,根子裏……”
“它已經爛了。”
“說的好啊。”隆眼中閃過一絲淡然,“在東方世界,大夏帝皇已經重建了禮製。”
蒂諾·博爾吉亞輕輕地道:“我們的國家也需要一個人,來重建這個腐朽之國度。”
“隆·博爾吉亞,你願成為這個先驅者嗎?我,蒂諾·博爾吉亞也願意相信您,一個新世界的先驅者,會成為這個腐朽的國家裏……一個與眾不同的君主。”
與眾不同的君主?
隆思考了一會兒,說:“蒂諾,那個君主不會是我。但我告訴你,我會為那個與眾不同的君主掃平一切的阻礙。”
蒂諾深深吸入一口氣。
好半晌沒有說話。
隆,你到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畢竟,你給他的名字……是君王的名字啊。
但無所謂了。
這個國家,必須要推到重來。
既然已經選定了未來的君主,現在就該他們這些舊時代的人,來掃清障礙了。
可惜,英嘉,我的兒子。
蒂諾·博爾吉亞輕輕撫摸著那冰涼刺骨的十字架。
你隻能永遠躺在墳墓裏了。
原本那個新世界裏,我也給你留有一席之地的。
可大海把你帶走了。
平複心情後,蒂諾·博爾吉亞看向那個鋼鐵般堅挺的男人,隆也看著他,久久不語。
蒂諾·博爾吉亞再次嘶啞地開口,這一次,他的這句話顯得更加真誠:“蒂諾·博爾吉亞。”
“為您效勞。”
強極必辱,物極必反。
軍事上是天才,卻在政治上是白癡的人太多了。
很遺憾,作為新羅馬帝國皇帝兼西方世界軍事聯盟元老之一,以及彌賽亞宗教神權統治的堅定支持者和忠誠擁護者的查士丁尼七世,明顯二者都不具備。
曆數他統治下的新羅馬帝國的對外戰爭,除了最初吞並了幾個加起來人口都不足一百萬的城邦國家,其餘的對外軍事行動都是以新羅馬軍的慘敗結束。
星曆1888年1月3日,因與錫蘭國的紅水銀貿易爭端,新羅馬帝國不宣而戰,動員海、陸軍二十五萬,悍然入侵錫蘭國。
星曆1888年1月31日,大夏皇廷不再與教皇國進行外交斡旋,宣布與西方徹底決裂。
2月1日,在接到臣屬國錫蘭的求援後,大夏帝國與西方列國宣戰,並以炎淩源中將為錫蘭戰場指揮官,調動十萬國防軍及南海艦隊第三分艦隊支援錫蘭國。
4月3日,經過查理曼王國與葉尼塞王國的調停,雙方簽訂五國停戰協定,宣告正式停戰,錫蘭戰爭以新羅馬帝國的失敗而告終,新羅馬軍傷亡二十萬人。
同一時間,新羅馬帝國丟失邊境重鎮伊斯曼市。
星曆1889年8月16日,世界大戰全麵爆發,戰爭持續至今,新羅馬帝國節節敗退,丟失了三分之一的國土,損失了大約五分之二的軍隊,局勢岌岌可危。
可就是這軍事上的慘敗,也不足以讓查士丁尼七世懊悔他的愚蠢,在政治上他強壓前線將領,戰敗的將軍被他用鐵錘砸死,如此苛刻致使將領們陽奉陰違,發往首都的戰報充滿了謊言。
私吞聯盟物資、扣押盟國資金、搜刮民財……種種行為使得新羅馬帝國在政治和外交上舉步維艱,拜占庭帝國倒戈進攻新羅馬帝國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真正體現查士丁尼七世愚蠢的是新羅馬海決戰,他的無能和蠢,連博爾吉亞一世都開始考慮這個盟友的價值。
保存實力,消極應戰。
致使教皇帝國海軍戰敗,海軍艦艇損失殆盡,大型軍艦全沉了海,三十萬南十字禁衛軍陣亡,西大洋製海權喪失。
曾經,新羅馬帝國是教皇帝國最忠誠的盟友,如今,卻是成了聯盟的拖油瓶。
查士丁尼七世,他的野心已經遠遠超過了能力,這注定使他成為尼祿那樣的皇帝,再一次把羅馬人的國家推向深淵。
而這個時代的羅馬人,已經不具備建立新的王朝的可能,從羅馬人自己放棄羅馬城的那一刻起,他們就不在具備了。
想當初,在查士丁尼成為新羅馬帝國皇帝的那一年,鐵之教皇還沒有對抗樞機會的實力,楚子璿也隻是大夏祁王而不是大夏帝皇,威廉二世、狄奧多西一世、塞利姆一世都沒有登上權力的巔峰。
而查士丁尼卻早已經掌握了新羅馬帝國的權力,在這個國家他擁有絕對的統治力。
相比於他們,查士丁尼本有大把的時間,但是七年過去了,當世界大戰的炮火響徹世界時,他和他的國家卻完全沒有準備好。
更要命的是,查士丁尼七世接受不了這一點,在他的構想裏,新羅馬帝國至少得是歐羅巴東大陸的霸主,而他也絕不會屈居於隆·博爾吉亞、楚子璿等人之下。
他對於戰爭,和通過戰爭所建立的功業有著執著的追求。
正如新羅馬帝國的元帥凱塞林所說:“查士丁尼並不是要這要那,他想要的就是戰爭,即使通過和平方式能夠達到他所要求的兩倍,他也不會要。”
但這份野心,已然超出了他個人能力的極限,也超出了新羅馬帝國這個國家的極限。
新羅馬人一度相信了查士丁尼所描繪的夢,相信了這個男人就是他們所需要的皇帝。
他們跟著他衝上戰場,卻一瞬間就碰到頭破血流。
人們這才發現,查士丁尼七世不是凱撒大帝,就如同新羅馬帝國不是神聖羅馬帝國。
……
翡冷翠,聖·雪佛公墓。
聖·雪佛公墓是翡冷翠最大的墓地,是為了紀念守衛彌賽亞聖教死去的聖徒而建造。
一百年前,到現在。
那些為彌賽亞而魂歸天國的人,都埋葬在這裏。
今天,這裏又多了許多墳墓。
他們全部來自南十字禁衛軍,因守衛彌賽亞而死。
不是所有人都能葬在聖·雪佛公墓,不然,光是新羅馬海一戰,這裏就要多上三十萬座墳墓了。
夕照下,聖·雪佛墓地裏成千上萬的十字架仿佛死亡的森林。
密密麻麻看不到活人的氣息。
墓地的另一邊,是莊嚴宏大的西斯廷大教堂。
曾經這裏是國家的權力所在,如今也隻是個教堂。
風從海上來,迴旋在如林的十字架中,低低訴說。
翡冷翠的天空,夕照如血,將一切都塗上了濃烈的色彩,仿佛一幅精美絕倫的油畫。
“神忠誠的仆人:英嘉·博爾吉亞安眠於此。”
蒂諾·博爾吉亞把頭靠在墓碑上低聲祈禱了很久。
“如果按照宗教造詣,教皇這個位子本該是你的。”隆的聲音一如既往的平靜。
“不。”蒂諾·博爾吉亞出言道,聲音低沉而傷感。
隻聽他嘶啞的嗓音,堅定地說道:“這個國家真正需要的,不是我,而是你。”
“我?”隆那寒冷的嗓音說道:“那些老頭子需要一個對抗東方的執行者罷了。”
蒂諾·博爾吉亞沉默了幾秒鍾。
“隆,我說的是這個國家需要你,那些已經死掉的人,他們代表不了這個國家。”
他一字一句的說。
“這個國家要毀滅了。”
“沒人能看出來,因為這個國家的統治在西方世界裏,根深蒂固,就像東方世界的禮製,似乎沒有崩塌的可能。”
“但一個國家的毀滅不隻是從表象來看的,在這個國家的骨子裏,根子裏……”
“它已經爛了。”
“說的好啊。”隆眼中閃過一絲淡然,“在東方世界,大夏帝皇已經重建了禮製。”
蒂諾·博爾吉亞輕輕地道:“我們的國家也需要一個人,來重建這個腐朽之國度。”
“隆·博爾吉亞,你願成為這個先驅者嗎?我,蒂諾·博爾吉亞也願意相信您,一個新世界的先驅者,會成為這個腐朽的國家裏……一個與眾不同的君主。”
與眾不同的君主?
隆思考了一會兒,說:“蒂諾,那個君主不會是我。但我告訴你,我會為那個與眾不同的君主掃平一切的阻礙。”
蒂諾深深吸入一口氣。
好半晌沒有說話。
隆,你到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畢竟,你給他的名字……是君王的名字啊。
但無所謂了。
這個國家,必須要推到重來。
既然已經選定了未來的君主,現在就該他們這些舊時代的人,來掃清障礙了。
可惜,英嘉,我的兒子。
蒂諾·博爾吉亞輕輕撫摸著那冰涼刺骨的十字架。
你隻能永遠躺在墳墓裏了。
原本那個新世界裏,我也給你留有一席之地的。
可大海把你帶走了。
平複心情後,蒂諾·博爾吉亞看向那個鋼鐵般堅挺的男人,隆也看著他,久久不語。
蒂諾·博爾吉亞再次嘶啞地開口,這一次,他的這句話顯得更加真誠:“蒂諾·博爾吉亞。”
“為您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