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曆1889年10月5日,陰。
時有小雨,冬季接近了。
剛剛傍晚,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對於忙碌一天的人們來說,點上一盞煤油燈,坐在小桌前小酌一杯,談論著白天的收獲,亦或者是倒頭就睡。
可對於軍人來說。
黑夜,意味著死亡。
晉城,貫穿全國的中山鐵路上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中山國的邊境重鎮。
晉城此刻人流匆匆,汽車和戰車的轟鳴聲,騾馬的嘈雜聲混合著疲憊的喘息。
大街上到處都是奔走的警察和醫生,還有隨處可見的傷兵,穿著破爛的隊伍在街道上穿過,與全副武裝、軍容肅然的部隊錯開,那是開赴前線的軍隊,這是從前線撤下來休整的軍隊。
除了黑夜,一切都如白晝。
傷痛的呻吟,不是熱鬧,反而是一種悲涼,是一種莫名的肅穆和哀傷。
昨天,中山國集結了三十萬軍隊,突然襲擊了奧斯曼帝國的邊境重鎮,蘇勒斯塔。
奧斯曼軍人的抵抗異常頑劣,依靠城防和八萬人的部隊一直拚死作戰,慘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兩天的進攻沒有白費,雖然損失了七千多名士兵,但在大夏空軍的幫助下,中山軍依舊擊潰了奧軍的外圍城防,並且攻入了蘇勒斯塔城內,但奧軍顯然不打斷放棄防守,巷戰開始了。
戰事的僵持讓原誠感到心煩,他可不是來和奧斯曼人拚消耗的,戰局不利,大夏帝國可不會給中山軍充足的時間,延誤了戰事,第一個開刀的就是他!
於是,原誠也顧不得保存實力了,緊急從王都調來了他的嫡係部隊——一字曰心衝鋒隊。
原誠的北方方麵軍被調去了遠東跟隨夏軍作戰,原誠一下子失去了六十萬主力部隊的指揮權,國內隻剩下五十萬常備軍和五萬一字曰心衝鋒隊。
而奧斯曼帝國,常備軍隊超過一百萬,動員後更是擁有三百多萬軍隊,僅憑中山國的體量是無法滅亡奧斯曼帝國的,但是原誠依舊進行了這場戰爭。
並且,為表忠心,原誠不惜代價的同奧斯曼軍隊血戰。
因為原誠知道,雖然名義上進攻奧斯曼帝國的主力是中山軍,但是其實還得依靠夏軍,奧斯曼帝國是打通前往東東查理曼王國最快也是最近的通道。
衛輝騰元帥不是隔岸觀火的,西線的夏軍,將是原誠滅亡奧斯曼帝國最好的助力。
可想要夏軍出兵,時機未到。
原誠知道,前期的戰鬥隻能由中山軍來完成,不然,就算中山軍把血流幹了。
也未必等得到夏軍。
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西方聯盟國內部互相猜忌、勾心鬥角,大夏帝國也未必完全信任自己的屬國。
畢竟,北海帝國背叛大夏帝國的先例近在眼前,而明麵上一個陣營的屬國實則擔心自己在戰後被大夏帝國吞並。
暗地裏不可能做到同仇敵愾。
中山國剛被敲打,原誠雖然放棄了對中山國統治權,打算戰後並入大夏帝國。
但原誠有了新的心眼。
他和大夏帝皇要了鎮守西域的條件,中山國近在東方,根本無法逃脫大夏帝國的掌控,可是西域不同,就像教皇國想要發動聖戰占領東方世界一樣。
西方準備設立東方總督管轄東方世界,大夏帝國占領西方世界,顯然不能直接劃入帝國中央管控,一個戰後的西方世界,將是一個巨大的累贅、包袱。
所以,成立較為自治的軍政機構管轄西方世界在原誠看來是必然的,而這就是他的機會,脫離大夏掌控的機會。
自治,割據一方。
與原誠同樣有小心思的弗洛伊德也顯然有了相同的打算,他們本就不是自願綁上大夏這輛同全世界對抗的戰車。
背叛。
自然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當然,至少暫時他們還是同一陣營的盟國,沒有大夏帝國,他們也幹不過西方聯盟,更別提在歐羅巴搞割據了。
所以,在背叛前。
這份微妙的關係不會被打破。
……
暮色下,中山軍泥流一般沿著中山鐵路的兩側向西湧動,連綿至黑暗的盡頭。
全國的軍隊都在向西前進,隻因為大夏帝皇的一句話:“朕,要西征。”
匆匆的身影前方,黑暗的西方天際,不時爆發出冷冽的閃光,斷續照亮著陰沉的雲底,隱隱夾雜著隆隆的轟鳴。
那裏,就是蘇勒斯塔。
它正在承受著東方大炮的蹂躪,做最後的掙紮。
“嗚嗚——”
鐵軌上的雨珠震顫著,承載著一列沉重的蒸汽火車,正由東向西怪嘯著疾馳。
這是一列滿載物資和軍隊的軍用列車,整整一百一十節車皮,裏麵是一字曰心衝鋒隊第三師第九步兵團的官兵。
他們是衝鋒隊的先鋒,奉命開赴蘇勒斯塔,支援那裏的友軍。
三十幾名士兵擠在同一節悶罐車裏,盡管有冷風不斷的從縫隙和通風口裏吹進來,可擁擠的車廂裏還是有些憋悶。
地板上鋪了一層枯草,大部士兵們或臥或蜷,伴隨著車輪與鐵軌清脆的碰撞聲休息著。
車廂裏有兩盞煤油燈,一盞燈掛在頂棚中央,隨著蒸汽列車的行駛有節奏的晃動,灑出幾片昏黃的光芒,在斑駁的鐵皮車廂壁上有節奏的跳躍著。
另一盞擺在車廂一端的地板上,幾個人盤腿圍坐。
“達到指定位置後,我軍以一輛坦克為一個作戰單位,每輛坦克配三十名士兵,逐步推進,層層蠶食奧軍的陣地。”上校軍銜的軍官指著地圖說道。
“國主給我們的命令是一天之內必須拿下蘇勒斯塔,不惜一切代價,我們第三師是衝在最前麵的部隊,傷亡不會小。”另一名軍官說:“夏軍會為我們提供空中支援,但不會出動地麵部隊,他們離這最近的部隊也在三百公裏之外。”
“國主從大夏那裏借來了阿修羅部隊,甲胄騎士會幫我們清除奧斯曼人的機動甲胄,所以我們隻需要幹掉那些步兵就夠了。”上校說道:“帝皇萬歲!”
“帝皇萬歲!”
時有小雨,冬季接近了。
剛剛傍晚,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對於忙碌一天的人們來說,點上一盞煤油燈,坐在小桌前小酌一杯,談論著白天的收獲,亦或者是倒頭就睡。
可對於軍人來說。
黑夜,意味著死亡。
晉城,貫穿全國的中山鐵路上一個重要節點,同時也是中山國的邊境重鎮。
晉城此刻人流匆匆,汽車和戰車的轟鳴聲,騾馬的嘈雜聲混合著疲憊的喘息。
大街上到處都是奔走的警察和醫生,還有隨處可見的傷兵,穿著破爛的隊伍在街道上穿過,與全副武裝、軍容肅然的部隊錯開,那是開赴前線的軍隊,這是從前線撤下來休整的軍隊。
除了黑夜,一切都如白晝。
傷痛的呻吟,不是熱鬧,反而是一種悲涼,是一種莫名的肅穆和哀傷。
昨天,中山國集結了三十萬軍隊,突然襲擊了奧斯曼帝國的邊境重鎮,蘇勒斯塔。
奧斯曼軍人的抵抗異常頑劣,依靠城防和八萬人的部隊一直拚死作戰,慘烈的戰鬥一直持續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兩天的進攻沒有白費,雖然損失了七千多名士兵,但在大夏空軍的幫助下,中山軍依舊擊潰了奧軍的外圍城防,並且攻入了蘇勒斯塔城內,但奧軍顯然不打斷放棄防守,巷戰開始了。
戰事的僵持讓原誠感到心煩,他可不是來和奧斯曼人拚消耗的,戰局不利,大夏帝國可不會給中山軍充足的時間,延誤了戰事,第一個開刀的就是他!
於是,原誠也顧不得保存實力了,緊急從王都調來了他的嫡係部隊——一字曰心衝鋒隊。
原誠的北方方麵軍被調去了遠東跟隨夏軍作戰,原誠一下子失去了六十萬主力部隊的指揮權,國內隻剩下五十萬常備軍和五萬一字曰心衝鋒隊。
而奧斯曼帝國,常備軍隊超過一百萬,動員後更是擁有三百多萬軍隊,僅憑中山國的體量是無法滅亡奧斯曼帝國的,但是原誠依舊進行了這場戰爭。
並且,為表忠心,原誠不惜代價的同奧斯曼軍隊血戰。
因為原誠知道,雖然名義上進攻奧斯曼帝國的主力是中山軍,但是其實還得依靠夏軍,奧斯曼帝國是打通前往東東查理曼王國最快也是最近的通道。
衛輝騰元帥不是隔岸觀火的,西線的夏軍,將是原誠滅亡奧斯曼帝國最好的助力。
可想要夏軍出兵,時機未到。
原誠知道,前期的戰鬥隻能由中山軍來完成,不然,就算中山軍把血流幹了。
也未必等得到夏軍。
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
西方聯盟國內部互相猜忌、勾心鬥角,大夏帝國也未必完全信任自己的屬國。
畢竟,北海帝國背叛大夏帝國的先例近在眼前,而明麵上一個陣營的屬國實則擔心自己在戰後被大夏帝國吞並。
暗地裏不可能做到同仇敵愾。
中山國剛被敲打,原誠雖然放棄了對中山國統治權,打算戰後並入大夏帝國。
但原誠有了新的心眼。
他和大夏帝皇要了鎮守西域的條件,中山國近在東方,根本無法逃脫大夏帝國的掌控,可是西域不同,就像教皇國想要發動聖戰占領東方世界一樣。
西方準備設立東方總督管轄東方世界,大夏帝國占領西方世界,顯然不能直接劃入帝國中央管控,一個戰後的西方世界,將是一個巨大的累贅、包袱。
所以,成立較為自治的軍政機構管轄西方世界在原誠看來是必然的,而這就是他的機會,脫離大夏掌控的機會。
自治,割據一方。
與原誠同樣有小心思的弗洛伊德也顯然有了相同的打算,他們本就不是自願綁上大夏這輛同全世界對抗的戰車。
背叛。
自然不會有任何心理負擔。
當然,至少暫時他們還是同一陣營的盟國,沒有大夏帝國,他們也幹不過西方聯盟,更別提在歐羅巴搞割據了。
所以,在背叛前。
這份微妙的關係不會被打破。
……
暮色下,中山軍泥流一般沿著中山鐵路的兩側向西湧動,連綿至黑暗的盡頭。
全國的軍隊都在向西前進,隻因為大夏帝皇的一句話:“朕,要西征。”
匆匆的身影前方,黑暗的西方天際,不時爆發出冷冽的閃光,斷續照亮著陰沉的雲底,隱隱夾雜著隆隆的轟鳴。
那裏,就是蘇勒斯塔。
它正在承受著東方大炮的蹂躪,做最後的掙紮。
“嗚嗚——”
鐵軌上的雨珠震顫著,承載著一列沉重的蒸汽火車,正由東向西怪嘯著疾馳。
這是一列滿載物資和軍隊的軍用列車,整整一百一十節車皮,裏麵是一字曰心衝鋒隊第三師第九步兵團的官兵。
他們是衝鋒隊的先鋒,奉命開赴蘇勒斯塔,支援那裏的友軍。
三十幾名士兵擠在同一節悶罐車裏,盡管有冷風不斷的從縫隙和通風口裏吹進來,可擁擠的車廂裏還是有些憋悶。
地板上鋪了一層枯草,大部士兵們或臥或蜷,伴隨著車輪與鐵軌清脆的碰撞聲休息著。
車廂裏有兩盞煤油燈,一盞燈掛在頂棚中央,隨著蒸汽列車的行駛有節奏的晃動,灑出幾片昏黃的光芒,在斑駁的鐵皮車廂壁上有節奏的跳躍著。
另一盞擺在車廂一端的地板上,幾個人盤腿圍坐。
“達到指定位置後,我軍以一輛坦克為一個作戰單位,每輛坦克配三十名士兵,逐步推進,層層蠶食奧軍的陣地。”上校軍銜的軍官指著地圖說道。
“國主給我們的命令是一天之內必須拿下蘇勒斯塔,不惜一切代價,我們第三師是衝在最前麵的部隊,傷亡不會小。”另一名軍官說:“夏軍會為我們提供空中支援,但不會出動地麵部隊,他們離這最近的部隊也在三百公裏之外。”
“國主從大夏那裏借來了阿修羅部隊,甲胄騎士會幫我們清除奧斯曼人的機動甲胄,所以我們隻需要幹掉那些步兵就夠了。”上校說道:“帝皇萬歲!”
“帝皇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