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帝國對新羅馬帝國突然間發動的全麵戰爭無異於在表麵上靜水流深、實際上暗流湧動的世界大局的水麵上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一石激起千層浪地引起西方世界乃至東方聯邦的軒然大波。


    其實等教皇、葉尼塞、查理曼、奧斯曼、新羅馬等西方強國對這場戰爭的爆發早已經心知肚明,因為這是西方必須發動的戰爭,按照樞機院和列國高層的想法——依靠戰爭來驅動軍事改革和軍隊體係的轉型,在戰爭中學習新式戰爭,拉近與東方在戰術與新技術上的差距。


    至於這個想法要動員多少青年走進軍營,又要在前線與東方的戰爭中戰死多少士兵,那就不是紅衣主教們該考慮的了,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家族的利益,然後是如何延續這個國家。


    民眾?他們到現在都還在社會底層掙紮,除了想著明天的生計,哪還有時間想著反戰?反正國家的命脈掌握在貴族手中,隻要他們的利益不受影響,這個國家就亂不起來,至於平民,隨便發點錢什麽事都沒有了。


    但卻大大出乎這些貴族團體意料的是大夏帝國居然在令人望而生畏的漫長戰線與西方三線開戰。陡然間提前了的戰爭規模自然讓西方列國出乎意料並異常震驚,對此基本毫無心理準備的各列國政府無不感到措手不及。


    並不全麵的世界大戰就這樣突如其來地降臨了,隻有教皇國與新羅馬帝國在與大夏帝國拚個你死我活,其他國家則是開始戰爭總動員,他們並不急切的加入戰爭,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但看著大夏高歌猛進也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由葉尼塞與查理曼王國為首的國家開始了外交調停。


    教皇廳、羅馬王宮、查理曼王宮、冬宮、伊斯坦布爾蘇丹皇宮……各西方大國的最高行政機構齊齊燈火輝煌,一場場重要會議通宵達旦地舉行著。


    各國的國王、政府領袖、軍方統帥、高級官員如夢初醒地緊急而反複地研究著這場戰爭的前景和世界大局因而發生的巨大變化,絞盡腦汁地為本國尋找躲避戰爭或在戰爭裏謀取到最大利益的道路。


    各列強之間,外交官員、政府特使、談判代表……猶如過江之鯽般穿梭來往,急如星火地傳達著本國政府的意見和態度,同時刺探這場突然間爆發的大規模戰爭的內幕。


    各國主戰派同主和派展開唇槍舌戰的時候,查理曼國王迪迪埃和葉尼塞王國的沙皇則都保持著清醒而冷靜的頭腦,他們都和教皇國有著直接的政治關係和利益,雖然看到十幾萬十字禁衛軍精銳全軍覆沒有些落井下石。


    但也要是教皇國涼涼了,他們也好不到哪去,尤其是查理曼,他們最近可是在教皇國投了一大筆黃金,現在看來教皇國怕是還不上了,那些樞機卿肯定不會自己掏錢的,迪迪埃正發愁要什麽彌補自己的損失呢,要是教皇國滅了,損失找誰要去?


    迪迪埃果斷命令道:“立刻勒令大夏停止對教皇國與新羅馬的戰爭!如果他們拒絕停止戰爭,查理曼王國必定會承擔起盟友的職責以及恢複世界和平的使命!告訴大夏的皇帝,查理曼王國厭惡戰爭,但我們也絕不懼怕戰爭!”


    軍方代表仍然有點猶豫:“尊敬的陛下,難道戰爭真的無法避免了?我們如此強硬的態度會不會適得其反地激怒大夏?”


    迪迪埃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逃避戰爭隻會助長敵人的氣焰並給查理曼帶來更加巨大的災難!大夏的陸軍和海軍正在進攻新羅馬,現在金倫加隧道的事情已經敗露,馬斯頓公國被大夏軍占領,那我們現在還等什麽?”


    而在北方雪地,沙皇在麵對主和派的質疑時,也斬釘截鐵地道:“我們必須要救援新羅馬!救援新羅馬就是在幫助葉尼塞!你們想想,如果我們袖手旁觀,眼睜睜看著大夏軍攻陷了君士坦丁堡而無動於衷,那麽接下來,大夏人會進攻誰?這還用問嗎?”


    沙皇敏銳的目光讓原本反對參戰的高層要員們都心悅誠服。


    而被派往馬斯頓公國,火急火燎前往馬斯頓覲見祁王的查理曼大使赫爾典和葉尼塞大使莎士德林兩位大使都憂心忡忡、內心糾結,他們知道自己使命的重要性,也知道本國政府在這麽重大的事情上確實是持有極其強硬的態度。


    但他們更知道這個統治東方千年的帝國的皇帝……或者說以後的皇帝,也不是軟弱可欺的。硬碰硬肯定是無法完成任務的,因此當他們見到祁王時的神色是很複雜的,既有義憤填膺和慷慨激昂,也有一絲委婉的請求。


    而在軍營的楚子璿氣色極好,甚者特地撥了一筆錢就地購買了大量的雞鴨牛羊和新鮮的蔬菜,用以勞軍,當然,這都是算在馬斯頓公國的戰爭賠款當中的。


    因為前線帝國軍隊的所向披靡讓他自然心情舒暢,花點錢改善一下夥食也不是什麽大事,將軍們也樂意未來的皇帝更加重視軍隊,這對他們來說再好不過了。


    楚子璿停下了處理政事的鋼筆,笑容可掬地問道:“不知二位大使先生如此急切都找孤,所為何事?”


    赫爾典定定神,開門見山道:“尊敬的殿下,貴國軍隊突然間發動了對新羅馬帝國的全麵戰爭,教皇國因為盟約也參戰了,對此,我國國王陛下和我國政府都表示強烈的震驚和極度的焦慮。大夏帝國、新羅馬帝國、教皇國、查理曼王國與葉尼塞王國,都是在東西方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大國家,貴國和新羅馬、教皇國還有學術之都的馬斯頓四國在維護世界和平大局、促進世界繁榮發展等多方麵的國際事務上也自然擁有更深遠的義務並應當發揮出更巨大的作用。”


    “敝國和查理曼王國一直致力於盡最大努力地維護各大國友好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格局。因此,對於這場突然間爆發的戰爭,我國深表遺憾。作為一流強國,貴國與西方各強國基本主宰著東西方大陸的前景方向,貴國既然和三國都陷入戰爭,那麽這場戰爭必然很快就會波及整個西方大陸乃至東方大陸的安全,這對整個世界文明都是災難性的。”


    莎士德林也口若懸河地傳達了沙皇的意見。


    大致上,查理曼王國和葉尼塞王國的態度是大同小異,兩國都願意“充當這場戰爭間的戰爭調停人”,用和平方式結束戰爭。


    赫爾典和莎士德林還拐彎抹角地暗示了兩國國王“願意犧牲新羅馬帝國與馬斯頓公國的部分領土和部分利益,以此來滿足大夏帝國”。


    楚子璿微笑著點頭,表麵上還是不卑不亢,一副和平使者的形象,但心裏卻冷笑:迪迪埃和沙皇果然是臭味相投,為了“息事寧人”,它們其實並不在乎新羅馬人的利益。


    赫爾典和莎士德林的意思很清楚,如果大夏願意停止戰爭,那麽查理曼、葉尼塞兩國也會給新羅馬施加壓力,讓教皇國自我失明,迫使查士丁尼皇帝放棄錫蘭並割讓一部分並不那麽重要的領土、轉讓一些利益給大夏,犧牲新羅馬來填飽大夏的胃口。


    從而為本國贏得國家安全,至於馬斯頓?馬斯頓公爵都投降了那還管他幹嘛,沒用的他要是能讓他們在談判桌上少送點新羅馬的利益也是可以被記住的。


    從表麵上看,迪迪埃和沙皇似乎在玩緩兵之計,實際上,他們不願意參戰,不僅僅是為了本國的國家安全,也是擔心自己苦心經營數百年而建立的利益體係被後起之秀的北海諸國搶走,也怕內部的敵對勢力趁著世界大戰的漏洞給徹底摧毀他們的統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之熾之神聖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好萌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好萌麽並收藏天之熾之神聖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