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眼見楚子璿不說話,王禮跪在那裏開始偷偷地看楚子璿的臉色,他是最早跟隨楚子璿的一批老人了,也是楚子璿最信任的一批人,王禮從楚子璿出生起,就開始伴隨左右,更是替他擋了不知道多少刀劍。


    楚子璿坐了下去,思考著,但聲調轉冷,道:“既然沒人承認,那八個進出德佑堂的太監,就全部處死了吧,王大伴,你自己去內宮監領二十杖,再迴司禮監。”


    “是,老奴叩謝殿下恩澤!”王禮一凜,連忙磕頭,楚子璿還是護著他的,不然就不是打二十仗這麽簡單了。


    “還有!”


    王禮眼皮微抬,豎起了耳朵,聆聽王訓。


    楚子璿像是下定決心了,說道:“從現在開始,宮裏就不在招內侍了,原先在宮裏服役的,照常留用,皇家養你們一輩子。”


    王禮眼中露出應有的惶恐,低聲道:“殿下……”


    楚子璿的話讓在場所有人都感到震驚,特別在場的幾位內閣大臣,表現的驚訝比太監更甚。


    總之,絕沒有人想到,楚子璿能把太監製度廢除掉!


    在震驚之後,沈晉等內閣大臣開始對楚子璿的魄力感覺到由衷的敬服。


    僅此一條,楚子璿就足以超過大夏帝國曆代以來,所有的聖賢帝王。


    宦官幹政,曆朝有之,說白了就是皇帝沒用,導致宦官專權的現象,更是皇帝騷操作不斷的體現,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共同點都是:皇帝沒有掌握軍權!


    控製軍權就是控製一切,隻要皇帝控製了軍權,朝堂的黨派集團都會老實,哪來那麽多屁事,還用太監搞平衡?


    楚子璿自然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覺得太監可有可無。


    曆史上的滿清,順治皇帝原本有廢太監的打算,後來想想,覺得還是留著打雜吧,不過他也定下了影響滿清二百多年的鐵碑祖製:太監幹政,淩遲處死,絕不姑息!非奉差遣,不許擅出皇城,外官有與交結者,發覺一並論死!


    但是太監也不是一無是處,太監是什麽?是皇家的奴仆!也可以說是皇帝最信賴的人,怎麽能說廢就廢呢!這也是楚子璿思索那麽久的原因。


    猜忌是所有權力者的通病,皇帝更是如此,他們對外朝的大臣不放心,經常擔心有人覬覦皇位。在這種通病下,導致了大量宦官的產生,這些太監是皇帝的身邊人,很多都是自小陪伴長大的,且是“沒有欲求”的人。


    前世,不僅中國古代有太監,全世界都有,亞洲、歐洲、非洲無一例外,三四千年輕的古希臘、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出現過宦官這一特殊群體。


    使用太監,除了政治上的原因,還有生活的因素。


    各國皇室或王室防止後宮混亂,有必要用一些下麵不帶把的男人,防止私通給自己帶綠帽子。


    這個楚子璿和楚昭華楚舜華都不用擔心,因為他們三個都是高貴的單身狗,而且大夏的皇宮裏也不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不然他這幾年的改革豈不是白改了?


    在楚子璿改革的“新帝製”下,太監製度已經不在需要了,廢除是勢在必行,至於王大伴,皇家還能養不起幾個太監?


    “內閣議長。”楚子璿望向沈晉。


    “殿下”


    “莫臥兒生產建設兵團的籌備議案議的怎麽樣了?大夏要的是莫臥兒變成大夏的一個永久領土,而不是像中山和錫蘭那樣的屬國,內閣要盡快拿出方案。”


    楚子璿敲了敲禦案,中山之國和錫蘭那些靠近西方的東方國家雖然緊抱大夏的這跟粗腿,但他們仍然隻是把自己當成大夏的盟友和屬國,僅此而已,他們嚴密的防範著大夏,因為他們的國主有野心,就像中山之國的國主原誠,他是靠篡位奪權登上的國主之位,別指望他能對大夏效死命,他更不想和那些藩屬國一樣,徹底的成為大夏的一部分。


    “還在議,如果要想在這麽短的時間拿出一套完善的方案,那內閣其它的議案……”


    沈晉搖了搖頭,內閣的大臣們最近都是直接睡在內閣議會大廈的,一日三餐也幾乎是邊吃飯邊議,但莫臥兒可不是小國,一套足夠完備的係統提案可是個巨大的工程。


    “那就暫時放棄其他的計劃,全力籌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之熾之神聖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朕好萌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朕好萌麽並收藏天之熾之神聖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