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社稷壇。


    這裏不僅是秦國祭祀英烈的地方,同時也是曆史上曹操修築銅雀台之地,乃整個鄴城規模最大,占地最廣的廟宇建築。


    此時的社稷壇裏裏外外早已是人山人海。


    鄴城百姓天不見亮就聚集在此準備觀禮。


    “陛下駕到!”


    伴隨著一陣尖細嗓音響起,一眾侍衛跟著秦末魚貫走進社稷壇內。


    “陛下萬歲!”


    “陛下萬歲!”


    ……


    百姓見秦末出現紛紛齊唿,場麵蔚為壯觀。


    “人民萬歲!”


    秦末站在高台上揮手喊道,他目光所至,百姓們無不激動得歡唿雀躍。


    曹操見到秦末在百姓中有如此威望,心中不禁感歎:“天命所歸啊……”


    “陛下,吉時到了。”


    司儀在旁邊小聲提醒道。


    秦末點點頭:“傳朕旨意,準備祭祀典禮!”


    “遵旨!”


    隨後,一隊士兵將三牲祭品抬上台來,供奉於英雄紀念碑麵前。


    “祭祀開始——”


    司儀高亢的聲音響起,隨即鼓聲、號角聲接踵而至。


    隻見秦末走近寫滿名字的石壁前,朗聲道: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而我秦國正是有了這些不怕犧牲敢於為國捐軀的將士們,才能百戰而勝。所以今天朕要在這裏,向英魂們致敬!”


    “大秦的英魂們,請受朕一拜!”


    說罷,秦末神情顯得莊重而又肅穆,對著英雄紀念碑拱手一拜。而在秦末身後,群臣和百姓也都跟著跪下,朝著石碑跪拜行禮。


    這樣的祭拜儀式,每年都會在社稷壇隆重舉行。而往年都是由太子代替秦末完成,但今年卻換做了秦末本人。


    祭拜結束後,秦末站直身軀,眼神堅定地看向太子秦澤高聲問道:“太子,朕且問你,朕為何要你每年都來社稷壇祭奠這些英魂?”


    聞言,秦澤趕緊恭敬地迴答道:“父皇,兒臣以為這些將士生前都是忠義之士,死後也應該被後世之人所銘記。”


    秦末點了點頭,又問道:“還有呢?”


    “還有?”


    秦澤微怔,不解的看了看周圍的群臣,但是沒有人敢上前為秦澤提點,畢竟這是皇帝與太子之間的奏對,誰也不敢貿然插嘴。


    “兒臣愚鈍,還請父皇為兒臣解惑。”


    秦澤想破腦袋也沒有想通秦末這麽問自己的原因,隻好硬著頭皮迴答道。


    秦末快速掃了一眼下方的群臣和武將,開口朗聲道:“朕設立公祭日,不單是為了追思英烈,更是為了警醒後世子孫!讓爾等不要忘了你們行使的政權從何而來,你們吃的用的穿的又是誰賦予你們的,而社稷壇的這些英烈們,他們又是因為什麽要隨朕一同推翻腐朽的漢室!汝輩當以史為鑒,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秦末話音未落,台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而此刻,站在群臣前麵的田豐、沮授等人則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他們當然明白秦末這場奏對的第三層用意,這話不僅是告誡秦澤,同時也是在敲打他們這些世家大臣和驕兵悍將,讓他們別忘初心。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秦澤聽到秦末的教誨,再次躬身行了一禮。


    很快,一場浩大盛大的公祭就圓滿結束。


    ……


    隨即,秦末帶著曹操一行人來到了社稷壇不遠處的淩煙閣,不過現在卻要稱做作淩煙殿,是除皇宮太極殿以外,秦國最大的一座宮外大殿。


    同時淩煙殿也是太平道教主殿。


    而秦國以太平道教立國,自召開論神大典之後,這裏也作為太平道教的總部。


    在淩煙殿大殿中央,擺放著雷祖神像。


    觀其容貌卻與秦末一般無二,四周燃燒著長明燈,火焰熊熊,映照著整個大殿。


    而神像下方則是供奉著華夏神器九州鼎。


    在大殿左右兩側,分別是秦末所冊封的二十四星宿國士神像,和三十六天罡上將神像。


    隻不過目前國士和上將都隻有一尊。


    隻要是入了淩煙殿的神像,都會享萬世香火,秦國這些文臣和武將擠破腦袋也想加入其中,隻是條件極為苛刻,其中一條就是隻有為秦國大業犧牲掉性命,才有資格成為其中之一。


    光這一條,就讓活著的文臣武將止步於門檻之前。當然,隻要秦國為官為將,生前為國家和民族做出過巨大貢獻且品德高尚之人,死後也是可以將靈牌供奉在神殿之內的,而這一條也讓秦國的文官和武將們趨之若鶩。


    “孟德兄,朕這神殿如何啊?”


    秦末站在大殿內笑吟吟地問道。


    “哈哈哈,陛下,這裏布置的極為精巧,尤其是那九州鼎更乃我華夏之神物啊。”曹操讚揚道。


    當著文武百官的麵他這話說得十分委婉。


    秦末自然聽出了曹操的言外之意。


    就是說他搞出這一套,基本斷絕了秦國從上到下所有的文臣武將都不會背叛於他。


    要是背叛秦末就等同於背叛整個華夏。


    不僅會遭受萬世罵名,甚至連祖宗都會因此蒙羞。而且九州鼎象征著整個華夏民族,代表著華夏黎民百姓,秦末將其擺放著這也是將其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就算將來秦國滅亡,華夏王朝更替,後世的任何一個王朝都不敢動這座神殿。


    “孟德兄,今日朕與你在九州鼎麵前結義,從此以後,你我兄弟二人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秦末一臉真誠地看著曹操。


    此刻,曹操終於明白過來。


    秦末將他叫到這裏舉行結義儀式,就是為了在他心中種下一顆釘子,防止他有一天做出背叛謀反之事。曹操心裏不由暗罵道:秦末你這個陰險狡詐、老謀深算的家夥,果然不會輕易相信任何人,結個義都要防備著曹某人。


    罵雖罵,不過曹操此刻心裏還是挺高興的。至少他知道秦末並非是那種薄情寡恩之人。


    “多謝陛下!”


    隨即,曹操對著九州鼎拱手一拜,鄭重其辭道:“我曹操今日在這神殿之內,九州鼎之下起誓,從今往後曹某之命即是賢弟之命,曹某之軀即是賢弟之軀,但憑驅使,絕無二心,若渝此誓,天誅地滅之!”


    “好!”


    秦末也對著九州鼎拱手一拜,道:“我秦末今日與曹操在這神殿之內,九州鼎之下結義,從今往後便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兄長!”


    “賢弟!”


    二人緊握雙手,相視一笑。


    彼此皆是一股豪氣衝天而起。


    隨即秦末淡笑道:“孟德兄,我倆既然是兄弟,理應守望相助,不離不棄。如今天下得歸一統,正所謂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難,朕可指望著孟德兄這治世之能臣,能幫朕分憂才是啊!”


    “賢弟過譽了!”


    曹操謙虛地說道:“為兄哪敢說自己是什麽治世之能臣,不過,隻要賢弟需要,為兄必當竭盡所能,輔佐賢弟創我大秦盛世太平!”


    兩人相對而立。


    彼此注視著對方眼中充滿了信任和期待。


    結義儀式結束後。


    秦末賜給曹操一座豪華府邸,並讓他直接出任秦國刑部尚書一職。秦末本想給曹操賜爵,封異姓王,但曹操卻很自覺地沒有接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