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眼神堅定,大聲迴道:“孫策!汝這背棄江東父老的叛徒,這長江天險後,便是我江東父老,爾想滅我了江東,盛必擊而破之!”


    “文向,你是不是誤會什麽了?”


    話音未落,不等孫策開口解釋,徐盛便揮舞著長刀,徑直朝著孫策衝去。


    孫策無奈,隻得與徐盛交戰。


    兩人你來我往,一時間難分勝負。


    此時,秦軍大部隊已然追殺而來。


    徐盛見勢不妙,虛晃一刀,而後拍馬便走。


    孫策欲追,但轉念一想,徐盛與他也算是舊相識,且徐盛有勇有謀,貿然去追恐會中伏兵,還是決定先跟周瑜匯合,於是孫策帶領部下與周瑜會合後,告知他關於徐盛的事情。


    周瑜分析道:“看來江東這些才俊被奸人所蒙蔽,對我秦國存有什麽誤解,此事需得從長計議。當下之急,先鞏固戰果,休整軍隊,而後攻下柴桑,等待陛下十五萬大軍前來匯合。”


    “傳令……”


    於是,周瑜下令安營紮寨,並派出探子,監視東吳士族聯盟軍的動向。同時,派人聯絡後方,通知後勤部隊盡快將糧草物資運過長江。


    戰後,孫策和周瑜受到了眾將士的讚揚。


    他們的勇敢渡江行動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也讓士兵對他二人的領導能力更加欽佩。


    數日後,探子迴報。


    司馬懿率領殘部與江東於越勢力於柴桑匯合,而孫策與周瑜決定主動出擊,攻下柴桑。


    大軍整裝待發。


    當長江之水流至廬山山麓,相匯鄱陽湖,即已達古之柴桑。此地盡集煙鎖江南之美,迴廊亭榭,山色空蒙,煙水淼淼,想英雄身影乍隱乍現於霧鎖煙籠,披甲橫劍,臨水佇立,衣帶當風,閱師點將,以時來風送之姿,立不世功業……


    “不好!秦軍來啦!快逃命啊!”


    “什麽?秦軍真的來了?”


    “快跑!”


    ……


    此刻,正在田野間忙碌的百姓見秦軍部隊而來,紛紛驚慌失措地四處逃竄。


    原本平靜的村莊瞬間變得雞飛狗跳。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憤怒。


    “公瑾,看來不僅江東才俊對我秦國有誤解,就連江東的百姓也對我秦軍存有誤解,紛紛視我秦軍為豺狼虎豹。”孫策憤恨道。


    周瑜沉默片刻,沉聲道:“吾等興兵至此,乃是為華夏民族的統一,而這些士族竟如此詆毀我秦國與我秦國將士,其居心何在?!”


    “這些破壞民族統一的士族,皆該殺!”


    孫策也連聲附和道。


    周瑜當即下達命令:“傳令下去,行軍途中不得騷擾沿途百姓!違令者,斬!”


    “通知太平道行軍政委,讓其安撫百姓!”


    ……


    而太平道政委得到命令後,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分成數十個小組,進入附近的村莊,安撫當地百姓,表明來意。


    “大家不要害怕,我們秦國的軍隊是百姓的軍隊,不會傷害你們的。”


    “對,我們此來是為了幫助大家的,我們要讓江東的父老鄉親免受士族豪紳的壓迫。”


    “我們是來打土豪分田地的!”


    “老鄉,快開門,我們是來送溫暖的!”


    ……


    百姓們聽到這些話,漸漸安靜下來,但仍有一些人懷疑秦軍的誠意。


    這時,一位老者站出來說道:“敢問將軍,你們真的會分田地?”


    孫策走上前,朗聲道:“當然,吾等自黃巾起義便開始打世家分田地,如今成立秦國乃是讓天下百姓不再受戰亂之苦,共享太平之福。”


    “什麽?你們就是當年的黃巾軍?”


    老者激動得點頭道:“若真是如此,老朽代表我魚塘村百姓,願助將軍一臂之力。”


    “老鄉,我們真是陛下,不,也就是當年的大賢良師所領導的黃巾軍!”


    聞聽此言,老者立刻大喊道:“鄉親們,這是當年大賢良師的軍隊,黃巾軍迴來了!”


    漸漸地,一些百姓走出家門,好奇地觀察著這支軍紀嚴明的軍隊。


    秦末的名聲或許在揚州不好使,可死了六七年的張角在八州所經營的名聲可是很好用的。


    “真是當年的黃巾軍嗎?”


    “當年的黃巾軍還為我家分過兩畝地,可惜後來又被他們給搶了迴去……”


    “快把家門打開,黃巾軍,不對,是秦國的將士,他們不會為難咱們的!”


    越來越多的百姓走出家門,表示願意支持秦軍,孫策和周瑜見狀,心中大喜。


    他們意識到,陛下當年的計策真是高瞻遠矚,百姓們得到土地又失去,便會在心裏一直掛念著當年黃巾軍的好,期待著他們再次到來。


    周瑜見狀,心中一動,朗聲道:“鄉親們,而今中原士族與江東士族據江東與我秦國為敵,就是與整個江東的父老鄉親為敵,還請各位鄉親互相奔走相告,我們秦軍此行隻為統一南北,還天下太平!隻要秦國攻下揚州,各位鄉親父老都是我秦國子民,而我秦國的皇帝陛下敬民如父,必會讓大家免受剝削和壓迫,讓你們的子孫後代都能吃飽穿暖……”


    百姓們聽到這裏,早已是眼泛淚光,連連點頭。


    孫策趁機道:“我們秦軍此次雖然是來幫助各位鄉親父老的,但士族聯軍定不會善罷甘休,今南方皆已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我軍,而我軍剛過長江,糧草物質匱乏,打不了持久戰啊!”


    他的聲音清澈響亮,傳遍了整個村莊。


    百姓們的態度紛紛轉變,他們可不希望秦軍又跑了,甚至有人主動為秦軍提供食物和水源。


    孫策和周瑜見狀,心中大喜。他們知道,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意味著離勝利又近了一步。


    於是,孫策和周瑜率領先鋒軍隊繼續向著柴桑逼近。


    而司馬懿得知周瑜、孫策領四萬餘人就敢前來攻打柴桑,也是設計準備將其全部消滅在此。


    雙方都在積極籌備,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因得到當地百姓的支持,便有當地百姓告知周瑜他們聯盟軍所屯糧積草之地。


    在戰前的戰術會議上,孫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打算親自率領一隊精兵,繞過敵軍的正麵防線,偷襲他們的後方糧草大營。


    周瑜表示讚同,但同時提醒孫策要小心行事。


    畢竟敵軍之中也有並非等閑之輩,尤其是司馬懿,在渡江戰役中讓秦軍將士損失近乎一萬,足以看出此人智謀過人,定會有所防備。


    次日清晨。


    孫策帶領著他的精英小隊悄悄出發,他們在這名告密且帶路的百姓向導下,沿著山路前行,盡量避免被敵軍發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