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門城樓下。
聽見鳴金之音的沮授頓時大喜。
仗從辰時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足足三個多時辰,也就是六個多小時。
此刻,烈日當頭。
天空中偶爾幾朵白雲從最開始的雲卷雲舒,到現在的萬裏無雲,而盟軍在這期間共發動了九次進攻,不過都在沮授的指揮下化險為夷。
現在時間接近申時。
沮授抬頭用手遮住強烈的陽光。
迴首望向高懸於空的烈日,雙眼眯成一條縫,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
因為現在是發動全軍衝鋒的最佳時機。
陽光直射於南麵,盟軍此刻處於向陽麵,秦軍則處於向陰麵,則為天時地利人和。
如果此時秦軍全軍出擊,對麵必然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麵,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全線潰敗。
“敵軍鳴金收兵,現在正是我等反擊的最佳時機!立即傳令,發起全軍衝鋒!不可放跑敵軍!”
說罷,城樓上傳令兵打出旗語。
“嗚——”
一陣尖利刺耳的號角聲傳來。
猶如敵軍的喪鍾在太平門城樓響徹,戰場中的秦軍號角兵立刻拿出了衝鋒號。
這是屬於他們的時候!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悠揚婉轉的衝鋒號響徹四方,所有人都明白總攻的號角已經吹響了。
太平門城頭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空氣中飄蕩著刺鼻的血腥味和戰火的硝煙味
此刻,城樓下的張寧也聽到了沮授傳來全軍出擊的軍令,她已經記不得自己說了多少話。
不過還是扯著有些嘶啞的嗓子,繼續歇斯底裏地喊道:
“將士們,身後既是家園,你們活了下來就不能辜負剛才那些犧牲的將士!現在敵軍想退!”
“我們不能答應!請諸位將士帶著那些犧牲將士的意誌!向敵人發起最後的衝鋒!”
“他們的英魂正在天上看著我們,而最終的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就是現在!突破敵軍的陣線!切斷敵軍的退路!阻斷他們的撤退!保持陣型!整齊劃一!”
“用你們手中鋒利的武器,對準那些如同野獸般的敵人!”
“去他的諸侯聯盟軍!將他們趕盡殺絕!唯有這樣他們才不會迴來!為了秦國!為了身後的家園!為了我們每一個人!大秦軍魂昂揚不滅!”
“殺——!”
隨著張寧嘶啞的吼叫聲,城牆下的將士紛紛舉起手中的兵器朝對麵發出怒吼聲,以驚人的速度朝著敵軍衝殺過去。
“殺啊——!”
一瞬間,戰場上原本一些疲憊不堪、渾身傷痕累累的秦軍士兵像是吃了藥一樣興奮地叫喊起來,他們的眼睛變得猩紅,臉頰因為激動而漲的通紅,每個人都像是打了雞血般,握緊了刀槍,不顧一切瘋狂地往前衝殺。
在這股熱情之下,在場所有參戰的秦國百姓紛紛感覺體內充滿了力量,每個人仿佛都忘記了生命的恐懼,隻剩下一腔憤懣,一心想要將麵前的敵人撕碎,用敵人的鮮血洗刷恥辱!
“衝啊!”
隨著秦軍士卒們高亢有力的嘶吼聲,整個士氣瞬間飆升到頂點,軍民一體,全都不顧自己身上或輕或重的傷勢,揮舞著手裏的長矛、長戟,向對方的陣地瘋狂殺去。
“拿琴來!本宮要為將士們撫琴助威!”
張寧見狀欣慰地說道。
她的話剛落音,侍女小玉便快步走了過來,遞給張寧一把古樸滄桑的琵琶。
張寧抱著琵琶登上高台。
盤膝坐好之後,隻見她左手環抱著琵琶,右手那纖細柔軟的玉指輕輕撥弄琴弦。
“錚錚……”
琴音優美悅耳,宛若天籟。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張寧彈奏琵琶的過程中,她那嬌豔欲滴的櫻桃小口不停吐出的歌詞:
“千秋功業萬世基。”
“問鼎天下誰與爭?”
“唯有大秦何須問。”
“隻求天下安居業。”
“莫使黎庶戰亂苦。”
“軍民浴血報國恩。”
“譜寫忠魂萬載流。”
“……”
伴隨著琵琶聲和歌聲,戰場上的秦軍士卒們氣勢越來越旺盛,越來越勇猛。
張寧的歌聲中蘊含著一種悲涼壯烈的氣息。
而她這首《秦軍破陣曲》卻完全相反,充滿磅礴激昂的情緒,讓人聽完之後忍不住心潮澎湃,血液沸騰,恨不得立刻拋棄性命,與敵人決一死戰。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在張寧手中表演到了極致,配合她的琵琶聲更是形成一曲無與倫比的秦軍破陣曲!
“錚錚錚錚錚……”
琵琶聲依舊高昂,秦軍的氣勢也達到了巔峰,他們不管不顧地向前猛衝,似乎要將逃跑的敵軍徹底碾成粉碎,為死去的袍澤報仇雪恨。
“啊——!”
隨著一聲嚎叫,一名秦軍士兵被一柄長槊捅穿肚子,本是痛苦的哀嚎聲卻化為憤怒的咆哮。
他左手握住捅在自己身體裏的長槊,用力一拉將捅他那個敵兵拉到自己跟前。
爆發出全身的力氣,一刀砍向對方的脖子。
隨著對方脖子上鮮血的噴湧,這名秦軍士兵才舍得倒下,因為他知道,隻有敵人先自己一步倒下才能換取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殺啊……!”
秦軍士兵們如狼似虎,他們悍不畏死地衝鋒,手裏的武器不斷揮舞,斬殺逃跑的敵人。
而聯盟軍卻在節節敗退,隻要被秦軍追上則必死無疑,照此下去,必然伏屍百裏!
“該死的!沒想到留守的秦國軍隊居然也如此精銳,我等失算了!”
看到秦軍士兵如此驍勇,聯盟軍將領皆臉色蒼白,袁紹這到底惹了一個什麽樣的存在?
“不好!”
袁紹頓時慌了神,他就不該聽信紀靈的話,下令收兵無疑是最糟糕的選擇。
袁紹很清楚,秦軍的實力遠超他的想象。
現在退兵,已經晚了!
隻能是逃多少是多少了,隻要不全軍覆沒那麽他還有機會逃到青州,然後返迴自己的地盤。
“傳令下去,讓攻打其餘城門的指揮使和各營將領迅速領兵向青州撤離!”
袁紹急忙吩咐副官,傳達軍令,並且抽調了一部分騎兵殿後掩護。
“休要走了袁紹!斬殺袁紹!”
突然,袁紹身後突然冒出一隊騎兵。
而這支騎兵正是趙霜所帶領的白馬義從。
她與公孫越帶著騎兵從金明門繞了大圈才到袁紹後方,一直潛伏,等待的就是這樣的機會!
聽見鳴金之音的沮授頓時大喜。
仗從辰時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足足三個多時辰,也就是六個多小時。
此刻,烈日當頭。
天空中偶爾幾朵白雲從最開始的雲卷雲舒,到現在的萬裏無雲,而盟軍在這期間共發動了九次進攻,不過都在沮授的指揮下化險為夷。
現在時間接近申時。
沮授抬頭用手遮住強烈的陽光。
迴首望向高懸於空的烈日,雙眼眯成一條縫,嘴角不由得露出一絲微笑。
因為現在是發動全軍衝鋒的最佳時機。
陽光直射於南麵,盟軍此刻處於向陽麵,秦軍則處於向陰麵,則為天時地利人和。
如果此時秦軍全軍出擊,對麵必然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麵,甚至有可能會導致全線潰敗。
“敵軍鳴金收兵,現在正是我等反擊的最佳時機!立即傳令,發起全軍衝鋒!不可放跑敵軍!”
說罷,城樓上傳令兵打出旗語。
“嗚——”
一陣尖利刺耳的號角聲傳來。
猶如敵軍的喪鍾在太平門城樓響徹,戰場中的秦軍號角兵立刻拿出了衝鋒號。
這是屬於他們的時候!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悠揚婉轉的衝鋒號響徹四方,所有人都明白總攻的號角已經吹響了。
太平門城頭下,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空氣中飄蕩著刺鼻的血腥味和戰火的硝煙味
此刻,城樓下的張寧也聽到了沮授傳來全軍出擊的軍令,她已經記不得自己說了多少話。
不過還是扯著有些嘶啞的嗓子,繼續歇斯底裏地喊道:
“將士們,身後既是家園,你們活了下來就不能辜負剛才那些犧牲的將士!現在敵軍想退!”
“我們不能答應!請諸位將士帶著那些犧牲將士的意誌!向敵人發起最後的衝鋒!”
“他們的英魂正在天上看著我們,而最終的勝利終將屬於我們!”
“就是現在!突破敵軍的陣線!切斷敵軍的退路!阻斷他們的撤退!保持陣型!整齊劃一!”
“用你們手中鋒利的武器,對準那些如同野獸般的敵人!”
“去他的諸侯聯盟軍!將他們趕盡殺絕!唯有這樣他們才不會迴來!為了秦國!為了身後的家園!為了我們每一個人!大秦軍魂昂揚不滅!”
“殺——!”
隨著張寧嘶啞的吼叫聲,城牆下的將士紛紛舉起手中的兵器朝對麵發出怒吼聲,以驚人的速度朝著敵軍衝殺過去。
“殺啊——!”
一瞬間,戰場上原本一些疲憊不堪、渾身傷痕累累的秦軍士兵像是吃了藥一樣興奮地叫喊起來,他們的眼睛變得猩紅,臉頰因為激動而漲的通紅,每個人都像是打了雞血般,握緊了刀槍,不顧一切瘋狂地往前衝殺。
在這股熱情之下,在場所有參戰的秦國百姓紛紛感覺體內充滿了力量,每個人仿佛都忘記了生命的恐懼,隻剩下一腔憤懣,一心想要將麵前的敵人撕碎,用敵人的鮮血洗刷恥辱!
“衝啊!”
隨著秦軍士卒們高亢有力的嘶吼聲,整個士氣瞬間飆升到頂點,軍民一體,全都不顧自己身上或輕或重的傷勢,揮舞著手裏的長矛、長戟,向對方的陣地瘋狂殺去。
“拿琴來!本宮要為將士們撫琴助威!”
張寧見狀欣慰地說道。
她的話剛落音,侍女小玉便快步走了過來,遞給張寧一把古樸滄桑的琵琶。
張寧抱著琵琶登上高台。
盤膝坐好之後,隻見她左手環抱著琵琶,右手那纖細柔軟的玉指輕輕撥弄琴弦。
“錚錚……”
琴音優美悅耳,宛若天籟。
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張寧彈奏琵琶的過程中,她那嬌豔欲滴的櫻桃小口不停吐出的歌詞:
“千秋功業萬世基。”
“問鼎天下誰與爭?”
“唯有大秦何須問。”
“隻求天下安居業。”
“莫使黎庶戰亂苦。”
“軍民浴血報國恩。”
“譜寫忠魂萬載流。”
“……”
伴隨著琵琶聲和歌聲,戰場上的秦軍士卒們氣勢越來越旺盛,越來越勇猛。
張寧的歌聲中蘊含著一種悲涼壯烈的氣息。
而她這首《秦軍破陣曲》卻完全相反,充滿磅礴激昂的情緒,讓人聽完之後忍不住心潮澎湃,血液沸騰,恨不得立刻拋棄性命,與敵人決一死戰。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在張寧手中表演到了極致,配合她的琵琶聲更是形成一曲無與倫比的秦軍破陣曲!
“錚錚錚錚錚……”
琵琶聲依舊高昂,秦軍的氣勢也達到了巔峰,他們不管不顧地向前猛衝,似乎要將逃跑的敵軍徹底碾成粉碎,為死去的袍澤報仇雪恨。
“啊——!”
隨著一聲嚎叫,一名秦軍士兵被一柄長槊捅穿肚子,本是痛苦的哀嚎聲卻化為憤怒的咆哮。
他左手握住捅在自己身體裏的長槊,用力一拉將捅他那個敵兵拉到自己跟前。
爆發出全身的力氣,一刀砍向對方的脖子。
隨著對方脖子上鮮血的噴湧,這名秦軍士兵才舍得倒下,因為他知道,隻有敵人先自己一步倒下才能換取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殺啊……!”
秦軍士兵們如狼似虎,他們悍不畏死地衝鋒,手裏的武器不斷揮舞,斬殺逃跑的敵人。
而聯盟軍卻在節節敗退,隻要被秦軍追上則必死無疑,照此下去,必然伏屍百裏!
“該死的!沒想到留守的秦國軍隊居然也如此精銳,我等失算了!”
看到秦軍士兵如此驍勇,聯盟軍將領皆臉色蒼白,袁紹這到底惹了一個什麽樣的存在?
“不好!”
袁紹頓時慌了神,他就不該聽信紀靈的話,下令收兵無疑是最糟糕的選擇。
袁紹很清楚,秦軍的實力遠超他的想象。
現在退兵,已經晚了!
隻能是逃多少是多少了,隻要不全軍覆沒那麽他還有機會逃到青州,然後返迴自己的地盤。
“傳令下去,讓攻打其餘城門的指揮使和各營將領迅速領兵向青州撤離!”
袁紹急忙吩咐副官,傳達軍令,並且抽調了一部分騎兵殿後掩護。
“休要走了袁紹!斬殺袁紹!”
突然,袁紹身後突然冒出一隊騎兵。
而這支騎兵正是趙霜所帶領的白馬義從。
她與公孫越帶著騎兵從金明門繞了大圈才到袁紹後方,一直潛伏,等待的就是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