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這件事今日先討論到這,我們繼續談談立國大典的正事。”


    見秦末又談論這項製度,田豐又站了出來,繼續說道:


    “主公,三省六部製的運行,每事先經由中書省,中書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或有未當,則門下繳駁,又還中書,中書又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又付門下。這樣辦事效率就會低下,從而導致整件事一直來迴折騰,最後拖遝至死,如此,豈非壞國家之運轉?”


    秦末聞言點了點頭。


    田豐果然眼光毒辣,直接就看到了三省六部製的弊端,還有一點則是皇權得到加強,臣子的權力則被分化,而這一點他不敢明說出來。


    而剛才田豐暗諷秦末,什麽都是你一人說了算,那還要我們幹什麽?


    就是不滿這項製度,權力分配的問題。


    而今天秦末把這個三省六部製提出來,其目的之一,就是和他們討論權力的分配。


    “元皓,以你之見,當如何?”


    秦末看向田豐,征詢著他的意見。


    田豐想了想,說道:


    “豐以為,這項製度應當加以改進。”


    秦末聞言,頓時皺起眉頭,說道:


    “如何改進?”


    田豐道:


    “啟稟主公,三省之上,須設丞相一職,以助君王執掌全局,適才主公所言三省六部製,而未言及丞相一職,便是這一點,三省六部製就有違祖製。若無臣相一職,則朝堂久之必亂,若後世之君而非英主,那國之將傾也。丞相或可設立三人,類比三公。如此,既能保證各處事務之運作,也能保障皇權之穩固。”


    聽到此話,眾文吏紛紛附和。


    “授附議!元皓此言乃是大善!”


    “主公,田參軍所言極是,三省之上,須設丞相一職,輔佐君王,維護大秦江山萬年,如此一來,便能使朝堂平靜,不至於內部混亂,如此方能安定社稷啊!”


    ......


    見眾人紛紛讚同,秦末閉口不言。


    他當然故意沒有說設立丞相一職,有丞相負責幫皇帝處理政事,那還要皇帝幹嘛。


    當然,這是秦末站在皇權這邊的想法,不設相位,權分六部,學習明太祖時裁撤中書省,廢除了丞相製度,把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


    田豐、沮授等人為冀州士族代表,這涉及到他們以後的既得利益,自然會把話說在明處。


    半響之後,秦末睜開眼睛,緩緩說道:“元皓此言有理,相可設,不過這監察禦史也同樣不可不立。”


    “請問主公,何為監察禦史?”


    馬上就有人不解的問道。


    “監察禦史,不從文武百官中競選,由太平道教從中委任,太平道教作為我大秦國教,有負責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等事務,雖不參與國家大事的抉擇,但卻可隨時向朝廷奏報,並且可以直接彈劾某位官吏!”


    “如此一來,豈非與那些禦史大夫沒有任何區別?”


    “不!監察禦史與禦史大夫還是有區別的,還有一項職能,則是收集各階層代表的百姓意見,例如工、農、商階層等等。凡是能代表一方麵百姓的,皆由他們自行舉薦出一個代表,此舉在於朝廷大事不是由我們說了算,而是要多聽聽他們的意見。”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這倒是一個新鮮事情,而且還是由百姓們自己選出的代表,確實讓他們覺得新奇。


    而秦末如今也隻能做到這一步,要想從一個必然王國發展到自由王國,沒有經曆過幾百年的光景是不可能實現的,在這裏搞現代文化建設,不成為公敵那才怪。


    隻要自己走出這一步,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他相信後世之人肯定會加以完善他的製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一根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一根煙並收藏我在黃巾做首席軍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