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帶著小公主們去祭祖
大唐,我是晉陽小公主的奶爸 作者:曙光之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的時候,李母打來了電話。
李父帶著李長安把東西都收拾好,裝上三蹦子。
至於釣到的小魚全都給放生了,一上午玩了個寂寞。
小公主蹲在冰眼那裏跟放生的小魚告完別,才被李長安抱上車。
迴到家。
李母看著李父那空空如也的水桶也是愣了一下,隨即調侃道。
“今天怎麽空著手迴來的?那些魚沒有你喜歡的?”
“哎,別提了,問你那寶貝兒子吧。”
李父一臉無語的把魚竿等設備搬迴屋裏。
李母聽到這話不免有些好奇。
此刻李長安正帶著四位小公主從外麵進來。
李母看到四個小丫頭臉上立時露出笑容,這四個小可愛怎麽看怎麽喜歡。
“外麵冷不冷呀?”
“讓奶奶看看凍壞了沒。”
說著蹲下身來一個個摸了摸小手上的溫度,冰涼的很。
連忙帶著四個小丫頭來到暖氣旁邊。
“來,把手按在暖氣片上,暖和暖和手。”
老家的暖氣並不是很燙,從外麵的暖氣片上摸著,大概也就四十來度。
四個小丫頭聞言,連忙把小手按在暖氣片上。
小臉上喜滋滋的。
李母轉身來到李長安身邊,“剛才看你爸那表情好像有點喪啊,咋迴事?”
李長安聞言笑了笑。
“沒啥,就是他釣了一上午的魚讓我和幾個小丫頭給放生了,估計鬱悶了。”
“哎,這老頭子也是,我還當什麽事呢,不就幾條小魚苗嘛,放生就放生唄,至於喪這個臉啊,我去說說他。”
“對了,菜都做好了,在廚房裏,端出來就可以吃飯了。”
李母囑咐了李長安一句就迴了臥室。
李父正在把釣魚的裝備擺放好,就聽見李母在後麵嘮叨著。
“你這老頭子,釣個魚還較真上了,孩子給你放了就放了唄,又不是多大的魚,再說了,孩子也不是經常迴來,等後麵你再自己釣去不就行了。”
李父聞言轉過身擺擺手,“你不懂,那是戰績,空個桶多丟人啊,讓我那些釣友看見了都笑話,我都沒好意思從他們身邊過。”
“得得,懶得跟你說,好了,吃飯吃飯。”
李父擁著李母從房間內走出來。
李長安已經把菜都端上了桌,有小公主喜歡的大肘子,還有李長安惦記的香腸臘肉。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雞鴨魚之類的,可以說豐盛的很。
眾人入座後,李長安先給一旁的小公主夾了一片香腸。
“來,嚐嚐奶奶做的香腸,可好吃了,哥哥就喜歡吃這口!”
“嗯~”
小公主用筷子夾起碗裏的香腸送到嘴巴裏,開始咀嚼起來。
香腸的肉香和裏麵混合的調料香味在舌尖上綻放開來,小公主漂亮的眸子瞬間亮亮的。
“好七~”
“香腸好好七~”
李母看到小公主喜歡自己做的香腸,臉上也是洋溢著笑容。
用筷子給一旁的城陽,高陽和麗貞也夾了幾片。
“你們也嚐嚐,看看喜歡嗎?”
“嗯,謝謝奶奶!”
三個小丫頭點點頭,用筷子夾起香腸吃了幾口,也是連連稱讚。
“奶奶做的這香腸好好吃,比紅燒肉還好吃!”
城陽公主說。
李母看著城陽這丫頭,笑的合不攏嘴。
這丫頭最讓她喜歡了。
主要是讓人覺得貼心,而且人也溫柔,性格如水。
不知道長大了會是個什麽樣的好女孩。
四個丫頭中小公主的幹飯能力,那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李父看到小丫頭吃的這麽香也是讚歎道,“小孩子就得像兕子這樣,吃的多,長的才快。”
說完又給小公主碗裏夾了一塊肘子肉。
“謝謝爺爺~”
小公主笑著扒飯。
看的出來李父喜歡小孩子調皮一些。
“爸,啥時候去祭拜祖先啊?”
李長安一邊吃一邊問李父。
“下午四點多吧,晚飯之前去就行,對了,晚點你把東西都裝上車,包括我那些冰釣的裝備。”
“啥?去市裏您還要去釣魚啊?”
李長安有些驚訝。
“怎麽?市裏不是也有一條河嗎?”
“有是有,但是那條河似乎沒有魚。”
李長安覺得沒有,主要是那條河是排放生活汙水的河流。
他也去過幾次,還真沒看到過魚。
“沒事,先帶上,萬一有呢,況且市裏又不是那一條河,實在不行找個專門冰釣的場所,去釣幾杆也行啊。”
聽到這話,李長安點點頭。
“這倒是可以,那這樣的話,您就不用帶什麽裝備了,冰釣的場所有租裝備的地方。”
李長安提醒著李父。
“租裝備?不讓自己帶?”
“這個我也不知道,沒去過,不過人家既然讓租,那您就租唄,還帶啥,又麻煩。”
“那也行吧,不帶就不帶了。”
李父才說完,四個小丫頭就開口了。
“爺爺!”
“下次去冰釣的時候,我們也去!”
李父聞言笑了笑,“行,不過下次可不能再放生了,下次咱們釣大魚,大魚可好吃了。”
聽到好吃,小公主連連點頭。
“好噠~”
“七大魚~”
可愛跟好吃一對比,那就不算什麽了。
午後李長安帶著四個小丫頭午休了一會兒,等到快四點的時候,李父把李長安喊醒。
四個小丫頭也醒了過來。
聽到李長安要去祭拜先祖,也要嚷嚷著跟著去。
無奈之下,李長安隻能帶著四個小丫頭一起。
村子裏的先祖們都埋在村東頭的一片空地上,時間久了,這裏就形成了一大片的墳包。
墳包上稀稀鬆鬆的種著一些矮小的樹木,冬天的時候葉子掉的光禿禿,看起來更加荒涼。
在墳包的中間有一條小路,是直通村子的。
李長安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每次晚自習結束後從這條小路上過。
看著小路兩側的墳包,那場景實在是瘮得慌,腳下的自行車差點蹬的冒火星子。
就想趕緊從這條小路上過去,根本不敢往後看,就怕出來個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而且最可怕的就是在這條路上掉鏈子,那真是連修都不敢修,推著自行車就往前跑。
得到家了才敢修車鏈子。
那場麵李長安現在還記憶猶新。
不堪迴首的一段往事。
李父帶著李長安把東西都收拾好,裝上三蹦子。
至於釣到的小魚全都給放生了,一上午玩了個寂寞。
小公主蹲在冰眼那裏跟放生的小魚告完別,才被李長安抱上車。
迴到家。
李母看著李父那空空如也的水桶也是愣了一下,隨即調侃道。
“今天怎麽空著手迴來的?那些魚沒有你喜歡的?”
“哎,別提了,問你那寶貝兒子吧。”
李父一臉無語的把魚竿等設備搬迴屋裏。
李母聽到這話不免有些好奇。
此刻李長安正帶著四位小公主從外麵進來。
李母看到四個小丫頭臉上立時露出笑容,這四個小可愛怎麽看怎麽喜歡。
“外麵冷不冷呀?”
“讓奶奶看看凍壞了沒。”
說著蹲下身來一個個摸了摸小手上的溫度,冰涼的很。
連忙帶著四個小丫頭來到暖氣旁邊。
“來,把手按在暖氣片上,暖和暖和手。”
老家的暖氣並不是很燙,從外麵的暖氣片上摸著,大概也就四十來度。
四個小丫頭聞言,連忙把小手按在暖氣片上。
小臉上喜滋滋的。
李母轉身來到李長安身邊,“剛才看你爸那表情好像有點喪啊,咋迴事?”
李長安聞言笑了笑。
“沒啥,就是他釣了一上午的魚讓我和幾個小丫頭給放生了,估計鬱悶了。”
“哎,這老頭子也是,我還當什麽事呢,不就幾條小魚苗嘛,放生就放生唄,至於喪這個臉啊,我去說說他。”
“對了,菜都做好了,在廚房裏,端出來就可以吃飯了。”
李母囑咐了李長安一句就迴了臥室。
李父正在把釣魚的裝備擺放好,就聽見李母在後麵嘮叨著。
“你這老頭子,釣個魚還較真上了,孩子給你放了就放了唄,又不是多大的魚,再說了,孩子也不是經常迴來,等後麵你再自己釣去不就行了。”
李父聞言轉過身擺擺手,“你不懂,那是戰績,空個桶多丟人啊,讓我那些釣友看見了都笑話,我都沒好意思從他們身邊過。”
“得得,懶得跟你說,好了,吃飯吃飯。”
李父擁著李母從房間內走出來。
李長安已經把菜都端上了桌,有小公主喜歡的大肘子,還有李長安惦記的香腸臘肉。
除了這些還有一些雞鴨魚之類的,可以說豐盛的很。
眾人入座後,李長安先給一旁的小公主夾了一片香腸。
“來,嚐嚐奶奶做的香腸,可好吃了,哥哥就喜歡吃這口!”
“嗯~”
小公主用筷子夾起碗裏的香腸送到嘴巴裏,開始咀嚼起來。
香腸的肉香和裏麵混合的調料香味在舌尖上綻放開來,小公主漂亮的眸子瞬間亮亮的。
“好七~”
“香腸好好七~”
李母看到小公主喜歡自己做的香腸,臉上也是洋溢著笑容。
用筷子給一旁的城陽,高陽和麗貞也夾了幾片。
“你們也嚐嚐,看看喜歡嗎?”
“嗯,謝謝奶奶!”
三個小丫頭點點頭,用筷子夾起香腸吃了幾口,也是連連稱讚。
“奶奶做的這香腸好好吃,比紅燒肉還好吃!”
城陽公主說。
李母看著城陽這丫頭,笑的合不攏嘴。
這丫頭最讓她喜歡了。
主要是讓人覺得貼心,而且人也溫柔,性格如水。
不知道長大了會是個什麽樣的好女孩。
四個丫頭中小公主的幹飯能力,那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李父看到小丫頭吃的這麽香也是讚歎道,“小孩子就得像兕子這樣,吃的多,長的才快。”
說完又給小公主碗裏夾了一塊肘子肉。
“謝謝爺爺~”
小公主笑著扒飯。
看的出來李父喜歡小孩子調皮一些。
“爸,啥時候去祭拜祖先啊?”
李長安一邊吃一邊問李父。
“下午四點多吧,晚飯之前去就行,對了,晚點你把東西都裝上車,包括我那些冰釣的裝備。”
“啥?去市裏您還要去釣魚啊?”
李長安有些驚訝。
“怎麽?市裏不是也有一條河嗎?”
“有是有,但是那條河似乎沒有魚。”
李長安覺得沒有,主要是那條河是排放生活汙水的河流。
他也去過幾次,還真沒看到過魚。
“沒事,先帶上,萬一有呢,況且市裏又不是那一條河,實在不行找個專門冰釣的場所,去釣幾杆也行啊。”
聽到這話,李長安點點頭。
“這倒是可以,那這樣的話,您就不用帶什麽裝備了,冰釣的場所有租裝備的地方。”
李長安提醒著李父。
“租裝備?不讓自己帶?”
“這個我也不知道,沒去過,不過人家既然讓租,那您就租唄,還帶啥,又麻煩。”
“那也行吧,不帶就不帶了。”
李父才說完,四個小丫頭就開口了。
“爺爺!”
“下次去冰釣的時候,我們也去!”
李父聞言笑了笑,“行,不過下次可不能再放生了,下次咱們釣大魚,大魚可好吃了。”
聽到好吃,小公主連連點頭。
“好噠~”
“七大魚~”
可愛跟好吃一對比,那就不算什麽了。
午後李長安帶著四個小丫頭午休了一會兒,等到快四點的時候,李父把李長安喊醒。
四個小丫頭也醒了過來。
聽到李長安要去祭拜先祖,也要嚷嚷著跟著去。
無奈之下,李長安隻能帶著四個小丫頭一起。
村子裏的先祖們都埋在村東頭的一片空地上,時間久了,這裏就形成了一大片的墳包。
墳包上稀稀鬆鬆的種著一些矮小的樹木,冬天的時候葉子掉的光禿禿,看起來更加荒涼。
在墳包的中間有一條小路,是直通村子的。
李長安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每次晚自習結束後從這條小路上過。
看著小路兩側的墳包,那場景實在是瘮得慌,腳下的自行車差點蹬的冒火星子。
就想趕緊從這條小路上過去,根本不敢往後看,就怕出來個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而且最可怕的就是在這條路上掉鏈子,那真是連修都不敢修,推著自行車就往前跑。
得到家了才敢修車鏈子。
那場麵李長安現在還記憶猶新。
不堪迴首的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