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窮日子苦日子,我真是過夠了!”女人一把將桌子上的東西全部都掀翻在地,然後大聲地朝著眼前的男人怒吼道,“我要離婚!我要和你離婚!”
“你什麽意思,當時結婚的時候你可是說無論過什麽苦日子都可以,隻要和我在一起,”男人麵上也全是憤怒,“怎麽,你現在後悔了?”
“對!我就是後悔了!”女人聽到這裏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但她隻是隨意地抹了一把臉又繼續道,“反正我現在就是要和你離婚!”
“哼,行啊,”男人聞言冷哼一聲,“反正你什麽都不能帶走,無論是錢還是孩子,而且從此以後,你再也別想見到孩子!”
“你憑什麽?!”女人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她原本早就料到男人不會給她半分錢,但卻沒想到對方連孩子都不讓她見,“小政也是我的孩子,我是他的親生母親,我憑什麽不能見他!”
“就憑你現在要拋下這個家庭!”男人大吼道,“就憑你現在要拋棄我們父子倆!”
“李勇,我16歲就輟學跟著你,這麽多年地下室也住過了,起早貪黑地打工,”女人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我給你生兒育女,這麽多年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舍得買過,你居然這麽對我?”
“我也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你的事,反倒是你,每個月4000塊的工資你要去足浴店花2000,”女人說到這裏,臉上滿是諷刺的笑容,“你說到底是誰對不起誰?”
“我是個賺錢養家的男人,我偶爾去放鬆一下怎麽了?”男人怒目而視,高高抬起自己的右手似乎就要往女人的臉上揮去,“好啊,我以前還不知道,原來你在背後還把賬算的這麽清楚!”
“你其實一直都在算計我,算計這個家是吧!?”
伴隨著東西打砸在地上的聲音,女人痛苦地嗚咽著,最後她實在忍受不了,直接抓起自己的包便奪門而出。
於是,一直蜷縮在角落的小小人兒終於控製不住地顫抖了一下,但又很快一動不動。
小小的孩子隻能安靜地蜷縮在角落中看著開始酗酒的父親,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在確認父親已經因為醉酒昏睡過去之後,李政終於離開了這一天中他一直蜷縮著的地方。
然後,小心地拿起父親擺放在桌子上的手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
一開始電話裏隻是不斷地傳來忙音,但好在李政是一個堅持不懈地好孩子,他在不斷地嚐試之後,成功聽到了媽媽的聲音。
“媽媽,”李政小聲地說道,“你可以來接我嗎?我不想和爸爸在一起。”
“小政,媽媽對不起你,”女人嗚咽起來,“你等等媽媽,等媽媽在這邊有個安穩的住處了,媽媽就去接你。”
“好,媽...”李政的眼睛亮了起來,但是他還沒有說完就被一股力量重重地扯了一把,於是他痛苦地跌坐在地。
“你這個惡毒的女人,你休想帶走我的兒子,你千萬別讓老子找到你,否則......”
......
嗯,又是這樣的話語,充斥在屋子之中,縈繞在李政的耳旁。
這就是,李政的幼年時期。
等他稍微長大了一點,他便被父親帶到了老家由爺爺奶奶撫養,這些年父親為了防止母親接走他,一直不停地東躲西藏,這亦促成了他養成了逆來順受、沉默寡言的性格。
這一次父親將他徹底地甩在了老家,然後自己隻身去尋找母親算“舊賬”。
對於李政而言,雖然生活依舊很艱苦,但好在兩個老人卻是真心疼愛他的,並且因為沒有了陰晴不定的父親,他甚至覺得自己要更快樂自在些。
隻是,他好想媽媽啊。
對,他還會繼續等媽媽來的,他答應了媽媽,會乖乖等媽媽來接他。
隻可惜,李政最後沒有等到,他死在了陽光漸漸溫暖起來的年後,死在了陽光也照射不暖的土地裏。
他甚至沒有再見媽媽一麵,他甚至沒能和媽媽再多說幾句話,甚至沒能再抱抱媽媽。
就這樣,一個人孤獨而痛苦地死在了一個廢棄的大棚中。
原來,人生竟是這樣的簡單而複雜。
簡單到他隻用了短短13年便走完了一生,卻又複雜到他直到死亡降臨的那一刻,也尚未理解什麽是人生。
......
後來,李政成為了惡鬼重新活了下來,可是他已經永遠都無法再見到他日思夜想的媽媽了。
原來在幼年的匆匆一瞥之後,就是天人永隔。
不過好在後來他還能和愛他的爺爺奶奶待在一起,他還動用自己的力量讓爺爺奶奶過上了本來就該屬於他們的安詳晚年。
還不錯...吧。
後來的後來,李政仍舊無法理解林厭離開之前給他述說的世道和對錯,於是他去看了很多書,企圖從先人的書本中得到答案。
他是那樣瘋狂地想知道,他明明隻是想要簡單地活著,隻是想要再見媽媽一麵,為什麽村裏的人就會奚落他:
“你媽媽就是個賤人,她和別人跑了,她不要你了!”
“你爸爸真是命苦,居然娶到了這種媳婦,生了你這種白眼狼,你居然還想去找你媽媽!”
明明他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人,也沒有做錯過任何事,為什麽要這樣對他?
......
後來的後來,李政在閱讀司馬遷的《史記》時,終於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東西,司馬遷在《史記卷六十一 · 伯夷列傳第一》中寫到:
學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迴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餘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用通俗的話來說,上麵的內容就是:
有人說:“天道沒有親疏之分,總是幫助善良的人。”像伯夷、叔齊,可以說是善良的人了吧?他們積累仁德,保持高潔的品行,卻最終餓死!再說孔子的七十多位弟子中,孔子唯獨稱讚顏迴好學。然而顏迴常常貧困,連糟糠都吃不飽,最終早逝。
上天迴報行善的人,究竟是怎樣的呢?盜蹠每天殺害無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兇暴殘忍,胡作非為,聚集黨徒幾千人橫行天下,竟然能夠長壽而終。這遵循的是什麽道德呢?這是特別明顯顯著的例子啊。
至於近代,行為不端,專門觸犯忌諱,卻一輩子安逸享樂,富貴豐厚幾代不斷。有的人謹慎選擇地方才落腳,到合適的時候才說話,走路不抄近道,不是公正的事情不奮發去做,卻遭遇災禍的,多得數不清。
我對此非常困惑,如果所說的天道,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哦,原來是這樣啊,李政慢慢合上了書。
原來連司馬遷這樣的大家,也沒有答案啊。
“你什麽意思,當時結婚的時候你可是說無論過什麽苦日子都可以,隻要和我在一起,”男人麵上也全是憤怒,“怎麽,你現在後悔了?”
“對!我就是後悔了!”女人聽到這裏眼淚不自覺地流了下來,但她隻是隨意地抹了一把臉又繼續道,“反正我現在就是要和你離婚!”
“哼,行啊,”男人聞言冷哼一聲,“反正你什麽都不能帶走,無論是錢還是孩子,而且從此以後,你再也別想見到孩子!”
“你憑什麽?!”女人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她原本早就料到男人不會給她半分錢,但卻沒想到對方連孩子都不讓她見,“小政也是我的孩子,我是他的親生母親,我憑什麽不能見他!”
“就憑你現在要拋下這個家庭!”男人大吼道,“就憑你現在要拋棄我們父子倆!”
“李勇,我16歲就輟學跟著你,這麽多年地下室也住過了,起早貪黑地打工,”女人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我給你生兒育女,這麽多年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舍得買過,你居然這麽對我?”
“我也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你的事,反倒是你,每個月4000塊的工資你要去足浴店花2000,”女人說到這裏,臉上滿是諷刺的笑容,“你說到底是誰對不起誰?”
“我是個賺錢養家的男人,我偶爾去放鬆一下怎麽了?”男人怒目而視,高高抬起自己的右手似乎就要往女人的臉上揮去,“好啊,我以前還不知道,原來你在背後還把賬算的這麽清楚!”
“你其實一直都在算計我,算計這個家是吧!?”
伴隨著東西打砸在地上的聲音,女人痛苦地嗚咽著,最後她實在忍受不了,直接抓起自己的包便奪門而出。
於是,一直蜷縮在角落的小小人兒終於控製不住地顫抖了一下,但又很快一動不動。
小小的孩子隻能安靜地蜷縮在角落中看著開始酗酒的父親,天色慢慢暗了下來,在確認父親已經因為醉酒昏睡過去之後,李政終於離開了這一天中他一直蜷縮著的地方。
然後,小心地拿起父親擺放在桌子上的手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
一開始電話裏隻是不斷地傳來忙音,但好在李政是一個堅持不懈地好孩子,他在不斷地嚐試之後,成功聽到了媽媽的聲音。
“媽媽,”李政小聲地說道,“你可以來接我嗎?我不想和爸爸在一起。”
“小政,媽媽對不起你,”女人嗚咽起來,“你等等媽媽,等媽媽在這邊有個安穩的住處了,媽媽就去接你。”
“好,媽...”李政的眼睛亮了起來,但是他還沒有說完就被一股力量重重地扯了一把,於是他痛苦地跌坐在地。
“你這個惡毒的女人,你休想帶走我的兒子,你千萬別讓老子找到你,否則......”
......
嗯,又是這樣的話語,充斥在屋子之中,縈繞在李政的耳旁。
這就是,李政的幼年時期。
等他稍微長大了一點,他便被父親帶到了老家由爺爺奶奶撫養,這些年父親為了防止母親接走他,一直不停地東躲西藏,這亦促成了他養成了逆來順受、沉默寡言的性格。
這一次父親將他徹底地甩在了老家,然後自己隻身去尋找母親算“舊賬”。
對於李政而言,雖然生活依舊很艱苦,但好在兩個老人卻是真心疼愛他的,並且因為沒有了陰晴不定的父親,他甚至覺得自己要更快樂自在些。
隻是,他好想媽媽啊。
對,他還會繼續等媽媽來的,他答應了媽媽,會乖乖等媽媽來接他。
隻可惜,李政最後沒有等到,他死在了陽光漸漸溫暖起來的年後,死在了陽光也照射不暖的土地裏。
他甚至沒有再見媽媽一麵,他甚至沒能和媽媽再多說幾句話,甚至沒能再抱抱媽媽。
就這樣,一個人孤獨而痛苦地死在了一個廢棄的大棚中。
原來,人生竟是這樣的簡單而複雜。
簡單到他隻用了短短13年便走完了一生,卻又複雜到他直到死亡降臨的那一刻,也尚未理解什麽是人生。
......
後來,李政成為了惡鬼重新活了下來,可是他已經永遠都無法再見到他日思夜想的媽媽了。
原來在幼年的匆匆一瞥之後,就是天人永隔。
不過好在後來他還能和愛他的爺爺奶奶待在一起,他還動用自己的力量讓爺爺奶奶過上了本來就該屬於他們的安詳晚年。
還不錯...吧。
後來的後來,李政仍舊無法理解林厭離開之前給他述說的世道和對錯,於是他去看了很多書,企圖從先人的書本中得到答案。
他是那樣瘋狂地想知道,他明明隻是想要簡單地活著,隻是想要再見媽媽一麵,為什麽村裏的人就會奚落他:
“你媽媽就是個賤人,她和別人跑了,她不要你了!”
“你爸爸真是命苦,居然娶到了這種媳婦,生了你這種白眼狼,你居然還想去找你媽媽!”
明明他從來沒有傷害過任何人,也沒有做錯過任何事,為什麽要這樣對他?
......
後來的後來,李政在閱讀司馬遷的《史記》時,終於看到了他想要看到的東西,司馬遷在《史記卷六十一 · 伯夷列傳第一》中寫到:
學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迴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餘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用通俗的話來說,上麵的內容就是:
有人說:“天道沒有親疏之分,總是幫助善良的人。”像伯夷、叔齊,可以說是善良的人了吧?他們積累仁德,保持高潔的品行,卻最終餓死!再說孔子的七十多位弟子中,孔子唯獨稱讚顏迴好學。然而顏迴常常貧困,連糟糠都吃不飽,最終早逝。
上天迴報行善的人,究竟是怎樣的呢?盜蹠每天殺害無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兇暴殘忍,胡作非為,聚集黨徒幾千人橫行天下,竟然能夠長壽而終。這遵循的是什麽道德呢?這是特別明顯顯著的例子啊。
至於近代,行為不端,專門觸犯忌諱,卻一輩子安逸享樂,富貴豐厚幾代不斷。有的人謹慎選擇地方才落腳,到合適的時候才說話,走路不抄近道,不是公正的事情不奮發去做,卻遭遇災禍的,多得數不清。
我對此非常困惑,如果所說的天道,是這樣呢還是不是這樣呢?
哦,原來是這樣啊,李政慢慢合上了書。
原來連司馬遷這樣的大家,也沒有答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