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渤海郡,早已被戰火覆蓋。


    幽州軍兵分三路,陸地水路同時進攻。


    渤海隻剩下了最後一座城池,也就是渤海太守府所在的浮陽城。


    幽州軍的進攻速度,比眾人預估的還要快一些,即便是重兵把守的縣城,也被幽州軍快速攻了下來。


    顏良、文醜、張合、高覽四將,率領渤海郡剩餘的兵馬,死守浮陽城,希望可以等到支援。


    沒辦法,袁紹不在家,他們這些人除了守城,其他的什麽也做不了。


    哦,對了,除了守城以外,還能做一件事,那就是逃離渤海郡。


    幽州這邊的攻勢太猛了,上來就是投石機加強弩,打得城頭守軍都不敢冒頭,露頭就秒。


    東西北三路同時進攻,水陸並進。


    戰術十分明確,圍三缺一。


    隻留下西麵供渤海兵馬逃生。


    可這麽明顯的漏洞,不到最後,誰都不願意走這一步。


    兵不厭詐,誰也不知道西麵到底有沒有埋伏一路兵馬,就等著他們上鉤。


    打仗嘛,不能指望敵人的憐憫。


    若是敵軍突發善心,別上當,那肯定是一個新的套路。


    所以,除了死守渤海郡,這些人沒有其他辦法。


    而且幽州攻打渤海郡的消息,早就派人送信到洛陽,袁紹若是知道,肯定會第一時間趕迴來的。


    可渤海守軍並不怎麽樂觀,即使袁紹帶兵趕迴來,恐怕也來不及了。


    幽州這次攻打渤海郡,安排的很有意思。


    典韋、許褚、胡車兒,幽州出名的莽夫三人組。


    最重要的是,沒有隨軍謀士出謀劃策。


    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一次沒有戰術,隻有打,玩命兒的打。


    用最強悍的攻勢,最短時間內拿下渤海。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幽州這次下了大決心,誓要一鼓作氣,拿下袁紹老巢。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道理大家都懂,也就袁紹沒有這個實力,要不然早對幽州動手了。


    渤海北麵有這麽一個強大的鄰居,袁紹睡覺都睡不踏實。


    因為大家心裏都清楚,雙方之間,遲早有一戰。


    但袁紹卻是被動的一方,因為他不知道幽州什麽時候會對渤海動手。


    渤海隻是一個郡,幽州卻是一個州。


    無論是糧食、人口,還是兵馬、情報,袁紹自認為沒有一項能比得上幽州。


    硬實力、軟實力都比不上,這還打個錘子啊?


    但大家都是一方諸侯,袁紹的出身擱這擺著呢,他可不能認慫,要不然袁家的麵子就掉地上了。


    他袁紹雖然是個好麵兒的人,但跟袁家的聲譽比起來,什麽都得讓步。


    袁家曆經這麽多年,靠的就是名聲。


    眾人拾柴火焰高,大漢就是一個關係社會。


    雖然大漢十三州看起來很大,但世家豪門的圈子就這麽大,哪個州郡有同級別的世家,大家心裏清楚的很。


    沒有名聲,誰會搭理袁家?


    平時經營好袁家聲譽,必要時就像這次諸侯討董一樣,一唿百應,影響力這不就出來了嘛。


    身處這個層次的袁家人,腰板比誰都要硬,他們可以敗,可以死,就是不能慫,不能丟人。


    渤海是袁紹的老巢,招兵買馬,耗時耗力,花了很大的代價才弄成今天的規模。


    要是真被幽州攻打易主,袁紹估計能氣的撅過去。


    袁紹可不是袁術,袁術是袁家嫡長子,而他隻是一個庶子。


    若非能力出眾,袁紹早就不知被排擠到哪個犄角旮旯裏,當他的紈絝公子去了。


    群雄逐鹿的機會隻有一次,袁家隻會支持袁紹這一次。


    若是袁本初沒有抓住這次機會,最後隻能被袁家遺棄。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沒了他袁紹,還有袁術這個嫡長子呢。


    爭霸天下可不是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做到的,這都是靠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兵器鎧甲,糧草戰馬,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


    哪怕以袁家的積累,也不能讓袁紹卷土重來第二次。


    袁紹這次敗了,要想東山再起,隻能靠自己,袁家是指望不上了。


    這也是渤海兵馬死守浮陽城的原因之一,袁紹不迴來,拿什麽東山再起?


    隻憑頭鐵嗎?


    撞死他也弄不出多少兵馬來。


    招兵買馬,起碼得讓手下將士吃飽吧。


    吃飯都吃不飽,人家憑什麽要替你打仗?


    當兵吃糧,吃糧當兵,都是為了活下去罷了。


    幽州這邊也很清楚,袁紹知道消息後,不管怎樣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迴渤海,能救就救一下,救不了也不會有遺憾。


    出去參加一次諸侯討董,老窩被人給掏了。


    這種感覺,可不是誰都能體會到的。


    有一點讓渤海守軍比較慶幸,那就是趙雲等人此時也不在幽州。


    雙方領頭的都不在家,讓家裏的手下可勁兒折騰,打的那叫一個火熱。


    不過這也不是什麽值得驕傲的事情,趙關張這幾員大將都不在的情況下,渤海都堅持不了幾天。


    若是趙雲迴來了,渤海恐怕連一天都撐不下來。


    之前的城池攻防戰中,顏良、文醜、張合、高覽四人,被典韋逮住後好一頓胖揍。


    一個個都鼻青臉腫的,都給他們打出心理陰影了。


    若不是典韋手下留情,這四個人早就涼了。


    典韋的想法很簡單,招攬不招攬的,先打服了再說。


    至於怎麽招攬,就不是他典韋該操心的事情了。


    趙雲這邊決定前往渤海後,戰船一路向西,直奔浮陽城而來。


    渤海郡東麵臨海,郡縣內河流眾多,憑借水路可以到達多數地方。


    到達浮陽城附近的時候,天都黑了。


    讓人一打聽才知道,緊趕慢趕的,還是沒趕上,典韋他們已經把仗打完了。


    看看那坑坑窪窪的城牆,就知道戰況有多激烈,都是投石機砸出來的。


    想守城都守不了,直接強拆。


    夯土城牆,又不是鋼筋水泥建造的天武城,肯定扛不住投石機的猛烈攻擊。


    至於袁紹手下的武將,隻剩下張合和高覽還活著。


    顏良文醜寧死不降,典韋當然不會慣著他們,一人一戟,直接送他們上路。


    顏良文醜死的還算壯烈,起碼到了招降這一步。


    寧死不降,也成就了忠義之名。


    那個人稱“河北老刀王”的韓瓊,攻城的時候,就被投石機砸死了,連長什麽樣子都沒見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三國,我的二叔是趙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徐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徐行並收藏穿越三國,我的二叔是趙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