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曹操黑化,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穿越三國,我的二叔是趙雲 作者:月徐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欺壓百姓和挑起爭端兩口大黑鍋,就這麽扣在了死去的鮑信身上。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甭管是不是,鮑信就是最合適的背鍋俠,也是雙方都希望看到的局麵。
於是,鮑信成了此次洛陽爭端的最大受害者。
名聲臭了,命也丟了。
此事這麽一處理,麵子裏子上,也算說得過去。
不過袁紹依然有些心緒不寧,因為當日張飛說的那番話,指向性太強了,明顯是衝著他這個聯軍盟主來的。
雖然鮑信出來攪和了局麵,可打起來之前,張飛可是放了幾隻信鴿出去。
飛鴿傳書,能傳給誰呢?
毫無疑問,是傳給幽州大本營的。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打起來之前先飛鴿傳書,這讓袁紹的危機感直接拉滿。
張飛這個殺千刀的,該不會想趁著這個時機,讓幽州拿下渤海吧?
至於嘛,為了這點事至於嗎?
袁紹想到這一茬時,天都黑了。
防人之心不可無,袁紹還是讓人快馬加鞭的迴渤海報信。
可真要是如想的那般,現在報信恐怕已為時已晚。
飛鴿傳書在大漢眾諸侯這裏,並不是秘密,但即使知道,能夠做到的也很少,起碼袁紹就不能。
馴養信鴿,聽起來很簡單,但絕對沒這麽簡單,要不是趙霖恰巧看過這方麵的紀錄片,還真沒法完善飛鴿傳書這個傳遞消息的方式。
鴿子這個東西,長途跋涉後如何保證不亂跑,順利將消息傳到需要的地方,一直是個難題。
目前來看,隻有幽州能夠做到快速準確的傳遞消息。其他諸侯也試過,雖然也成功過,但成功率很低。
自從袁紹有了這樣的顧慮,已經沒有耐心在洛陽待了。
可傳國玉璽之事,總得有個結果。
當天晚上,袁紹裝模作樣的嚇唬了一番孫堅。
江東猛虎這個外號,還真沒起錯。打起仗來那沒的說,猛將一個。可在玩陰謀詭計上,就不是袁紹這個家夥的對手了。
孫堅為了保住傳國玉璽,被逼的實在沒話說了,隻能用發誓來堵住袁紹的嘴。
若是得到了傳國玉璽,就會萬劍穿身而死。
發誓這種行為,有些人很在意,有些人卻不怎麽在乎。
雖然在好事上不怎麽靈,但在壞事上,可就不一定了。
雖然孫堅暫時保住了傳國玉璽,可還有荊州劉表這個老六,在水路上等著他呢。
洛陽那邊基本就是這麽個情況,孫堅為保傳國玉璽,第一個離開了洛陽,打算通過水路返迴江東。
之後就是袁紹這個聯軍盟主,擔心老巢渤海郡會被幽州偷襲,為了保險點,帶兵星夜兼程往迴趕。
這兩人一帶頭,剩下的諸侯再待在這也沒什麽意思了,開始陸續往迴趕。
浩浩蕩蕩的諸侯討董,在洛陽畫上了感歎號。
至於為什麽是感歎號?
很簡單,因為十八路諸侯浩浩蕩蕩而來,基本任務一個都沒完成。
皇帝百官,一個都沒救出來。
征討董卓,結果董卓慫了點,壓根就沒和聯軍正麵交戰,一扭頭直接遷都長安,隻留下一個被火燒的差不多的洛陽城。
天子繼續受難,董卓繼續在長安逍遙,十八路諸侯這一趟,可以說是什麽都沒完成,最後還鬧了個不歡而散。
畫上個感歎號,實至名歸。
當然,十八路諸侯中還是有一股清流的。
曹孟德,曹老板。
敗的那叫一個慘!
曹操可以說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忠臣”了。
其他人到達洛陽後,全都止步不前,打到董卓遷都,他們已經滿足了,這次諸侯討董沒白來,打到洛陽差不多了。
袁紹也很清楚聯軍的實力,要是趙雲的幽州軍不出手,能不能拿下虎牢關都是問題。
能夠打到洛陽,打得董卓遷都,袁紹已經很知足了,這個戰績已經可以和天下百姓交差了,再打下去就隻剩慘敗了。
可是曹操不這麽認為,遷都長安的董卓如同喪家之犬,若是聯軍能夠全力追擊,說不定就可以把皇帝從半路截下來。
於是在沒有幫手的情況下,曹操獨自率兵,踏上了追擊董卓的道路。
可李儒又不是吃白飯的,早就料到會有人追擊遷都隊伍,於是讓呂布率兵在路上設下埋伏。
不出意外,追擊心切的曹操在滎陽的汴水岸邊,遭到西涼軍的埋伏,近萬兵馬全軍覆沒,隻剩下曹家和夏侯兄弟幾人護著曹操拚死殺出。
而西涼軍這邊主持埋伏的,就是一名名叫徐榮的將領。
這一仗,曹操輸得確實不冤。
一是被埋伏偷襲,失了先機,很容易一敗塗地。
而是兵馬本身的問題。曹操這邊的兵馬,都是迴老家變賣家產臨時招募來的,沒有經過正式訓練,若是沒有曹操率領,其實跟黃巾軍差不多,戰力很低。而西涼軍這邊,都是訓練有素的西涼精銳。有心算無心之下,西涼軍的優勢更大了。
就在曹操狼狽逃命的時候,神兵天降。
關羽率領幽州騎兵出現在曹操麵前,攔住了後麵緊追不舍的西涼軍,救了曹操一命。
曹操當然很感動,雪中送炭般的救命之恩,不出意外,能記一輩子。
隨後曹操握著關羽的手,好好表達了一番感謝之情,留下兩員將領收攏殘兵敗將,之後便帶人向洛陽氣勢洶洶而去。
曹老板很火大,想罵人,而苟在洛陽的那幫諸侯再合適不過了。
看看人家關羽,再看看那幫連洛陽都不敢出的慫貨。
不能比啊,人比人得死。
他們都該死!
曹操剛剛大敗而歸,多虧關羽救他狗命,否則說不定就折在這了。
怒氣值拉滿的曹操,來到洛陽後,卻是懵逼了。
因為孫堅和袁紹早就帶人跑了。
要是早來一天半天的,說不定還能碰上,現在說不定都出司隸了。
曹操此時有火在身,也不能總憋著啊。
最後想了想,把還沒來得及跑路的那些諸侯痛罵了一頓,最後罵了一句“豎子不足與謀!”拂袖而去。
自此,曹孟德開始了他的黑化之路,屠龍少年,終究變成了惡龍。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甭管是不是,鮑信就是最合適的背鍋俠,也是雙方都希望看到的局麵。
於是,鮑信成了此次洛陽爭端的最大受害者。
名聲臭了,命也丟了。
此事這麽一處理,麵子裏子上,也算說得過去。
不過袁紹依然有些心緒不寧,因為當日張飛說的那番話,指向性太強了,明顯是衝著他這個聯軍盟主來的。
雖然鮑信出來攪和了局麵,可打起來之前,張飛可是放了幾隻信鴿出去。
飛鴿傳書,能傳給誰呢?
毫無疑問,是傳給幽州大本營的。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打起來之前先飛鴿傳書,這讓袁紹的危機感直接拉滿。
張飛這個殺千刀的,該不會想趁著這個時機,讓幽州拿下渤海吧?
至於嘛,為了這點事至於嗎?
袁紹想到這一茬時,天都黑了。
防人之心不可無,袁紹還是讓人快馬加鞭的迴渤海報信。
可真要是如想的那般,現在報信恐怕已為時已晚。
飛鴿傳書在大漢眾諸侯這裏,並不是秘密,但即使知道,能夠做到的也很少,起碼袁紹就不能。
馴養信鴿,聽起來很簡單,但絕對沒這麽簡單,要不是趙霖恰巧看過這方麵的紀錄片,還真沒法完善飛鴿傳書這個傳遞消息的方式。
鴿子這個東西,長途跋涉後如何保證不亂跑,順利將消息傳到需要的地方,一直是個難題。
目前來看,隻有幽州能夠做到快速準確的傳遞消息。其他諸侯也試過,雖然也成功過,但成功率很低。
自從袁紹有了這樣的顧慮,已經沒有耐心在洛陽待了。
可傳國玉璽之事,總得有個結果。
當天晚上,袁紹裝模作樣的嚇唬了一番孫堅。
江東猛虎這個外號,還真沒起錯。打起仗來那沒的說,猛將一個。可在玩陰謀詭計上,就不是袁紹這個家夥的對手了。
孫堅為了保住傳國玉璽,被逼的實在沒話說了,隻能用發誓來堵住袁紹的嘴。
若是得到了傳國玉璽,就會萬劍穿身而死。
發誓這種行為,有些人很在意,有些人卻不怎麽在乎。
雖然在好事上不怎麽靈,但在壞事上,可就不一定了。
雖然孫堅暫時保住了傳國玉璽,可還有荊州劉表這個老六,在水路上等著他呢。
洛陽那邊基本就是這麽個情況,孫堅為保傳國玉璽,第一個離開了洛陽,打算通過水路返迴江東。
之後就是袁紹這個聯軍盟主,擔心老巢渤海郡會被幽州偷襲,為了保險點,帶兵星夜兼程往迴趕。
這兩人一帶頭,剩下的諸侯再待在這也沒什麽意思了,開始陸續往迴趕。
浩浩蕩蕩的諸侯討董,在洛陽畫上了感歎號。
至於為什麽是感歎號?
很簡單,因為十八路諸侯浩浩蕩蕩而來,基本任務一個都沒完成。
皇帝百官,一個都沒救出來。
征討董卓,結果董卓慫了點,壓根就沒和聯軍正麵交戰,一扭頭直接遷都長安,隻留下一個被火燒的差不多的洛陽城。
天子繼續受難,董卓繼續在長安逍遙,十八路諸侯這一趟,可以說是什麽都沒完成,最後還鬧了個不歡而散。
畫上個感歎號,實至名歸。
當然,十八路諸侯中還是有一股清流的。
曹孟德,曹老板。
敗的那叫一個慘!
曹操可以說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忠臣”了。
其他人到達洛陽後,全都止步不前,打到董卓遷都,他們已經滿足了,這次諸侯討董沒白來,打到洛陽差不多了。
袁紹也很清楚聯軍的實力,要是趙雲的幽州軍不出手,能不能拿下虎牢關都是問題。
能夠打到洛陽,打得董卓遷都,袁紹已經很知足了,這個戰績已經可以和天下百姓交差了,再打下去就隻剩慘敗了。
可是曹操不這麽認為,遷都長安的董卓如同喪家之犬,若是聯軍能夠全力追擊,說不定就可以把皇帝從半路截下來。
於是在沒有幫手的情況下,曹操獨自率兵,踏上了追擊董卓的道路。
可李儒又不是吃白飯的,早就料到會有人追擊遷都隊伍,於是讓呂布率兵在路上設下埋伏。
不出意外,追擊心切的曹操在滎陽的汴水岸邊,遭到西涼軍的埋伏,近萬兵馬全軍覆沒,隻剩下曹家和夏侯兄弟幾人護著曹操拚死殺出。
而西涼軍這邊主持埋伏的,就是一名名叫徐榮的將領。
這一仗,曹操輸得確實不冤。
一是被埋伏偷襲,失了先機,很容易一敗塗地。
而是兵馬本身的問題。曹操這邊的兵馬,都是迴老家變賣家產臨時招募來的,沒有經過正式訓練,若是沒有曹操率領,其實跟黃巾軍差不多,戰力很低。而西涼軍這邊,都是訓練有素的西涼精銳。有心算無心之下,西涼軍的優勢更大了。
就在曹操狼狽逃命的時候,神兵天降。
關羽率領幽州騎兵出現在曹操麵前,攔住了後麵緊追不舍的西涼軍,救了曹操一命。
曹操當然很感動,雪中送炭般的救命之恩,不出意外,能記一輩子。
隨後曹操握著關羽的手,好好表達了一番感謝之情,留下兩員將領收攏殘兵敗將,之後便帶人向洛陽氣勢洶洶而去。
曹老板很火大,想罵人,而苟在洛陽的那幫諸侯再合適不過了。
看看人家關羽,再看看那幫連洛陽都不敢出的慫貨。
不能比啊,人比人得死。
他們都該死!
曹操剛剛大敗而歸,多虧關羽救他狗命,否則說不定就折在這了。
怒氣值拉滿的曹操,來到洛陽後,卻是懵逼了。
因為孫堅和袁紹早就帶人跑了。
要是早來一天半天的,說不定還能碰上,現在說不定都出司隸了。
曹操此時有火在身,也不能總憋著啊。
最後想了想,把還沒來得及跑路的那些諸侯痛罵了一頓,最後罵了一句“豎子不足與謀!”拂袖而去。
自此,曹孟德開始了他的黑化之路,屠龍少年,終究變成了惡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