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晚宴後,季宇寧和意大利電影界的很多人都進行了友好的溝通,他此時的地位,無論走到哪個電影節,都是焦點中的焦點。
對於意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季宇寧前世的印象是很好的。
歐洲三大電影節各有各的側重和基調,像德國的柏林電影節,它一般是偏向於現實性,考慮方向性比較多。而戛納電影節則是有著明顯的文藝範兒和高檔範兒。
威尼斯電影節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中可以算作是包容性蕞強的。
前世威尼斯電影節對華語電影是最友好的,而對華語電影最不友好的應當是戛納電影節,尤其是吉爾雅各布擔任電影節主席的時候。
所以季宇寧趁這次機會,也和意大利的電影人以及威尼斯電影節搞好關係。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幾天,他發現意大利電影界的對他的評價很高。
他們認為,季宇寧的電影,有別於好萊塢的電影,帶有很明顯的作者性,也就是創作的自由度很高,好萊塢工業化的束縛比較少。
與此同時,他拍的電影的商業票房也出奇的高。
這種既叫好又叫做,把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能夠結合得很完美的情況,非常少見。
因此歐洲電影界是把他的夢工廠看成一個大的獨立製片公司,而不是像好萊塢七大那樣性質的電影公司。
從威尼斯迴到京城,季宇寧又繼續投入到末代皇帝的拍攝中。
劇組的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除了在京城的兩處拍攝組,已經在準備津門的外景拍攝。
如果拍攝順利的話,劇組會在10月下旬去東北拍外景。
前世電影末代皇帝拍了整整8個月,季宇寧有信心隻用不到5個月的時間,就能把這部電影完成。
進入9月以來,韓國漢城的建築物事故開始蔓延到重要的基礎設施。
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漢江上的那個著名的地標漢成大橋的垮塌,而在一側橋頭的漢城少見的兩棟玻璃幕牆的高層建築也傾倒擠靠在一起。
這個詭異的場景有點像前世新世紀韓國的那部電影恐怖直播中的畫麵。
不過這組畫麵的背景卻有所不同,那是街道上那望不到邊的帳篷,就像華夏前些年的地震棚一樣。
還有就是漢城一些主幹道上每天都聚集的大量的憤怒的人群。
他們發泄咒罵的對象,一是總統,二是財團。
人群的規模越來越大,到9月上旬的時候,已經達到數以十萬計,甚至更多。
在他們的周圍,也滿滿的都是持槍的軍人。
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的眼裏,韓國出現的駭人聽聞的建築物質量事故,可以說是匪夷所思的。
這也直接造成韓國產品出口呈現斷崖式的大幅度下降。
韓國製造的產品已經不被全世界所有人信任,變成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很多出口訂單被取消。
這些出口訂單,小至服裝,大至韓國的支柱產業,比如造船產業等。
這對於出口型經濟為主的韓國經濟造成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9月15日,原定於9月下旬在韓國漢城舉辦的亞奧理事會大會,提前改在了日本東京舉行。
這次大會首先通過了第1個議題,也就是沒有絲毫懸念的正式批準了華夏京城舉辦1990年亞運會的申請。
前世1990年京城亞運會的申請獲得批準,是在9月28日的亞奧理事會漢城大會上。
大會接下來的議題是關鍵議題,就是漢城還能否舉辦後年的亞運會。
“地球已經平靜,但這個國家卻會不斷的人為製造地震。
隻有2%的建築物是合格安全的國家,我們還能指望他們什麽呢?
先生們,我剛剛複述的,是最近歐洲的媒體上出現最多的詞語。
一個連自己住的房子都有可能隨時坍塌的國家和城市,我們還能指望他們什麽呢?
難道還要我們的運動員背著帳篷去那裏進行露天比賽嗎?”
正在亞奧理事會大會會場主席台上義正言辭,唾沫橫飛的,是亞奧理事會的一位日本籍委員。
“距離86年亞運會的舉辦日期,還有不到兩年了,根據專業人員的評估,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漢城就連恢複它的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都辦不到,更何況他們已經花費7年的時間,花了30億美元建造的30多座場館還要恢複如初,這真是天方夜譚了。
難道還要再次出現1970年亞運會那樣的事情嗎?”
1970年的第6屆亞運會,原定是由韓國的漢城舉辦,但是在1969年韓國是以安全為理由放棄舉辦,實際上是他們的財政出問題了。
當時是剛剛舉辦了1966年第5屆亞運會的泰國曼穀勇當接盤俠,他們接手了1970年的亞運會。
但是舉辦那一屆亞運會的費用卻是由亞奧理事會的會員國家進行分攤。
當年韓國在最後關頭的不負責任,讓所有的亞奧理事會成員都相當憤慨,而且至今都記憶猶新。
“如果他們還是像70年亞運會那樣,直到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才放棄,那麽我們很可能就連接手的城市都找不到了。
所以在今天這次大會上我們必須作出決定,如果漢城不棄辦,那麽我們就要行使權力,表決褫奪它的舉辦權。”
隨後任憑一臉黑色的韓國籍委員如何解釋,也是無濟於事了。
9月17日,就在亞奧理事會準備強行就褫奪韓國86年亞運會的主辦權進行表決的時候。韓國政府在無奈下隻得宣布:因安全原因,漢城放棄1986年第10屆亞運會的主辦權。
之後就是討論由誰來接手舉辦這屆亞運會的問題,但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申辦這屆亞運會,因為時間上來不及,另外亞運會的收益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吸引力。
最終泰國的曼穀第三次當了亞運會的接盤俠。他們曾經在1970年和1978年兩次臨時接手原主辦城市棄辦的亞運會。
其實曼穀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們在每年的年底旱季的時候,正是旅遊季節,而申辦亞運會可以讓他們名正言順的漲房租和門票,可以明顯的增加曼穀的旅遊收入。
當然這個國家的人普遍都信佛,還是比較好說話的。
另外泰國接手1986年亞運會的舉辦權,仍然是需要亞奧理事會的成員國分攤費用。
與此同時,亞奧理事會也通過了一項決定,那就是韓國如果再次申辦亞運會,必須要向亞奧理事會繳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如果再次棄辦,則保證金不退,用作重新確定的主辦城市的舉辦費用。
這個決定說明韓國政府在亞奧理事會眼中已經失去了信譽,他們已經兩次在亞運會的主辦上對亞奧理事會放了鴿子。
這個決定讓列席亞奧理事會這次會議的國際奧委會代表心情更加沉重。
這個前所未有的決定,也讓韓國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笑話。
9月19日,京城,國家體委。
“這次亞運會申辦下來了,我們在申辦的時候考慮蕞多的,就是資金的問題,每年財政向體育撥款還不到2億,這次90年的亞運會可能會撥款7個億左右。而我們亞運會整個預算估計要一二十億,這還是遠遠不夠。
年初我們還討論過發行體育彩票的問題,甚至還有讓全國人民一起捐款的提議。
上半年,包先生和霍先生,還有小季你,你們哥仨一人搞了一個麵向國內的體育產業基金。三個基金都是10億規模的。
這下我們在資金上就充裕了。”
李老爺子坐在季宇寧對麵,滿臉都是喜色,他的旁邊是一臉微笑的何老爺子。
“前兩天薩馬蘭先生私下裏和老何溝通過,他的意思是希望華夏的京城能夠舉辦88年奧運會。這樣,88年的奧運會和90年的亞運會可以連起來辦。
這個事情我們還在討論,所以想現在問問你這個高參的意見。我這也是受到了上麵的委托。”
說到這兒,李老爺子偏過頭,看了一眼旁邊的何老爺子。
何老爺子接過話頭,繼續說。
“目前國際奧委會已經有專門的團隊對韓國繼續主辦88年奧運會的問題進行評估,包括從硬件以及軟件等方方麵麵進行評測。
目前雖然還沒有一個結論,但估計很不樂觀。
一旦漢城棄辦這屆奧運會,那麽還需要在亞洲有一個城市,能夠接手這屆奧運會。
1988年奧運會根據各大洲輪轉的原則,應當在亞洲地區舉辦。
1981年和漢城競爭88年奧運會舉辦資格的隻有一個城市,就是日本的名古屋。
日本已經舉辦過1964年夏季奧運會和1972年冬季奧運會。
日本是亞洲唯一一個舉辦過夏季或者冬季奧運會的國家。
所以這屆奧運會,國際奧委會更傾向於在日本之外的亞洲國家舉辦,這樣有利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我們是一個大國,而且我們在國際體育界也已經體現出了非常強大的實力和地位。
把奧運會放在我們國家,對於國際奧委會來說,也是一項難得的成就。
另外,即便日本的城市參與競爭,可是時間上也僅剩下不到4年的時間,日本的這些城市,製度上是按部就班的,不可能把所有其他事情放在一邊,全部都集中在奧運會的籌辦上。”
對於意大利的威尼斯電影節,季宇寧前世的印象是很好的。
歐洲三大電影節各有各的側重和基調,像德國的柏林電影節,它一般是偏向於現實性,考慮方向性比較多。而戛納電影節則是有著明顯的文藝範兒和高檔範兒。
威尼斯電影節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中可以算作是包容性蕞強的。
前世威尼斯電影節對華語電影是最友好的,而對華語電影最不友好的應當是戛納電影節,尤其是吉爾雅各布擔任電影節主席的時候。
所以季宇寧趁這次機會,也和意大利的電影人以及威尼斯電影節搞好關係。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幾天,他發現意大利電影界的對他的評價很高。
他們認為,季宇寧的電影,有別於好萊塢的電影,帶有很明顯的作者性,也就是創作的自由度很高,好萊塢工業化的束縛比較少。
與此同時,他拍的電影的商業票房也出奇的高。
這種既叫好又叫做,把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能夠結合得很完美的情況,非常少見。
因此歐洲電影界是把他的夢工廠看成一個大的獨立製片公司,而不是像好萊塢七大那樣性質的電影公司。
從威尼斯迴到京城,季宇寧又繼續投入到末代皇帝的拍攝中。
劇組的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除了在京城的兩處拍攝組,已經在準備津門的外景拍攝。
如果拍攝順利的話,劇組會在10月下旬去東北拍外景。
前世電影末代皇帝拍了整整8個月,季宇寧有信心隻用不到5個月的時間,就能把這部電影完成。
進入9月以來,韓國漢城的建築物事故開始蔓延到重要的基礎設施。
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漢江上的那個著名的地標漢成大橋的垮塌,而在一側橋頭的漢城少見的兩棟玻璃幕牆的高層建築也傾倒擠靠在一起。
這個詭異的場景有點像前世新世紀韓國的那部電影恐怖直播中的畫麵。
不過這組畫麵的背景卻有所不同,那是街道上那望不到邊的帳篷,就像華夏前些年的地震棚一樣。
還有就是漢城一些主幹道上每天都聚集的大量的憤怒的人群。
他們發泄咒罵的對象,一是總統,二是財團。
人群的規模越來越大,到9月上旬的時候,已經達到數以十萬計,甚至更多。
在他們的周圍,也滿滿的都是持槍的軍人。
在全世界很多國家的眼裏,韓國出現的駭人聽聞的建築物質量事故,可以說是匪夷所思的。
這也直接造成韓國產品出口呈現斷崖式的大幅度下降。
韓國製造的產品已經不被全世界所有人信任,變成了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很多出口訂單被取消。
這些出口訂單,小至服裝,大至韓國的支柱產業,比如造船產業等。
這對於出口型經濟為主的韓國經濟造成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9月15日,原定於9月下旬在韓國漢城舉辦的亞奧理事會大會,提前改在了日本東京舉行。
這次大會首先通過了第1個議題,也就是沒有絲毫懸念的正式批準了華夏京城舉辦1990年亞運會的申請。
前世1990年京城亞運會的申請獲得批準,是在9月28日的亞奧理事會漢城大會上。
大會接下來的議題是關鍵議題,就是漢城還能否舉辦後年的亞運會。
“地球已經平靜,但這個國家卻會不斷的人為製造地震。
隻有2%的建築物是合格安全的國家,我們還能指望他們什麽呢?
先生們,我剛剛複述的,是最近歐洲的媒體上出現最多的詞語。
一個連自己住的房子都有可能隨時坍塌的國家和城市,我們還能指望他們什麽呢?
難道還要我們的運動員背著帳篷去那裏進行露天比賽嗎?”
正在亞奧理事會大會會場主席台上義正言辭,唾沫橫飛的,是亞奧理事會的一位日本籍委員。
“距離86年亞運會的舉辦日期,還有不到兩年了,根據專業人員的評估,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漢城就連恢複它的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都辦不到,更何況他們已經花費7年的時間,花了30億美元建造的30多座場館還要恢複如初,這真是天方夜譚了。
難道還要再次出現1970年亞運會那樣的事情嗎?”
1970年的第6屆亞運會,原定是由韓國的漢城舉辦,但是在1969年韓國是以安全為理由放棄舉辦,實際上是他們的財政出問題了。
當時是剛剛舉辦了1966年第5屆亞運會的泰國曼穀勇當接盤俠,他們接手了1970年的亞運會。
但是舉辦那一屆亞運會的費用卻是由亞奧理事會的會員國家進行分攤。
當年韓國在最後關頭的不負責任,讓所有的亞奧理事會成員都相當憤慨,而且至今都記憶猶新。
“如果他們還是像70年亞運會那樣,直到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才放棄,那麽我們很可能就連接手的城市都找不到了。
所以在今天這次大會上我們必須作出決定,如果漢城不棄辦,那麽我們就要行使權力,表決褫奪它的舉辦權。”
隨後任憑一臉黑色的韓國籍委員如何解釋,也是無濟於事了。
9月17日,就在亞奧理事會準備強行就褫奪韓國86年亞運會的主辦權進行表決的時候。韓國政府在無奈下隻得宣布:因安全原因,漢城放棄1986年第10屆亞運會的主辦權。
之後就是討論由誰來接手舉辦這屆亞運會的問題,但遺憾的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申辦這屆亞運會,因為時間上來不及,另外亞運會的收益也沒有什麽太大的吸引力。
最終泰國的曼穀第三次當了亞運會的接盤俠。他們曾經在1970年和1978年兩次臨時接手原主辦城市棄辦的亞運會。
其實曼穀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們在每年的年底旱季的時候,正是旅遊季節,而申辦亞運會可以讓他們名正言順的漲房租和門票,可以明顯的增加曼穀的旅遊收入。
當然這個國家的人普遍都信佛,還是比較好說話的。
另外泰國接手1986年亞運會的舉辦權,仍然是需要亞奧理事會的成員國分攤費用。
與此同時,亞奧理事會也通過了一項決定,那就是韓國如果再次申辦亞運會,必須要向亞奧理事會繳納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如果再次棄辦,則保證金不退,用作重新確定的主辦城市的舉辦費用。
這個決定說明韓國政府在亞奧理事會眼中已經失去了信譽,他們已經兩次在亞運會的主辦上對亞奧理事會放了鴿子。
這個決定讓列席亞奧理事會這次會議的國際奧委會代表心情更加沉重。
這個前所未有的決定,也讓韓國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笑話。
9月19日,京城,國家體委。
“這次亞運會申辦下來了,我們在申辦的時候考慮蕞多的,就是資金的問題,每年財政向體育撥款還不到2億,這次90年的亞運會可能會撥款7個億左右。而我們亞運會整個預算估計要一二十億,這還是遠遠不夠。
年初我們還討論過發行體育彩票的問題,甚至還有讓全國人民一起捐款的提議。
上半年,包先生和霍先生,還有小季你,你們哥仨一人搞了一個麵向國內的體育產業基金。三個基金都是10億規模的。
這下我們在資金上就充裕了。”
李老爺子坐在季宇寧對麵,滿臉都是喜色,他的旁邊是一臉微笑的何老爺子。
“前兩天薩馬蘭先生私下裏和老何溝通過,他的意思是希望華夏的京城能夠舉辦88年奧運會。這樣,88年的奧運會和90年的亞運會可以連起來辦。
這個事情我們還在討論,所以想現在問問你這個高參的意見。我這也是受到了上麵的委托。”
說到這兒,李老爺子偏過頭,看了一眼旁邊的何老爺子。
何老爺子接過話頭,繼續說。
“目前國際奧委會已經有專門的團隊對韓國繼續主辦88年奧運會的問題進行評估,包括從硬件以及軟件等方方麵麵進行評測。
目前雖然還沒有一個結論,但估計很不樂觀。
一旦漢城棄辦這屆奧運會,那麽還需要在亞洲有一個城市,能夠接手這屆奧運會。
1988年奧運會根據各大洲輪轉的原則,應當在亞洲地區舉辦。
1981年和漢城競爭88年奧運會舉辦資格的隻有一個城市,就是日本的名古屋。
日本已經舉辦過1964年夏季奧運會和1972年冬季奧運會。
日本是亞洲唯一一個舉辦過夏季或者冬季奧運會的國家。
所以這屆奧運會,國際奧委會更傾向於在日本之外的亞洲國家舉辦,這樣有利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普及和發展。
我們是一個大國,而且我們在國際體育界也已經體現出了非常強大的實力和地位。
把奧運會放在我們國家,對於國際奧委會來說,也是一項難得的成就。
另外,即便日本的城市參與競爭,可是時間上也僅剩下不到4年的時間,日本的這些城市,製度上是按部就班的,不可能把所有其他事情放在一邊,全部都集中在奧運會的籌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