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境的戰爭暫時結束了。


    從開戰以來。


    不,應該是在開戰之前關寧就已經在籌備謀劃,絞盡腦汁,無數次推演。


    主動出擊,先發製人。


    打亂敵軍節奏,變被動為主動。


    期間利用火炮等先進武器對敵軍造成創傷,又堅守城池拖延消耗敵軍,後又戰略撤退保存兵力……


    怎麽贏?


    怎麽能付出最小的代價贏?


    這是關寧要做到的。


    在這背後是一次次謀劃算計和十年積累!


    現在目的達到了!


    梁國陷入頹勢,已無力發起進攻,對大寧已沒有威脅。


    無論是朱鎮即位,還是朱楨做皇帝都改變不了結果。


    滿目瘡痍的梁國想要翻身,十年都不見得能夠恢複,關寧也不可能給這麽長時間發展。


    沒有機會了!


    梁國在這場大陸爭霸中已經提前出局。


    至於魏國?


    卻接連受到算計,寄予厚望的水師被無奈召迴,外派出去的軍隊被迫迴防。


    這場戰爭打的是一團糟。


    而比戰爭更糟的是國內出現的問題。


    大魏寶券瘋狂貶值,連廢紙都不如,一場經濟危機席卷,讓這個曾經商貿最為發達的國家經受著前所未有的災難。


    可因為認識不足,他們對此束手無策。


    大魏寶券已經崩潰,其背後的大魏朝廷信用體係也完全崩潰。


    在這期間,關寧的滲透計劃也開始了。


    戰爭不一定能把一個國家控製,經濟一定可以。


    他派出的不止是軍隊,還有帶著大批大寧寶鈔前往的商人。


    當這個國家的貨幣體係崩潰,而國家又沒有解決之法,百姓會自發尋求一種新的代替品。


    而比之更高級更有信用的貨幣自然是首選。


    毫無疑問,大寧寶鈔就是大魏寶券的替代品。


    這是自然規律。


    魏君姬川曾幻想利用魏國商貿發達將大魏寶券流通至各國,並成為唯一貨幣,以此達到另一種稱霸。


    而今看來,他的幻想已經破滅,當大寧寶鈔真的成為魏國流通貨幣之後,魏國也將真正被大寧控製……


    這需要時間。


    至少現在的魏君姬川焦頭爛額,已無力再對大寧發起有力進攻。


    在大陸爭霸這條路上,魏國也逐漸走遠。


    危機同樣也是機遇。


    兩個強大的對手暫時失去威脅,也給大寧帶來更多的機會,前提是大寧能夠解決西域異族進攻,解決北方蠻族之患……


    元武十二年,三月十二日。


    關寧離開南境北上,他將先迴上京城,之後再前往北方戰場。


    他就像是一個救火隊員馬不停蹄。


    儀駕在路途緩緩行進。


    “怎麽樣?這次外出可有什麽收獲?”


    關寧問向在他身邊的長子關弘昭。


    之前迴京吊唁薛懷仁,再次到南境戰場時,關寧就帶上了小弘昭。


    言傳身教是一方麵,也是要他見戰爭殘酷,察民情艱難。


    作為弘昭的伴讀,也是關寧小舅子的薛致遠也被帶上。


    還有三子弘啟。


    此次外出時間並不算短,這三個小家夥隨軍而行也吃了些苦頭,與剛出來時相比堅毅了許多。


    關寧對弘昭要求很高,是把他作為繼承人來培養,幾乎一直帶在身邊。


    戰場是慘烈的。


    殘肢斷臂,隨處可見。


    關寧還記得弘昭第一次見到的樣子。


    麵色蒼白,嘔吐不止。


    關寧也有些不忍,可還是提出了要求,他不是普通人,他必須要早早的接觸這些。


    “收獲很多。”


    弘昭的迴答打斷關寧的思緒。


    “迴京之後,你們每個人都要寫一篇心得體悟。”


    關寧留下了作業。


    “是!”


    三人齊齊應下來。


    關寧眼睛在弘啟身上頓了頓,內心微歎,他最看不懂的是這個兒子。


    他平時話很少,但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還不知道他整天在想什麽?


    記得在前往南境路途上,父子二人還有過一次討論。


    他的想法就特殊。


    關寧本以為在見到更多的事物後能夠改變,卻不想更嚴重了。


    他直接說過自己討厭戰爭。


    而他也始終認為戰爭是由個人私欲導致的,因為有國家,有皇帝,才會有戰爭。


    就不應該有國家,有統治者,應該是人人平等,並不是這種想法不對,隻是很不切實際。


    關寧並不認為他有這種想法是錯的,反而還很讚賞,有自己的觀點,並始終堅持,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關寧當然不會磨滅,他很欣慰,至少有一點不用考慮……那就是將來爭奪皇位的問題。


    生在皇家這個問題很難避免,當時隆景帝的幾個兒子為了爭皇位真可謂是不擇手段。


    殺兄弑父者也有!


    關寧雖然有準備,但還是不想見到。


    現在孩子們都開始長大了,也懂了,他很擔心因此出現間隙甚至成為仇人,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弘啟對皇位沒有任何興趣,甚至還很厭惡。


    他最喜歡的習武。


    蘇修遠說他是難得一遇的武道天才。


    他也跟自己直接表露過想法,他最想做的是浪跡天涯!


    是的!


    一個皇子卻想成為一個江湖浪子!


    關寧答應了。


    還有一個兒子弘孝,喜歡玩樂不思進取,關寧發現他也很聰明。


    在上一次考問,他說了一句話讓關寧頗有觸動。


    “我不做皇帝,又何必學這些為君之道。”


    “書中所學不止有為君之道,還有做人的道理。”


    他又說。


    “普通人學的是做人的道理,而我們學的就是為君之道。”


    由此可見,弘孝很聰明。


    不對!


    應該是很有智慧!


    關寧思緒雜亂。


    每當一場戰爭結束,都會這樣,這大概是一種內心的空虛,也讓他能有精力想這些。


    關寧知道這是想家人了。


    自做了皇帝以後,女人越來越多,能陪伴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他想的是做一個聲色犬馬的逍遙世子,卻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人生啊,可真是無奈。


    關寧心想著。


    這時他的思緒被打斷。


    弘昭問道:“父皇,您應該很早就知道那個賭注了吧?”


    “對。”


    關寧知道弘昭說的是什麽。


    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怎麽每次打仗都會帶迴一個女人。


    “父皇還押了三百兩。”


    關寧笑著道:“現在消息差不多也該傳迴上京了,朕好奇的是費田賺了多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