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鎮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過江戰役失敗對戰局的影響,而是背鍋擔責的問題。
說來也確實可笑。
是因之前有過這樣的經曆,讓他都害怕了。
父皇把他留在北林行省,不就是讓他背鍋嗎?
背鍋不算,還讓他背負罵名……
正常的戰報通稟絕不會加蓋璽印,這是父皇親筆所寫,是給他的!
那幾個字相當刺眼。
因戰船勾連,因宇文雄詐降……這都是戰敗的主要原因。
這不是在點我嗎?
這不是暗示這場戰敗就是他造成嗎?
最後一張是專門給他寫的,還說因此事讓建武帝姬川震怒,聯盟都出了問題……
這已經是明示了!
朱鎮直感覺頭皮發麻!
好像他父皇出現在眼前,他低沉的聲音響起。
因太子朱鎮判斷失誤指揮失利,誤信宇文雄導致戰爭失利,此戰無法挽迴,聯軍損失太大……當廢除太子之位!
不!
朱鎮將腦海中的雜緒甩出,這個鍋他是真的背不起!
他的麵色陰晴變換,還自言自語的呢喃不止,顯示出情緒的劇烈波動。
這讓其下眾將都疑惑不解。
莫非不是捷報?
還是出了什麽大事?
“殿下?怎麽了?”
樊倉好奇的問出,朱鎮的思緒被打斷,他也終於接受了戰敗的事實。
不對!
朱鎮又突然想到。
之前瘋狂造勢過江戰役是自己一力促成,還著重提及將戰船勾連,還有剛才拉攏宇文雄之事……
這……這……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朱鎮麵色難看到了極點。
鍋原本不在自己身上,現在肯定在自己身上了。
“殿下,怎麽了?”
樊倉再一次詢問,他的思緒被拉迴。
見得眾人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想要張口說出,但卻說不出來。
過江戰役大捷之事早已傳開,還是他親自說出,而今卻遭遇了慘敗。
他怎麽能說的出來?
這已經不是打臉,而是把他的臉麵踩在地上……
“過江戰役失敗了!”
樊榮低沉開口。
“什麽?”
“失敗了!”
“這怎麽可能?”
眾將領都懵了!
“我方有六十萬大軍,敵軍根本沒有抵擋之力,這怎麽會失敗?”
樊倉也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宇文雄並非真的要投降,而是詐降,當日他以火船衝撞……”
樊榮雙目無神的解釋著,又是引起一波震驚。
“宇文雄詐降?”
“他不是舍棄了自己的軍隊部署嗎?”
“是啊!”
樊榮像是承受了重大打擊的樣子。
“誰能想到呢?”
議事廳一片寂靜,都在消化著這個難以接受的事實……
剛才的歡慶跟現在的沉寂形成鮮明對比,樊倉終於知道殿下麵色為何轉變那麽複雜。
是啊!
原本是殿下的功績,現在卻是殿下的錯誤!
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別的不說,光是拉攏宇文雄就是最大的錯誤。
這相當於把宇文雄親自送到己方麵前……
“我要迴去了。”
樊榮站了起來低沉道:“是我輕信了宇文雄,才造成這般惡果,我要向陛下請罪。”
這話說出來,使得朱鎮更尷尬了。
要知道最先拉攏宇文雄的正是他,樊榮要向魏君去請罪,那麽他呢?
該不該請罪?
“你的軍隊也要調迴嗎?”
樊倉立即出聲詢問。
在樊榮麾下可還有著近二十萬兵力。
“暫時留在這裏。”
樊榮開口道:“但陛下的旨意是,暫時停止進攻,以保存兵力為前提……”
“我想太子殿下也應該收到了同樣的旨意。”
眾人看向朱鎮。
朱鎮艱難的點了點頭,確實是有相同的旨意。
“為什麽會這樣?”
參將左丘充當了捧哏,成為太子第一吹。
而今卻是這樣的結果。
“戰敗是戰敗了,為什麽停止進攻?不打了嗎?”
“還能有什麽原因?”
樊倉低沉道:“聯軍已經消耗不起了。”
這話說到了重點,讓他們一時恍然。
是啊!
剛開戰時,他們有著雄心壯誌,隨意進攻有恃無恐,也從未在乎過傷亡的問題。
安邊軍折損過半也沒什麽人在乎,折損就折損,反正我們兵力多的是。
可現在呢?還有這樣的資本嗎?
真的是耗不起了。
“是不是要提前結束戰爭了?”
有個將領問出,但並未得到迴應。
戰爭開始到現在還不到三個月,難道說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
眾人情緒低落到了極點。
“暫停進攻不是結束戰爭!”
朱鎮咬牙道:“一時的失利並不能影響全局,都打起精神。”
“我要走了,我要迴去向陛下請罪,要不是我起了拉攏宇文雄的心思,也不會造成這般惡果。”
樊榮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又在這個時候重複了一遍。
這一刀紮的朱鎮差點吐血。
他本來是要激勵將領們,現在也說不下去。
不知是不是錯覺,他總覺得這些人看他的眼神不對。
樊榮言罷就直接離開,魏將都跟著出去。
氣氛很是壓抑。
樊倉小心翼翼的問道:“殿下,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朱鎮深吸了口氣。
“傳令全軍,收縮防線,鞏固已占領區域……傳令在北林行省的萬人將以上的將官都來見我,具體我會給你一份名單。”
“吳桐。”
朱鎮轉向了他身後一個穿著青袍長衫的中年人,此人是東宮屬官,是隨行朱鎮的文官謀士。
“你立即迴一趟京城,把現在的情況告知楊大人。”
“是。”
吳桐麵色凝重。
楊寒是太傅,也是太子殿下在京最信任的文臣。
殿下這般安排是何用意?
他還要召集萬人將以上的將官。
這是要做什麽?
眾人都感覺到了些不尋常。
“劉淮。”
“殿下。”
朱鎮沉聲道:“即日起,沒有本宮的命令,誰也不能調動天雄軍!”
劉淮是天雄軍大將軍。
本來調動天雄軍也隻有太子和皇帝有這個職權。
而今朱鎮單獨提及,言外之意是,哪怕是皇帝,也不能隨意調動天雄軍。
劉淮略有遲疑。
這樣的命令他怎麽敢接。
“怎麽?沒有聽到本宮說的話嗎?”
朱鎮站了起來,如刀般尖銳的目光直視而去。
“是!”
“重複一遍。”
“沒有您的命令,誰都不能調動天雄軍!”
“好!”
朱鎮這才坐了下來。
其他人都惶惶不安,殿下當著他們的麵做出安排,這分明就是有意為之。
他到底要做什麽?
說來也確實可笑。
是因之前有過這樣的經曆,讓他都害怕了。
父皇把他留在北林行省,不就是讓他背鍋嗎?
背鍋不算,還讓他背負罵名……
正常的戰報通稟絕不會加蓋璽印,這是父皇親筆所寫,是給他的!
那幾個字相當刺眼。
因戰船勾連,因宇文雄詐降……這都是戰敗的主要原因。
這不是在點我嗎?
這不是暗示這場戰敗就是他造成嗎?
最後一張是專門給他寫的,還說因此事讓建武帝姬川震怒,聯盟都出了問題……
這已經是明示了!
朱鎮直感覺頭皮發麻!
好像他父皇出現在眼前,他低沉的聲音響起。
因太子朱鎮判斷失誤指揮失利,誤信宇文雄導致戰爭失利,此戰無法挽迴,聯軍損失太大……當廢除太子之位!
不!
朱鎮將腦海中的雜緒甩出,這個鍋他是真的背不起!
他的麵色陰晴變換,還自言自語的呢喃不止,顯示出情緒的劇烈波動。
這讓其下眾將都疑惑不解。
莫非不是捷報?
還是出了什麽大事?
“殿下?怎麽了?”
樊倉好奇的問出,朱鎮的思緒被打斷,他也終於接受了戰敗的事實。
不對!
朱鎮又突然想到。
之前瘋狂造勢過江戰役是自己一力促成,還著重提及將戰船勾連,還有剛才拉攏宇文雄之事……
這……這……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朱鎮麵色難看到了極點。
鍋原本不在自己身上,現在肯定在自己身上了。
“殿下,怎麽了?”
樊倉再一次詢問,他的思緒被拉迴。
見得眾人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想要張口說出,但卻說不出來。
過江戰役大捷之事早已傳開,還是他親自說出,而今卻遭遇了慘敗。
他怎麽能說的出來?
這已經不是打臉,而是把他的臉麵踩在地上……
“過江戰役失敗了!”
樊榮低沉開口。
“什麽?”
“失敗了!”
“這怎麽可能?”
眾將領都懵了!
“我方有六十萬大軍,敵軍根本沒有抵擋之力,這怎麽會失敗?”
樊倉也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宇文雄並非真的要投降,而是詐降,當日他以火船衝撞……”
樊榮雙目無神的解釋著,又是引起一波震驚。
“宇文雄詐降?”
“他不是舍棄了自己的軍隊部署嗎?”
“是啊!”
樊榮像是承受了重大打擊的樣子。
“誰能想到呢?”
議事廳一片寂靜,都在消化著這個難以接受的事實……
剛才的歡慶跟現在的沉寂形成鮮明對比,樊倉終於知道殿下麵色為何轉變那麽複雜。
是啊!
原本是殿下的功績,現在卻是殿下的錯誤!
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別的不說,光是拉攏宇文雄就是最大的錯誤。
這相當於把宇文雄親自送到己方麵前……
“我要迴去了。”
樊榮站了起來低沉道:“是我輕信了宇文雄,才造成這般惡果,我要向陛下請罪。”
這話說出來,使得朱鎮更尷尬了。
要知道最先拉攏宇文雄的正是他,樊榮要向魏君去請罪,那麽他呢?
該不該請罪?
“你的軍隊也要調迴嗎?”
樊倉立即出聲詢問。
在樊榮麾下可還有著近二十萬兵力。
“暫時留在這裏。”
樊榮開口道:“但陛下的旨意是,暫時停止進攻,以保存兵力為前提……”
“我想太子殿下也應該收到了同樣的旨意。”
眾人看向朱鎮。
朱鎮艱難的點了點頭,確實是有相同的旨意。
“為什麽會這樣?”
參將左丘充當了捧哏,成為太子第一吹。
而今卻是這樣的結果。
“戰敗是戰敗了,為什麽停止進攻?不打了嗎?”
“還能有什麽原因?”
樊倉低沉道:“聯軍已經消耗不起了。”
這話說到了重點,讓他們一時恍然。
是啊!
剛開戰時,他們有著雄心壯誌,隨意進攻有恃無恐,也從未在乎過傷亡的問題。
安邊軍折損過半也沒什麽人在乎,折損就折損,反正我們兵力多的是。
可現在呢?還有這樣的資本嗎?
真的是耗不起了。
“是不是要提前結束戰爭了?”
有個將領問出,但並未得到迴應。
戰爭開始到現在還不到三個月,難道說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
眾人情緒低落到了極點。
“暫停進攻不是結束戰爭!”
朱鎮咬牙道:“一時的失利並不能影響全局,都打起精神。”
“我要走了,我要迴去向陛下請罪,要不是我起了拉攏宇文雄的心思,也不會造成這般惡果。”
樊榮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又在這個時候重複了一遍。
這一刀紮的朱鎮差點吐血。
他本來是要激勵將領們,現在也說不下去。
不知是不是錯覺,他總覺得這些人看他的眼神不對。
樊榮言罷就直接離開,魏將都跟著出去。
氣氛很是壓抑。
樊倉小心翼翼的問道:“殿下,咱們接下來該怎麽辦?”
朱鎮深吸了口氣。
“傳令全軍,收縮防線,鞏固已占領區域……傳令在北林行省的萬人將以上的將官都來見我,具體我會給你一份名單。”
“吳桐。”
朱鎮轉向了他身後一個穿著青袍長衫的中年人,此人是東宮屬官,是隨行朱鎮的文官謀士。
“你立即迴一趟京城,把現在的情況告知楊大人。”
“是。”
吳桐麵色凝重。
楊寒是太傅,也是太子殿下在京最信任的文臣。
殿下這般安排是何用意?
他還要召集萬人將以上的將官。
這是要做什麽?
眾人都感覺到了些不尋常。
“劉淮。”
“殿下。”
朱鎮沉聲道:“即日起,沒有本宮的命令,誰也不能調動天雄軍!”
劉淮是天雄軍大將軍。
本來調動天雄軍也隻有太子和皇帝有這個職權。
而今朱鎮單獨提及,言外之意是,哪怕是皇帝,也不能隨意調動天雄軍。
劉淮略有遲疑。
這樣的命令他怎麽敢接。
“怎麽?沒有聽到本宮說的話嗎?”
朱鎮站了起來,如刀般尖銳的目光直視而去。
“是!”
“重複一遍。”
“沒有您的命令,誰都不能調動天雄軍!”
“好!”
朱鎮這才坐了下來。
其他人都惶惶不安,殿下當著他們的麵做出安排,這分明就是有意為之。
他到底要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