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下來了!


    朱溫很清楚,從他決定開始征募組建百萬大軍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他是武帝。


    可在這之前,他從未窮兵黷武過。


    他隻是用戰爭贏得國家和平發展之機。


    他求賢若渴,提拔有才之士,壓製權豪,廢除重稅,獎勵農耕,鼓勵農業發展,並製定嚴厲軍法,重整軍隊,推行精兵之策。


    天雄軍,鐵浮屠,梁武軍。


    都是其在位組建。


    也實現了梁武中興。


    而這些,隨著幾次戰敗,隨著窮兵黷武都會大受影響。


    大批青壯皆被征入軍隊,餘者冶銅煉鐵為軍隊提供武器裝備,賦稅不斷加重為軍費支出。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軍隊!


    想要得到軍隊,就注定要失去一些東西。


    這是無法平衡的。


    到這一步,也無法停止,隻能向前,不顧一切!


    隻為最終的勝利!


    朱溫說服自己沉下心,不再考慮這些。


    梁國瘋狂建軍,為此已無力付出龐大軍需,那麽就需要魏國來填補這一項……


    “迴去!”


    “等著魏國建武帝來,必須要跟他說道說道了……”


    梁武帝帶人迴去了。


    而在另一邊,關寧也來到了北林行省。


    先是去了霸城例行公事。


    檢閱軍隊,發放銀元。


    一軍,二軍不能厚此薄彼。


    忙碌完這些,關寧才是帶著幾女散散心,順帶看看北林行省的情況。


    他定的策略有沒有真正執行下去。


    要對原北林行省梁民施以仁政,要保護其私產不受侵犯,要給地免稅……


    總結起來就四個字。


    施以仁政!


    這算是攻心之計,但也是為了以後。


    在關寧看來,整個梁國將來都是大寧的,這也算是提前施為。


    他對官員們也是這樣說的。


    這近兩年來,陸續從大寧調派來官員,已經完善了行政體係。


    總督是由郝倉擔任。


    北林行省較為特殊,多處需要軍隊接管,且原住梁民較多,有好有壞。


    目前實行半軍管狀態。


    郝倉也成為大寧第一個獨掌地方軍政大權的官吏。


    這很有必要,對將來爆發的戰爭也很有益處。


    關寧剛來,就召集一應將軍官員。


    “必須要施以仁政,絕不能打折扣,絕不能區別對待!”


    他很清楚地方這一套,尤其是有軍隊駐紮的地方。


    起初梁國剛割讓時,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兩國正交接之時,處於混亂之下,尤其梁國跟大寧仇恨矛盾漸深。


    在他們看來,我就應該搶掠梁民,補充己用。


    最初戍邊軍高層也默認了這種行為。


    但被關寧一道急召製止!


    為此還引起諸多不理解。


    而在這次會議上,關寧說明了緣由。


    “想要轉變其實很簡單,北林行省已然割讓給大寧,那就是大寧國土,同樣在這裏居住的平民百姓,甚至是富商權貴,都是大寧國民!”


    “不止是北林行省,在將來整個梁國,也將會屬於大寧!”


    這一句話。


    讓所有人都頗為震驚。


    如此直接的表明,實屬罕見。


    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戰爭遲早會爆發,我們跟梁國必會爭出個結果,所以朕說的遲早會實現!”


    關寧神色肅穆。


    “朕既然敢在這當眾說出去,就不怕傳揚,哪怕是傳到梁武帝的耳中,朕依舊不會更改!”


    聽到此。


    眾人除了震驚之餘,就是無比激動!


    “這樣想來,心態是否就有所轉變?”


    關寧麵色依舊很沉。


    “朕知道你們內心依舊存有芥蒂,覺得我們不應該對梁民這麽好?”


    “又是免除徭役賦稅,又是保護其私產,又是給地給糧,朕希望你們眼界放寬,在朕的眼中就沒有梁人魏人,甚至是蠻人之分,因為遲早都會一統!”


    這句話又讓他們震驚了。


    “郝倉,你是總督,有什麽問題朕可是會找你。”


    “陛下心安,臣下一直都在嚴格按照您的旨意執行。”


    郝倉開口道:“從接手北林行省以來,我們一直優待梁民,並已成立巡查署,專為保護梁民,而今已有很大成效。”


    “我們還從軍糧中撥出一批,專門供給逃難來此之人。”


    “逃難來的人很多嗎?”


    “多,尤其近幾個月,大概就是梁國割地賠款之後。”


    說話之人是一個年有五旬的官員,名為林正堂,他曾是懷州州牧,而今被調到北林行省,任巡省一職。


    巡省是總督之下,統攬整個行省政務。


    “詳細說說。”


    關寧來了興趣。


    “迴稟陛下,據我們探報,梁國現今正在大肆征兵,已近乎瘋狂!”


    林正堂開口道:“梁國朝廷兵部定下數額交由各個行省,限期完成。”


    “完不成就責罰,這就導致他們開始抓壯丁,且為了支撐軍備,解除冶鐵之禁,田地拋荒不耕,百姓生存艱難,又不想被抓了壯丁,隻能逃亡……”


    “反觀我大寧,在北林行省施以仁政,又有免除賦稅等政令,臣又派出大批人去散播,現在不少梁民都來此定居。”


    “做的好!”


    關寧讚賞道:“梁國越是嚴苛,我們越要施仁!”


    “北林行省地廣人稀,最不缺的就是土地,隻要來了就給分地,讓他們隨便種,想要哪裏就選哪裏。”


    曾處於邊境的北林行省並不受梁國朝廷重視,且因常起戰亂的原因,居住百姓也少。


    但在關寧看來,這裏相當的不錯。


    水力充沛,土壤肥沃。


    是宜居之所!


    “梁國因窮兵黷武,逐漸失了民心,這正是我們可趁之機。”


    林正堂顯然明白聖意。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不管什麽時候,都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經過這近兩年的施政,成效相當的大。


    梁民逐漸放下警惕之下,逐漸接受統治,並有相鄰行省百姓也願意來此。


    關寧聽著稟報,也是相當的滿意。


    “不過近來梁國那邊已有察覺,邊線逐漸封閉,對於流民管理嚴苛,隻要有發現都會被抓走充軍。”


    林正堂又稟報了一個情況。


    “沒事,堵不如疏,越是這樣越攔不住。”


    關寧無奈搖頭道:“梁武帝為了打仗,真的是近乎瘋狂。”


    “陛下。”


    郝倉神色凝重道:“距離大戰爆發應該就在這兩年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做些準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