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弘是第一批跟隨關寧的人,當時恰逢魏梁二國聯合進攻大康。


    本為一介書生的孟弘響應朝廷征召隨軍出征,編入關寧隊伍中,一直跟隨關寧。


    他是鴻臚寺寺卿,專門負責外事。


    之後多次出使魏國,跟梁國大戰時,關寧用出圍魏救趙之計,去跟魏國相談的人就是孟弘。


    路程很熟悉。


    瀾滄大運河重要河段陸續重修,較之前相比暢通了很多,也快捷了很多。


    從京出發,路過臨安,拿上魏商手書,再至惠州,乘船前往魏國。


    這能比走陸路快近一個月,這一次他的任務更加嚴峻……


    朝廷政令已通傳全國各州,地方主官都接到多項要務。


    打擊魏商,查封濟世堂。


    還有夏稅征收事宜!


    不同以為,這次夏稅征收將完全以折色代替,且關寧從京中各部衙抽調官員任為欽差,負責督導夏稅征收事宜!


    都察院的禦史都派了出去。


    給你們發揮的機會,找不到問題不許迴京。


    關寧也下了明確旨意,若有發現貪腐事宜,嚴懲不貸!


    政令一言既定,關鍵在於執行。


    這才是最難的!


    無論是在京權貴,還是地方官員都不好過。


    大寧就像一台龐大的機器開始運轉。


    陋習要逐漸更正,改變長時積累下的不良風氣,最終完善製度徹底確定下來。


    收稅!


    要應收盡收,絕不能打折扣。


    關寧說過,即使你要造反,但在造反之前,也要把該繳的稅交了。


    一直以來,都有一種很不公平的現象。


    越有錢的人,繳納的稅越少,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手段規避。


    而受剝削的都是那些窮苦人家。


    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關寧第一次下南方就明確了官紳一體納糧。


    這次要在全國範圍內實行,並要真正的實行下去。


    收稅要以稅務署為主,地方官員為輔。


    稅務署相對獨立,這是關寧為了避免地方暗通截留而給的特權。


    這也讓地方官員們生出抵製之心。


    原來收稅都是地方做主,這裏麵操作空間很大,無論是貪腐還是截留都很容易。


    而稅務署為主,操作空間就很小了。


    其實就是國稅和地稅的區別。


    朝廷想要錢,地方也想要錢,矛盾就出來了,關寧也在考慮該怎麽平衡……


    新式稅法第一次實行,也轟轟烈烈的開始了。


    景義伯楊敬的長子楊俊才成了稅務署一位官員,並且被委以重任。


    他將帶隊前往密倉府,負責收稅事宜。


    臨行前,戶部左侍郎,稅務署署長姚華清對他好生囑咐了一番。


    陛下暗示過要重用他,才把這個差事交辦給他,要他一定辦好。


    楊俊才知道這是他父親的“識相”換來的。


    他也明白,陛下大約是想要樹立一個表率,隻要你順應朝廷,為陛下分憂,就會重用你。


    楊俊才欣喜的同時也頗為心憂。


    這並不是一個好差事。


    密倉府就在瀾州,在上京城南邊,這裏土地平坦,水利豐富,莊稼長勢極好,是大寧有名的糧倉。


    可正因為如此。


    這裏的土地大多都掌握在權貴勢要之家手中。


    按理說這樣富饒之地,上繳糧稅也應該是很多的,可實際恰恰相反!


    來這裏收稅不亞於虎口拔牙!


    難度是相當的大!


    他真的能完成嗎?


    楊俊才帶著忐忑的心情。


    他大約知道為什麽讓他來負責征收事宜。


    這跟他的出身有關。


    景義伯府是老牌貴族,自然算是權貴勢要之家。


    讓他來,就是要挑起內部矛盾。


    是同流合汙?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還是迎難而上?


    楊俊才也不知怎麽辦。


    來的路途,他在車廂抓緊學習,稅務署內部書籍,主要講解新式稅法。


    他並非庸才,而是正統科舉出身,被任為稅務署官員也不是憑空提拔,而是他確實有這個資格。


    折色法!


    以金銀代替實物!


    隻是不管什麽法,都難收上來啊!


    楊俊才低歎了口氣。


    他撩起車簾看向窗外,官道兩邊都是齊整的田地,長勢極好,在田地裏還有不少忙碌的人。


    楊俊才知道,這些勞作的農人並非田地的主人,他們都是佃農。


    忙碌一年,最終可能都吃不上飯,楊俊才對這般情況並不陌生。


    聽聞陛下命戶部清查田產丈量土地,為推行農莊法做準備。


    看來是很有必要。


    “大人,前方有人擋路。”


    馬夫的聲音響起。


    楊俊才撩起車簾,見得前方有幾輛馬車,也有多人在等候。


    好靈敏的消息!


    他一眼就認出來了這些人,看其穿扮就知是當地勢要之家。


    那麽他們在此等候的目的,也就顯而易見了。


    “停車!”


    楊俊才下了馬車。


    前方眾人已迎了上來。


    “楊大人。”


    “楊大人終於來了!”


    “哈哈,虎父無犬子,俊才賢侄,你父親近日怎麽樣?”


    前來的有不少熟臉。


    楊俊才知曉,這些人都是代表自己,或背後的主人來尋他,是提前知道,他負責此地的稅務征收事宜。


    這是要提前打點他了。


    “鄔伯父。”


    楊俊才一一問候。


    鄔通,新朝成立後被授封伯爵,對於這樣的人,都稱之為新貴。


    楊俊才曾見過兩麵。


    “我們已經等你很久了,可算是等到了。”


    鄔通笑著道:“公務暫時放在一邊,伯父已在府城安排好,為你接風洗塵。”


    他親切的上前就要拉楊俊才的胳膊。


    楊俊才下意識的躲過。


    “今年夏稅征收已經晚了些,必須要抓緊了,我看還是把稅征收完再敘舊不遲。”


    想起父親臨走前的交代,楊俊才決定好好的辦差。


    他家還沾染著奢香案,三弟雖然被罰充軍,好像是過去了,但還不夠穩當。


    關鍵是,他想抓住這次機會,辦好這件差事,未來能走的更遠!


    鄔通微微一怔,笑著問道:“賢侄是認真的嗎?”


    “本官前來是奉命辦差,還請稱唿官名!”


    楊俊才後退一步,擺出公事公辦的態度。


    這也讓麵前所有人神色變得冷淡。


    “諸位在此等候,本官知曉是何意,但希望爾等能配合。”


    楊俊才開口道:“陛下說過,若是稅務署收不上稅,那就要錦衣衛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