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無話。


    雖然關寧想一直沉浸在溫柔鄉中,可還是在寅時起來,大年初一的三點鍾,皇帝需要吃上“素餃子”,為了表達歲更交子以及紀念祖先的精神,也有祈求新一年平安、素淨的意思。


    這都是必不可少的儀式。


    關寧也必須講究。


    不過經過釋放,他的精神還是很足。


    等忙完這一套,天也開始微微亮了。


    這個時候就需要沐浴更衣,穿上名為“冠服”的正式服裝,再到太和殿進行“開封儀式”,接受百官呈上來的歌頌(吹捧)奏折,並賜予他們裝有金銀的荷包。


    緊接著百官也會集合在太和殿廣場給皇帝拜年,全國各地的官員也會朝著皇帝所在的方位進行朝拜,完成賀歲大典。


    然後還有其他繁瑣儀式,忙忙碌碌地正式開啟新一年。


    新朝建立已經第六個年頭,到了元武六年!


    熱鬧歡慶要持續到正月十五才會慢慢變淡。


    就在此之際。


    駐守於源州的鎮北軍已經開始分批調動,是用小規模隱秘的方式調動,並不惹人注意。


    行軍也盡是選遠離人煙的路徑,就是為了掩人耳目。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魏梁二國打探到。


    以梁國對大寧的態度,隻要知曉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更何況還有魏國與之聯盟,大寧還不足以同時應付。


    雙方遲早會有一戰,隻不過現在是在積蓄著。


    現在的平衡還不能打破,所以必須要謹慎……


    軍隊調動的同時,所需糧草也相應的運輸。


    朝廷已經在為一場戰爭而做準備,但並未有消息傳出,關寧下了嚴令,也隻有有限的人知道。


    過了十五,也就恢複到了正常,在一次朝議上關寧正式宣布,他在上半年要進行北巡。


    主要是巡查地方民生及新政推行等情況。


    他是宣布,而不是商議,因而朝臣們也沒什麽好說。


    朝臣們早已習慣這種狀態。


    早以前朝議是真的朝議,大臣們提出什麽諫言,一起商議,爭吵不休,即使是皇帝提出什麽,在眾臣反對的情況下,也無法施行。


    現在不同了。


    朝議基本上已經形同虛設,除非有大事,否則半個月都難舉行一次。


    陛下要做什麽直接宣布,目前的作用也就這樣了。


    權力盡集於內閣。


    而內閣又在關寧的掌控之下,可以說中央集權達到了最高峰。


    誰也不敢說什麽。


    陛下要北巡,巡就是了。


    這也在意料之中,都元武六年了,他們都知道陛下的行事風格。


    曾兩下江州,也該到北方看看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關寧並非是去北巡,準確的說是北伐……


    時至三月,氣候開始轉暖。


    關寧乘坐車駕出發了。


    儀仗依舊保持他一貫的風格,除了必要的保衛以外,再沒有多餘的人員。


    他並沒有隱瞞行程。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才能更好的掩人耳目。


    這次北伐,戰場是在蠻荒區域,對本國不會有影響……


    跟他一起出行的有母親楊嫻,順便迴雲州老家看看。


    之前因為黑煤窯的案件,不少楊家人都被卷入其中,關寧大義滅親斬殺流放了不少。


    母親這是要迴本族去跟大舅好好說道說道。


    自那之後,楊家人收斂了很多。


    他就是要告訴那些人,你們雖為皇親國戚,但沒有任何特權,可以得到身份上的提升,但想要高高在上,魚肉百姓那是不行的。


    關寧也不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在那之後,他對有才學的楊家人提拔重用。


    張弛有度,才是王道。


    也算是對母親的一番慰藉。


    後宮的女人隻有靳月隨行。


    靳月最早是他的護衛,武功高強,出自鎮北軍。


    後被關寧兔子吃了窩邊草,不過也沒有虧待,納入了後宮,而今都已生了孩子。


    帶著她迴故地看看,也是個難得的機會。


    關寧更是。


    他對雲州鎮北王府的印象都是存於記憶中。


    他穿越來這個世界,沒多久就去了上京,再之後就是起兵時待過一段時間……


    時隔五年,再踏故地。


    新朝建立,雲州依舊有特殊的地位,或者說整個北方都是如此。


    前朝大康對北方劃分成三部分,西北,東北及正北。


    鎮北王府的勢力範圍是在正北,原有六州。


    新朝建立後合並成四個州,再加西北,東北各兩州,共六個州。


    行政範圍也要有體係,不能太集中,也不能太分散。


    關寧對北方有特殊情感。


    因為這是他的根!


    他能起兵造反成功的原因就在於此。


    曆史上農民起義大多失敗,就是因為沒有自身積蓄底蘊。


    你沒有一個可以穩定為你提供兵源錢糧的地方,怎麽能成事?


    關寧起兵時,北方的民眾可是砸鍋賣鐵的幫他。


    這就是鎮北王府多年積蓄下來的。


    鎮北軍補充兵源,依舊是從北方幾個州征,就是為了保證軍隊的純粹性和忠誠。


    北方的百姓太窮了,尤其是關外的人。


    因時常有蠻族侵擾有麵臨戰爭的風險,朝廷也基本放棄了對這裏的治理。


    現在他做了皇帝,就要反哺發展,讓城民百姓富足起來。


    其實北方是有基礎的,有大麵積的土地可以耕種。


    今年關寧要在關外開三個工程,修築引水,並且減免了很多賦稅。


    他知道背後一定會有人說,是他徇私照顧。


    關寧也不在乎,基礎就不一樣,外人根本不知道,這裏生活的百姓有多艱難。


    困擾北方發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戰爭,而今恢複了安定,已經比以前好太多了,但也有不足。


    那就是人口,勞動力的短缺也是主要問題。


    鎮北王府守衛邊疆,外人隻知鎮北軍強悍,隻知鎮北王擁兵自重,卻不曾看到背後的付出。


    鎮北軍的傷殘率極高,每年都有兵源補充,青壯入伍,十室九空。


    有的家中皆為女眷,而沒有男丁。


    此言並不虛假。


    還有很多是因戰爭而南逃,這就導致這裏的人口嚴重匱乏。


    所以關寧才引進蠻族人補充勞力。


    在路途上,關寧都在想著這些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趕路,隊伍到了一座雄關之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