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麵麵相覷。


    公良禹幹咳了一聲。


    “陛下,三萬兩黃金是不是太多了?魏國不可能答應的。”


    “朕也知道多,這不還可以還價麽?他們再少給點,心理上舒服了,這事不就成了……”


    關寧的迴答再一次讓所有人都無言以對。


    這就好比是賣東西,成本五十定價兩百,顧客對半砍,你說不行,再多給點。


    顧客又提了二三十買走了。


    他覺得占便宜了,其實你還是大賺的。


    關寧可是算計的明明白白。


    “有……道理。”


    趙南星艱難的吐出了三個字。


    “還愣著幹什麽,快去派人追啊!”


    關寧督促著鬆永年。


    “是,是。”


    他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跑出去安排人了……


    “說迴正事。”


    關寧把眾人思緒拉迴,接著道:“其實說是雇傭也不合適,準確的說是補貼。”


    “我們要招募的必須是貧困農民,春耕結束後,家裏農活不忙了,但又沒有別的營生來維持生計,或者本身就是貧困的人……”


    關寧做了解釋。


    “我們招募這些人充當勞力,並給其發放糧食或者錢為補貼,這樣他們就有經濟來源,有自理能力。”


    “這在一定程度上幫扶了貧困,還完成了我們要做的河道治理,興修水利,幫他們度過了暫時性的貧困,但水利建設的益處是長時間發揮的,這不是一舉數得嗎?”


    眾人認真聽著眼睛也越來越亮,他們這才真正明白陛下的意思。


    前幾年,大寧都處於穩定期,從建國到安穩的過程,在這期間還跟梁國進行了快兩年的仗。


    使得國家一窮二白!


    這樣的人當然是有的,還不少。


    用這個辦法,確實能起到一舉多得之效。


    通過勞力獲得,自然比白給要好的多。


    更重要的是,這就是正常該服的徭役,而陛下卻給了補貼。


    原本極力排斥徭役的百姓,一定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因為這種措施,會使得他們對陛下感恩戴德,對朝廷更為信任,從而贏得了民心。


    當然朝廷會付出糧食和金錢,但這是值得的。


    就像陛下說的,新修的水利工程是永久的,它會長期起到作用……


    他們越想越通透,隻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辦法。


    陛下真乃神人也!


    關寧見他們表情,就知道是想明白了,也認可了。


    “這個方法名為以工代賑!”


    “以工代振?”


    “以勞作幹工取代賑災救濟?”


    “好!”


    “太好了!”


    “陛下,這事情能幹啊!”


    工部尚書貫丘開口道:“以往做工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勞力,雖然能征集勞力服徭役,但因為是強征,都很不情願,看起來聲勢浩大,實則是消磨時間也做不好。”


    “用您的話說,就是效率不高。”


    關寧多次去工部,給他們講過很多,貫丘就記住了這些新詞。


    “如果給補貼,他們肯定會好好幹!”


    “對了。”


    貫丘又開口道:“還可以按照您在工部實行的按件計工的方式,幹的好才給補貼,想混日子的就不給,或者不要。”


    “可以。”


    關寧開口道:“我們是要讓人們養成勞動獲得報酬的習慣,絕不養閑人。”


    接受了這種方式,便都開始出言獻策,逐漸完善。


    “對招募勞力這方麵,一定要嚴格篩選!”


    公良禹沉聲道:“這本來是一項惠民政令,不能成為某些人得利的機會。”


    “公良大人所言極是。”


    趙南星也附和道:“必須要選那些本身貧困的人,不能該救濟的沒救濟,不該救濟的卻救濟了。”


    聽著眾人議論,關寧很滿意,這正是他想要的局麵。


    待議論過後,他便沉聲道:“為興修水利,重修運河,朝廷將成立水建司統轄此事。”


    “這是為了方便管理調度。”


    眾人點頭。


    這並不是小事,涉及到朝廷地方等多個衙門。


    “朕將親主水建司,公良禹,趙南星,薛慶,費田,貫丘,陳渲等人都是副官。”


    聽到此。


    幾人麵麵相覷。


    如此規格可是太高了。


    陛下雖然不會全程參與,但隻要掛個名,別人就不敢怠慢,而在他們印象中這也是首次。


    由此可見陛下的重視。


    興修水利,重修運河,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尤其還是第一次用以工代振的模式。


    他必須要親自把控,要把頭開好。


    “薛慶,你抓緊時間製定出一個預算,補貼的糧食或者錢數多少等,依據實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是。”


    關寧開口道:“國家糧食不多,可以根據工期時長,給一部分錢,給一部分糧。”


    這也能達到基建拉動內需的目的。


    “是。”


    “具體施工以陳渲為主。”


    關寧看向了這位新任漕運使,這可是他花費功夫好不容易找出來的。


    元武初年,他從江州返迴上京,走的是水路,就在運河上遭遇刺殺。


    當然就有漕運司的人設卡配合,關寧就知道其中有人跟前朝餘孽勾結,可能還不少。


    漕運就是利用水道調運糧食,用於軍事或維持京都所需,因而權力極大。


    在那之後,關寧對漕運司進行了嚴查整治,陳渲就是挑出來的人才。


    此人就是專業興修水利的官員,在古代這樣的官員很稀缺,也是香餑餑,一般來說,隻要不是犯什麽大錯都會容忍。


    關寧把這樣的人都集中起來,才定出這樣一份規劃圖。


    陳渲是全程參與的,因而也熟知他的意圖。


    “工部也要出一些工匠配合,石匠,泥工必須要有,具體你們私下商討。”


    “是。”


    貫丘開口道:“您就放心吧!”


    “熟手工匠是必須要有的,若是人手不夠,由朝廷出錢直接招募,不能小氣,也不能克扣。”


    “是!”


    貫丘又是洪亮的應了一聲。


    他自然高興了,陛下即位後,多次提高工匠的待遇和地位。


    “臣還有一個疑問。”


    這時趙南星問道:“第三段興沽渠要同時開挖河道,還要修築水庫,這工程量可不小,光是開挖的部分就很費勁,五千人是不是有點少?”


    “不少。”


    關寧開口道:“朕會調動一部分軍隊參與進去,而且開挖方麵,還有更好的東西輔助……”


    貫丘微微一怔。


    他是知道的,陛下所說的東西就是火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