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明顯感覺到厚度增加,比之初試更多了。


    還未細數,感覺應有十多張。


    難度提升了,這也是意料之中的,畢竟是終試,沒有難度怎麽行。


    隻是沒想這考的不是文綜和理綜,而是行策和申論。


    這又是什麽鬼。


    考試模式跟初試一樣,分為兩場。


    現在他們考的就是行策。


    選擇題!


    一張試卷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初試遇到過的那種選擇題,也就是說,隻有一種題型。


    這還不錯。


    方智覺得這種題可比大篇幅的寫字好多了,關鍵是還能蒙。


    他略微放鬆。


    可在粗略細看以後,又立即傻眼了。


    題型是一樣的,但分有不同的類目,有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等。


    每個字他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就不認識了。


    他又認真看題目,直感覺眼花繚亂,考的太雜了。


    比如有一道題是這樣的。


    青紅皂白中的“皂”字,指的是什麽顏色。


    還給出了四個選項。


    這是他能看懂的一個題,可是把他難住了。


    後麵還有幾道圖形題目,更是兩眼一抹黑。


    這莫非是天書?


    方智知道自己可能止步於此了,這終試是真的難!


    停頓片刻。


    方智深吸了一口氣,又咬牙細看了起來。


    沒有辦法,就算不懂,也要堅持到最後。


    真正沉入進去。


    他才知道這出題之廣泛,跟以前的科舉完全不同,涉及到時政,律法,曆史,文化,農耕等,什麽都有。


    他也發現了這次科考跟以前最大的不同。


    你光學到東西還不行,必須要會用才行,對個人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說不上是難,說不上是簡單,就是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方智不再多想,安下心開始認真作答。


    會不會是一迴事,答不答又是一迴事。


    這是態度問題。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聽到熟悉的敲鑼聲,該交卷了。


    方智抬起頭。


    他已經答完了,兩個時辰足夠充裕,隻是答的卻沒有任何把握,絕大多數都是模棱兩可,還有很多都是直接蒙的。


    反正就四個答案,隨便選一個就是,運氣好還能蒙對了。


    大概率是涼了。


    而且他敢確信,下午的申論可能會更難。


    在以往的科舉中,有一個絕對繞不過的題目,也是絕對的重頭戲。


    那就是策論!


    策論要求考生就一些重大問題展開論述,即論證某項國家政策或對策的可行性與合理性,考察考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朝中官員不乏因一篇名策而被直接錄取的例子。


    最後的殿試,皇帝也是會針對實際發問。


    策論很難,對文體內容解決實際問題等都有很高的要求。


    方智相信申論應該是同樣的類型,或許還會有一些新式的東西……


    中午休息結束,也迎來了最後一門的考試。


    試卷發放。


    方智第一時間閱覽。


    他目光微凝,果然跟以往不同。


    申論部分的考卷有三張,每一張都有一個短篇。


    “元武初年十月份,元武陛下親臨淮安推行官紳一體納糧,後又擴展至南方六州……”


    方智猛然一驚,就算他再不懂也知曉,這官紳一體納糧是多麽敏感的事情,現竟然直接考了出來。


    他又認真看下去。


    其實說的就是陛下最初在南方六州推行新政之事,描述細致,甚至連鬧得沸沸揚揚被誅十族祝賀同的事情都有寫出。


    在這之後直接寫到了問題。


    論述元武陛下推行新政的意義,要求分條歸納概括,表述準確,完整,還有字數規定,不得超過五百字。


    也就是說,並不需要長篇大論。


    這個題很……有水平。


    方智內心感歎。


    反對新政的就是這些學子們,而今讓你們自己說這新政的好。


    除非你不想被錄取。


    走到這一步,應該少有人有那樣的想法,初試就被淘汰了。


    厲害!


    這道題出的實在高明。


    他又翻到了下一張,同樣是一個段落,講述的是某縣的實際情況,有多少人口,土地是什麽樣的,自然水是什麽條件,有什麽劣勢,有什麽優勢等,如果你是這個縣的縣令,你會怎麽帶領百姓富足。


    要求寫出具體的措施。


    這是考驗實際執政能力,在科舉中也有類似的題目,隻不過現在更加明確。


    方智心裏有數,未多停留又翻到了最後一頁。


    也是最後一題。


    就本縣及本府或本國自行發現問題,寫策論述。


    方智微微錯愕。


    這題出的更高明。


    以往科舉都是給定問題,再寫文章。


    而今是讓你自己出題,自己出論。


    該如何治縣,或者國家存在什麽問題隱患。


    這不止要求考生能夠解決問題,還要能發現問題,顯然比以前難度更大。


    三道題都看完了。


    方智心想,這三個題應該是在本次科考中最沒有爭議的三個題,總算是有些科舉的影子了,但也有不同。


    寫吧!


    方智收心,提筆開始作答,其實他並不擅長這些。


    考場內又是經過一番驚疑聲後而歸於平靜。


    考生們都在認真作答起來。


    相比較而言,他們更適應這種題。


    有人麵有糾結,提筆久久不落,就是因為這一題。


    他們內心依舊在抵製新政,現在讓論述其好,這不是難為人。


    可這個題比重很大,若是空過,必然不能取中。


    沒有辦法,隻能作答。


    這時便會思考,推行新政的意義在哪裏?


    對很多人來說,他們都是第一次考慮這個問題。


    以前都想的是因為這官紳一體納糧,他們會失去特權,損害利益,卻從未想過,它的作用是什麽?


    不少考生都有明悟,這應該就是陛下出這道題的意義所在。


    在推行新政過程中,使得土地兼並的情況被遏製,讓百姓們有生存的餘地。


    官紳開始繳納糧稅,國庫就會充盈,便能養更多的軍隊……


    當認真考慮起來,真的發現有不少益處……


    對很多考生來說,這場特殊的科舉必然會終身難忘。


    熟悉的鑼鳴聲響起。


    長長的唿氣聲一道接著一道。


    終於結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