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萬歲!”


    臨安城外,一眾文武官員跪迎,場麵恢宏。


    “平身!”


    關寧抬手。


    目光掃過眼前眾人,這些麵孔有的熟悉有的陌生。


    “南星,我們又見麵了。”


    關寧看著在最前方的趙南星淡笑著開口。


    當時趙南星去上京時,就已經跟他說過要來江州的事情。


    “恭迎陛下。”


    “好。”


    隨即關寧又看向了一個穿著甲胄身材中等的將領。


    他是南府軍大將軍丁泉,是關寧第一次來南方時安排。


    原南府大將軍王倫被“處死”。


    另一個大將方屆也交出了兵權,先是被安排到在江州做州丞,後幹了一年,又被調至淮州做了州丞。


    還有一個大將軍是孫普勝,他受到重用,被關寧任命為靖海大將軍,組建起了第一支水師。


    關寧再來南方,就有這方麵的原因。


    他想要去看看水師建設達到什麽程度……


    漕運三將皆是人才啊!


    關寧內心忍不住感歎。


    嚴格的說他們都曾屬於天一樓的人,原來的南府軍就以其為主要構成。


    後來關寧進行了重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更換將領。


    現在的南府軍已經徹底歸於朝廷,成為地方駐軍,人數達到三萬人……


    思緒閃過。


    關寧開口道:“南方六州能有現在這般穩定,你功不可沒。”


    “臣職責所在。”


    丁泉沉聲應著。


    這位出自鎮北軍的將領讓關寧很滿意,他一直都有所關注。


    丁泉任南府軍大將軍致力於整頓軍治,將原南府軍那種不良風氣改變,已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好!”


    關寧又跟其他幾人寒暄,隨即便進了臨安城。


    道路兩邊有城民百姓遠遠圍觀。


    關寧乘坐在車駕中四看,似乎跟他曾經來時,並沒有什麽區別。


    他知道這隻是表象。


    實際上,南方六州已經成為朝廷主要稅收來源。


    尤其在新政推行後更是相當的明顯。


    無論是農稅還是新增的商稅都獨占鼇頭。


    這也是為什麽關寧如此重視南方六州的原因所在。


    此地富饒,基礎條件很好。


    前朝時,是富了官紳,窮了朝廷。


    他就要改變這種情況。


    以現在全國經濟情況,必須還要大力發展南方六州。


    尤其是江淮一帶。


    農耕生產也相當富庶,可緩解糧食短缺之需……


    大好局麵來之不易。


    關寧親至就是要再度鞏固成果,更上一層。


    當前便有一道大坎,那便是即將舉行的科考。


    這是那些人最後的抵製機會,隻要能挫敗他們,之後便暢通無阻。


    因為連罷考都不能改變朝廷意圖,他們也隻能認命了……


    關寧直接去了州衙。


    對這個地方他還挺熟悉,之前來時,曾在這裏長時辦公。


    “現在的情況就是這樣,各地的報考者很少,而距離定下的科考時間,隻剩下十八天……”


    為了節約時間,趙南星邊走邊稟報。


    “這個事情很麻煩,可能因為這股罷考之風而影響到其他地方。”


    這種情況確實可能發生。


    “您看該如何處理?”


    “看來是利誘不夠,那就隻能威逼了。”


    關寧開口道:“看來南方仕子們眼界較大,看得長遠,硬是要維護自身利益。”


    他大概也知道。


    歸根結底,還是這裏真正實行了新政。


    像其他地方,並未推行開來,還沒有太深的感觸。


    “妥協是不可能的。”


    關寧開口道:“想必有不少官員也會借機反對,你可傳令下去,讓他們有什麽想法都可以來找朕,朕隻接受當麵諫言,折子一律不看!”


    聽到此。


    趙南星內心暗笑。


    陛下這是直接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他們拿敢方麵諫言,嚇不死他們。


    “這幫人有恃無恐的原因就是覺得拿他們沒有辦法,隻要不報名,就沒辦法確定是誰罷考。”


    其實正常的罷考應該是先報了名,等開考時不來,這才是罷考。


    現在他們是連名都不報,隻能算是不考。


    我就是不考,你能把我怎麽辦?


    關寧心想著,又開口道:“既然如此,就該用之前定下的辦法了。”


    “可這樣可能會牽連到一批無辜的人。”


    趙南星略帶遲疑。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辦法,若是牽連到了,就隻能怪他們運氣不好,要怪就怪那些不考的人吧。”


    關寧直接吩咐道:“立即發出公告,就說是朕的禦令,在發出公告之後兩日內,有學籍的讀書人,若再不報名參考,都將算作罷考者,將嚴厲懲處。”


    “是!”


    趙南星沉聲應著。


    聽的在場官員們也都是心驚不已。


    這可真是無差別打擊。


    隻要有學籍在身,附和報考條件,隻要還未報考,都會被判定為罷考者。


    事無絕對。


    並非所有人都想報考,可能有個人原因,或者自知學識不足,考中無望,或有其他原因,便不報考。


    這樣的人是有的。


    可現在就被牽連了。


    “陛下,這樣怕是治標不治本啊。”


    有一位官員忍不住開口道:“他們受迫參考了,可不認真作答,隻是走個過場,這也沒什麽意義吧。”


    “有意義。”


    關寧開口道:“朕要的隻是他們參考保證本次科舉正常進行即可。”


    “既然罷考無用,為什麽還要死撐,畢竟都無法達到目的,所以有一部分人會轉變態度,不會應付了事,這就足夠了,再說的明白些,朕要的隻是結果,能帶來好的影響即可。”


    這般解釋讓他們立即反應過來。


    這場科舉已經不是普通的科舉,而是關於新政是否正常推行的一場博弈。


    隻要能正常進行,那就意味著,新政推行再無任何阻礙,這能讓很多人打消念頭,也能為下一步在全國推行提供有利保證。


    真到了那個時候,是否認真參考已經不重要了。


    再說,考就考了,又何必糊弄了事,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


    “立即去辦吧。”


    關寧開口道:“有學籍在身讀書人的名單你們不是早就統計好了,就一一對應著處置即可。”


    “是。”


    眾人聽之。


    內心不由感歎。


    果然還得是陛下啊,把刀架你脖子上,看你還考不考?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