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體現出了區別。


    南方六州是真正實行官紳一體當差納糧,他們深知,跟這比起來,再大的恩科都不重要。


    這背後不止是有士紳們發力,還有官吏們也在使壞。


    這新政讓他們的利益都損害了。


    在這邊有很多地主都把土地掛靠在官紳名下,也不用當差納糧了,當然這也不是白掛的,需要向官紳繳納一筆費用,雖然費用遠低於朝廷稅收,但卻肥了官紳,隻掛個名,就讓官紳賺的盆滿缽滿,而且是官紳和平民互利雙贏。


    這在南方地區已經形成暗規,細查下去,很多官員名下都有田產。


    可在推行了官紳一體納糧後,這想要賺錢的路子就斷了。


    雖說兩年多過去,可很多人還是意難平。


    他們跟那些讀書人勾結在一起,意圖罷考,逼迫朝廷收迴新政。


    這就是眼界的不同。


    像其他地方官員覺得能當官就高人一等,但在這邊相對富足的地方,當官還必須要搞錢。


    在其他地方都熱火朝天的開始報考,在南方六州反而沒什麽動靜。


    是征錄的位置不夠誘人嗎?


    當然不是。


    從新政推行以來,抗議抵製就從未停止,有不少官員都直接辭仕。


    這裏還是保持著閣社抱團之風,人們很是團結。


    尤其是關寧當初來的時候,為推行新政查處了很大一批,又未得到過補充,使得這裏的官員短缺很嚴重。


    要不是趙南星任州牧,又曾有蓮閣閣主的身份,人脈較廣,多有舉薦,怕是短缺更多。


    雖是如此,也捉襟見肘。


    尤其規範征稅以來,官員們工作量都增加了,還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官員。


    可以說,征錄很有含量,可能剛被錄取,就能任要職。


    但讀書人並不為之所動。


    下轄府縣皆是如此,就連州衙公布出來的征錄都響應者平平。


    按理說,能在州衙任職的機會可是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實上很涼……


    州衙內。


    一間寬敞的屋子內,有著多位官員在此議事。


    州丞王敬景麵色凝重道:“目前報考者不足三十人,連我們公布的征錄職位都不夠,而公告張貼出來到現在,已經有八天了,距離初試僅剩下二十天!”


    “現在下轄府縣主官都緊急上報,若還是沒有變化,依舊是此等情形,那這場科舉怕是進行不下去了。”


    說到此處。


    在場幾位官員皆是麵色凝重,他們都很清楚,這會造成什麽樣的影響。


    官府,乃至朝廷都會被狠狠打臉,而且會騎虎難下,這是無聲的抗議。


    還有幾位麵無表情,但內心卻冷笑不已。


    惡果終於來了。


    南方仕子可跟北方仕子不同,地區的差異性導致,他們的眼界很開闊。


    不是區區官位就能讓他們低頭,他們要的是長遠利益。


    這幾位官員都不讚成新政。


    這很正常。


    其實大多改革變法,阻力都是來源於內部,而不是外部。


    看你們怎麽處理。


    說實話,現在為了抗議新政,隻要不是遇到殺頭丟性命之事,他們根本就不會怕。


    再說那針對罷考者處決之法,更是漏洞出百出。


    以往也有考生罷考的事情發生,但考生是臨場罷考,以此抗議。


    當時的皇帝就會妥協,哪敢追究。


    元武帝不同。


    他們不敢用這種方式。


    但我可以不報名啊。


    我不報名,你怎麽知道是誰罷考呢?


    又怎麽處置我?


    你又不能把刀架在我脖子上,這才是他們的底氣所在……


    “有沒有查到背後有組織者?”


    “沒有。”


    州丞王敬景開口道:“基本都是自發行為。”


    趙南星點了點頭。


    他是最了解這邊情況的。


    從當初陛下來此強行推行新政時,就跟這裏的士子們結下梁子了。


    當時在此大造殺戮。


    後又嚴打私社集聚,江淮一帶最盛行的文人墨客之風都因此而受到打擊。


    私下有人說,元武帝來了一趟,使得江淮文學倒退二十年。


    他們涉於武力屈服,但內心從未服氣。


    趙南星很清楚根源在哪。


    這就是他曾跟陛下談過的,江淮一帶的讀書人不同於那些寒門子弟,他們並不純粹,皆為某些利益群體的代表,在維護自身利益方麵,一直都很有骨氣。


    “看來這場科舉是沒有辦法舉行了。”


    有一位官員開口道:“實話實說,這什麽新式科舉,搞的不倫不類,很多人都無法一時接受,這也是原因之一。”


    有人點頭表示認可。


    確實變革太大了,幾乎沒有一絲科舉的影子,這對傳統讀書人來說,太難接受了。


    接受新興事物可並沒有那麽容易。


    “還是想解決辦法吧。”


    有人開口道:“距離初試的日子越來越近,真到了那天,可怎麽辦啊?”


    想想那場麵就很嚇人。


    “還能怎麽辦?直接上奏給陛下,這又不是我們能夠決定的。”


    “高明旭,你這說的是什麽話?”


    “我說的不是實話嗎?”


    名為高明旭的官員攤了攤手。


    “我已經按照上令把該公布的都公布了,該做的也都做了,可就是無人報考,那我能怎麽辦?”


    “安曲府是報考人數最少的。”


    王敬景冷聲道:“本官懷疑你執行不力,存有糊弄的情況,這可是要算到政績考核中,到時你就要降職,甚至被清退!”


    他很憤怒。


    這些官員們平素還算不錯,可到了這時,一個個卻打起了哈哈,陽奉陰違起來。


    顯然也是有不好的想法。


    “王大人,真要逼死我們才算?”


    高明旭直接道:“沒有人報名,我有什麽辦法,真要做不了官,那就不做了。”


    這般迴答,讓王敬景更是生氣。


    但氣歸氣,還是沒有辦法。


    本來官員缺的厲害,尤其還要舉行科考,哪能隨便換人,而且也沒有人可換。


    他隻好轉向了趙南星。


    見得這位州牧大人倒始終平靜。


    他好奇問道:“莫非趙大人可有應對之法?”


    “這需要什麽應對之法,就按陛下的旨意執行即可。”


    “還有呢?”


    “再就沒有了。”


    趙南星開口道:“不過陛下應該有辦法。”


    “陛下?”


    “是的,陛下要來江州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