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輔薛懷仁,次輔公良禹,戶部尚書薛慶,吏部尚書盧照齡,禮部尚書鬆永年,刑部尚書張政等中樞要員都來了。


    他們並不是來勸諫關寧收手的,因為沒人勸得動,也知道誰都不可能改變陛下的想法。


    他們前來隻是想商談該怎麽在這等情況下能做出一些挽迴。


    幾人相視,誰都不敢第一個說話。


    最終還是薛懷仁開口道:“陛下,錦衣衛還在抓人,其餘地方上也在抓人。”


    “風聲鶴唳,人心動蕩,對您的聲名有很大影響。”


    薛懷仁還是敢說。


    “誠然,您這樣做也無可厚非,這些人迂腐守舊,他們出發點也不是為民,而是為個人利益,但這樣會給別人不好的想法,很容易讓民眾們誤解。”


    “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民,可實際上百姓卻不理解,反而還會聽信雜言,以為您真是他們說的那樣,重武輕文,要斷絕讀書人的種子。”


    “我們也是這樣的想法。”


    盧照齡開口道:“現在推行各項改革,朝廷新成立多個司署,地方上也有官員短缺,此等輿論之下,朝廷怕難以緩解用人壓力。”


    他說的很委婉。


    實際上的意思是擔心無人可用。


    這種情況並非沒有發生過。


    前朝曾有位皇帝推行類似的改革,導致大規模罷考,最終不得不妥協,而虎頭蛇尾的終止改革。


    作為吏部尚書,掌全國官職,現在就已經感覺到了壓力。


    以前是人多無處安放,現在是很多職位空缺無人可用。


    關鍵是要求提高了。


    你總不能把一個大老粗放到稅務總署讓他去算計,肯定是做不了。


    “薛大人所言極是。”


    禮部尚書鬆永年也附和道:“現在造成的影響不太好,我們還應該想辦法挽迴才是。”


    “就像薛大人說的那樣,至少不能讓民眾誤解您。”


    這幾位老臣確實是忠心耿耿,屬實也是操碎了心。


    陛下殺了人,他們要考慮怎麽收尾。


    就像張文謙那樣。


    在朝堂上打殺了不說,又去其府門口殺了一通。


    這讓很多老臣們都有不好的想法,這樣下去真的會導致沒人敢諫言。


    那樣就真的好麽?


    “若是錦衣衛那邊有查出了結果,可否跟我們禮部通氣,臣可張貼出公告,派人宣讀。”


    鬆永年開口道:“可讓百姓不被他人引導,能明白聖意。”


    眾人點頭。


    這是個不錯的辦法。


    新朝建立以來,推行了諸多新政,當時就用此方法宣講,對這一套他們倒是很熟悉。


    “不用。”


    關寧擺了擺手。


    “我們可以換另一種方式。”


    “另一種方式?”


    鬆永年好奇問道:“不知陛下所說是……”


    “其實就是之前那種宣讀方式的進階版。”


    關寧開口道:“朕準備開辦一份官報。”


    “官報?”


    他們更疑惑了。


    關寧解釋道:“所謂官報,就是官方報紙,我們將我們要傳遞表述的內容,印刷到紙張上,模式大概類似於話本小冊,但隻是一張紙而已……”


    “它稱之為報紙,然後大批量的印刷,售賣發放出去,讓人們可以閱讀。”


    “我們把朝廷的各項政令各種變革都印上去,通過傳閱的方式,讓人們都能看到。”


    他解釋的很詳細,畢竟是一個全新的事物。


    因為有之前公告的鋪墊,他們很快就理解了。


    “這個辦法好。”


    刑部尚書張政開口道:“這樣的話,若是我們刑部要抓什麽要犯,或公布案情,也可印刷上去,讓所有人都看到。”


    “報紙的受眾麵更廣,也比公告更加便利。”


    “是啊。”


    薛慶也附和道:“戶部有什麽民生變革也可寫上去。”


    幾人興奮的議論著。


    這種傳播效果更好,而且很親民。


    也等於是讓朝廷有了一個宣發口,可以引導輿論。


    就像最近的事情,完全可以解釋得明明白白。


    那些文人秀才們為什麽厲害?


    就是因為他們有文化有學識,掌握了知識解釋權。


    他們能說會道。


    城民百姓就會聽信他們。


    現在有了報紙,就是把他們的職能替代了。


    朝廷還不比個人有公信力嗎?


    幾人越想越覺得可行性高。


    不愧是陛下,竟能想出此等法子。


    “這是朕隨意做出的版麵,大概就是這樣,你們可以看看。”


    關寧示意成敬取來,給到眾人手上。


    其實就是個大體的模板。


    有具體的分欄,除了朝廷政務外,還有小說話本專欄,律法刑事等多種多樣。


    眾人圍觀看著,隻覺得新鮮不已。


    原來陛下早有準備。


    也想到了這一層,並有準備。


    關寧自然是有準備的。


    他很清楚那些文人們的嘴,他們一直在控製著輿論。


    作為一個穿越者,豈能不知輿論的厲害?


    朝廷必須要掌握輿論。


    你做了好事,就要讓民眾知道你是為他們。


    他們不知情,以為還是在害他,然後被利用了。


    報紙,是他早有的想法,隻是時機不成熟。


    畢竟是全新的事物,應有鋪墊。


    現在正到時候了。


    “這報紙是很不錯,但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


    鬆永年開口道:“大部分百姓都是不識字的,就算印刷了出來,他們不認識也沒用啊。”


    這一開口,其他人才立即反應過來。


    這說的就是事實。


    若是人人識字也體現不出讀書人的優越性了。


    既不認識,就是印出花也沒用。


    “可以找人來宣講,就像宣講公告那樣。”


    薛懷仁提議道:“這報紙內容豐富,完全可以取代說書話評,百姓肯定會感興趣。”


    “沒錯。”


    關寧開口道:“元武元年年末,前朝餘孽作亂,當時他們就找了大量的人在茶樓酒館,宣揚朝廷不利,起到很大作用,引起不少追捧。”


    “我們也可用同樣的方式。”


    “這個不錯。”


    鬆永年開口道:“我們禮部就有專門宣講的人。”


    “以前的人不夠。”


    關寧開口道:“我們還要找更多的人,一舉造成轟動,讓城民百姓最快的知道官報!”


    他一個穿越者,還能不知道怎麽搞宣發?


    “那從哪找這些講讀人呢?”


    鬆永年又問出了問題。


    ps:多評論,多催更,多好評,三聯支持,好人一生平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