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可能是用眼過度,最近眼睛很不舒服,從而影響到了更新,絕無半句虛言,就是很不舒服,長時間盯著,右眼還流淚,看情況吧,我也得多注意,另外大概的地圖我發評論區了,以下正文。


    朱溫的自信不是口出狂言,而是來源於梁國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國力!


    這二十年的發展使得梁國積累雄厚,足矣支持起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是的,之前的兩次攻戰對他而言不過是小打小鬧。


    朱溫很憤怒,但又有種莫名的興奮感。


    他帝號為武帝,是因為他骨子裏有好戰的血液,恰逢對手正能激發起他的戰意。


    希望你能撐住吧。


    朱溫心想著,也恢複了平靜。


    他並不覺得這次戰爭會有什麽意外。


    雖然關寧是人傑,可他畢竟未真正的成長起來。


    他建立了新朝。


    可這是一個經曆內戰之後,滿目瘡痍的王朝。


    國力衰弱,底蘊缺乏。


    戰爭是國力的較量,而他的後康又有什麽?


    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個成年壯漢跟一個幼童扳手腕。


    更何況這個幼童還站不穩。


    是的。


    關寧的皇位也不穩固。


    他對大康的現狀並非一無所知,其即位以來,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朱溫自己就是皇帝,他怎麽能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


    若能見到關寧,他真想以過來人的身份跟他說一句。


    小子,皇帝不是這麽做的。


    他太急躁了,也太急於求成。


    改革變法需要時間,更需要契機。


    在他看來關寧最應該做的是先坐穩皇位,都沒學會走路,就要跑,怎麽能不摔倒?


    太年輕了。


    現在隱患就出來了。


    促使他這次出兵還有一個原因是他見了一個人……他是蕭氏皇族,但也是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現在他們有共同的敵人。


    兩人一拍即合,達成合作。


    梁國攻外,而他攻內。


    內憂外患之下,關寧必敗。


    可惜了,這個剛新生的王朝就要覆滅了……


    朱溫想著,開口道:“這個時候已經開戰了吧?”


    “應該是開戰了。”


    在朱溫的身後還有一個人,他年有六旬有餘,穿著青袍,雖上了年紀,但其眼中卻充滿著睿智之感,如是一位智者。


    大梁宰相龐師古,也被譽為是傳奇宰相。


    他本是一個書院大儒。


    因為朱溫即位後不改前朝之弊,推行安民之策休養生息,反而還窮兵黷武,頻頻發動戰爭,便對朱溫大肆抨擊。


    朱溫聽聞,便將之邀到朝堂,他也沒慣著,依舊痛罵。


    而聽聞諸將徇名,窮兵黷武,動費萬計,士卒雕瘁,寇不為衰,見我已大病矣。


    這句在大梁流傳廣泛,膾炙人口的名句就是出自他的口。


    換其他皇帝,別說在朝堂罵皇帝了,怕是連皇宮都進不去,罵完能活,更是不存在。


    但朱溫沒有計較,反而還認可龐師古之才,讓他做了宰相。


    這也成了一段君臣佳話。


    朱溫對其重用,就是在他的諫言下,才推行安民之策重視農耕……


    “你說大康能堅持多久?”


    “臣不知,但臣知道這次戰爭是集國仇家恨與一體,梁軍必勝。”


    “是啊,國仇家恨!”


    國仇即關寧消滅梁國二十萬大軍所積累的仇恨。


    家仇是因為這次梁軍掛帥的是梁國老將楊師厚。


    他還有一個身份,是當時派出去二十萬大軍統帥楊奇正的父親!


    楊師厚是梁國有名的將領,曾建立功勳無數,朱溫禦駕親征,其也追隨左右。


    但他已經上了年紀,已是七旬有四,並已告老,由他兒子楊奇正接其位子。


    楊門出名將。


    這次出征朱溫並沒想著讓其掛帥,雖身體還算硬朗,但畢竟年事已高,心有不忍。


    可楊師厚主動請命,強烈要求掛帥出征。


    他要為自己的兒子報仇!


    為死在大康的二十萬大軍報仇。


    朱溫架不住請求,他知道這是楊師厚最後的願望,便同意了。


    而楊師厚也是用自己的方式表明決心。


    他在出征時帶了一口棺材。


    他就沒想著活的迴來,不是他沒有信心打贏這場仗,而是他知道自己的年紀也撐不住。


    抬棺出征!


    主帥尚且如此,這對整個軍隊士氣的帶動也無可估量。


    “此戰必勝!”


    朱溫看向遠方,目光似乎落在了那遠在邊境的戰場上……


    黑壓壓的,如是一大片烏雲壓了過來。


    那排列成隊形的軍隊一眼都看不到頭,密集到讓都頭皮發麻!


    在軍中中有著一麵麵大纛飛揚,其上紋繡著一個大大的梁字!


    梁軍壓境!


    “這有多少人?”


    大康軍隊帥台之上,輔國大將軍兼駐邊大帥郝倉眼中閃過一抹震驚。


    在梁國使臣迴國後不久,他們就已發現梁軍調動頻繁,不斷往邊境調軍運糧。


    並且不斷往邊境靠攏,雙方開始有了小規模的摩擦。


    他們知道,梁國要發起戰爭了。


    果然沒多長起來。


    梁軍悍然出兵,對他們的一個駐地發起進攻,不過因為事先有準備,倒沒有多大的損失。


    郝倉第一時間將戰情送迴上京。


    接下來幾天,小規模的戰鬥不斷進行,都知道這隻是試探性的進攻。


    而今日,梁軍將要發起全麵進攻,真正的戰爭要開始了,他們也看到了梁軍真正的實力!


    兵力太多了。


    “據情報得知,應該有七十萬!”


    在郝倉身邊,穿著甲胄身材偏中等的費申麵色凝重的開口。


    關寧起兵時,費申為東路軍統帥,新朝建立後,被封為輔國大將軍,也被關寧派到了邊境,為戌邊軍副帥。


    這二人都是軍事才能卓著,且軍事經驗豐富的大將,他們都參與過也指揮過大規模戰爭,但這人無完人,這二人都有性格方麵的缺點。


    郝倉擅勇,很容易衝動。


    曾任西路軍統帥時,因衝動中了宇文雄的計。


    與之相反的是費申相對穩重,進取不足,這二人正好互補,便沒有缺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朝建立後,很多人都以為費申跟費田是兩兄弟,其實不然,兩人隻是撞了姓而已,沒有任何關係……


    “七十萬大軍!”


    郝倉冷聲道:“我們在此駐軍的有五十萬,而梁軍比我們整整多出二十萬,這是抱著必勝的決心啊!”


    “是一場硬仗。”


    費申附和道:“而且看起來,都是正規軍,梁武帝大力發展軍備已久,分明是早有準備!”


    “確實是一場硬仗。”


    郝倉沉聲道:“但我們卻沒有退路。”


    “是沒有退路!”


    費申也開口道:“新朝建立將近一年,陛下也將邊境交於我們,我們必須要頂住!”


    “戰吧!”


    “戰吧!”


    二人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濃濃的戰意!


    “鳴鼓!”


    轟隆隆!


    戰鼓聲傳揚,大戰已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