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蠢,而是有很強的自信。
全州官員集體罷官,其影響空前,這就是他最大的依仗。
無人做官,行政癱瘓,地方混亂。
長此以往,哪怕是皇帝也受不了,他還得把這些人請迴去。
曆史上又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尤萬現在是穩坐釣魚台的心態。
年輕的皇帝啊,你是有些想當然了。
他覺得這位陛下是真的低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你征收商稅可以,反腐除奸也可以,但你要我們也繳稅,那肯定不行,死也不行,一定會抗爭到底!
“我們必須要抗爭到底!”
在場中有一個身材發福,穿著華服的肥胖中年人,直接道:“我已經私下雇傭了胡三那幫人鬧事,等小皇帝進城後,先給他一頓下馬威!”
此人是淮安一帶有名的鄉紳大地主,其擁有千畝良田!
古代是農業社會,土地是生存之基,也是衡量貧富最直接的標準。
過十畝以上就算是地主了,過百畝就是大地主,而達到千畝,那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土豪!
李鬆石,就是這樣的大土豪。
他自己就是舉人,其家族內還養了很多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土地都掛在這些人的名下,因而有千畝良田,卻不用繳一分稅。
官紳一體納糧。
他就是後者,這不是要他的命?
所以,他也是強烈抵製。
出錢出力!
罷官之後的治安混亂就是人為搞出來的。
其目的,自然也是逼迫關寧低頭,收迴成命。
“是啊,我們都已經做了這麽多,他還能怎麽著?”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輕鬆的神色……
“砰!”
就在這時。
房門被推開。
有一個官員腳步匆匆的走進。
他是淮州州丞張重,其並未參加這場議事,而是在外打探消息。
“陛下進城了!”
這是張重進來的第一句話。
見其慌張凝重的樣子,眾人也是心驚。
州丞可是一州的二把手,平素可從未見過如此。
“進城了又怎麽樣?”
尤萬倒是一點都不著急。
“陛下進城後,宣布實行軍管,膽敢造反作亂者,全部嚴懲,胡三他們已經死了!”
“什麽?”
李鬆石坐了起來。
“死了應有二十多人,其餘都被抓捕了。”
張重麵色很沉。
鬧到死人的程度,就真的很嚴重了。
尤萬深吸了口氣。
他也沒想到這位陛下會如此激進,就不怕引起民憤嗎?
要知道這位新帝在南方這邊的民心基礎可真的是不強……
“真敢殺人?”
大地主李鬆石肥胖的臉上盡是橫肉,他咬牙道:“那我就找更多的人鬧事,看他殺的幹淨不幹淨!”
“要錢不要命的人多的是,別說跟皇帝作對,就是讓他們跟天王老子對著幹,他們都敢幹!”
“是啊,怕什麽?”
尤萬開口道:“軍管隻是一時的,時間長了不用我們怎麽樣,老百姓就該鬧騰了,我們繼續罷官,他又能怎麽樣?還能殺了我們不成?”
“對啊,能把咱們怎麽樣?”
“法不責眾,來把我們都殺了!”
幾個激進的人在這裏叫囂。
張重接著道:“那倒是沒說要怎麽處置,但陛下進駐州衙,已經發布了公告,罷官者,用不錄用!”
“什麽?”
剛才有一個叫囂的官員支支吾吾道:“這什麽意思?”
“就是字麵上的意思,陛下給了一天時間,若在期限內不去上職,就直接抹了官籍!”
張重的話,讓不少人都麵色大變。
“這……應該不敢這樣吧?”
“是啊,光一個州衙就有多少官員,這還不包括淮安城的大小官員,這麽多人難道還真的一個都不保留嗎?”
“這麽多職位空缺,要怎麽補充?”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但都不像剛才那樣安穩。
對抗是對抗,鬧事是鬧事。
所謂的罷官其實隻是表麵說說而已,那怎麽不說辭官,不是比罷官更直接?
說到底,還是舍不得丟了官位。
這下他們都慌了。
“這可怎麽辦?我不想丟了官位啊!”
剛才還叫囂的一個官員,此刻卻著急了。
此人在州衙任主薄一職,算的上有職有權。
“我也不想丟啊,真被抹了官籍,那可怎麽辦?”
一眾人都叫嚷了起來。
關寧猜對了,他們都沒有真正舍棄官位的決心和勇氣。
當官有權有勢,可不是說舍就能舍的。
場麵瞬間亂了。
“安靜!”
尤萬一拍桌子,他站起來冷聲道:“你們不要慌,陛下他隻是嚇唬人,你們仔細想想,這麽多人他都不要,那誰來管理政務?”
“陛下好像是帶人來的,不是新成立了一個稅務司嗎?”
“不要被嚇唬到,反正本官是不會去的,你們也不許去!”
尤萬隻能是以勢壓迫。
“你們立即去通傳各自下轄屬官,誰都不能去上職,這是攻心之計,都不要上當,也不要自亂陣腳!”
尤萬大喊著。
可也是無濟於事,因為確實已經亂了……
當天,這則通告就傳遍整個淮安城,所針對的就是本屬官員。
期限很短暫。
從通告起,隻有一天時間。
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誰也不確定,這是真是假?
他們陷入糾結中。
這是第一次抵製對抗,雙方都已經拋出了條件底牌。
要不抗爭到底,但結果如何,還未可知。
要不妥協,那就該服從朝廷決定,繳納稅額。
該如何選擇,他們也不知道了。
還有一些人是在觀望,等待著情勢再決定,還有一些人不敢賭,便決定先去上職再說。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第二天。
期限到了!
關寧就在州衙坐鎮。
在門口,有他安排的人進行登記。
同時,淮安城內各個衙門都有人在記錄,拿著名單,拿著筆。
有來的記錄,有不來的直接劃掉,也就是說直接取消了官籍。
來的人不算多,看起來零零散散的,大多都是小職,鮮有高職位者。
這說明他們的抵製之意,還是很強烈。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在觀望,他們想要知道,若是不來,陛下是否真的會像他說的那樣。
時間一點點過去。
該來的也來了,不來的自然也不來了,而這時,也有正式的宣告聲響起……
全州官員集體罷官,其影響空前,這就是他最大的依仗。
無人做官,行政癱瘓,地方混亂。
長此以往,哪怕是皇帝也受不了,他還得把這些人請迴去。
曆史上又不是沒有這樣的事情?
所以尤萬現在是穩坐釣魚台的心態。
年輕的皇帝啊,你是有些想當然了。
他覺得這位陛下是真的低估了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你征收商稅可以,反腐除奸也可以,但你要我們也繳稅,那肯定不行,死也不行,一定會抗爭到底!
“我們必須要抗爭到底!”
在場中有一個身材發福,穿著華服的肥胖中年人,直接道:“我已經私下雇傭了胡三那幫人鬧事,等小皇帝進城後,先給他一頓下馬威!”
此人是淮安一帶有名的鄉紳大地主,其擁有千畝良田!
古代是農業社會,土地是生存之基,也是衡量貧富最直接的標準。
過十畝以上就算是地主了,過百畝就是大地主,而達到千畝,那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土豪!
李鬆石,就是這樣的大土豪。
他自己就是舉人,其家族內還養了很多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土地都掛在這些人的名下,因而有千畝良田,卻不用繳一分稅。
官紳一體納糧。
他就是後者,這不是要他的命?
所以,他也是強烈抵製。
出錢出力!
罷官之後的治安混亂就是人為搞出來的。
其目的,自然也是逼迫關寧低頭,收迴成命。
“是啊,我們都已經做了這麽多,他還能怎麽著?”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輕鬆的神色……
“砰!”
就在這時。
房門被推開。
有一個官員腳步匆匆的走進。
他是淮州州丞張重,其並未參加這場議事,而是在外打探消息。
“陛下進城了!”
這是張重進來的第一句話。
見其慌張凝重的樣子,眾人也是心驚。
州丞可是一州的二把手,平素可從未見過如此。
“進城了又怎麽樣?”
尤萬倒是一點都不著急。
“陛下進城後,宣布實行軍管,膽敢造反作亂者,全部嚴懲,胡三他們已經死了!”
“什麽?”
李鬆石坐了起來。
“死了應有二十多人,其餘都被抓捕了。”
張重麵色很沉。
鬧到死人的程度,就真的很嚴重了。
尤萬深吸了口氣。
他也沒想到這位陛下會如此激進,就不怕引起民憤嗎?
要知道這位新帝在南方這邊的民心基礎可真的是不強……
“真敢殺人?”
大地主李鬆石肥胖的臉上盡是橫肉,他咬牙道:“那我就找更多的人鬧事,看他殺的幹淨不幹淨!”
“要錢不要命的人多的是,別說跟皇帝作對,就是讓他們跟天王老子對著幹,他們都敢幹!”
“是啊,怕什麽?”
尤萬開口道:“軍管隻是一時的,時間長了不用我們怎麽樣,老百姓就該鬧騰了,我們繼續罷官,他又能怎麽樣?還能殺了我們不成?”
“對啊,能把咱們怎麽樣?”
“法不責眾,來把我們都殺了!”
幾個激進的人在這裏叫囂。
張重接著道:“那倒是沒說要怎麽處置,但陛下進駐州衙,已經發布了公告,罷官者,用不錄用!”
“什麽?”
剛才有一個叫囂的官員支支吾吾道:“這什麽意思?”
“就是字麵上的意思,陛下給了一天時間,若在期限內不去上職,就直接抹了官籍!”
張重的話,讓不少人都麵色大變。
“這……應該不敢這樣吧?”
“是啊,光一個州衙就有多少官員,這還不包括淮安城的大小官員,這麽多人難道還真的一個都不保留嗎?”
“這麽多職位空缺,要怎麽補充?”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但都不像剛才那樣安穩。
對抗是對抗,鬧事是鬧事。
所謂的罷官其實隻是表麵說說而已,那怎麽不說辭官,不是比罷官更直接?
說到底,還是舍不得丟了官位。
這下他們都慌了。
“這可怎麽辦?我不想丟了官位啊!”
剛才還叫囂的一個官員,此刻卻著急了。
此人在州衙任主薄一職,算的上有職有權。
“我也不想丟啊,真被抹了官籍,那可怎麽辦?”
一眾人都叫嚷了起來。
關寧猜對了,他們都沒有真正舍棄官位的決心和勇氣。
當官有權有勢,可不是說舍就能舍的。
場麵瞬間亂了。
“安靜!”
尤萬一拍桌子,他站起來冷聲道:“你們不要慌,陛下他隻是嚇唬人,你們仔細想想,這麽多人他都不要,那誰來管理政務?”
“陛下好像是帶人來的,不是新成立了一個稅務司嗎?”
“不要被嚇唬到,反正本官是不會去的,你們也不許去!”
尤萬隻能是以勢壓迫。
“你們立即去通傳各自下轄屬官,誰都不能去上職,這是攻心之計,都不要上當,也不要自亂陣腳!”
尤萬大喊著。
可也是無濟於事,因為確實已經亂了……
當天,這則通告就傳遍整個淮安城,所針對的就是本屬官員。
期限很短暫。
從通告起,隻有一天時間。
留給他們的時間並不多,誰也不確定,這是真是假?
他們陷入糾結中。
這是第一次抵製對抗,雙方都已經拋出了條件底牌。
要不抗爭到底,但結果如何,還未可知。
要不妥協,那就該服從朝廷決定,繳納稅額。
該如何選擇,他們也不知道了。
還有一些人是在觀望,等待著情勢再決定,還有一些人不敢賭,便決定先去上職再說。
就這樣時間來到了第二天。
期限到了!
關寧就在州衙坐鎮。
在門口,有他安排的人進行登記。
同時,淮安城內各個衙門都有人在記錄,拿著名單,拿著筆。
有來的記錄,有不來的直接劃掉,也就是說直接取消了官籍。
來的人不算多,看起來零零散散的,大多都是小職,鮮有高職位者。
這說明他們的抵製之意,還是很強烈。
其實大部分的人都在觀望,他們想要知道,若是不來,陛下是否真的會像他說的那樣。
時間一點點過去。
該來的也來了,不來的自然也不來了,而這時,也有正式的宣告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