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欠戶部的錢是前朝遺留問題,都算不得數,這賬一筆勾銷!”


    關寧開口道:“朕準許你們工部自建錢庫,有所需材料各物等,可自行采買。”


    “多謝陛下。”


    王都誠麵色大喜,又猶豫道:“您能不能為工匠們想辦法解決一下薪奉問題,拖欠的時間太久了,工匠們幹活積極性不高,每天都有人不幹了,實在是養不了家……”


    “可以。”


    關寧開口道:“朕讓薛慶先給工部撥三十萬兩,然後有缺口再想辦法。”


    “夠了,足夠了。”


    王都誠大喜。


    “拖欠的工費都要補發齊全,還要提高工匠們待遇。”


    關寧發現,在朝廷六部之中,工部的晉升製度最完善。


    剛進來的人都是學徒,要做至少兩年的雜役,才能成為匠徒。


    也就是跟著技術水平較高的老師傅學習,幫著打下手什麽的。


    學徒跟師傅還有一個類似師徒協議的東西。


    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學會,這就對徒弟和師傅都有要求。


    徒弟要認真學,師傅要認真教。


    學會後,要經過嚴格的考核,這時就成了匠工,才有機會入籍工部。


    隻有優秀的匠工,才能入籍,通俗的講才能成為正式工。


    匠工的技藝再成熟,水平更高,經過考核後,就能成為匠人。


    這也是工部內的最高職稱。


    工部是專職營造建設的衙門,內部不止是鐵匠,還有木匠,泥瓦匠等所有的工種,都要按照這樣的流程晉升,無一例外。


    比如現在的工部尚書貫丘。


    他就是一個全能匠人,又會打鐵,又會做工。


    因為完善的晉升流程,使得工部所出之人,都有真才實學的本事。


    放在外麵,都是各自職業所屬的好手。


    這也是關寧唯一欣慰的地方。


    “這套流程很不錯,隻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真才實學的人。”


    “嗯。”


    王都誠開口道:“工部需要的是務實幹活的人,可因為朝廷的不重視,這些年走了不少人。”


    “這種情況要改善了。”


    關寧開口道:“經後朝廷預算會向工部傾斜,工匠們的待遇要提高,每上一層都會有更高的待遇。”


    “你盡快製定一個方案,直接交給朕。”


    “是!”


    王都誠激動之心難以抑製。


    他知道工匠要翻身了!


    “對於具有發明創造力的人要給予更大的鼓勵。”


    關寧開口道:“比如在現有得基礎上進行了改進,比如製作出全新的器具,做出更強大的武器等等,隻要有所成就,都要受到表彰,有身份地位方麵的,還有榮譽方麵的。”


    “若有特別出眾者,朕會親自對其授封,成為貴族也無不可。”


    “真的?”


    王都誠都震驚了。


    工匠是最不受人重視的,做著最苦累的營生,卻隻有微薄的收入。


    而且一眼能看到頭。


    做了工匠一輩子就是工匠,沒有改變的可能。


    而現在陛下提出的,能讓工匠們也享受榮譽,改變命運。


    這可是從未有過的。


    “朕說的,自然一言九鼎。”


    關寧開口道:“你可立即通傳下去,朕也會著內閣擬旨正式公告。”


    “謝陛下。”


    “謝陛下。”


    “您就是我們工匠的大恩人。”


    王都誠等隨行工部官員皆是跪了下來。


    多少年了。


    他們工匠終於要翻身了。


    這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感恩!


    “但朕可是有言在先,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們要做出功績。”


    關寧開口道:“關鍵在於創造,切記不可墨守成規,在思想上要有所轉變。”


    人的創造力是無窮的,


    任何事物都要經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關鍵就在於發明創造。


    工部不應該是隻知按部就班的建造,應該在原基礎上改進創造,引領社會發展。


    “明白。”


    王都誠開口道:“就像您改良馬具一樣,做出對國家有用的東西。”


    “就是這個意思。”


    邊走邊看,關寧不時提點。


    這時王都誠問道:“陛下今日來工部是有什麽要事?”


    無事不登三寶殿。


    陛下突然來工部,肯定是有事情。


    “差點忘了正事。”


    關寧開口道:“找間屋子,找幾個水平高超的匠人,朕有幾件要物,要你們打造。”


    “是。”


    王都誠趕緊去找人安排。


    陛下給了工部這麽多好處,現在該到露臉的時候了。


    不多時,他便找來了五六人。


    “這就是朕要你們打造的東西。”


    關寧將圖紙展開平鋪在桌上。


    這是一個火炮的圖紙,繪畫的很詳細,各項數據規格都有具體的標注,可以很直觀的看到。


    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最早應用的國家,到宋元時期開始大規模應用到軍事,到明朝時發展至頂峰。


    時代的局限性以及生產力的不足,這是硬性條件,使得火器的應用當然不能達到現代的水平。


    但達到明清時期還是可以的。


    關寧所畫出圖紙上的火炮,就是當時最先進的紅夷大炮。


    這種火炮與傳統的鐵炮或者銅炮相比,不僅管壁較薄,重量較輕,花費較少,而且比較耐用。


    要做就做實用的。


    造價太高,壽命太短,也沒什麽實用性。


    “這是什麽?”


    王都誠疑惑的問道。


    他是第一次見到這東西。


    “它名為火炮。”


    關寧開口道:“是一種利用火藥爆炸產生助推力,以發射彈藥的武器,因為爆炸會產生高溫,並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對材質要求較高……”


    他給詳細解釋著。


    首先要讓他們明白這東西是幹什麽用的,才能真正的做出來……


    “製模做出來並不難,按照陛下您所說,主要就在於材質的耐性。”


    冶造局局丞郭瑀,直接把握住了核心問題。


    圖紙很詳細,利用模具是能夠做出來的。


    關寧開口道:“可采用中空的模型,並在其中導入冷卻水,可使鐵質炮管自內向外凝固,所鑄之炮可以更大,耐用程度也會更高。”


    他所說的是一種很先進的鑄炮法,是由一個美國軍官發明。


    不過知道理論是一迴事,能不能做出來還是一迴事,需要具體實踐。


    關寧開口道:“接下來朕會和你們一起來完成,如果真的成功了,那我們就會擁有一種相當強大的武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