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早前跟著關寧的人感觸最深。


    當初誰又能想到真能到這一步?


    安北軍原大將李福在就在列隊中,他看著這場麵,不由得心深感慨。


    忍不住想到剛起兵之時,幸虧他及時下了決心,否則哪有今日?


    他被封了伯爵,並且陛下考慮到他不適合軍隊的問題,還把他安排到了地方。


    陛下稱之為轉業,這個形容還挺貼切。


    難得陛下還記得他,在百忙之餘召見了他,待他還相當親切。


    “怎麽?仗打完了,過上好日子了,吃的更胖了?”


    這是第一句話,讓他感慨萬千。


    第二句話就是。


    “你這個人太滑頭,誰都不得罪,跟誰都能相處的來。”


    這把他嚇了一跳。


    不過陛下接著道:“聽說你行軍打仗時,因軍糧短缺,別人都餓著肚子,就你總能找到吃的,不但沒瘦,反而還胖了。”


    他是戰戰兢兢。


    一般這樣開口,肯定是沒好事。


    他仔細想想過往,好像也沒做過什麽出格的事情……


    結果陛下接著道:“你這也算是一種天賦能力,你不適合在軍中,去地方做官吧,挨餓的老百姓還很多,你要想辦法把他們的肚子填飽。”


    於是他被任命成府尹,成為一府的主官。


    “你要幹的好,朕讓你做州牧!”


    不能辜負陛下的重托啊。


    李福暗自想著。


    此刻跟李福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張立,閻鵬二人。


    他們算是半路出家。


    原本為朝廷西北軍將領,後被迫投降,不過兩人做的也是徹底,決定投降後,直接送了一座城給關寧,後來身先士卒,拚命作戰。


    二人都有了好結果,被封了伯爵。


    曾經的選擇並沒有錯。


    張立在授封前也被關寧召見。


    “你心機深重,功利心太強,屬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那種。”


    在那一刻,張立感覺自己在這位陛下麵前似乎無所遁形,他那點小心思被看的透透的。


    “但這也是你的優點,人總是要有野心,這樣才能敢打敢拚,朕給你機會,國家還不安穩,魏梁二國的威脅一日不除,戰爭就不會結束,希望等有一日,你會在國公封授之列!”


    張立想著這句話,握緊了拳頭!


    “陛下,我會有那一天的!”


    人人各有心思。


    關寧接著道:“你們功成名就,還能在這裏封授,而在這個過程中,卻有很多人戰死沙場,永埋黃土!”


    聽到此言。


    眾人麵色沉重。


    他們能夠感同身受,自起兵到現在不知有多少人戰死,他們都應該算做是幸運的……


    “我們還活著的人,不能忘記死了的人,要知道今天的來之不易!”


    關寧沉聲道:“因而朕準備修建英烈祠,祭奠那些戰死沙場的英勇將士們,或許他們已經永埋黃土屍首難尋,但他們英勇犧牲的精神永存!”


    “他們應該受人緬懷,應當受人敬仰!”


    關寧接著道:“兵部近日在進行登記核查,凡入軍籍者,在戰死後都能得到撫恤,其家屬為英烈家屬能得到朝廷補助,朕要你們踏踏實實的上戰場,生前有功,死後有名!”


    聽到此言,所有武將皆是為之一怔!


    觸動太大了!


    戰場哪有不死人的,上了戰場就是把腦袋別在褲腰帶,能不能活著誰都不知道。


    對於他們來說,死並不害怕。


    他們害怕的是死了以後,家中老母無人照應,陣亡之後,默默無名。


    而今,他們的後顧之憂沒了。


    設立了忠烈祠,讓他們死後有名,有人祭奠,甚至有人瞻仰。


    並且還有撫恤,家中之人也能得到照料。


    這還有什麽可擔心的?


    “願為陛下而戰,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龐青雲領頭率先單膝跪下。


    “願為陛下而戰,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一眾人皆是跪下高唿,聲勢震天!


    這樣的陛下還有什麽理由不效忠?


    此刻這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想法,而不是順從大流。


    生前有功,死後有名。


    對於出生入死的將士們來說,這就是最大的滿足。


    看著這一幕,薛懷仁內心忍不住感歎。


    有的人天生就是皇者,他能得到別人的信服擁戴,能讓人為他去甘心賣命,陛下就是這樣。


    他終於明白,關寧為什麽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推翻了隆景帝的統治。


    現在他知道了。


    曾經他覺得一統天下可能是一句空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在看來,這位陛下或許真的能夠做到……


    隻是……


    薛懷仁有些遺憾,他已經老了,應該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封授儀式就在這樣震撼的場麵中結束了。


    其實還未結束。


    受封的畢竟是少數,軍中最多的還是基礎將士們。


    他們或許功勳不足以授封,但本身出眾,為此關寧也為他們準備了東西。


    那就是勳章,稱之為英勇勳章。


    主要獎賞於那些在戰爭中有特殊功績,英勇作戰的將士們。


    英勇勳章,是關寧安排工部打仗,直徑約為三寸,圓形,材質有金銀銅三色,正麵刻有元武二字,背麵是兩條金龍環抱。


    圖案是關寧設立,工部做工精細,看起來頗為精致。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的意義。


    這是一種榮譽。


    勳章發放的主要對象就是底層的士兵和低級將領。


    這也是籠絡軍心的手段,本來是準備用鐵製的,後來發現隆景帝的內庫中存有不少金銀,便用之打造。


    金銀銅三色,代表不同殊榮。


    他相信那些授賞的士兵們會很激動,這也能起到激勵作用。


    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卻能籠絡軍心,這也是帝王之道。


    對功勳卓著者大肆封授,必然會導致底層士兵心有不平,以為關寧忘記了他們。


    其實沒有忘記。


    不過不能親自為他們發授了,因為人太多了,等挨個發授完都不知道要什麽時候,隻能由各軍將軍帶發,在各自軍中再舉行個發授儀式。


    儀式結束。


    關寧並沒有立即迴宮,他對天策府進行了視察,這是以後統管全國軍隊的地方,自然不能怠慢。


    因時間原因,還未完善,但已經開始發揮職能。


    第一場軍事會議召開,決議的就是對邊境駐軍的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鎮北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香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香瞳並收藏鎮北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