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朝廷的效率很高,隻是短短三天時間,就準備好了軍需糧草。
先有半年用度的糧草和三百五十萬兩的軍費可讓關寧去隴州時帶走。
再有所需會等鎮北軍北上時發往,表現出來的,就是全力支持……
已經是第三天了。
才迴來不久,又要離開,府上剛舉行了歡迎宴會,又要送別。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關寧把吳管家,錢大富,齊嶽單獨召集在房間。
這是他麾下目前最核心的三個人。
吳管家統管家族,錢大富管理商號,齊嶽暫統領著關家軍。
“對於隆景帝的一反常態,你們有什麽看法?”
關寧笑問著。
“恐怕是不懷好意,咱們這位陛下可絕對是心狠手辣之輩,您之前數次讓其難堪,他會這麽大度?我才不相信。”
吳管家搖了搖頭。
“這不是好事情,我猜想陛下會在您平定北方之亂後,奪您軍權,削您王位。”
錢大富開口道:“從經商的角度來看,就是這樣。”
“沒錯。”
關寧平靜道:“我們兩個是虛與委蛇,他在利用我,我在利用他,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別的辦法。”
“我需要一場大勝來為我贏得更大的聲望,到時隆景帝壓我,我也有更充足的理由,其實就是為了一個名義,不得不反!”
這是關寧第一次如此直接的說出。
“我從來就不是逆來順受的人,因而肯定會走上這條路。”
幾人的麵色都頗為凝重。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準備了。”
關寧沉聲道:“我會去隴州接管鎮北軍,如果可行盡量能把隴州的山匪拉到麾下,應該在明年年初帶鎮北軍北上,隨之關家軍也會出發。”
“這個時候,我們在上京的勢力產業以及人員就要撤出……”
他看向了錢大富。
“在這期間你可設計一場我們遭受巨大虧空,盡量把相關產業套現賣出。”
“明白了。”
錢大富沉聲點頭。
這也很好解釋,若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在京勢力會在瞬間遭受到大清洗,損失就很大了。
“等平了北方之亂,隆景帝必會壓迫,到時我會從北方起兵……”
關寧沉聲道:“這就是主要計劃,在這之前,隻有你們三人知曉不得泄露。”
“明白。”
“那就按這個計劃準備吧。”
雙方都在準備,看似其樂融融,實則蘊藏殺機。
臨行還有一天時間,關寧又去找了薛芳和葉無雙。
找薛芳純屬交流情感,找葉無雙則是商談大事。
沒有說的太明白。
關寧相信她會在自己起事時全力配合。
廢帝遺留的勢力不可小視,關鍵時刻能有大用。
現在就是找不到天一樓,這也是反隆景帝的勢力。
造反可不是小事,關寧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在臨行的前一晚,關寧又見到了莫宣,是她主動尋來,她藏在上京,對他的情況相當清楚。
又進行了一番密談,全部安排妥當。
在第五日的早晨。
關寧又出發了。
因為要帶不少糧草軍費,必須要有押送人員。
關寧從關家軍中調了兩千親衛。
這兩千親衛是由魏國降卒組成,他們也是最忠心的。
為什麽當初要留下他們,就是為了造反之用,因為他們沒有任何負擔。
同時還有武雲霄率領的五千精騎,組成龐大的車隊。
城門口聚集了不少民眾送行,朝廷也有諸多官員相送。
“有些話本來不該說,其實我並不希望你去北方。”
曆修或許是感覺到了什麽,麵色很沉。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要做什麽,而是在時間推移的慣性下不得不做什麽。”
“多加小心。”
“我會的。”
“國公大人,想不到您都來了。”
越國公楊素是關寧為數不多認同的貴族。
“此番前去是為了救國,我理應來送。”
楊素說著又湊到他身邊,低沉道:“今早次輔薛懷仁請辭了。”
“請辭了?”
關寧微微一怔。
“陸大人故去,他有望任首輔接掌內閣,怎麽會在這個時候請辭?”
“他不可能接了。”
楊素搖頭道:“削黨削藩,結果越削越盛,他的存在價值已經很小了。”
關寧知道最近朝中都盛傳著薛懷仁失去陛下信任的消息,看來所言非虛。
“薛懷仁是個老狐狸,他是嗅到不尋常的氣味了,故意躲開,怕惹一身騷。”
關寧恍然。
在朝中真正的人精就是薛懷仁。
“那您呢?”
“我……”
楊素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
“保重!”
關寧沒再多說,他知道楊素是身不由己。
“保重!”
又跟幾人聊了幾句,關寧內心低歎。
他知道等以後,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會是他的敵人。
因為到時他會造反。
“出發!”
已經到了時間,關寧帶領隊伍出發。
他迴頭看著離他越來越遠的上京城呢喃道:“再迴上京城,我會是打進來的……”
“你恨隆景帝嗎?”
關寧坐迴了車廂,問著身邊的宣寧。
要先去隴州並不是打仗,因而不必過分緊張,也有準備了多輛馬車。
宣寧一時茫然,隨即點了點頭。
“以後我為你報仇好不好。”
她又點了點頭,主動抱住了關寧。
還是宣寧好,對他言聽計從,相當的貼心。
依偎著,她突然坐起來,在寫字板上寫了幾個字。
“你是不是把悟空忘了?”
這就是她寫的內容。
“悟空?”
關寧搖頭道:“這家夥說是去傳大乘佛法了,然後就沒影了……”
悟空是他在無遮大會舉行法辨時收的便宜徒弟。
之前去前線跟魏國打仗,考慮到悟空就是魏國人,為了不讓他難做,便沒讓他跟著。
那時悟空就說去傳播大乘佛法,誰知這一走就沒了影。
“以後應該會迴來吧。”
關寧說著。
就在此時,遠在吠州的某個村莊。
一個光頭和尚盤坐在空地上,他高聲念誦著經文。
若關寧在這,就能知道這和尚念誦的正是他教授的大乘佛法經文。
在其周邊圍坐著很多人,表情虔誠的聽著。
“這大乘佛法是佛師關寧所創,爾等可認真研讀,妙用無盡……”
和尚聲音平和。
他正是悟空。
先有半年用度的糧草和三百五十萬兩的軍費可讓關寧去隴州時帶走。
再有所需會等鎮北軍北上時發往,表現出來的,就是全力支持……
已經是第三天了。
才迴來不久,又要離開,府上剛舉行了歡迎宴會,又要送別。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關寧把吳管家,錢大富,齊嶽單獨召集在房間。
這是他麾下目前最核心的三個人。
吳管家統管家族,錢大富管理商號,齊嶽暫統領著關家軍。
“對於隆景帝的一反常態,你們有什麽看法?”
關寧笑問著。
“恐怕是不懷好意,咱們這位陛下可絕對是心狠手辣之輩,您之前數次讓其難堪,他會這麽大度?我才不相信。”
吳管家搖了搖頭。
“這不是好事情,我猜想陛下會在您平定北方之亂後,奪您軍權,削您王位。”
錢大富開口道:“從經商的角度來看,就是這樣。”
“沒錯。”
關寧平靜道:“我們兩個是虛與委蛇,他在利用我,我在利用他,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別的辦法。”
“我需要一場大勝來為我贏得更大的聲望,到時隆景帝壓我,我也有更充足的理由,其實就是為了一個名義,不得不反!”
這是關寧第一次如此直接的說出。
“我從來就不是逆來順受的人,因而肯定會走上這條路。”
幾人的麵色都頗為凝重。
“所以我們必須要做準備了。”
關寧沉聲道:“我會去隴州接管鎮北軍,如果可行盡量能把隴州的山匪拉到麾下,應該在明年年初帶鎮北軍北上,隨之關家軍也會出發。”
“這個時候,我們在上京的勢力產業以及人員就要撤出……”
他看向了錢大富。
“在這期間你可設計一場我們遭受巨大虧空,盡量把相關產業套現賣出。”
“明白了。”
錢大富沉聲點頭。
這也很好解釋,若局勢一發不可收拾,在京勢力會在瞬間遭受到大清洗,損失就很大了。
“等平了北方之亂,隆景帝必會壓迫,到時我會從北方起兵……”
關寧沉聲道:“這就是主要計劃,在這之前,隻有你們三人知曉不得泄露。”
“明白。”
“那就按這個計劃準備吧。”
雙方都在準備,看似其樂融融,實則蘊藏殺機。
臨行還有一天時間,關寧又去找了薛芳和葉無雙。
找薛芳純屬交流情感,找葉無雙則是商談大事。
沒有說的太明白。
關寧相信她會在自己起事時全力配合。
廢帝遺留的勢力不可小視,關鍵時刻能有大用。
現在就是找不到天一樓,這也是反隆景帝的勢力。
造反可不是小事,關寧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在臨行的前一晚,關寧又見到了莫宣,是她主動尋來,她藏在上京,對他的情況相當清楚。
又進行了一番密談,全部安排妥當。
在第五日的早晨。
關寧又出發了。
因為要帶不少糧草軍費,必須要有押送人員。
關寧從關家軍中調了兩千親衛。
這兩千親衛是由魏國降卒組成,他們也是最忠心的。
為什麽當初要留下他們,就是為了造反之用,因為他們沒有任何負擔。
同時還有武雲霄率領的五千精騎,組成龐大的車隊。
城門口聚集了不少民眾送行,朝廷也有諸多官員相送。
“有些話本來不該說,其實我並不希望你去北方。”
曆修或許是感覺到了什麽,麵色很沉。
“有的時候不是我們要做什麽,而是在時間推移的慣性下不得不做什麽。”
“多加小心。”
“我會的。”
“國公大人,想不到您都來了。”
越國公楊素是關寧為數不多認同的貴族。
“此番前去是為了救國,我理應來送。”
楊素說著又湊到他身邊,低沉道:“今早次輔薛懷仁請辭了。”
“請辭了?”
關寧微微一怔。
“陸大人故去,他有望任首輔接掌內閣,怎麽會在這個時候請辭?”
“他不可能接了。”
楊素搖頭道:“削黨削藩,結果越削越盛,他的存在價值已經很小了。”
關寧知道最近朝中都盛傳著薛懷仁失去陛下信任的消息,看來所言非虛。
“薛懷仁是個老狐狸,他是嗅到不尋常的氣味了,故意躲開,怕惹一身騷。”
關寧恍然。
在朝中真正的人精就是薛懷仁。
“那您呢?”
“我……”
楊素搖了搖頭。
“我不知道。”
“保重!”
關寧沒再多說,他知道楊素是身不由己。
“保重!”
又跟幾人聊了幾句,關寧內心低歎。
他知道等以後,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會是他的敵人。
因為到時他會造反。
“出發!”
已經到了時間,關寧帶領隊伍出發。
他迴頭看著離他越來越遠的上京城呢喃道:“再迴上京城,我會是打進來的……”
“你恨隆景帝嗎?”
關寧坐迴了車廂,問著身邊的宣寧。
要先去隴州並不是打仗,因而不必過分緊張,也有準備了多輛馬車。
宣寧一時茫然,隨即點了點頭。
“以後我為你報仇好不好。”
她又點了點頭,主動抱住了關寧。
還是宣寧好,對他言聽計從,相當的貼心。
依偎著,她突然坐起來,在寫字板上寫了幾個字。
“你是不是把悟空忘了?”
這就是她寫的內容。
“悟空?”
關寧搖頭道:“這家夥說是去傳大乘佛法了,然後就沒影了……”
悟空是他在無遮大會舉行法辨時收的便宜徒弟。
之前去前線跟魏國打仗,考慮到悟空就是魏國人,為了不讓他難做,便沒讓他跟著。
那時悟空就說去傳播大乘佛法,誰知這一走就沒了影。
“以後應該會迴來吧。”
關寧說著。
就在此時,遠在吠州的某個村莊。
一個光頭和尚盤坐在空地上,他高聲念誦著經文。
若關寧在這,就能知道這和尚念誦的正是他教授的大乘佛法經文。
在其周邊圍坐著很多人,表情虔誠的聽著。
“這大乘佛法是佛師關寧所創,爾等可認真研讀,妙用無盡……”
和尚聲音平和。
他正是悟空。